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论高等农业院校如何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1)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530499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9.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论高等农业院校如何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论高等农业院校如何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论高等农业院校如何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论高等农业院校如何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论高等农业院校如何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论高等农业院校如何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论高等农业院校如何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 论高等农业院校如何传承与弘扬农耕文化 胡云安 万古江山农为本,农耕文明有传承。甘肃农业大学成立农史研究所, 这是一件追根溯源、继往开来、传承农耕文化之盛举,也是农业院校文化 建设义不容辞之责任,更为解决当今“三农”问题之必需,且体现了甘农 人以农为本不负皇天后土之远见卓识。 我国几千年的文明史反复证明,人民之温饱,国家之兴衰,社稷之荣 枯,执政之得失,皆有赖于农业之丰歉,农民之富贫。中国历来以农业当 国,以温饱持家,倡导“富国以农”。在久远的历史长河中,正是渔猎、 畜牧、农业、手工业成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繁衍的主导产业,维系了中华 民族的生息发展和繁荣。 一、农

2、业是立国之本,政之首要 中国长期处于农业社会,故农业成为立国之本,政之首要。或日食为 政本;或日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或日农桑,衣食之本;学校,道理 之源;或日谷贱则伤农,伤农则国贫。中国历代有作为的政治家和经典著 作家总是把农业与治国安邦,与富民强本相提并论,强调民富则国家易 治,民贫则国家难治;治国必先富民,富民必先重农,经国济民首推农 事。“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远者来,地辟举则 民留处,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不但主张“务五谷”,还提 倡要“养桑麻,育六畜”。力主重农,强调“粟者,王者之本事也,人主 之大务,有人之途,治国之道也”。把生产粮食的多少作为王

3、业的根本大 事,作为君主能否富国强兵、称王称霸的重要政务,作为百姓归附的途 径,治国安邦的准则。“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 不农则不地著,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 刑,犹不能禁也。夫寒之于衣,不待轻暖;饥之于食,不待甘旨;饥寒至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L 2 4 Z 身,不顾廉耻。人情,一日不再食则饥,终岁不制衣则寒。夫腹饥不得 食,肤寒不得衣,虽慈母不能保其子,君安能以有其民哉! ”( 晁错公元 前1 7 8 年上汉景帝书语。) “农,天下之本也。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 识其始终”( 汉景帝公元前1 4 1 年诏书) 。

4、“以是观之,粟者,王者大用, 政之本务。”粮乃国之宝也。古人把粮食作为帝王治国安民最重要的战略 物资,执政的根本任务。这一深邃而伟大的战略思想和先进的执政理念, 随时间流逝而愈放光芒。中国过去乃农业大国,现在仍为农业大国,今后 很长时间将维持农业大国的地位,而非农业强国。中国目前经济总量居世 界第三,但除以1 3 亿人口,人均占有量排名世界1 2 0 多名,其本质仍为 欠发达的农业大国,中国古代先贤们的“重农”思想并未过时,而与今天 中央所倡导的“三农”问题为重中之重这一科学论断是一脉相承的。我国 的粮食安全一直令人担忧,世界性粮食危机令全球感到恐慌。2 0 0 8 年全球 经济被三样东西搅乱

5、了神经:一是石油,二是粮食,三是随后而至的世界 性的金融危机。石油一度突破了每桶1 4 0 美元大关( 中国每吨油涨价10 0 0 元) ;粮食仅2 0 0 7 年,国际粮价就上涨了4 2 ,联合国预计,到2 0 0 8 年 末,世界谷物库存将下降到3 0 年来的最低水平,难怪联合国把这场粮荒比 作一场无声的“海啸”。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呼吁用土豆替代粮食。世界银 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发布的公报称:全球粮食储存不足及粮价飞涨,对 世界构成潜在威胁,并已引起一些地区社会动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 施特劳斯卡恩断言:“粮食危机会引起政治危机以及社会动荡。” - 2 0 0 9 年6 月1 7 日是第

