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5诗词五首课件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09322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5诗词五首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5诗词五首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5诗词五首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5诗词五首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5诗词五首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5诗词五首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版八年级上册25诗词五首课件(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诗词五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纪93杜甫诞生1250周年,杜甫草堂,杜甫,郭沫若、朱德对杜甫的评价对联: 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作者简介,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 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写作背景,公元759年岁末,杜甫一家辗转流浪到了成都,在杜甫西郊浣花溪畔找了一块荒地,盖了一所茅屋(即成都

2、杜甫草堂),暂时结束了颠沛流离的生活,有了一个栖身之所。茅屋的建造很不容易,事事都需要亲戚朋友的帮助。但茅屋建造的并不坚固,两年后的一个秋天,一场大风把茅草给卷走了。杜甫一家只好在风雨淋漓中度过了一个难堪的不眠之夜。此情此景,杜甫感慨万端,写下了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这首不朽的诗篇。,题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为:被 歌:诗的体例 意思是茅屋被秋风所破,歌行,古代诗歌的一种。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或“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富于变化。,赏析第一诗节,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

3、坳。,作者是如何描述秋风的?(学生很快回答出来“怒号”。)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凶猛”等词语,有何区别? “怒号”说明风之大,风之猛烈和无情,又运用了拟人化手法。 “卷”和“吹”相比,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好在哪里? “卷”字好在很形象化,有力度。,后面的动词有哪些?用法有什么好处? 后面还有“飞”“洒”“挂”“飘转”“沉”等动词,刻画了茅草飞扬的动感画面。 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秋风破屋,赏析第二诗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 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茅屋被吹破,茅草飘飘扬扬挂在树梢上、洒落到低洼积水处时,作者是什么心情? 诗人心情着急、发怒,

4、无可奈何。作者在此段中没有一个字描写他的心理活动,但是能让读者体会得到这种心情。 茅草被卷走了,这些草如果拾起来,还可以修理茅屋。可这时一群顽童把草抱走了,诗人着急,他说:“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杜甫写此诗时只有49岁,为什么用一个“老”字,是否用得不准确? 是写心情,诗人经受战乱之苦,未老先衰,心力憔悴。,群童为何抱茅? 本身也是穷孩子,用茅草盖屋或回家当柴烧。当然也不排除调皮成分,但是也有更深层原因譬如社会现实。杜甫如其说生孩子们的气,倒不如说生社会的气,狠动乱社会造成人民贫困、灾难。 “归来倚杖自叹息”,他叹息什么? 一叹自己之苦,茅屋被吹破,接下来的日子怎么过呢;二叹周围的人苦还有很多

5、像自己一样穷苦的人;三叹战乱给人民造成的痛苦。所以此句应该用叹息的声音读出来:归来倚杖自叹息。 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群童抱茅,赏析第三诗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夜雨湿屋 看看第三段中,哪些词语用得好,找出来赏析一下。 “雨脚如麻”的“麻”字说明雨点密集,密密麻麻,很形象。 “冷似铁”中的“铁”字说明被子很破旧,很脏长期颠沛流离,没有时间洗,或者没有钱买,只有一床被子,没法拆洗;很冷,很硬,并且还破了,这说明杜甫的生活很困窘。体会杜甫“语不惊人死不休

6、”的语言锤炼功夫。,赏析第四诗节,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面对“夜雨湿屋”,作者此时的表现是什么? 长夜沾湿何由彻? 漫漫长夜,杜甫无法入眠,他在想些什么呢?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 给此段加一个什么小标题? 祈求广厦,请分别用四个字概括各节大意,再说说前三节和最后一节的关系。最后一节诗人集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秋风破屋 群童盗茅 破屋漏雨 期盼广厦,写景记事,直抒胸臆,忧国忧民的情怀,小结,诗人推己及人,希冀“广厦千万间”,使“天下寒士俱

7、欢颜”,表达了诗人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深沉情感。,过故人庄 孟浩然,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襄阳人。早年隐居家乡附近的鹿门山,40岁到长安应进士,不第。由于仕途不得志,一生多以隐居和漫游消磨岁月,他的诗就反映这两种生活。他与王维齐名,并称“王孟”,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他的诗以五言著称,多写山水景物和隐居生活。意境清远,诗风恬淡。 这首诗是作者隐居鹿门山时所作。他被一位村居的朋友邀请到家里做客,因而写了这首诗。诗中描写了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的生活场景,像一幅田园风景画。,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具:备;置办。 鸡黍:泛指饭菜。 至:到。 此诗句意思:老朋友准备了饭菜,邀请

8、我到他家作客。 交代了“过故人庄”的原因。,叙事,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合:聚。 郭:城。 斜:这里是立的意思。 此诗句意思是:村外有绿树环绕,远处有青山。,写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轩:檐廊。 面场圃:对着打谷场和菜园。 话:说,闲谈的意思。 此诗句意思是:打开窗户面对着打谷场和菜园。端着酒杯边喝酒边谈论庄稼的长势。 写朋友相聚饮酒的情形。,写事,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待到:等到。 就菊花:来欣赏菊花。另一说法是来喝 菊花酒。古代习俗,重阳赏菊花 并饮菊花酒。 就:靠近。 此诗句意思是:等到重阳节时,就再来这里边欣赏菊花边饮菊花酒。,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绿树村边合”,近

