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20182025年)

上传人:油条 文档编号:11501889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20182025年)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山东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20182025年)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山东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20182025年)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山东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20182025年)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山东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20182025年)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20182025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20182025年)(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规划(20182025年) 为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实施意见(鲁发20189号),充分发挥量子技术创新对推动全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现就加快我省量子技术创新发展制定如下规划。一、发展现状与趋势量子技术能够在保证信息安全、提高运算速度和提升测量精度等方面突破传统信息技术瓶颈,为经济社会发展若干重大问题提供革命性的解决途径,极有可能在保障国家战略安全和支撑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近年来,美国、日本和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将量子技术视为未来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不断加大研发投入,设立专项基金和组建研究中心,大力支持量子科

2、技的实验研究。我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处于世界领先水平。2016年成功发射世界第一颗量子卫星,首次实现千公里级星-地保密通信;全长2000余公里的世界首条量子保密通信干线“京沪干线”已于2017年9月底正式开通运行。我省在量子通信技术和产业化方面也取得了系列重要进展,相继建成世界最大规模量子通信城域网和首个商用政务专网。从运营服务、系统集成、整机制造、核心元器件研制到原材料供应的量子技术产业链条上,我省已经凝聚了一批具有优势的企业。其中,系统集成和整机制造企业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拥有国内唯一的军工行业全部准入资质,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和全国等党和国家重大活动提供了高等级安全通信保障,相关成

3、果荣获国家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习近平总书记2013年7月在中科院视察时强调:“科学家们开始调控量子世界,这将极大推动信息、能源、材料科学发展,带来新的产业革命。”从国际国内发展趋势看,加快发展量子科技,不仅是形势使然,也是我省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快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的战略之举。未来几年是我省量子通信产业构筑竞争新高地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抓住机遇,加强统筹谋划,强化产业底板,弥补产业短板,在量子科技发展中抢先发力,形成新动能,打造新业态,着力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

4、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实施规划,抢抓新兴技术发展及应用爆发式增长的重大机遇,发挥部省合作推进的机制优势,面向市场需求,在全面布局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基础上,以量子信息技术为核心,以集群协同发展为路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并举,强化开放合作和产业生态构建,加快推动量子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发展,培育形成技术水平领先的量子技术和产业集聚发展基地。(二)基本原则1.统筹布局、协同推进。着眼国家量子科技发展的总体布局,密切与中科院量子领域科研团队协作,突出应用基础研究、技术研发、产业发展、行业应用和企业孵化的特点,结合我省优势力量,制定有针对性的量子技术与产业发展策略,统筹推

5、进研发项目、产业基地和高新人才总体布局。将已有产业项目进行优化整合,与新任务有机衔接,为长远发展蓄力,促进创新能力建设、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环境营造协同发力,构造良好的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生态体系。2.创新驱动、前沿突破。把握世界量子技术和产业发展动向和行业发展趋势,突出研发部署的前瞻性,在量子通信、计算和测量等重点前沿领域持续创新,力争在理论协议、技术方法、核心器件、应用系统等方面取得创造性、颠覆性突破,全面增强我省在该领域的创新能力。3.高端引领、需求推动。以重大科技创新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研发机构和生产制造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从政策、服务和资金等方面加强支持力度,抢占技术制高点。完善基础支撑

6、和产业链条,围绕新旧动能转换需求,引导和鼓励相关研发机构和生产制造企业快速发展,积极抢占行业发展制高点。4.军民共享、深度融合。倡导开放共享理念,促进政产学研用各创新主体资源共享,加强协同创新发展,形成新型产业发展样板。遵循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规律,围绕量子信息技术促进军民科技成果双向转化应用、军民创新资源共建共享,形成全要素、多领域、高效益的军民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三)发展目标“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将“量子通信与量子计算机”列入“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我省将在量子技术创新发展浪潮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借助中科院、中科大等知名科研机构的智力资源,提升我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

7、量子技术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研发能力;充分发挥我省量子信息技术研发和实用化方面的先行优势,推动量子技术在国防、金融、政务、商业以及设备生产、运营和服务等领域的应用,壮大量子技术产业集群;围绕量子通信网络运营、量子技术标准和安全测评、关键器件研发和产业化、国防技术研发和产业化等方面培育具有山东特色的量子技术产业链条。到2020年,形成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应用产品,建立网络运营模式,形成完善的运维服务体系和标准,推动形成上下游产业链。培育或引进百名以上高层次量子技术人才,培育千名以上量子产业从业人员,实现量子技术用户单位超千家,国防市场占有率70%以上,把我省建设成为国内领先的应用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基地

8、、军民融合产业化基地。到2025年,形成以济南为中心、辐射全省的量子技术产业集群,营收达到百亿级规模,实现量子技术应用市场的突破,使我省成为全球量子技术及产业发展的战略高地之一。三、主要任务(一)做大做强量子科技产业发展基础依托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筹)济南研究中心等重大创新载体,加快推进济南量子通信试验网接入国家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加强量子通信网络试验床、城域、城际量子通信网络等基础应用网络和量子通信装备研制、产业运营平台建设。重点开展量子技术标准、量子通信安全性等基础研究工作,争取在薄弱环节实现系统性突破,加快发展壮大量子信息产业基础,形成量子信息发展新优势。(二)加快推进关键技术

