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武清区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003929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21 大小:17.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武清区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天津市武清区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天津市武清区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天津市武清区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天津市武清区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天津市武清区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天津市武清区2017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3课 古代商业的发展 新人教版必修2(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历史必修二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3课古代商业的发展,课标要求: 概述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概貌,了解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一.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1.商周时期:,2.春秋战国:,(1)“商人” 出现;(货币为贝类),(2)特点:商业由官府控制。,(1)表现: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大商人。,(2)特点:官府控制商业局面被打破。,(一)先秦(商周春秋战国):商业兴起,(三)隋唐:进一步发展,2.表现:柜坊和飞钱、集市、广州设市舶使、 海陆并举(著名贸易城市)。,一.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措施: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开关梁”、重农抑商政策。,1.秦朝:,表现:长安、洛阳等商业中

2、心,官府对商业活动严格限制;“市”与住宅区分开;对外出现“丝绸之路”。,(二)秦汉:初步发展,2.两汉:,1.原因: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大运河的开通。,(四)宋元:空前繁荣,1.表现:,一.古代商业发展的概况:,(1)打破坊市界限,有早市、夜市、草市;,(2)商品种类增多,各种集市出现;,(3)边境贸易繁荣(榷场)、交子(最早纸币)出现;,(4)海外贸易发达。(如:元大都、泉州、杭州),(3)前朝提供的经济基础;经济重心的南移。,2.原因:,(1)两宋商业政策相对宽松;,(2)元朝实现全国统一;交通发达;,(五)明清:国内商业鼎盛(外贸萎缩),表现:,(4)广州“十三行”。,一.古代商业发展的

3、概况:,(1)城镇经济繁荣、江南为盛;,(2)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商帮(晋商、徽商);,(3)农副产品、长途贩运贸易、白银流通等;,徽商与晋商成功原因:,1.有经商传统,经营有方;,2.讲团结,互帮互助;,3.诚信经营;,4.勤劳节俭,不奢华。,晋商鼎盛时期日昇昌票号几乎垄断金融,(一)著名城市:,“城市”的概念: 古代的“城”是统治者居住的地方,是政治中心;“市”是商品交换的场所。以后“城”、“市”结合,成为社会的中心,商业的繁荣也就总是与城市联系在一起。,二.城市的发展:,唐长安城,北宋汴京城,哪个城市的人生活更方便?,北宋汴京比唐长安的优势: 1.商业街、夜市等打破市场时间地点限制,市场扩

4、大; 2.瓦肆娱乐综合场所; 3.自由的格局; 4.整体上:城市商业空前繁荣,市民生活丰富方便。,哪个城市的人生活更方便?,这是北宋张择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图卷,现藏故宫博物院。清明上河图卷描写北宋都城汴梁(今河南开封)城郊清明时节的繁华景象。广阔而详尽地展示了当时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情景。尤其是城郭、市肆、舟车以及结构精巧的拱桥,无一不刻划得精细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情况。,1.长安、洛阳、开封、临安、大都等大城市,既是不同时期的政治中心、军事重镇,也是著名的商业中心。 2.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南方经济发展。扬州、益州(成都)成为南方的商业大都会。,二.城市的发展:,(一)著名

5、城市:,(二)“市”的发展:(宋朝为分界线),1.宋以前,(1)县治以上的城市,一般都设置“市”;,(2)市(商业区)、坊(住宅区)严格分开(有严格的空间限制);,(3)官府设市长和市令管理;,(4)按时开市、闭市。(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二.城市的发展:,二. 城市的发展:,(二)“市”的发展:(宋朝为分界线),2.宋朝:,(1)城郊和乡村“草市”普遍,出现较大商业市镇;,(2)坊市界限被打破;,(3)交易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管;,(4)经营时间不受限制,早市、夜市昼夜相连。,反映了商业的繁荣和商业政策的宽松,(三)概括“市”发展的趋势:,从县市到乡镇; 逐渐打破空间限制; 政府和政策逐步放

6、松; 从严格的时间限制到夜市的出现; 从开始单纯的交换场所到配套设施齐备,集吃、喝、玩、乐为一体的大型服务场所。,布局:,管理:,服务 设施:,时间:,区域:,二. 城市的发展:,1.从城市功能看:唐以前的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其后经济功能逐渐超过政治功能。 2.从商业活动看:政府对城市商业活动的限制逐步放宽,如宋代打破坊市界限,且早市、夜市出现。 3.从数量和规模看:明清时期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还兴起了一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这些市镇商业繁荣,人口密集。 4.从地区分布看:城市的地区分布与经济重心南移呈相应变化。明清时,新兴工商业市镇大部分分布在江南地区,并且在繁荣的大城市

7、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四)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趋势是什么?,二. 城市的发展:,1.城市功能的变化: (1)唐朝以前: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规模较小; (2)宋元:政治功能减弱,经济功能增强; (3)明清时期:江南兴起许多以经济功能为主的中小工商业城镇。 变化的原因: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2.城市布局的变化: (1)唐代以前:多在北方黄河流域;整齐划一,市坊分开;商品贸易有严格的时间规定(日中为市); (2)宋元开始:多在南方长江流域或东南沿海地区;市坊界限逐渐被打破;出现了夜市、早市; 变化的原因:经济重心的南移;商品经济的发展。,古代中国城市功能、布局的变化及其原因:,贝

8、类货币 (商周时期),五铢钱,古代货币的发展,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1.西汉:中外贸易逐渐发展起来;(原因:丝绸之路开辟) 2.唐朝: 在外贸港口广州设立市舶使; 3.两宋:海外贸易范围广,同几十个国家贸易,海外贸易税收成为南宋国库重要财源; 4.元朝:泉州是当时世界第一大港; 5.明朝:郑和下西洋;明朝中后期闭关锁国; 6.清朝: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对外贸易逐渐萎缩。 表现在外贸开口少(广州十三行)、贸易量极少(仅占 市场商品总量3%左右),官府控制下的古代对外贸易中,“朝贡贸易”占有重要地位。,(一)各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概况:,三.官府控制下的对外贸易:,(二)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发

9、展的趋势:,1.对外交往的路线:由陆路到两路、再到海路;,2.对外交往的政策:由开放到海禁、闭关锁国;,3.对外交往的状况:由早期的繁盛到明清的渐趋萎缩。,1.商业市场形式多样。如城市中的“市”,乡村中的“草市”,“夜市”和“早市”等形成和发展; 2.阶段性特征明显,各个时期发展极不平衡,宋元时期达到空前繁荣; 3.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国外贸易全面发展; 4.货币种类不断丰富。在货币流通领域,北宋时期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5.受重农抑商政策制约,发展艰难而曲折。商业始终作为农耕经济的补充而未能占据中国古代经济的主导地位; 6.中国古代商人的社会政治地位低下。(重农抑商),四.古代中国商业发展的特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