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502245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7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3年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3年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3年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3年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武汉市元月调考语文试卷说明:满分120份,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修改,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监考人员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第卷(30分)一、(共12分,每小题3分)1、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或书写有误的一组是A、焦灼秀颀(q)驰骋大气磅礴(b)B、匮乏濡染(r)幽咽眼花缭乱(lio)C、浮燥翌年(l)沉湎屏气凝神(png)D、玄虚蹂躏(ln)褴褛稍纵即逝(sh)2、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

2、一组是(1)这娓娓动听的音乐,不是映月的天下第二泉又是什么?泉水一_出深山罅隙,月光就扑了过来。(2)那只病狼之所以要紧跟着他这个病人,是希望他先死。早上,他一睁眼睛就看见这个畜生正用如饥似渴的眼光_着他。(3)亿万棵粗细均匀的白桦。一团团、一片片从大兴安岭铺天盖地、排山倒海地_下来,在坡上、草中、水旁、路边找好自己的位置,风姿优雅、亭亭玉立,像玲珑剔透的女儿国。A、流 看 倾 泻 B、冲 瞪 倾 泻C、冲 看 排 列 D、流 瞪 排 列3、下面各项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汉江关博物馆建设的启动意味着武汉的历史文化风貌街区保护工作拉开了序幕。B、中国的北斗系统已经完成建设,在中国和周边地区已经可

3、以独立提供卫星导航定位授时服务,总体性能与美国GPS性能相当。C、阿里集团将建立一个超大规模的现代化物流体系,力争全国范围内实现网络下单24小时内到达的目标。D、随着几场大面积的降雪,使北方多地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出现天然气供应紧张。4、将茶叶中的儿茶素具有抑制流感病毒活性的作用这句话还原到下面语段中,最恰当的一处是茶水漱口好处多。(A)茶水中含有茶多酚,有对抗烟碱毒素,中和酒精的作用,还能除臭去腥。(B)清晨用茶水漱口,或吃鱼腥之后用茶水漱口,能有效地除掉口中的异味。茶叶中含有氟化物,能在一定程度上预防龋齿的发生。(C)经常用茶水漱口,能起到预防流感的作用。(D)儿茶素还可以杀灭口腔中的

4、细菌,使牙龈炎症状减轻。牙周炎是由厌氧菌感染引起的,浓度适宜的茶水,可以抑制口腔中的厌氧菌,起到预防和治疗牙周炎的作用。二、(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5-7题。堆石的布置楼庆西堆石,常见于园林和住宅的庭院里。在世界园林史中,中国园林最大的特点就是自然山水型的园林,无论是利用自然,还是完全由人工创作的园林,追求的都是一种具有自然山水、植物的环境,因此园林中形成了用土、石堆山,用片石造景的传统。堆石要成为可供观赏的景观,如何布置很重要也很讲究。堆石所用的石料讲究瘦,瘦石之立要劈立当空,孤峙无依,不论立在地面或座上,都要以小头雀下,大头在上。园治中讲到峰和岩的堆砌方法时都强调了这一点

5、,峰石一块者理应上大下小,立之可观,或峰石两块三块拼掇,亦宜上大下小,似有飞舞势。如理悬岩,起脚宜小,渐理渐大人们观察自然山势,山脚在下,山巅在上,上小下大,所谓稳如泰山,这也是人们习惯了的稳重形状。但久而久之,这种形象不能引起人们的兴趣了。河北承德市武烈河东岸的磐锤峰上有一高三十多米的天然巨石,形如洗衣服用的棒槌,因此俗称为棒槌峰。奇特的是此石上大下小,如棒之倒立,这一不寻常现象引起人们极大的注意,成了承德市著名的景点之一。这种出奇制胜现象在艺术欣赏中经常起着重要作用。意大利的比萨斜塔为何出名,就在于它不同寻常的斜。塔都应该是垂直于地面的,唯此塔独斜,而且斜而不倒,反常规而行之,所以游人纷至

6、沓来,欣赏这一奇观,这就是堆石所以讲究上大下小的美学原因。有的堆石并非独立的一块孤石而是由数块石头或拼掇或排列而成景。这里列为建筑小品的堆石自然都不是崇山峻岭,而是三两块石料组成的小景,但它们的拼掇排列亦颇有讲究。从石料的选配来说,种类不可杂,湖石以玲珑透漏为上品,黄石则纹理古拙,形态端庄,此二类石不可拼掇在一起。对同类石料的拼掇也要注意纹理之粗细横直和疏密隐现,务求两石纹理相通而不显杂乱。对于数石之排列应有主有从,最忌排如炉烛花瓶,列似刀山剑树,像供桌上的香炉、烛台,战场所用的刀、剑那样整齐呆板地排成一排则是最大的失败。堆石往往还和植物花卉相配成景。在传统中国画上常见挺立的古松、几枝兰草、一

