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294788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47 大小:2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北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河北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河北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河北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河北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北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北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北省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 作者: 日期:2 河北省电子政务“十二五”发展规划电子政务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一项重要战略举措,对提升执政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根据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和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的总体部署,编制本规划。一、发展现状和面临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电子政务建设,将其作为构建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的重要举措。重点实施了以构建全省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建设12个重点应用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112工程”,全省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基本形成,部门核心业务实现了不同程度的信息化,网络化公

2、共服务日益普及,促进了服务型政府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1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初步完善。构建了覆盖省市县三级党政机关的全省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整合了26个部门纵向业务专网,支撑了31个纵向业务系统应用,与国家多个部委网络实现了对接,承载了网上审批、财政网上支付等多个跨部门应用,为我省电子政务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基础支撑。建设了全省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供公共支撑,实现了人口、法人等系统的数据交换和共享。省市两级政府、92%的县级政府都建设了网站,全省政府门户网站体系日趋完善,网站已成为各级政府信息公开、网上服务和政民互动的重要载体。2核心业务信息化应用逐步深入。省级49个部门44

3、8项非涉密行政许可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审批和电子监察。2010年网上审批系统受理省本级行政许可项目121111项,网上办理率达到99.6%。国土、建设、卫生等部门实现了省市县三级远程报批和管理。呈报省政府文件全部实现网上传输。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核心业务实现了电子化处理和网络化服务,网上纳税人比例达到76%,建设了财政专项资金即时分析监控系统,实现了财政资金的即时监控、监测预警和绩效评价。环境自动监测系统基本实现了全省国控省控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控,全省自动监测排污口达到1211个,视频监测重点污染源企业达到28家。全省企业养老保险监测数据库入库人数达到783.9万人,占全部参保人数的97.3%。住

4、房保障系统实现了53.8万户住房低保家庭、1779个住房保障项目、8.3万套保障性房源的动态管理。新农合管理、妇幼卫生三网监测、出生医学证明、免疫规划网络管理、社区卫生服务等基本实现网络化管理和服务,提高了公共卫生服务与应急处置的能力。邯郸、唐山、石家庄入选中国城市信息化50强。全省11个设区市、部分扩权县建成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邯郸市“居民卡”、唐山市“城通卡”、沧州市“一卡通”的民生保障卡应用得到进一步推广,方便了居民。3基础信息资源开发和信息共享取得实质性进展。人口与人力资源库覆盖了全省7000万人口,公安、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质监、计生等部门开展了人口相关数据的共享应用。法人基础信息库

5、涵盖85万多家法人单位,为国税征管、“小金库”治理、事业登记以及社会治安等提供了共享服务。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库不断完善,为主体功能区规划、减灾救灾、护城河安全保卫、反恐等应用提供了支撑。完成了7698万幅纸质档案数字化。实施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资源总量超过777GB。农业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立了农经、农情、农价三级共建共享数据库,数据总量达3760 GB。依托全省信息交换与共享平台,建设了企业基础信息系统,实现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等部门的信息交换、比对和共享,为加强市场监管,促进财税增收,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支撑。4电子政务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初步建立。建立了省市两级信息安全应急协调机制,

6、落实了信息安全责任制。规划建设了河北省信息安全测评中心和涉密信息系统安全保密测评分中心,完成了对全省55个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测评工作;建设了河北省电子政务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在全省网上审批系统开展了数字证书应用试点;建设和完善了省信息安全通报平台,省市县1074个单位实现了信息安全事件网上直报;加强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等级保护、安全检查等基础性工作,制定了网络与信息安全应急预案,开展了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和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试点,完成了对965个单位的信息安全检查,保障了重大活动期间的网络信息安全。5电子政务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全省“十一五”期间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河

7、北省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试行)等一系列有关电子政务的政策性文件。制定了河北省省级信息化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组织开展了省级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绩效评价,规范了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与资金管理。开展了信息资源规划,探索形成了河北省基于信息资源规划的信息化应用建设与管理模式。举办了信息化与电子政务高级研修班等多项培训,在省委党校建立了领导干部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基地。召开了电子政务建设新闻发布会,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信息化宣传活动,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虽然我省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新的成绩和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电子政务建设管理的一些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仍然存在,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问题突出,网络整

8、合、信息共享阻力大,法制建设有待加强。二是重硬件重网络、轻开发轻应用的现象仍然存在,电子政务与核心业务融合度不高,技术业务两张皮。有些单位仍热衷于建网买设备,忽视业务应用系统建设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应用效果也未充分发挥。三是电子政务的项目管理机制不健全,项目立项、资金、建设、验收和运行维护缺乏统筹管理,资金浪费和投入不足并存,部门间电子政务发展不平衡,重复建设和信息孤岛现象普遍。已建电子政务系统缺乏运维资金保障。四是信息共享意识淡薄,部门本位思想严重,大部分单位希望共享其他部门信息,而不愿提供本部门的信息资源,信息共享缺乏政策性约束,制约了政府宏观决策、协同监管和公共服

