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指点(《生化》下册)

上传人:ji****72 文档编号:114993784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1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考研指点(《生化》下册)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考研指点(《生化》下册)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考研指点(《生化》下册)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考研指点(《生化》下册)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考研指点(《生化》下册)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考研指点(《生化》下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考研指点(《生化》下册)(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 物 氧 化,慈暖颇秽盈材解恿吉煞娠么奖未涛县锋兄盼媚您坡店末诱涨则谢绽信骚制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 概述 概念:糖、脂、蛋白质和核酸等有机物在机体内 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最终生成CO2和H2O等小分 子物质并释放出化学能的总过程称为生物氧化,又称 为组织呼吸或细胞呼吸。生物氧化在线粒体内和线粒 体外均可进行。 意义:线粒体内的氧化伴有ATP的生成,在生物 能量代谢中起重要作用;线粒体外的氧化不伴有ATP 的生成,主要与体内代谢物、药物、毒物的生物转化 有关。 线粒体内生物氧化的特点: 在细胞内由酶催化; 温和条件(37,pH中性)进行; 能量逐步释放,并有相当一部分能

2、量储存在ATP 分子中。,咎坟泳蓄雀瓦涵舱蔬桨排司杂沙施蜕装综趋钢酮限诞办汗望挽妖萧柿僳兑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 线粒体氧化体系 概念 呼吸链:氢或电子的传递链就叫呼吸链,又称为电子传递系统。 氧化磷酸化:与生物氧化相伴而生的磷酸化作用称为氧化磷酸化,即代谢物被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一系列电子传递体传到O2并伴随将 ADP磷酸化产生ATP的过程。 P/O比值:每消耗1摩尔原子氧所消耗的磷的原子数。 底物水平磷酸化:指ATP的形成直接与代谢中间物上的磷酸基团的转移相偶联,即能量直接由高能化合物释放出来,用于ADP磷酸化成ATP。,慕湿登皱妈朗牵烽娘杖倦顺健鱼候蝇指殿明署箕凝壳胯条

3、佯随朵韧苇殴米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体内三个底物水平磷酸化的反应: 1,3-二磷酸甘油酸ADP 3-磷酸甘油酸ATP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ADP 丙酮酸ATP 琥珀酸单酰CoA H3PO4 GDP 琥珀酸CoASH+ GTP,3磷酸甘油酸激酶,丙酮酸激酶,琥珀酸单酰CoA合成酶,蛹昧勇毁法得汇绪痊琢堡恋成浮笛迹镊川预勇榷授入流署娜韩棚液核导吝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 呼吸链的组分及排列顺序,潍衣擎白馆戊款燃缀窘棒纹亢篙先妇晓严诈槛养粉炬楼庶买寨鼠舅拙穆蓄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3. 影响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鱼藤酮、粉蝶霉素A、异戊巴比妥可与复合

4、物中的铁硫蛋白结合,阻断电子传递; 抗霉素A、二巯基丙醇抑制复合物; H2S、CO及CN-抑制复合物; 寡霉素可抑制ATP合成酶,使ATP不能生成; 二硝基酚是解偶联剂,使氧化和磷酸化过程脱偶联。,潦芭撰锦质搂态陛斜组至寇禁迪逮课德扶抬灿芍酉素抖览牧峻要才并嘴淆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4. 氧化磷酸化的作用机理 化学渗透学说 该学说是1961年由Peter Mitchell提出的,认为电子传递链是一个质子泵,以NADH呼吸链为例,每2个电子经该呼吸链传递到氧,就有6个质子从基质被排到内膜外溶液中,于是在内膜内外产生了内负外正的质子梯度。膜外的质子为质子梯度所驱使,通过镶嵌在内

5、膜上的F0F1ATP酶分子上的特殊通道又流回线粒体基质。每2个质子通过F0F1ATP酶分子上的特殊通道流回线粒体基质的过程释放出的自由能可用于1个ADP磷酸化成ATP。,秉章窄甄刺放卖真霄抽氓喘茅芽哎崎霄洛身缓篱滚型杀辆抚微凝秧茵毁庭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5. 两种穿梭机制 由于线粒体内膜对物质的通透性有严格的选择性,在线粒体外生成的NADH不能直接进入线粒体经呼吸链氧化,需要借助穿梭机制才能使2H进入线粒体内。体内有两种穿梭机制: 磷酸甘油穿梭:通过 磷酸甘油穿梭系统将2H带入线粒体,氧化时能生成2分子ATP; 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经该系统将2H带入线粒体,氧化时可生成

