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下降最后进近(cdfa)

上传人:今*** 文档编号:11514820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5 大小:1,0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连续下降最后进近(cdfa)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连续下降最后进近(cdfa)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连续下降最后进近(cdfa)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连续下降最后进近(cdfa)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连续下降最后进近(cdfa)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连续下降最后进近(cdfa)》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连续下降最后进近(cdfa)(3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连续下降最后进近 CDFA 飞行标准司 运输处飞行标准处 什么是CDFA o CDFA技术示意图 什么是CDFA o 1、非精密进近 o 2、FAF之后持续下降 o 3、MDA/H没有平飞 背景 o 事故数据分析表明,航空器在实施非精密进近 时的事故率是实施精密进近时发生的事故率的7 倍。 o 近几年我国发生的与非精密进近有关的典型不 安全事件 2 25事件 3 20事件 8 24事故 6 18事件 背景 o 目前非精密进近的最后进近航段设计中,传统 的梯度下降是在机场净空剖面基础上设计的, 航空器均有可能保持在最低下降高度/高( MDA/H)飞行直至从某一点开始继续下降至跑 道或达到复飞点(

2、MAPt),在仪表气象条件下 可能导致在低至地面以上75米(250英尺)高 上的延长水平飞行,并有可能导致最后进近时 下降梯度过大或过小。 o 飞行运行中哪个下降剖面更合理?选还是选 背景 o 为提高非精密进近的安全水平,运营人应该尽 早停止使用梯级下降或者“快速下降后平飞”的 飞行方法,取而代之的是制定标准操作程序, 训练和要求飞行员使用CDFA技术。 o 各机型(即使是只具备基本导航能力的机型) 均能够使用CDFA技术。 FAA o Advisory Circular o Subject: Continuous Descent Final Approach o Date: 1/20/11

3、o Initiated by: AFS-400 o AC No: 120-108 COMMISSION REGULATION (EU)No 965/2012of 5 October 2012 oCAT.OP.MPA.115 Approach flight technique aeroplanes o(a) All approaches shall be flown as stabilised approaches unless otherwise approv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for a particular approach to a particu

4、lar runway. o(b) Non-precision approaches o(1) The continuous descent final approach (CDFA) technique shall be used for all non-precision approaches.EN L 296/70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European Union 25.10.2012 o(2) Notwithstanding (1), another approach flight technique may be used for a particular

5、approach/runway combination if approv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In such cases, the applicable minimum runway visual range (RVR): o(i) shall be increased by 200 m for category A and B aeroplanes and by 400 m for category C and D aeroplanes; or o(ii) for aerodromes where there is a public interest

6、 to maintain current operations and the CDFA technique cannot be applied, shall be established and regularly reviewed by the competent authorit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operators experience, training programme and flight crew qualification. COSCAP o North Asia Cooperative Development of Operational

7、Safety & Continuing Airworthiness Programme o ADVISORY CIRCULARFOR AIR OPERATORS o Subject: GUIDANCE FOR OPERATORS FOR CONDUCTING CONTINUOUS DESCENT FINAL APPROACH (CDFA) FOR NON-PRECISIONAPPROACHES o Date: 2009-03-01 o AC No: CNA 008A (Issue 2) CDFA技术的优势 o 相对于航空器在到达最低下降高度/高前快速下 降的大梯度下降(快速下降后平飞)进近技术

8、 ,CDFA技术具有下述优势: n 1通过应用稳定进近的概念和标准操作程序降 低安全风险; n 2提高飞行员情景意识并减少工作负荷; n 3减少大推力状态下的低空平飞时间,提高燃 油效率、降低噪音; n 4进近操作程序类似于精密进近和类精密进近 ,包括复飞机动飞行; CDFA技术的优势 o 相对于航空器在到达最低下降高度/高前快速下 降的大梯度下降(快速下降后平飞)进近技术 ,CDFA技术具有下述优势: n 5能够与气压垂直导航(baro-VNAV)进近 的实施程序相整合; n 6减少在最后进近航段中低于超障裕度的可能 性; n 7当处于公布的下降梯度或下滑角度飞行时, 航空器姿态更容易使飞行

9、员获得所需的目视参 考。 定义 o 连续下降最后进近(CDFA) n 一种与稳定进近相关的飞行技术,在非精密仪 表进近程序的最后进近阶段连续下降,没有平 飞,从高于或等于最后进近定位点高度/高下降 到高于着陆跑道入口大约15米(50英尺)的点 或者到该机型开始拉平操作的点。 定义 o CDFA特定决断高度/高(DDA/H) n 使用CDFA技术进近时,为确保航空器在复飞过 程中不低于公布的最低下降高度/高,由运营人 确定的在公布的最低下降高度/高以上的某一高 度/高,当下降至此高度/高时,如果不具备着陆 条件,飞行员应开始复飞。 定义 o CDFA技术示意图 CDFA技术的适用性 o CDFA

10、技术适用于下列公布了垂直下降梯度 或下滑角度的非精密进近程序: n VOR,VOR/DME, n NDB,NDB/DME, n LOC, LOC/DME, n GNSS; n 在境外运行时,还可能包括LOC-BC,LDA, LDA/DME,SDF,SDF/DME等。 n 注:CDFA技术不适用于目视盘旋进近。 CDFA技术的运行程序和飞行技术 o 设备要求 n 除了非精密进近程序所要求的设备外,CDFA技术不 需要特殊的航空器设备。 o 进近类型要求 n CDFA要求使用仪表进近程序中公布的垂直下 降梯度或气压垂直引导下滑角度。 CDFA技术的运行程序和飞行技术 o 计算需要的下降率 n 直接