9、与核心器件研发加强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制备、基于铌酸锂薄膜的新型光电子学器件、高效单光子探测产品、集成光学芯片、膜上光量子器件和移动量子通信设备等核心技术与器件的研究开发,搭建量子安全区块链业务平台和量子通信业务支撑系统,推动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三)拓展量子信息技术示范和推广应用在建设量子通信骨干网和各地市的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基础上,结合我省需求,优先在党政、司法、国防、金融、电力、工业互联网、车联网等领域开展应用,全面提升我省各领域信息安全。适时开展量子生物基因检测应用研究,推进医疗科技创新。加快推进量子激光雷达技术在我省环保治霾、气象监测等方面应用,解决雾霾精确定位、污染气体成分精确测

10、量等涉及社会民生的重大需求问题,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四)推进量子科技服务以满足量子科技创新需求和促进产业孵化为导向,重点在金融服务平台、量子信息标准认证测评机构、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量子信息科技培训基地、技术双创平台和量子信息创新产业孵化器等载体建设方面取得突破,建立健全科技服务体系,推进专业化服务。四、工作重点和发展路径(一)加强关键技术研发,提升重点领域创新水平坚持创新引领,促进跨界融合,组织政产学研用联合专项攻关,聚焦量子科技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和重点核心元器件,加大人才引进和资金投入,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打造全面可持续的创新体系。专栏1技

11、术创新工程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支持中科院、清华大学、中国科大和科大国盾等知名科研机构、高校和企业在鲁建立研发中心,联合推动基础研究及前沿技术的研发。重点突破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及量子设备相关兼容软件。进一步提高设备集成度,建设专用制造基地,满足产业对核心器件的国产化要求,降低量子通信网络建设成本。重大共性关键技术:依托山东量子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山东国迅量子芯科技有限公司等联合开展量子通信设备集成电路和集成光学芯片研究。围绕重点器件,强化集成电路设计、软件开发的协同创新。加强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和装备、材料企业的协作,加快产业化进程。重点核心元器件:依托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和山东量子

12、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等开展周期极化铌酸锂波导、上转换单光子探测器、二维材料、铌酸锂单晶薄膜上光量子器件,以及量子成像器件等核心器件研发;研发新一代城域、城际、自由空间量子通信系统;研究量子网络终端设备,提高量子通信终端设备的安全性、便捷性和移动性;丰富量子通信应用产品序列,满足量子通信产品大规模进入终端用户的市场需求,培育壮大量子信息技术产业。(二)加快重大项目实施,推动集聚发展积极争取国家有关部委和省直部门支持,实施一批量子技术重大项目,加强量子技术研发基础条件建设,推动量子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加快量子技术和产业链条布局。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推动我省量子技术和产业

13、集聚发展。专栏2重大项目工程注重重大项目引进:充分发挥与中科院、中科大的合作基础和优势,进一步扩大对外合作,注重引资引智引技相结合,加快引进量子关键设备、核心光电器件等研发制造相关重大项目,围绕产业链引进前景广阔的项目和优势特色企业,加快培育形成量子优势产业集群。加快重大项目落地:集中各类资源支持重点项目建设,确保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向重大项目建设倾斜,全力支持量子信息科学国家实验室(筹)济南研究中心、国耀量子雷达科技有限公司济南子公司(筹)和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济南子公司(筹)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三)打造量子示范高地,扩大科技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山东量子技术优势,努力做大做强量子技术产业,

14、打造量子产业山东示范高地;培育量子产业园区,制定产业标准,组建研发平台,扩大量子科技山东品牌影响力。专栏3示范推广工程量子谷品牌示范:济南高新区统筹推进量子谷发展规划,发挥济南量子产业先行优势,建设量子科技领域世界知名、国内一流的科技园区和国家重要的自主创新平台,形成量子人才、科技、产业和文化的聚集区,打造我国量子科技领域参与国际竞争的标志性品牌。园区建设工程:重点打造济南量子通信科技园,着眼于成果转化、人才培养、产业聚集、新技术孵化、标准化引导、资本融合等,汇集量子通信领域核心技术的产品研发、制造,形成量子通信应用研究、成果转化、运营服务和军民融合等为一体的示范性园区。适时在其他地市建设量子

15、安全区块链创新应用平台及双创产业园、量子通信特种原材料产业园、量子专用元器件产业园、量子科技培训和文化园区以及量子生物科技园区等特色园区。通信专网应用推广:济南市进一步扩大完善济南党政机关量子通信专网节点和范围,开展新技术和新业务应用推广。济南市、淄博市、潍坊市和青岛市联合协作,先行建设连接济南青岛、横贯我省东西的量子保密通信“齐鲁干线”及城域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并适时考虑向烟台、威海和济宁等周边地市延伸,将各市城域网与“京沪干线”相互联通。加快量子保密通信网络在机关、军队、金融、新闻媒体、电力等信息安全重点保障领域示范推广应用。强化部省合作,对接相关行业协会,拓展推广渠道。(四)搭建科技服务载

16、体,优化量子产业环境发展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及服务机构,围绕量子科技关联性和系统性,形成跨区域跨行业的研发和服务网络。鼓励研发类企业专业化发展,积极培育市场化新型研发组织、研发中介和研发服务外包新业态。吸引相关企业、研发组织、中介机构来鲁创新创业。专栏4平台建设工程国家级研发平台建设:在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及济南高新区的指导下,由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主导建设国家级量子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共享服务平台、量子信息技术标准化平台、军民融合创新平台和量子信息系统核心器件研发平台,增强山东量子科技产业的独创性,实现跨越发展。量子科技服务孵化平台建设:在山东信息通信技术研究院及济南高新区的指导下,由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主导建设承担知识产权、标准认证、技术孵化、产业基金等任务的量子科技服务孵化平台,提供初创服务、金融服务、人才服务、知识产权服务、信用服务和国际交流等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