9、景。“合”,写出村边绿树环绕,自成一个幽静的天地。,“青山郭外斜”,远景。“斜”,写出城外青翠的山峦遥遥耸立,构成一种旷远的境界。,远景映衬近景,描写出故人村庄环境的旷远幽静。诗人来到这样环境的村庄,自然心情十分愉快,心旷神怡。,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开轩面场圃”,打开窗子,场院、菜园都映入眼里,泥土的气息,禾苗、蔬菜的清香也随之飘入了屋里面。,“把酒话桑麻”,端着酒杯,边饮边谈论庄稼的长势收成,真是其乐融融。,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还来就菊花”,在重阳节到来的时候再来观赏菊花,饮菊花酒。朋友相待的热情,诗人作客的愉快,彼此友情的深挚,都深含在“还来”二字中了。,自定会期,感情深厚

10、,小结,一个普通的农庄,一回鸡黍饭的普通款待,被表现得这样富有诗意。描写的是眼前景,使用的是口头语,描述的层次也是完全任其自然,笔笔都显得很轻松,这种平易近人的风格,与他所描写的对象朴实的农家田园和谐一致,表现了形式对内容的高度适应,恬淡亲切却又不是平浅枯燥,它是在平淡中蕴藏着深厚的情味。,游山西村,陆游,作者简介,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爱国诗人陆游在政治斗争中,屡受统治集团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但他坚持抗金主张,始终不渝。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陆游由于支持张俊北伐失败被罢官还乡。居山阴(今绍兴)镜湖之三山村

11、。这道诗作于次年春。诗中生动地描写了农村淳朴的习俗和美丽的自然风光,表现出作者对农村生活的真挚的情感。,游山西村 陆游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萧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莫笑农家腊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足鸡豚”,形容菜肴很丰盛。“足”,“足够”。“豚”,小猪,这里泛指猪。 写农家热情、淳朴、热情好客,以丰馔款待客人的情况。,山重水复疑无踟,柳暗花明又一村 。,这一联描绘了山水复杂纡曲的美丽风光,表现了游者的惊喜和豪兴。 这两句写的是眼前景,述的是真实感受。 两句后来常用以形容陷入困境,忽又绝处逢生的情境

12、。它给人以坚持不懈、生意不绝的启示,引导人们从一个狭小的圈子奔向一个开阔、明朗、优美的崭新天地,所以被人们传诵不衰。,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春社日将临,农民要祭祀土地神以祈丰年,击鼓弄箫、载歌载舞,热闹异常;农家的穿载简洁朴素,还保留着古代的风俗习尚。 这二句勾勒出一幅纯真明快的农村风俗画。,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从今以后,假如你们允许我在空闲的时候趁着晚上的月色前来访问的话,那么,我会随时在夜间拄着杖叩启你们的家门的。 说明了陆游与当地农民相处得多么融洽,也充分表露了诗人对山西村和山西村农民无限喜爱的真挚情感。,范仲淹,渔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13、。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者简介,范仲淹(989年8月29日1052年5月20日),字希文,汉族,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 作者于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任陕西经略副使兼知延州,抵御西夏发动的叛乱性战争。他在西北边塞生活达四年之久,对边地生活与士兵的疾苦有较深的理解,治军也颇有成效。当地民谣说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首词当作于是时。,这首词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一方面,表现出作者平息叛乱、反对侵略和巩固边防的决心和意愿,另方面,也描写了外患未除、功业未建以及久戍边地、

14、士兵思乡等复杂矛盾的心情。这种复杂苦闷心情的产生。是与当时宋王朝对内对外政策密切相关的。作者针对现实,曾经提出过一系列政治改革方案。但都未得采纳。北宋王朝当时将主要力量用于对内部人民的镇压,而对辽和西夏的叛乱侵扰,则基本采取守势,这就招致了对辽和西夏用兵的失败,结果转而加速了国内的危机。范仲淹在抵御西夏的斗争中提出了某些正确建议,主张“清野不与大战“,待“关中稍实“;“彼自困弱“,并坚决反对“五路入讨“。但他的主张并未被采纳,终于遭致了战争的失利。他自己还遭受过诬陷和打击。词中所反映的那种功业未建的苦闷心情,正是这一历史现实的真实写照。,上片,塞下秋来风景异“塞下”这一地域性的特点,并以“异”

15、字领起全篇。 衡阳雁去无留意“无留意”虽然是北雁南飞的具体表现,但更重要的是这三个字来自戍边将士的内心,它衬托出雁去而人却不得去的情感。 “边声”、“角起”和“千嶂”、“孤城” 荒凉,描绘边地的荒凉景象,1“ ”一句是 全词的总纲,总领全篇,以“ ” 二字引出下文,接着从三方面来描 写塞下秋景: 写气 候; 写战争的形势; 写当时的 地形。,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上阙的景象。,塞下秋来风景异,风景,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大雁南飞;边声四起;落日孤城,1“浊酒一杯家万里”,“浊酒”可 见 ,此时饮酒,战士们是 在 ,表现了戍边将士 的心情。,2“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

16、 的典故,其作用是 。,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作者从幽怨的羌笛中想象的情景,是 写,从“将军白发”可见 由“征夫泪”可见 。,生活艰苦,借酒消愁,思乡心切的惆怅,汉代窦献,透出归家无期的悲伤, 为国戍边的责任感。,虚,战争持久,将士背井离乡远征边塞的痛苦,下片,“浊酒一杯家万里”,是词人的自抒怀抱。这“一杯”与“万里”数字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也就是说, 一杯浊酒,消不了浓重的乡愁 。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 “人不寐”,补叙上句,表明自己彻夜未眠,徘徊于庭。“将军白发征夫泪”,由自己而及征夫总收全词。 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作者简介,苏轼,北宋大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苏洵子,苏辙兄。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