6、1 5 个“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联合国秘 书长潘基文就此发表声明指出,荒漠化和土地腐蚀已影响全球1 3 的农 田,威胁着1 0 亿多人的生存、健康和发展,使他们长期面临干旱、饥饿 和极度贫困。逃离这个地区,已成为许多人的唯一选择。估计全球已有 24 0 0 万“环境难民”,到2 0 5 0 年“环境难民”将超过2 亿。有资料显示: 近4 0 年来,全球有近l 3 的农田变得颗粒无收而被遗弃,有3 4 的牧场 出现了荒漠化迹象。潘基文认为,气候变化固然是原因,但不是唯一因 素。我们尤其应重新审视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的方式。农业和畜牧业用 水占了全球净水需求的7 0 ,全球砍伐森林的8 0

7、是因为农业和畜牧业 的用地需求增加。全球的这种消费和生产方式是不可能持久的,只会导致 进一步荒漠化、土地腐蚀、干旱和全球粮食危机,而穷人又会成为最早的 牺牲品。事实证明,荒漠化威胁着现代农业、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中国也 一2 4 8 _ ( 二) 专业篇 不例外,这也是农史研究要面对的课题。 粮食问题不仅成为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政治问 题。这再次印证了:农,天下之本,衣食之源,政治之首,此万古不易之 理也。 总之农业问题与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密不可分。有时候农业问题直接 表现为政治和经济问题,吃饭问题是最大的政治问题,一个非常浅显而永 恒的真理是:谁能解决吃饭问题,人民群众就跟谁

8、走,谁就能得天下。历 史反复证明:政治和农业相互作用,政治清明则农业繁荣,农业繁荣则衣 食充裕,衣食充裕则安居乐业,社会稳定;政治衰败则农业凋敝,农业凋 敝则民不聊生,民不聊生则背井离乡,政权动摇。饥民为求衣食温饱,登 高一呼,应者云集,揭竿而起,旧政权则迅速土崩瓦解,中国历史上演绎 了多少次这样的悲剧。“农业稳,天下安”,谁能说农业问题不是政治问 题、“三农”问题不是重中之重呢? 二、农耕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源头和基因库 农业生产是农业社会人们的基本实践活动,由此而衍生出了哲学、法 律、宗教、社会制度、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民风习俗等上层建筑和意识 形态的东西,这些都产生于农业社会,都属于农耕文化

9、之范畴。原始农 业、传统农业时代,除用制度法律调整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之外,先 进生产工具的使用,特别是铁制农具的使用,种子的选优,土壤的改良, 外来作物的引种推广,劳动技能的提高,水利灌溉的应用,有机肥料的使 用,人们对于农时物候的掌握等等,使生产力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高,推 动了一次次农业革命,推动了农业社会的演化和变革。 中国农业文明和农耕文化产生于农业社会。中国古代经典著作无不涉 及农业。中国最古老的诗经等典籍既为文学名著,亦为农学和植物学 百科全书。而史记特别是其中货殖列传篇就是区域经济学的百科 全书。其中关于“用贫求富,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以及我们通常所说无农不

10、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就来源于太史公的经济 学思想。围绕农业生产的专著代不乏人,从汜胜之书、齐民要术、 天工开物、农桑辑要、农政全书、农书以及民国时期出版的 动物学大辞典、植物学大辞典、蔬菜园艺学等都成为历代农学的 集大成者。农本思想一直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思维和行为方式。沿袭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_ 一2 4 9 至今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主导这些方式的 知识体系,亘古不变历久弥新的传统,生生不息泽及当代传诸后世的精 神,无不打着深刻的农耕文化的胎记。农耕文化是一种和谐文化,至善文 化,因而才能可持续、超稳定,而非弱肉强食的竞争文化,趋利文化。农 耕文化

11、崇尚和,崇尚善,同时又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更强调“大道之行,天下为公”。所以,才有旺 盛持久的生机与活力。这就是中国农耕文化的本质和特色。 研究农史就是开发传承农耕文化。农耕文化与农业生产、与人类起源 样久远,古代的许多典籍就是中国农耕文化史、作物栽培史、农业经济 史等等。人类生活资料来源于渔猎、畜牧、农耕等产业,而农耕最终使我 们的先民得以安居乐业,创造一切。文明始于吃穿住行,生活源于基本生 存,基本生存有赖于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商业提供。由于我国始终是 一个农业大国,农耕时代的文化遗存比比皆是。因此,我们可以断言:农 耕文化是一切文化的源头,是一

