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验试卷

上传人:千****8 文档编号:11500239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0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验试卷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验试卷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验试卷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验试卷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验试卷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验试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验试卷(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七年级(上)语文期末测验试卷13 / 13 作者: 日期: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七年级(上)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学校 姓名 座号 总分:150分 时间:120分题 号一二三四总 分得 分亲爱的同学们,步入初中的你,进入了一个新天地,精挑细选的文章肯定让你受益匪浅。当你在快乐中品尝到它给你的营养滋补,是否也该想一想,你收获了多少?老师希望试卷能成为点燃你们智慧的魔法石,仔细一点,你会做得很棒的,祝你取得满意的成绩.(一)口语交际(10分)一、在新课程的学习过程中,你一定参加了许多次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并会对其中的某次实践活动印象特别深刻吧。如果学校校报的小记者来采访你,向你提出以下问题,请你简要

2、回答。(4分)记者:你最喜欢的一次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是什么? 你说: (1分)记者:你在这次活动中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你说: (2分)记者:你觉得这次活动对你改变语文学习方法有什么影响? 你说: (1分)二、听力测试。(6分)认真听语文老师读两遍短文,按要求完成下面各题。1、芦苇有以下用途:(4分)(1)、 (2)、 (3)、 (4)、 2、这段话的意思是 (2分)(二)积累与运用(25分)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字,选填5 个,多写不加分。(5分)一、滑j b护 和m sh忽 获益fi浅 kng慨 丰shu二、优美的诗文需要我们积累,你能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句子吗?选填 10处(10分)1、商女不

3、知亡国恨, ,2、 ,禅房花木深。3、 ,对月流珠?4、观沧海中最能反映诗人博大襟怀的诗句是: , , , 。5、钱塘湖春行的颔联是: , 6、次北固山下刻画破晓日出,江上春早,抒发诗人情怀的诗句是: , 7、1988年1月,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开会时发表宣言,告诫人们:“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0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请写出2句你所知道的最能体现孔子主张与智慧的名言(或成语)。 三、我国航天英雄凯旋飞抵北京受到各界热烈观注,请你用本学期积累的以下成语,写一段与航天有关文字(不超过80个字)。(5分)情不自禁五光十色兴高采烈可歌可泣四、诸葛亮是三国演义中的主

4、要人物之一,请写出小说中有关诸葛亮的三个故事的名称: (3分),说说你认为诸葛亮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2分)(三)阅读理解(55分)一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要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写出下列字的读音:(2分)歆( )辄( )携( )拯(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1)去后乃至 (乃:)(2)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委: )(3)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 )(4)

5、元方入门不顾 (顾: )4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5友人未到,陈太丘就独自走了。如果你是陈太丘,你会怎么做?(2分) 6“友人惭,下车引之”,而“元方入门不顾”,怎样理解元方的行为?(2分) 7这个小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文章是怎样刻画主要人物的?(3分) 8从故事主人的言谈中可知,做人要 (1分)9当友人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时,元方是如何对答反驳的? (2分)二(1)“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

6、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2)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两三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3)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精神,各做各的

7、一份儿事去了。“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4)春天像 ,从头里脚是新的,它生长着。(5)春天像 ,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6)春天像 ,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6春是一篇写春的精美 (体裁),作者是我国著名作家 (2分)7根据课文内容补全文章空白处,(3分)并明确这三处依次突出了春天 、 、 的特点。【各用一个字填空】(3分)8“吹面不寒杨柳风”,这句话中的杨柳风指什么?(1分)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1分) 答: 9第(2)段的画线句采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句中的“斜”字用得好,因为 (3分)10请说明“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的逼你的眼”这句话的表达效果。(2分) 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工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