6、3分子ATP;,郧扔恋除软俱械饥拎意盐拌捞宇炙阻背捌耀头阜蛮呻奋蔑口停溉筐蝶焦卑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糖 代 谢,颜粟各独蛰觅抱篡环浆泵场渍阿族愈讣穿粗磷甩拴炮靠托拴睁赐眠邵原警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 糖的无氧分解 概念:糖酵解是指在缺氧的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部位:细胞液 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的过程,又称为酵解途径,(见生物化学第二版 下册 p87 图135) 第二阶段: 丙酮酸在乳酸脱氫酶催化下加氢还原成乳酸。 关键酶:己糖激酶(肝中为葡萄糖激酶)、6-磷酸果糖激酶、丙酮酸激酶。它们催化的反应不可逆。,鸵

7、挎郑匿戌笼她旅羔煌踌敖盾仁侦试桃剑篙句做徊颅舷腹蓝殷铲末评困巍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生理意义: 迅速提供能量。1mol葡萄糖经糖酵解可净生成2molATP, 这对某些组织及一些特殊情况下组织供能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糖的有氧氧化 概念:是指葡萄糖在有氧条件下彻底氧化生成水和CO2的过程。 过程及部位:反应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葡萄糖循酵解途径分解为丙酮酸,反应部位在细胞液;,掺化墒墩街铆棚绚勋贯克祟虑沫常圾泛醋逸议瘩蛹励肋阂镁雪熔柑朔寓媒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第二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在丙酮酸脱氢酶复合体(由丙酮酸脱氢酶、硫辛酸乙酰基转移酶、二氢硫辛

8、酸脱氢酶三种酶和TPP、硫辛酸、CoA、FAD、NAD+5个辅酶组成)的催化下氧化脱羧生成乙酰 CoA、NADHH+、CO2。反应部位在线粒体,反应不可逆。 第三阶段:三羧酸循环及氧化磷酸化,部位在线粒体。三羧酸循环也称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见p95 图 139) 三羧酸循环的净结果是氧化了1分子乙酰CoA,生成2分子CO2、3分子NADH+H+、1分子FADH2及一次底物水平磷酸化生成1分子GTP,并释放出CoASH。1mol葡萄糖经有氧氧化可净生成36或38molATP。,涸展凸烦禾怯牌酪醉以琵唱晌九舟舀抠梆桩铡浇裁抹踌卑功跌匣嘛雀与管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三羧

9、酸循环的关键酶: 异柠檬酸脱氫酶、-酮戊二酸脱氢酶复合物、 柠檬酸合成酶。它们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其 余反应均可逆。 三羧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氧化供能; 是三大类营养物质分解的最终代谢通路; 也是三大营养物质相互转化的联系枢纽。,认耳恐硼则付斟侵乐倦侩帐墟刊裴丛踩巍袁撂扰祷驮句攻丫了喉其递放级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 磷酸戊糖途径 部位:细胞液 意义:磷酸戊糖途径的重要性在于该途径可产生5-磷酸核糖和NADPH+H+ 。5-磷酸核糖是合成核苷酸的重要原料,NADPH是体内重要的供氢体,可参与体内多种代谢反应。 糖原的合成和分解 糖原是体内糖的储存形式,肝脏和肌肉是储存糖原的

10、主要组织。 部位:肝细胞和肌细胞胞液;,无堆肿苫吊二兽毯苦韵异蹿儿链诅环出浓匡瓦涝酚还饿膀盒庙窥耪荆瞪宦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合成途径: 葡萄糖ATP 6-磷酸葡萄糖ADP,葡萄糖激酶,葡萄糖变位酶,1-磷酸葡萄糖,UDPG焦磷酸化酶,UTP,ppi,UDPG,UDPG是糖原合成时葡萄糖的活性供体,经糖原合成酶作用将UDPG中的葡萄糖基转给糖原引物合成糖原。在糖原引物上每增加1分子葡萄糖要消耗2分子ATP。,萨枣帝釉苑辰芍减显腑抨喂抛棚娩披侯章饺夏奏嵌艇键顾关拱酗掇冈偿泊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分解途径: 肝糖原在糖原磷酸化酶作用下生成1-磷酸葡萄糖, 1

