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南阳盆地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上传人:liy****000 文档编号:115231750 上传时间:2019-11-13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6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南阳盆地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南阳盆地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南阳盆地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南阳盆地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毕业论文--南阳盆地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南阳盆地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南阳盆地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编号:09009110130南阳师范学院2013届毕业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 目:南阳盆地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 产业化模式设计完 成 人: 班 级: 09-1 学 制: 4年 专 业: 地理科学 指导教师: 完成日期: 2013-4-18 目录摘要(1)1 南阳盆地地理概况(1)1.1 地理位置(1)1.2 自然、经济状况(1)2 南阳盆地的地域分异(2)2.1 什么是地域分异?(2)2.2南阳盆地的地域分异及其成因(2)2.2.1 构造地貌(2)2.2.2 地貌部位与小气候(3)2.2.3地方性气候背景(3)3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4)4 南阳市典型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

2、分析(5)4.1 宛城区国家级花卉示范园(城市周边地区)(5)4.2 淅川县农业的最新动向(丹江口水库区)(5)4.3 西峡县香菇的产业化发展(一般山地丘陵地区)(6)4.4 桐柏县茶产业培育的现状(桐柏山区)(7)5 透过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探讨南阳盆地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8)5.1 生态景观模式借鉴(8)5.2 立体农业和食物链模式的结合借鉴(9)参 考 文 献(11)Abstract(12) 南阳盆地地域分异及其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摘要:在对南阳盆地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研究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南阳盆地地域分异,以及分异出现的具体原因。然后,根据不同地区的自然人文差异以及经济发展现状,综合考

3、虑当地农业发展现状,生态农业和农业产业化潜力等方面因素。因地制宜地设计适宜的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力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发展。 关键词:南阳盆地;地域分异;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1 南阳盆地地理概况1.1 地理位置南阳盆地,也叫南襄盆地(南阳襄阳盆地)。它位于河南省境西南部。南阳盆地位于秦岭、大巴山以东,桐柏山、大别山以西,其北是秦岭山脉的东端,其南是大巴山脉的东端。周边的山脉恰好把这块地方给围了起来,从而形成了盆地。这块地区位于中国地势上“第二台阶”与“第三台阶”的交汇处,第二台阶即除青藏高原(第一台阶)之外的高原与山地地区,而第三台阶则主要是东部的平原地区,从这里向东西两面伸展,有

4、着无尽的平原与山地资源。秦岭挡住了北方的沙尘与冷空气,而大巴则也隔离了南方的炎热与潮湿。南阳盆地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与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是分不开的。1.2 自况然、经济状南阳地处北纬3217-3348,东经11058-11349,处于亚热带向暖温带的过渡地带,属典型的季风大陆半湿润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南阳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和渠首所在地。市内河流众多,分属长江、淮河两大水系,长度在百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0条。全市主要河流有丹江、唐河、白河、淮河、湍河、刁河、灌河等,其中以唐河、白河流域面积较大。水资源总量70.35亿立方米,水储量、亩均水量及人均水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南阳盆地中

5、部为海拔80120米的冲积洪积和冲积湖积平原。全市林地面积967333公顷,森林覆盖率达34.3%,拥有植物资源1500多种,森林野生动物50多种。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盛产小麦、杂粮、水稻和棉花、芝麻、烟叶等,是河南省商品粮、油、棉、烟基地之一。2 南阳盆地的地域分异2.1 什么是地域分异?地域分异也称空间地理规律。是指地理环境整体及其组成要素在某个确定的方向上保持特征的相对一致性,而在另一确定方向上却表现出差异性,因而发生更替的规律1。常见的地域分异大致可以分为三类,主要包括地带性(纬度地带性、干湿度分带性和垂直带性)和非地带性。2.2南阳盆地的地域分异及其成因地带性地域分异主要是

6、全球尺度的地域分异,而南阳盆地所呈现的地域分异主要是非地带性的地域分异,是大陆尺度的地域分异。引起这种地域分异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种:海陆分异、陆地干湿度分带性、构造-地貌成因、地方气候背景、垂直带性分异。对于南阳盆地来说,地处中原且是典型的盆地大地形,海陆分异对它来说不明显。而且其所跨纬度也不是很多,所以经度分带的影响也很微小。综上所述,引起南阳盆地出现地域分异的原因在于地貌、气候、和水文等要素。2.2.1 构造地貌由于构造及构造运动,形成了不同的地貌单元与景观,例如,高原、盆地、山地、丘陵、平原等。由于发生学上的一致性,各个构造-地貌单元内部自然环境具有相对一致性,而各个构造-地貌单元之间却

7、有比较大的差异。如青藏高原内部的寒旱特征,与周围地区均不相同,构成了自身的特殊性。因此在自然区划中,单独划分为一个大区。由于构造-地貌分异造成的自然景观的地域分异叫做构造-地貌成因的地域性分异。南阳盆地所处的秦巴山脉,在构造和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呈现出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均有分布的地貌特征。因此出现了南阳盆地广大范围内,在同一种地貌类型下呈现出地理特征的相似性,而在不同的地貌类型下,又呈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这样的地域分异规律。在这种成因下形成的地域分异主要表现为:第一,在诸如桐柏等山区,山下缺乏名贵药材生长的适宜环境,然而在山体上部,却生长着一些这些中药材。这为桐柏山区充分利用山地自然特征,