11、查出或使用插值法计算 CDFA技术的运行程序和飞行技术 o 最后进近定位点后包括梯级下降定位点的程 序设计。 n 对于最后进近定位点后包括梯级下降定位点 的进近程序,运营人应在其手册和标准操作 程序中确定其飞行员应使用何种方法实施进 近,并且无论使用哪种方法,在实施进近过 程中,飞行员都应该沿着一条满足所有高度 限制的连续下降航迹来实施进近。 CDFA技术的运行程序和飞行技术 o CDFA特定决断高度/高(DDA/H) n 飞行员在使用CDFA技术的过程中执行复飞时,不得 使航空器下降到最低下降高度/高以下。考虑到航空 器在复飞过程中可能的高度损失等因素,运营人应 指令他们的飞行员在公布的最低

12、下降高度/高以上的 某一高度/高即CDFA特定决断高度/高(DDA/H ),例如:在公布的最低下降高度/高上增加15米 (50英尺)开始复飞,以确保航空器不会下降到 公布的最低下降高度/高以下。 CDFA技术的运行程序和飞行技术 o 在CDFA特定决断高度/高(DDA/H)时决 断 n 沿公布的垂直下降梯度或下滑角度飞行时,航 空器将会在复飞点前达到CDFA特定决断高度/ 高(DDA/H),在下降至CDFA特定决断高度/ 高(DDA/H)时,飞行员有且只有两种选择: 清楚看到和辨认要求的目视参考并且具备着陆 条件时方可继续下降至着陆;或者执行复飞, 且不允许航空器下降到最低下降高度/高以下。

13、CDFA技术的运行程序和飞行技术 o CDFA特定决断高度/高示意图(DDA/H) CDFA技术的运行程序和飞行技术 o 在复飞点前开始复飞 n 当在复飞点之前执行 复飞并且未取得空中 交通管制的指令时, 应按照公布的复飞程 序飞行,在飞越复飞 点后才可以起始沿公 布的复飞程序转弯。 CDFA技术的运行程序和飞行技术 o 不使用CDFA技术的运营人的能见度最低标 准 n 如果在非精密进近中不采用CDFA技术,运营人 所确定的其机场运行最低标准应在局方批准的 该机场最低标准之上。对于A、B类飞机,跑道 视程/能见度(RVR/VIS)至少增加200米,对 于C、D类飞机,RVR/VIS至少增加40

14、0米。 CDFA技术的运行程序和飞行技术 o 不使用CDFA技术的运营人的能见度最低标 准 n 增加上述能见度最低标准,目的是使不采用 CDFA技术的运营人的飞行员在最低下降高度/ 高平飞时有足够的裕度来获得恰当的目视参考 ,并转换至目视下降,以便在接地区着陆。 n 具体能见度最低标准的批准应在运营人的运行 规范或其他批准文件中详细说明。 飞行机组训练 o CDFA技术的使用 n CDFA应当成为实施适用的非精密进近程序的标 准方法。运营人应将CDFA的训练包含在其训练 大纲的非精密进近程序实施和评估项目中。 o 手册和标准操作程序 n 运营人应修订运行手册和标准操作程序,明确 使用CDFA技

15、术作为实施非精密进近程序的标准 方法。 飞行机组训练 o 运营人应在实施CDFA运行前为飞行机组提 供相应的地面训练。 n 地面训练可以是课堂教学、基于计算机的训练 或通过其他由其主任运行监察员(POI)认为可 接受的等效训练方式。机组成员应接受针对特 定航空器型别、安装的飞行指引或自动驾驶仪 以及导航系统的训练,并接受在对于适用的下 降剖面采用CDFA技术时如何使用这些系统的训 练。 n 初次地面训练时间不应少于2小时。 飞行机组训练 o 训练大纲。 n 每个运营人包含CDFA内容的训练大纲应特别强 调下列主题并在训练时细化相应内容并经其主 任运行监察员批准: o (1)强调稳定进近的概念和

16、使用CDFA对保证安 全的益处。 o (2)不适用于CDFA的进近特征(例如,仪表进 近程序中仅包括盘旋进近最低标准)。 o (3)如适用,在非精密进近过程中使用气压垂 直导航(baro-VNAV)提供下降剖面。 飞行机组训练 o 训练大纲。 o (4)对于未装备气压垂直导航(baro-VNAV) 的航空器,根据公布的垂直下降梯度或下滑角度 正确计算出需要的下降率。 o (5)监控最后进近航段垂直航迹的方法。 o (6)确保满足最后进近航段中所有高度限制的 方法,包括在通过最后进近定位点之后开始下降 以符合梯级下降定位点的高度限制。 o (7)运营人确定CDFA特定决断高度/高( DDA/H)的方法,即确保航空器不会下降到最 低下降高度/高以下的附加高度要求。 飞行机组训练 o 训练大纲。 o (8)理解在最低下降高度/高上保持平飞至复飞 点以取得跑道目视参考的飞行方法对于稳定进近 的不利影响。 o (9)确保在最低下降高度/高或CDFA特定决断 高度/高安全地过渡到着陆或复飞所需要的操纵 航空器的飞行员(PF)和监控航空器的飞行员( PM)的标准喊话,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