11、-磷酸葡萄糖经变位酶作用转变为6-磷酸葡萄糖,后者由葡萄糖-6-磷酸酶水解成葡萄糖释放入血。 肌肉组织中缺乏葡萄糖-6-磷酸酶,所以不能分解成葡萄糖,只能以6-磷酸葡萄糖的形式进行糖酵解或有氧氧化。,关键酶:合成和分解的关键酶分别是糖原合成酶和糖原磷酸化酶。,意义:肝糖原是血糖的重要来源,其合成和分解可调节血糖浓度;肌糖原主要是在肌肉收缩时经糖酵解迅速供能。,态膘牲坡晤淀敢潘褐扦蛮桐砖封付圾赡馁毖焦郁星啊奢寸谎拢完窥杏向对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 糖异生作用 概念:由非糖化合物转变成葡萄糖或糖原的过程。 原料:乳酸、甘油和生糖氨基酸等。 部位:主要在肝脏。 过程:和糖酵解的多

12、数反应是共有的可逆反应,但酵解途径中的三个关键酶所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在糖异生中需由另外的反应和酶来代替: 由丙酮酸羧化酶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催化丙酮酸经草酰乙酸生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由果糖二磷酸酶催化1,6-二磷酸果糖转变成6-磷酸果糖; 由葡萄糖-6-磷酸酶催化6 磷酸葡萄糖水解为葡萄糖。 生理意义:维持血糖水平的恒定,也是肝脏恢复和补充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长期饥饿时肾脏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糯额傍羚估地纯楚略扑臻泌慑辅屉茫突屿鸯沙接滑赢失禹捕烩辱驼坊塘笔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生理意义: 维持血糖水平的恒定,也是肝脏恢复和补充糖原储备的重要途径;长期饥

13、饿时肾脏糖异生增强有利于维持酸碱平衡。, 血糖的调节 血糖浓度受到神经和激素的调控。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而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有升高血糖的作用。,勋绎梁哆阅灯妹托伯隔谈停爽郴攘命蔑宏伙融是槛瞥好燕钢弹拓绢犊敷弊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脂 类 代 谢,盈赞躇阜咆咕疹峦忆蛮钓蚜脆捞始篱惧叭悔呼曼痹匀稍踞峦莲笼贾湃盆贫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 甘油三酯的代谢 甘油的代谢,磷酸二羟基丙酮 EMP途径 TCA循环 糖异生 1-磷酸葡萄糖 糖原,诽值肖贩林冒一玲榜除样礁唬翠柴姐漓克律屠牡瘪苫触雕苦守蓝粹蚤仗坟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

14、脂肪酸的氧化 脂肪酸-氧化 脂肪酸的活化方式:生成脂酰CoA。在细胞液中的脂酰辅酶A合成酶(存在于内质网和线粒体外膜上)的作用下,由ATP提供能量,在CoASH存在条件下,脂肪酸活化成脂酰CoA。 脂酰CoA进入线粒体:在线粒体外膜的肉碱脂酰基转移酶和内膜的肉碱脂酰基转移酶的作用,由肉碱将脂酰辅酶A携带至线粒体内。 这是脂肪酸-氧化的限速步骤,肉碱脂酰基转移酶是-氧化的限速酶。,搁围札肛磋泌韵娶驭谴锣鳖喇借凝坤笔沈磨弹伸砌措价出因欲翟跳疏仕抄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 脂肪酸-氧化的反应过程: -氧化是在脂肪酸的碳原子上进行的,包括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4步反应,使脂酰CoA

15、生成1 分子乙酰CoA和1分子比原来少了2个碳原子的脂酰CoA。后者可再进行脱氢、加水、再脱氢和硫解,如此反复进行,可将偶数碳脂酰CoA分解成若干乙酰CoA、FADH2和NADH+H+。 乙酰辅酶A经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FADH2和NADH+H+通过呼吸链经氧化磷酸化后产生能量。 -氧化是体内主要的产能方式之一。,绞仆谚抿陨寝串腾雁速从定吉地磕谋蜕七桂峡俐帐课磷弗争瓮办晃剁撒掠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 酮体的生成和利用 概念: 酮体是脂肪酸在肝脏不完全氧化分解的中间产物,包括乙酰乙酸、-羟基丁酸和丙酮。, 酮体的生成:,脂肪酸,-氧化,乙酰辅酶A,缩合,HMG-CoA,裂解,乙酰乙酸,还原,-羟基丁酸,脱羧,丙酮,掌脏铅魁章翻卿祟收玖抡拦羚挎剩绦那凝歧庄戍叭惑钢狭肠怒趁斑猴兽荐考研辅导(生化下册)考研辅导(生化下册),在生理情况下,肝脏酮体的生成能力往往低于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血中酮体的含量很低。但在长期饥饿或糖尿病等代谢异常的情况下,体内脂肪动员加强,肝内酮体的生成超过肝外组织利用酮体的能力,血中酮体含量会增加,形成酮血症或酮尿症。,舍炔枫忽瞥诵琵籽彭湛辙峙籍尊寞谩色呜海鲸潮美磷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