公铁联运接口研究-开题报告.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30503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9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公铁联运接口研究-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公铁联运接口研究-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公铁联运接口研究-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公铁联运接口研究-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公铁联运接口研究-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公铁联运接口研究-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铁联运接口研究-开题报告.(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论文题目: 公铁联运接口研究 所在学院 商学院 学科、专业 管理科学与工程 研究方向 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研究生姓名 导师姓名 职称 说 明一、 开题报告包括文献综述和选题报告两部分(一) 文献综述(25003500字)1、 本课题来源(国家级项目,部、委级项目,省、市、区级项目,学校级项目和自选项目等)及项目名称。2、 本课题所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近期学术发展前沿等情况的分析。3、 前人在本课题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主要成果。(二) 选题报告(25003500字)1、 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学术和应用价值,选题的主要依据和可行性。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

2、内容、研究思路(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3、 本课题预期达到的结果。4、 本课题拟在哪些方面有所创新和突破。5、 本课题拟采取的研究方案、工作方法,所需的实验条件和经费预算。6、 本课题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二、 论文工作计划包括文献选读、科研调查、开题报告、研究方法、实验阶段、理论分析、文字总结等各项工作阶段的进度计划。三、 本报告要求填写清晰、表述准确。四、 开题报告中文字的字体均用宋体五号字,参考文献的书写按照北京工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规范要求执行。五、 开题报告会在学院范围内以答辩的方式公开进行,各硕士点要成立由35名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或具有博士学位、教师职称的成员组成的评

3、议小组,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进行考核。考核成绩实行百分制,60分为合格。考核成绩由评议小组集体产生,组长需当场向研究生公布考核成绩和专家意见。考核成绩不及格的研究生,须在导师和学院同意的基础上提交“重新开题申请”,在开题结束后的1个月内由学院重新组织开题报告会,考核通过后方可开展后续论文撰写工作,仍未通过者不得申请硕士学位。六、 开题报告会结束后,本报告由学院留存,考核成绩报研究生部备案。文献综述一、本课题来源本课题来源为自选项目,项目名称为“公铁联运接口研究”。2、 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近期学术发展前沿等情况的分析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在这个竞争过程中

4、,物流作为现代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已成为各国之间竞争的焦点之一。与国外相比,我国的物流起步较晚,发展水平也较低。目前,我国企业的物流成本普遍过高。许多企业的物流,不仅没有成为企业的利润源泉,反而成了企业的包袱和负担。比如,在我国的工业企业中,直接劳动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不到 10%,而物流成本占商品的比重,从账面上反映约为40%。同时,在整个GDP中,我国的物流成本的比重也远远高于美国、日本等物流发达国家,估计至少要占GDP的20%。这一切都说明,我国的物流效益急需提高。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使交通运输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单独依靠一种运输方式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的发展,必须在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

5、优势的基础上,组合优化各种运输方式,才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联合运输由于具有单证统一、减少运输中间环节、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费用、大幅度提高运输组织水平、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等优势成为这一阶段的发展主体。其中,多式联运是国际上普遍采用的新型运输方式,把传统、单一的各种不同运输方式有机地结合、衔接为一体,为客户提供经济、合理、迅速、安全、便捷的运输服务,其中,公铁联运又是联合运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研究公铁联运各要素的衔接,即公铁联运接口,将是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型的关键。接口是每一个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在日常社会生活当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系统,如计算机网络系统、电信

6、通讯系统等等。而任何系统都需要有其专门的接口与其他系统进行连接,或者完成系统内部的串联。如日常生活中的电源插座,它是电力系统的接口;水管接头,它是水循环系统的接口;楼梯,它是楼层系统的接口;立交桥,它是道路系统的接口;公交车站,它是公交系统的接口等等。同样,物流系统的各个组成要素都需要通过接口进行衔接,整合成为整体。然而目前的物流系统接口存在很多问题,使物流子系统无法通过接口集成为一个整体,子系统之间存在目标冲突,物流系统成本很高、效率低下,物流运行不顺畅。因此,研究物流系统接口,有利于优化物流系统,降低物流运作成本;研究联合运输接口是发展联运系统的关键,研究公铁联运接口能够间接提高我国物流系

7、统的运作水平。物流系统接口目前是一个几乎空白的研究领域,关于物流系统接口的研究很少,但是接口又是物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公铁联运系统也是如此。如果各子物流系统具备良好的接口,那么公铁联运系统的要素就能够通过接口有效地衔接起来,更有利于运输系统的有效运行。因此,公铁联运接口的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三、前人在本课题所研究领域内取得的主要成果美国是最早开辟集装箱运输的国家,也是最早开始公铁联运的国家。美国的多式联运十分发达,尤其是集装箱铁路运输尤为突出,2008年美国各地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400万TEU,而当年美国铁路集装箱运量达到700万TEU,所占比例高达50%。加拿大具有发达的运输

8、网络,各类运输设施完善,运输能力充足,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集装箱运输高度发达,与其经济发展己融为一体,联运物流服务己成为促进其经济和贸易全球化的强大后盾。而欧洲公铁联运的特点是:路网发达,装备先进,需求主要为800km以内货物,与其他运输方式竞争激烈;内陆铁路集装箱办理站由地方一级政府决策,数量过多,功能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且运能过剩。多式联运参与者过多,环节多。关于联合运输,目前国外对联合运输的研究比较多,采用的研究方法也比较成熟。Sheffi Yosef等人从物流运输的角度出发,在给定运输始发点与目的地的条件下对运输过程产生的费用计算来解决运输方式的选择问题;liberator