7、束花卉、数杆翠竹与片石组成的画幅,它们的特点是构图简洁,寓意颇深。在这里石喻山,松木苍劲而刚健,兰草清幽宜人,竹直有节而心虚,它们所组成的画面自然都表达了文人的志趣与人生追求,古代的山水诗画与山水园林描绘的是自然山林之趣,都是借景抒情,借物喻志,因此它们的艺术构思与构景也是相通的,文人画的这种场景自然也被运用到园林中来。计成在园治中就对太湖石的运用总结道:此石以高大为贵,惟宜植立轩堂前,或点乔松奇卉下,装治假山,罗列园林广榭中,颇多伟观也。我们常常在园林的庭前、廊里、墙角都看到此类小景,松柏树下立孤石,堆石之旁栽翠竹,石跟上种兰草,在这里,石与植物相得益彰,组成一处又一处既得形式之美,又蕴含人

8、文意识的景观。堆石应该放在什么地方,也是颇有讲究的。中国园林之景,讲求可观可游可居,方称为上品。早期园林堆山,追求庞然大物,人可进山中游,可住山上山下的建筑之中。到后期造园,虽不能模仿昔日苑囿堆出高山峻岭,但也讲究筑出山之一角一隅,使观赏者可近游近观而得真山真水之趣。但是此类堆石小品却不能游其中,更谈不上居其间了,它们的作用是在园中造一处可观赏的绝妙景点。园治掇山部分的峭壁山一节中讲道:峭壁山者,靠壁理也,藉以粉壁为纸,以石为绘也,理者相石皱纹,仿古人笔意,植黄山松柏、古梅、美竹,收之圆窗,宛然镜游也。这是讲墙前的堆石布置,好比是以白墙为纸,拿山石来作画,根据石头的皱纹,仿照古人的画意,在墙前

9、植几株黄山松柏,种几枝梅花翠竹,与堆石组织在一起,通过圆窗望去,宛然一幅绝妙图画。这种图画般的堆石小景无论是放在墙下或堂前或庭院中间,都要考虑到能充分发挥他们的观赏价值,要在它们周围设置出可以观赏它们的地点。江苏留园的冠云峰石是一块堆置得很精致的山石,它立于留园主要厅堂五峰仙馆的前院,四周都可以观赏到屹立于庭院中的这座山石,构成仙馆前的主要景观。留园的东部有一揖峰轩,轩前庭中布置有几处堆石。此庭设有围廊,游人出入廊中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赏这些石景。设计得好的园林,在游览全园的过程中,会处处发现这类别致的堆石。它们的形象丰富多彩,有傲然孤立者,有纹理多皱、玲珑剔透者,它们或在圆洞门前,或在曲廊转折

10、处,或在庭院墙底,成为古代园林中不可缺少的点景小品。(选自中国小品建筑十讲,有删节)5、文章围绕堆石的布置讲了三方面的内容,下面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堆石所用的材料讲究瘦。B、堆石本身的摆设方法。C、堆石与植物花卉的组合。D、堆石摆放位置的讲究。6、下面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堆石的摆放讲究上大下小,错落有致。B、湖石与黄石搭配得好会纹理相通而不显杂乱。C、堆石与植物相得益彰是文人画在园林中的运用。D、堆石小品的作用是在园中造一处可观赏的绝妙景点。7、作者举江苏留园中的堆石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道理,下面说法准确的一项是A、中国园林之景,讲求可观可游可居,方称为上品。B、充分发挥堆石的观赏

11、价值,应在它们周围设置出可以观赏它们的地点。C、设计得好的园林,在游览全园的过程中,会处处发现这类别致的堆石。D、堆石景观是古代园林中不可缺少的小品。三、(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8-10题。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患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

12、,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日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节选自诸葛亮出师表)8、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B、宜付有司论其刑赏宜:应当C、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遗:遗留D、悉以咨之咨:询问9、

13、下面语句中加点的之与其他三句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B、以塞忠谏之路也C、此悉贞良死节之臣D、愿陛下亲之信之10、选文中诸葛亮提出了三条建议,下面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广开言路B、赏罚严明C、举荐贤臣D、亲贤远佞第卷(90分)四、(14分)11、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_12、根据提示填空。(10分,每空2分。)(1)了却君王天下事,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2)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先天下之忧而忧,_。(范仲淹岳阳楼记)(4)杜甫的蜀相中两朝开济指的

14、是_,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表达了诗人_的心情。五、(18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16题。想起了梁思成徐怀谦1996年岁末,有关部门发出对位于北京站东街的一段破损的明清城墙进行修缮的决定。于是,上至八十多岁的老叟,下至六岁的孩童,捐砖的捐砖,提供线索的提供线索,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北京城捐城墙砖的活动构成了京城冬季最动人的文化景观。我想更多的老北京为之奔走相告,为之动情流泪的主要原因还是为了圆一个古老的梦-在他们心中沉淀已久、逝去已久的古都之梦。每当此时,我们就不能不想起梁思成,正像我们因人口膨胀必须实行计划生育的时候,不能不想起马寅初一样,一个让我们保存古建筑,一个让我们控制人口。我们开始都没有听从,最后都不得不听从,然而却已为此付出了相当惊人的代价。想起马寅初的时候,我国人口基数已经庞大的令人头疼;想起梁思成的时候,我们古老的北京的城墙已经消失殆尽。四十多年前,总长四十六公里的明清城墙这是那么巍然地环抱着北京;到九十年代的今天,人们却只能从仅剩的三楼两段-正阳门城楼、德胜门前楼、东南角楼以及位于西便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