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体结构5-1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5017391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5 大小:3.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砌体结构5-1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砌体结构5-1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砌体结构5-1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砌体结构5-1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砌体结构5-1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砌体结构5-1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砌体结构5-1解读(4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砌体结构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水平承重构件,竖向承重构件,屋盖,楼盖,钢筋混凝土、木材,墙、柱、基础,砌体材料,混合结构,1、结构布置,承重墙体的布置,确定墙体承重体系,2、确定房屋静力计算方案,确定墙、柱的计算模型,3、强度计算,内力分析,截面设计,构造处理,4、变形(侧移)和稳定计算,5、施工图,截面尺寸,材料选择,承载力计算,墙、柱设计步骤,结构布置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1 纵墙承重方案 2 横墙承重方案 3 纵、横墙承重方案 4 内框架承重方案,纵墙承重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1 混

2、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板梁(或屋架)纵墙基础地基,特点: (1) 横墙较少,开间布置灵活; (2)门窗洞口的位置受限 (3)横向刚度差,震区使用受限 (4) 适用房屋开间大的房屋,如食堂、仓库或中小型工业厂房,纵墙承重方案,5.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横墙承重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楼(屋)面板承重横墙基础地基,横墙承重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楼(屋)面板承重横墙基础地基,横墙承重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1 混合结构房

3、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特点: (1)外纵墙不承重,开洞方便 (2)空间刚度大,抗震性好 (3) 楼盖结构简单,造价经济; (4)房间布置不灵活,纵、横墙承重体系,楼(屋)面板,梁纵墙,横墙,基础地基,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纵、横墙承重体系,特点: (1)两条传力路径无主次之分; (2)特点介于上述两种承重体系之间, (3)适用于平面布置灵活的房屋,如实验楼,教学楼,纵墙承重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板梁(或屋架)纵墙基础

4、地基,内框架承重方案,外纵、横墙基础,楼(屋)面板梁,内砼柱 柱基础,地基,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特点: (1)墙和柱都是主要承重构件,使用空间大; (2)墙和柱的压缩性能不同,易引起不均匀的竖向变形; (3)空间刚度较差,抗震性能差; (4) 适用于空间要求大的商店、仓库、厂房。,内框架承重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混合结构房屋结构布置方案的比较,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1 混合结构房屋的组成及结构布置方案,两端无山墙,5.2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平面受力体系),风荷载纵墙纵墙基础地基,5.2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纵墙基础,屋盖结构山墙山墙基础,

5、地基,两端有山墙,(空间受力体系),us=umax + fmax,风荷载纵墙,房屋的空间受力性能,s 横墙间距,us 考虑了空间工作时,外荷载作用下房屋排架 水平位移的最大值,up 在外荷载作用下,平面排架的水平位移,k 弹性系数,取决于屋盖刚度,房屋的空间性能影响系数,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2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刚性方案(0.33),楼(屋)盖,墙、柱的不动铰支座,刚性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2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弹性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2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弹性方案(0.77),墙、柱的弹性支座,刚弹性方案,楼(

6、屋)盖,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2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刚弹性方案(0.33 0.77),表5-2 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2 混合结构房屋的静力计算方案,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3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允许高厚比,表5-3 墙、柱允许高厚比 值,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3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影响高厚比的主要因素,(1)砂浆的强度等级 (2)砌体类型 (3)横墙间距 (4)支承条件 (5)墙体截面刚度 (6)构件重要性和房屋使用情况 (7)构造柱间距,一般墙、柱的高厚比验算,H0 墙、柱的计算高度,按表5-4取值 h 墙厚或矩形

7、柱与H0相对应的边长 1非承重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 2有门窗洞口墙允许高厚比修正系数,按式5.4计算 墙、柱的允许高厚比,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5.3 墙柱的高厚比验算,允许高厚比的修正1 、2,上端为自由端墙的允许高厚比,按上述规定提高后,尚可提高30%。 厚度小于90mm的墙,双面用不低于M10的水泥砂浆抹面,包括抹面层的墙厚不小于90mm时,可以按墙厚等于90mm验算高厚比。,1 非承重墙对的修正系数,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s 相邻窗间墙或壁柱之间的距离 bs在宽度S范围内的门窗洞口总宽度 当洞口高度小于或等于墙高的1/5时,取2 =1,当洞口的高度大于或等于墙高的4/5

8、时,可按独立墙段验算高厚比。,2 门窗洞口对的 修正系数,允许高厚比的修正1 、2,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带壁柱或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验算,需要分别进行整片墙与壁柱(构造柱)间墙的验算,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带壁柱墙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hT带壁柱墙截面的折算厚度, hT =3.5i 确定墙的计算高度H0时,s应取相邻横墙间的距离。,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计算回转半径 i 时,墙截面翼缘宽度bf 多层房屋:当有门窗洞口时,可取窗间墙宽度;当无门窗 洞口时,每侧翼墙宽度可取壁柱高度(层高)的 1/3, 但不应大于壁柱的距离。 单层房屋:可取壁柱宽加2/3墙高,但不大于窗间墙宽