8、进行中药材以及茶树的种植提供了有利的条件。2.2.2 地貌部位与小气候地貌部位与小气候,同样可以引起地表环境的空间分异。山顶与山坡、谷底与谷坡、阳坡与阴坡、阶地与漫滩、洞内与洞外、扇顶与扇缘,不同的地貌部位具有不同的水分与热量条件,因而形成了不同的环境与景观。在同一地貌部位,由于岩性、土质、排水条件的不同,也会引起地表环境的分异,只不过这是更小尺度的地域分异。对于南阳盆地广大地区来说,由于地貌类型多样且多山地,那么就出现了山地阳坡与阴坡、迎风坡与背风坡下生物和土壤的明显地域分异。正因为地域分异的存在,为南阳盆地广泛发展各种农业提供了可能性。例如,南水北调中线渠首陶岔韩营村的近千亩柑橘园,正是由

9、于处于山地阳坡;山地阻挡了来自北方的寒冷气流,使该地保持一定的温暖程度;再加上水库的调节作用,使这里出现了自然条件下橘生北方的独特现象。如果抓住这一地域分异的特色,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走出一条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道路,无疑将是南阳市农业发展的巨大突破。2.2.3地方性气候背景地方性气候也会引起地表环境的空间分异。例如,湖泊及其周围气温变差比较小,湿度比较大;而向外围气温变差逐步增大,湿度降低。这种现象在干旱区更加明显。在沙漠区的绿洲,空气湿度比较大,风速比较小,温度变差也比较小;但随着离开绿洲距离的增加,空气湿度减小,风速增大,温度变差也增大。城市中心的温度比较高、湿度比较小,而由城市中心向外围到

10、郊区,温度逐步降低、湿度也逐渐增大。正如前文所述南阳盆地内河流广布,这样以来河流无疑会起到调节局地气候的作用。从而使河流流经地区呈现出自然地理环境的一致性,而在其他水分相对不足的地区,则会表现出适应干旱气候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例如,由于水库的调节作用,使靠近水库的地区适宜生长喜湿性植物;相反,随着距离水库越来越远,自然状态下形成的植被就会出现耐旱的指示性特征。因此南阳盆地具有南北气候特征兼有的多种气候类型,和河流及水域的调节作用是分不开的,这些特征对发展农业的多种经营是十分有帮助的。 3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模式的基本类型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

11、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2。农业产业化是指以市场为导向,提高比较效益为中心,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将生产、加工、销售有机结合,实现一体化经营的农业。农业产业化的基本思路是:确定主导产业,实行区域布局,依靠龙头带动,发展规模经营,实行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连农户的产业组织形式。它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市场连接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科教结合型、专业协会带动型。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特点有:市场化、区域化、专业化、规模化、一体化、集约化、社会化、企业化。近年来,一些学者尝试对生态农业模式的典型进行系统的归纳和分类。分别有按区域规模或行

12、政级别划分;按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划分;按主要产品类型划分;按所属农业类型划分;按资源利用方式划分等。这样的分类虽然有针对性地细化了各种生态农业模式,但是分类显得复杂。而李新平等的区域规模、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主产品或主要产业三种分类标准的提出则在很大程度上简化了生态农业的分类方法。另外,李金才等依据我国农业发展特色、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资源状况,将我国的生态农业模式分成四类,分别为:物质多层利用型、生物互利共生型、资源开发利用与环境治理型、观光旅游型。目前,有关生态农业模式分类的认识还有待统一。骆世明所归纳的生态农业模式基本类型,有很多都值得借鉴,可以经过适当调整合理应用于南阳盆地的生态农业发展

13、。例如:立体模式中的山地丘陵立体模式、水体立体模式;品种搭配模式;食物链模式;环境安全模式等3。4 南阳市典型地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现状分析44.1 宛城区国家级花卉示范园(城市周边地区)2012年年终,国家南阳农业科技园区花卉示范园挂牌仪式在位于宛城区瓦店镇的南阳豫花园举行,标志着南阳豫花园创建国家级花卉示范园取得成功,成为我市第一家国家级花卉示范园。 它所具备的特点是:科学规划,高标准定位;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开展产、学、研合作;创新发展思路,不断拓宽发展空间,将南阳豫花园建设为豫、鄂、陕地区最具实力的现代化苗木花卉企业。4.2 淅川县农业的最新动向(丹江口水库区)近年来淅川县农业产业化经营向纵

14、深推进。首先,扎实推进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组织企业开展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定工作,333.3公顷鲜桃基地、330公顷蔬菜基地通过认定,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达到64800公顷,无公害基地的种类和规模居南阳市前列。第二,努力抓好农业品牌建设。完成鲜桃、蔬菜等5个无公害农产品一体化认证和南瓜、核桃、柑桔、丹江鱼4个无公害农产品复查换证工作;开展对九重镇南瓜、毛堂乡茶叶的无公害农产品标识化管理,对提升该县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第三,服务推进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建设。重点做好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淅川县石臼辣椒制品有限公司、河南省丹水源绿色产品发展有限公司等12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经营指导,支持河南福森药业有限公司申报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参与制定茶产业及金银花产业发展意见,这些意见分别以县委、县政府文件印发。“意见”中把扶持产业龙头企业发展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对促进龙头企业的发展壮大、保持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支持和保障作用。第四,鼓励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利用各种途径,大力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社法,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申报注册,今年新注册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33家,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56家。引导合作社完善制度、规范运作,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强化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毕业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