9、e等人从运输企业的角度通过考虑运输成本及运输服务水平,建立模型来解决运输方式的选择;Ziliaskopoulos和Wardel对综合运输网络中考虑时间最短的前提下,提出了时间因素决定的联合运输最优路径的算法;Spiess和Florian研究了运输路线己确定的条件,采用静态最短路法来确定运输过程的路径选择。国内公铁联运研究方面,荣朝和等从宏观经济分析出发研究了集装箱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的形成机理,从微观的角度探索了其形成的微观经济基础,并从系统演化的角度分析了多式联运系统演化的机理,指出了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具有耗散结构特征和存在的问题。魏际刚等分析了中国集装箱运输形成与现状,推动中国集装箱发展

10、的制度因素、政治因素及经济全球化的因素。郑士源根据各种运输方式进行合理分流,得出了未来 10 年我国主要内贸集装箱航线的运量,并依据预测结果对我国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提出了建议。黄林等阅述内河集装箱运输在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地位及促进内河集装箱运输的有关政策,阐明国外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模式和趋势及对我国内河集装箱运输发展的借鉴意义。朱晓宁等通过集装箱化对物流形态影响的分析,探讨了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的形成原因,研究了多式联运通道的一般运作机理。黄柯从集装箱多式联运通道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在分析东北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运输方式,对东北地区集装箱多式联运货运站的布局进

11、行了统一的规划与分析。靳志宏等针对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中的装卸和运输一体化作业优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袁加林从集装箱多式联运、标准化、经济分析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入手,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阐述。文章研究重点是对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标准化问题的分析和研究,对标准化过程中发挥主体作用的组织机构、发展历程中的里程碑、目前形成的标准体系进行了准确全面的总结。目前关于接口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计算机领域,其学术研究和应用已经日趋成熟。国内外对于物流系统接口的研究比较少,多数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只停留在探索性阶段,基本上都是定性研究。何明珂(1996)以公共配送系统为研究对象,对配送系统接口的定义进行了探讨,

12、提出三流并重、流向可逆、快速反应和适度通用的接口设计原则,并论述了企业建立公共配送系统接口的设计策略。何明珂还在其专著中提出了物流接口无缝化的原理,对接口无缝化的涵义、原因进行了解释,并提出实现接口无缝化的几项措施。钱海华等(2000)在分析了几种WEB与数据库相互连接方法后,指出了在Intranet环境下,利用ASP技术实现Intranet与企业物流系统接口的方法。Georges AMAR(2005)指出,城市机动性的标准是两种运输方式快速转换,它既包括有形的基础设施也包括软件设施(信息)等,他提出,对于个体或集体的使用者整个多方式交通系统协调、无缝的链接才是真正的较高服务水平。李彩其等(2

13、007)阐述了实现物流系统接口无缝化的现实意义,指出JIT物流是节点企业实现无缝连接的有效选择。吴利军(2008)阐述无缝连接的内涵,并对无缝连接的条件和实现途径进行了分析。胡玉莹(2010)在分析中日韩国际物流系统无缝连接可行性的基础上,构建了中日韩国际物流系统的无缝连接模式,并结合我国物流业现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宋文哲(2011)在何明珂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物流系统接口的结构和功能,从构成接口的载体、运作和管理等要素层面,深化了实现物流系统接口无缝化的方法。尉红刚(2011)从保持石化公司销售ERP系统和物流系统业务、流程和方案的一致性出发,从接口方案背景、接口方案设计以及接口方案优

14、缺点评估等方面详细介绍了中国石油销售ERP系统与物流系统的接口方案。张愿(2012)通过对物流系统接口的分析,研究公铁联运物流系统接口,指出公铁联运物流系统存在的问题,利用无缝化的思想,从接口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指出实现联运系统接口无缝连接的途径。在联合运输协调性方面,张飞等(2003)提出了要对整个协同商务链系统的和谐度进行简单测度的概念,运用层次分析方法,计算出整个协同商务链的系统的和谐度。张为峰(2002)提出目前国际多式联运存在的问题,对存在问题进行研究并得出解决的途径、对策,通过研究可得到的解决方案,提升国际多式联运的协调与统一。周翕(2004)通过对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系统协调性问题

15、的分析与研究,从定向和定量两个角度对系统的协调性进行了阐述。付金龙(2005)系统地分析了制约供应链协同的主要因素及其制约机理,建立了供应链协同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了使用DEA模型的评价方法。杨晓娜和于晓丹(2010)对集装箱多式联运发展中存在的协调问题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应用协同管理理论进行研究,对多式联运组织系统协调发展具有一定的理论指导作用。Athakom Kengpola,等 (2010)利用层次分析法和0-1整数目标规划法对多式联运的路网构建出了评价模型用以发展一个决策支持系统。郭琴等(2011)阐述了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后网络协同定义,并且从协同目的与原则、协同内容和协同机制三个层面创新性的提出多式联运型物流企业并购网络协同体系的架构。选题报告:1本课题的目的、意义及学术和应用价值,选题的主要依据和可行性由于物流在中国的起步较晚,我国现阶段物流的发展水平相比较于发达国家还很低。人们对物流系统接口的重要性同样也缺乏足够的认识,在物流研究领域,大多数研究都集中在运输、配送效率的提高上,忽略了接口的衔接作用;而接口不畅所导致的各环节、各要素的衔接过程混乱,物流效率低,成本居高不下等问题已成为提高物流系统效率的瓶颈。联合运输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组合优化各种运输方式,最终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其具有单证统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