9、度和 相邻壁柱间距离;,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带构造柱墙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h 墙厚 c 带构造柱墙的高厚比修正系数,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带构造柱墙整片墙的高厚比验算,系数,细料石、半细料石砌体, =0,混凝土砌块砌、 粗料石、毛料石及毛石砌体, =1.0,其他砌体, =1.5 bc 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 l 构造柱的间距 bc/ l0.25时,取bc/ l=0.25, bc/ l 0.05时,取bc/ l=0,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壁柱(构造柱)间墙的高厚比验算,H0一律按刚性方案考虑, s取相邻壁柱间的距离。 将壁柱视为壁柱间墙的侧向不动铰支座,按矩形截面墙的公

10、式计算。 圈梁宽度b/s 1/30 时,可视作壁柱间墙的不动铰支。,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例 5-1,某三层办公楼平面布置如图所示,采用钢筋混凝土装配式楼盖,纵横向承重墙厚度均为190mm,采用MU7.5单排孔混凝土砌块、双面粉刷,一层用Mb7.5砂浆,二、三层采用Mb5砂浆,层高为3.3m,一层墙从楼板顶面到基础顶面的距离为4.1m,窗洞宽均为1800mm,门洞宽均为1000mm,在纵横墙相交处和屋面或楼面大梁支承处,均设有截面为190mm 250mm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构造柱沿墙长方向的宽度为250mm),试验算各层纵、横墙的高厚比。,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例 5-1,第5

11、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1.纵墙高厚比验算 (1) 确定静力计算方案 最大横墙间距s=3.63=10.832m,查表5-2属于刚性方案; 二、三层墙高H=3.3m(2H=6.6m),墙厚h=190mm,Mb5砂浆,查表5-3,=24; 一层墙高H=4.1m(2H=8.2m),墙厚h=190mm,Mb7.5砂浆,查表5-3, =26。,例 5-1,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1.纵墙高厚比验算 (2)二、三层纵墙高厚比验算 由于外纵墙窗洞口的宽度大于内纵墙门洞口的宽度,只需要验算外纵墙的高厚比; 1)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s=3.63=10.82H=6.6m,查表5-4,H0=1.0H=3.3m

12、,例 5-1,承重墙,1=1.0,例 5-1,满足要求,(2)二、三层纵墙高厚比验算 1)整片墙高厚比验算,例 5-1,满足要求,2)构造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构造柱间距s=3.6m,H=3.3ms2H=6.6m H0=0.4s+0.2H=0.43.6+0.23.3=2.1m,承重墙,1=1.0,例 5-1,(3)一层墙高厚比验算(只验算外纵墙) 1)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s=3.63=10.82H=8.2m,查表5-4,H0=1.0H=4.1m,承重墙,1=1.0,例 5-1,(3)一层墙高厚比验算(只验算外纵墙) 1)整片墙高厚比验算 1=1.0, 2=0.8, c=1.069,=26,满足要求,

13、例 5-1,满足要求,2)构造柱间墙高厚比验算 构造柱间距s=3.6mH=4.1m H0=0.6s=0.63.6=2.16m,承重墙,1=1.0,2.横墙高厚比验算 (1) 确定静力计算方案 最大纵墙间距s=6.332m,查表5-2属于刚性方案; 二、三层墙高H=3.3m(2H=6.6m),墙厚h=190mm,Mb5砂浆,查表5-3,=24; 一层墙高H=4.1m(2H=8.2m),墙厚h=190mm,Mb7.5砂浆,查表5-3, =26。,例 5-1,第5章 混合结构房屋墙体设计,2.横墙高厚比验算 (2)二、三层横墙高厚比验算 s=6.3,H=3.3ms2H=6.6m, 查表5-4,H0=0.4s+0.2H=0.46.3+0.23.3=3.18m,例 5-1,承重墙,1=1.0,无门窗洞口, 2=1.0,不考虑构造柱的影响(即c=1.0),例 5-1,2.横墙高厚比验算 (2)二、三层横墙高厚比验算 1=1.0, 2=1.0, c=1.0,=24,满足要求,2.横墙高厚比验算 (3)一层横墙高厚比验算 s=6.3,H=4.1ms2H=8.2m, 查表5-4,H0=0.4s+0.2H=0.46.3+0.24.1=3.34m,例 5-1,承重墙,1=1.0,无门窗洞口, 2=1.0, c=1.0,满足要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