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机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战略选择

上传人:E**** 文档编号:115243706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8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机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战略选择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农机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战略选择》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机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战略选择(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0 农业科技革命和农业产业化 均最低温度在3 以 上 最高温度在2 5 C, 最低地温8 以 上, 1 0 - 土层稳定在9 C左右, 在外温零下 3 0 的情况下, 不加 温可以生产叶菜, 实现了周年供应; 果菜比大棚提前延 后4 5 天、 秋茬延后不加温可土产到 1 2 月中旬、春茬生产 稍加温, 黄瓜3 月上旬可以上市。_是在复合墙体及建筑 材料选择 卜 有突破。采用空心墙休, 不仅具有承重和阻热 功能, 而且具有较强的载热功能, 并首次将工业产品P S 板 应用到农业卜 。三是在配套设施、 栽培技术上有突破。灌 水、 C 0 2 施肥、 释放棉被等主要生产环节实现了机械化; 应 用

2、f 黄瓜嫁接、 拉蔓吊绳乖直方向向北倾斜5 , 的技米; 创 造了 茄子整枝技术。四是在推广应用上有突破。优化的温 室结构可在4 5 以北地区广泛推广应用。哈尔滨市到本世 纪宋可突破 1 0 0 0 0 亩, 使地产蔬菜的自 给率由现在的5 0 % 提高到7 0 % 基本 达到自 给为主外埠调剂为辅的目标。五 是在增收节支上有突破。优化的温室结构平均亩产可达 1 0 3 2 5 k g亩增产3 5 . 8 %, 亩产值2 . 9 8 万元, 平均亩纯收入 2 . 4 万元, 亩节能煤3 万k g , 亩能耗节支7 1 3 3 . 3 元, 总增产 1 1 2 5 . 7 8 k g , 总创效

3、48 3 4 6 . 1 7 万元 总增收5 5 7 0 . 6 9 万元。 作者简 介于 凤芹, 女, 1 9 5 5 年5 月2 0日 生。哈尔滨 市农业局蔬菜生产办公室副主任, 高级农艺师。地址: 哈尔 滨市动力区文政街6 号。邮编 1 5 0 0 4 0 棚滴灌微灌设备 在发展旱 作农业和设施农业上发挥了重 要作用。 农机科技创新是一项系统 L 程。要把农机科技创新同 科技休制改革结合起来. 同加强科研后劲建设、 引 进技术和 智力 结合起来, 同加速农机产业化进程与企业的科技进步 结合 起来 同农业新技术推广结合起来. 同人才培养和加大 科技投人结合起来 作者简介张勋, 男, 1 9

4、 5 3 年 1 1 月 1 3日牛。黑龙江 省农机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高工。 地址: 哈尔 滨市哈平路三 公里。邮编 1 5 0 0 4 0 注: 此文 1 9 9 9年5月公开发表干( 农机化研究 第2 期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基本动因浅析 农机科技创新的实践与战略选择 张勋姚玉林张凯王宝昌 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由 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 转变, 农机科技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与 挑战。农业机械化 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提。农机科技创新的最新成果和实 践, 为黑龙江省实现二次创业、 富民强省作出了突出的贡 献 我省的农机科技创新经历了7 0 年代末和9 0 年代中期 两次高潮。由 于引 进

5、国外先进技术, 逐渐形成了我省农机 科技创新体系, 缩小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 促进了农机 与农艺的紧密结合。 2 0 年来全省转化农机新成果2 6 。 项, 累计推广新型机具 8 大类 3 2种2 5万多台。1 9 9 7 年全省 新机具作业、 新技术推广面积累计达0 . 2 4 亿h m z 次。全省 农村田间作业综合机械化程度达7 2 . 3 % 农机科技创新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少耕深松及联合 整 地技术促 进了耕作制度的改革. 齿翼垄作犁体的出现取 代了传统的铸铁三角犁桦卜 成为土壤耕作部件的重大突破; 精密播种技术开辟了精准农业的新 途径, 并将向单粒精播、 气力式排种及高 速作业

6、方向发展; 深施化肥技术成为农业 节 本增效的有力 措施, 各种深施肥部件不断改进和完善; 设 施农业及地膜覆盖成为质量效益型农业的突破口; 节水灌 溉是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我院研制的多功 能的节水灌溉机具如施水覆膜精播机、 松土暗灌施肥播种 机, 解决了春旱播种问题。管道式田间灌溉系统和温室大 胡占有 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 依靠科技进步是首要前提, 加大投人力度是重要保证, 调整神植结构是有效手 段, 挖掘 土地潜力是根本途经。我省连年来的实践已 经为此作出了 充 分的 证明。教育农民转变传统观念, 强化科技意识, 通过 培训、 示范、 引导等方式, 使他们 接受现代科学技术

7、, 改变落 后的耕作模式, 将极大地提高投入与产出的比例。就全省 范围 而言, 即使仅提高几个百分点, 总量也是相当可观的。 由于 农民自身的生产习惯、 文 化层次等原因, 推广新技术可 能会有一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 对此应有足够的估计和相 应的准备, 采取切实可 行的措施, 力争达到预期目 的。从转 变粗放的经营方式入手, 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 适当增加 经济作物比 例, 进而提高单位面积效益, 是实施农业可待续 发展战略的重大举措之一。要切实搞好作物品类的选择, 不断增多农产品种类, 拓宽市场空间, 扩大流通领域, 突破 季节与地域的界限。原来有基础的特色产品要向集约化规 模化方面推进

8、并注重生产、 加工之间的相互调节与自 我完 善 获得农民产品有销跻、 厂家原料有保证的双向效应, 对 从事 这类活动尤其是能够起主导与促进作用的经营者, 应 给予必要的扶持。 土地资源开发是实现发展的根本大计, 我省目 前尚有可开垦土地近千万亩 尽管这些土地存在着 地处半山区 开发难度大或地势低洼含有盐碱等共性问题. 但都具备良 好的自然物质循环机制和内在的自行补偿能 力, 完全可以凭籍现代技术将其予以有效利用 改造成高产 稳产农旧。初期效果可能不尽理想, 需要坚定不移的决心 和锲而不舍的毅力; 努力与付出达到一定程度后, 都会获得 较高的同 报率, 在这方面已有许多成功的范例。我们要把 未来与现实有机结合起来, 从战略高度抓好这项工作, 使土 地蕴藏的潜能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作者简介胡占有, 男, 1 9 5 4 年7 月1 0日 生。呼兰县 孟家乡党委书记。地址: 呼兰县孟家乡。邮编 1 5 0 5 0 3 4 6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