9、务水平的提高。五是基层电子政务发展滞后,全省性电子政务应用系统缺乏基层数据支撑,直接面向公众服务的电子政务应用系统有待普及。(二)面临形势1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信息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支撑。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改变了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通过网络来表情达意、提出诉求,民众通过网络直接问政正在成为我国政治生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网络虚拟社会、网络民主和网络监督对社会管理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十七届五中全会要求“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大力推进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整合提升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政府工作要适应

10、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形势,就必须加快推进电子政务建设,以信息化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规范和创新政府工作流程,构建网络化、扁平化的政府组织管理模式,为社会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2科学发展与富民强省建设赋予电子政务新的历史使命。我省是传统产业大省,资源依赖型的发展特征比较明显,面临着日益严重的资源、能源、环境和区域竞争压力,产业结构调整压力加大,转变发展方式更加迫切。我们必须紧紧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电子政务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提升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能力,统筹协调环境保护和社会稳定等问题,全面促进我省科学发展和富民强省建设。3政府职能转变和自身建设对电子政务提出了迫切要求。“十二

11、五”时期,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等领域改革将进一步深化。电子政务作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推动力,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战略发展机遇期,成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行政体制改革和廉政建设的重要手段。只有大力推进电子政务建设,推动电子政务建设重心下移,以电子政务改进、完善政府传统管理手段和方法,才能有效促进政府职能创新和管理创新,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二、总体思路、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总体思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全省中心工作和社会公众需求,以提升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为目标,坚持统筹协调、集约建设、深化应用、注重成效。进一步完善电

12、子政务设施,加强核心业务信息化,建立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机制,大力推进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和共享,切实提高安全保障能力,探索基层电子政务“低成本、集约化、见实效”的应用模式,促进政务管理创新和服务型政府建设,为全省经济和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二)基本原则1统筹规划,集约建设。从全省电子政务应用大局出发,实行统一规划、分工建设,统筹管理、集约建设核心业务应用系统和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共享工作,充分利用已有的各种软硬件资源和公共设施,避免重复建设。2延伸应用,惠及公众。围绕管理重心下移,重点建设以公众为中心、以服务基层为重点的应用系统,探索面向社区、面向弱势群体的政府服务模式,促进便民服务的泛在化、

13、个性化、多样化,使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3协同共享,注重绩效。建立协调工作机制,结合政务工作重点,推动跨部门、跨地区的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把各级各部门电子政务建设与应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提高电子政务综合效益。4完善机制,确保安全。完善电子政务协同推进机制,探索电子政务服务外包模式,加强相关标准和规范建设,正确处理发展与安全的关系,坚持防管结合,管理与技术并重,确保电子政务安全。(三)发展目标到2015年,电子政务对政府公共服务和管理能力的支撑显著增强,重要信息系统应用水平大幅提升,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与交换体系基本建立,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共享水平显著提高,门户网站体系成为政务信息公

14、开的主渠道,网上办事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支撑电子政务发展的基础设施、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具体目标是:全省党政机关核心业务信息化覆盖率省级达到85%,市级达到70%以上,县级达到50%以上,省级电子公文发文比率达到50%以上。所有行政许可事项、80%的非行政许可和公共服务事项实现在线办理。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水平显著提高,在社会管理、民生服务、市场监管、应急管理等重要领域信息共享达到较高水平,省级部门信息共享度达到60%。县级以上政府网站开通率、政府信息网上发布率达到100%。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满足电子政务发展的需要。三、主要任务(一)加强重要信息系统建设,提升政务部门管理社会、

15、服务社会的能力和水平按照集约化、一体化、协同化的要求,建设一批重要信息系统,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和办事效率。1在公共服务方面。突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加强医疗、教育、社保、就业、住房、人口、社区等领域电子政务建设,推行网上行政服务。通过试点示范,以点带面,提高广大社区、乡镇和区县等基层单位的电子政务应用水平。探索推进党委人大、政协系统网站建设,进一步完善政府网站体系,紧跟下一代移动通信、三网融合等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为公众提供电脑、手机、电视等多种终端服务方式,大幅提升政府为公众服务的能力和水平。2在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方面。建设和完善经济运行监测预测、能源资源监测、环境保护监控、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方面的信息系统,提高政府经济调节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人口和法人基础信息资源,推进各部门监管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加快金融、环保、工商、税务、政法、商务、中小企业等部门和行业的信用系统建设,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各类市场主体开展经济活动的效率。3在社会管理方面。突出社会管理创新,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市政工程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