12、切文化的基因库。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孔子就指出:“礼失而求诸野”,意思就是丢失 了的礼仪制度、道德规范、传统文化等只有到山野民间去寻找它的遗存。 农耕文化的根在农村,它根植农家乡土,广被山野村夫,深入血脉灵魂, 维系着农村社会的循环治理,维系着农村社会的人地关系,“支持着这历 久不衰的中国文化”( 费孝通语) ,认同着、延续着中国农村社会的普世价 值。正如王丽女士在乡土中国远去的背影一文中所说:“中华民族的 文化薪火并不都是靠知识精英们传承下来,那些僻处乡野的读书人同样担 当了重要角色。或者说,依赖于庙堂的典籍文化和生长于民间的乡土文化 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骨骼和血肉。”历史和现实告诉我

13、们:农村不 成文的乡规民约,约定俗成的守则禁忌,皆为历久不衰的文化基因,同样 塑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如敬文惜字,在农村凡写有文字虽弃而不用 的废纸,也是不能践踏的,更不能丢弃在肮脏的地方,为何? 老人教导我 们,“毁一字,瞎一世。”意即毁坏一个字,眼睛会瞎一辈子;或者后辈儿 孙会成为睁眼瞎。这就是对文化的敬重。又如草原民族忌杀幼畜,他们认 为牲畜的生命也是宝贵的,像人一样,来到世上,也要生活一辈子,也要 “生儿育女”繁衍后代,在生命历程未完成之前,不应该终止其生命。这 种敬天惜命的理念是一切善的开端和拓展。更如许多农家在上房门框正中 皆高悬“耕读传家”、“诗书兴家”等匾牌,或中堂、或门庭皆

14、题写“耕读 传家久,诗书继世长”的对联,反映了一种农家所崇尚的重农重文的价值 2 5 0 _ ( 二) 专业篇 取向和文化认同。 研究农史,还有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刻不容缓的使命,就是抢救、挖 掘、收集、保存、传承农耕文化。目前农耕文化的危机在于:一是随着城 镇化的推进,作为农耕文化传承载体和文化基因保存接续媒体的村庄整体 归并、村落整体消失;二是随着农民住进水泥森林似的大楼,人们交往沟 通逐渐被隔绝淡化,乡土文化和乡土气息丧失了存活的土壤;三是随着青 壮年农民进城打工并接受城市文化,农民逐步终结,农耕文化传承的受体 断裂;四是工业文明对农耕文化的取代成为农耕文化衰退的根本原因。因 为传统文化是以

15、农耕社会为特征表达乡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的民间文 化,在现代化的今天,式微是不可避免的。乡村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与现 代化、城市化已渐行渐远。正是基于此,农耕文化的生机在于:一是目前 已具备抢救、挖掘、利用、保护和传承农耕文化的时机与条件;二是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要求我们,把农耕文化之精髓与现代化主旨相融 合,构建和谐社会,既得现代化之利,又除现代化之弊;三是把农耕文化 的深厚底蕴挖掘出来,传承下去,并转化为科学发展的动力和能量;四是 通过强化农耕文化特有的超强的吸收、消化、包容外来文化的能力和张 力,通过兼收并蓄,农耕文化不但不会消亡,反而会使自己更加强大;同 时还会以各种形式流传再现,

16、彰示其万古不竭的生命力。 三、农史研究得天独厚,义不容辞 研究农业史,就甘肃乃至西北而言,可以概括为历史最悠久、流传最 久远、资源最丰富、品类最繁多、文化最灿烂、底蕴最深厚。这是高等农 业院校研究农史最天然的资源富矿。但未闻甘肃有农史专著刊行于世,这 既为憾事,又为我辈留下了广阔的研究空间和不可多得的研究机遇。 甘肃是一个多流域、多气候、多品类、多民族、多种文化汇集的神奇 之地。境内横跨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内陆河流域三大流域,又有黄土高 原、青藏高原、蒙新高原等三大高原并立,世居甘肃的少数民族有1 0 多 个,形成了汉藏融合、回汉杂居,农牧交错、共同繁衍的格局。多民族衍 生出了多种文化,多种文化并存兼容推动了多元一体文化的繁荣,多种气 候条件又派生出了多种独具特色的动植物,这一切都支撑延续了甘肃乃至 西北农耕文明的发展。甘肃的神奇还在于它是华夏始祖伏羲、女娲的诞生 地,是远古原始渔猎经济、畜牧经济、农业经济的发源地,由此而产生的 农耕文化源远流长农史研究任重道远蝤】 大地湾文化( 秦安县五营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