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三)溶液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93615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三)溶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三)溶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三)溶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三)溶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三)溶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三)溶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西专版)2018年中考化学复习方案 课时训练(三)溶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时训练(三) 溶液12017淮安下列生活中常见物质与水混合,能形成溶液的是()A牙膏 B蔗糖C面粉 D豆油22017宿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汽油洗涤油污属于乳化现象D将氢氧化钠溶于水,所得溶液温度升高32017苏州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泥土加入水中,振荡后可以形成溶液B蔗糖溶液上半部分溶液的甜度低于下半部分溶液的甜度C氢氧化钠溶液能导电,因为溶液中有较多的自由移动的离子D氯化钠饱和溶液中不能再溶解少量硝酸钾晶体42017绥化下列有关洗涤问题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B洗洁精可乳化餐具上的油污C醋酸能洗去暖

2、水瓶内壁上的水垢D酒精能洗涤瓷砖上的水垢52017青岛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外界条件不改变,溶质不会从溶液中分离出来B物质的溶解过程通常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保持静止不动,所以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D改变条件,能够使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图K3162017益阳如图K31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温度由50 降为30 ,析出晶体最多的是()Aa BbCc Da和b72017新疆2017年4月22日,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升入太空和“天宫二号”完成第一次交会对接。高氯酸钾(KClO4)可用作火

3、箭推进剂,下表是高氯酸钾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20406080溶解度/g1.683.737.313.4A.20 时,高氯酸钾的溶解度为1.68B40 时,将4 g高氯酸钾溶于100 g水中可得到104 g溶液C80 的高氯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40 有结晶现象D高氯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82017怀化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K32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图K32At1 时,甲和丙的溶解度都为20 gB甲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的溶解度C采用冷却结晶的方法可以分离甲中混有的少量的丙Dt2 时,将70克甲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到溶液为饱和溶液,且

4、溶液的总质量为150克92017湘潭图K33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图K33AP点表示t1 时a和c的溶解度均为20 gBt2 时,溶质质量分数为30%的a溶液是饱和溶液C从a和c的混合溶液中提纯a,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D将t1 时a、b、c的饱和溶液分别升温到t2 ,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顺序为:bac102017泰安t1 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到各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K34 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34A烧杯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烧杯的溶液是硝酸钾溶液C若烧杯的溶

5、液升温到t2 时,烧杯底部还有部分物质不溶解D若烧杯和烧杯的溶液都升温到t2 时,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112017重庆A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K35所示,结合图K36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K35图K36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CX的饱和溶液从t2 降温到t1 ,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大Dt3 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XY122017广东如图K37是实验室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NaCl溶液的流程图。图K37请回答:(1)应称量_g NaCl,需加水_mL。(2)

6、若称量NaCl固体时指针向右偏转,则应_直到天平平衡。(3)取上述溶液10 g加水稀释到_g,可得到5%的NaCl溶液。图K38132017齐齐哈尔图K38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A点的含义是_。(2)在30 时,向30克甲物质中加入50克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是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3)若乙中混有少量甲,最好采用_(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4)将30 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 ,则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物质是_。142017呼和浩特t2 时,将甲、乙各80 g分别放到盛有100 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溶解后,

7、恢复到t2 ,现象如图K39中一,甲和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二。请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图K39(1)固体甲对应的溶解度曲线是_(填“a”或“b”)。(2)M点的含义为_。(3)向烧杯的溶液中继续加入15 g甲物质,充分搅拌,发现固体先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_。(4)将t2 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 时,所得溶液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填序号)。A甲溶液仍为饱和溶液 B两溶液质量甲乙C两溶液中溶剂质量甲乙 D两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甲乙152017南京溶液在生产、生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1)可以作为溶质的是_。A只有固体 B只有液体

8、C只有气体 D气体、液体、固体都可以(2)配制100 g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_,水的体积为_mL(水的密度近似看作1 g/cm3)。(3)甲、乙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K310。t1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_。t2 时,若从甲和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析出等质量的固体,须蒸发掉较多水的是_(填“甲”或“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图K310图K311(4)按图K311所示装置,将液体X注入装有固体Y的试管中,会导致U形管中右端液面升高。则可能的组合是_。选项ABCDX水水浓硫酸稀盐酸Y氧化钙硝酸铵水镁16.2017永州分析处理图表中的信息是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

9、法。下表是NH4Cl和KNO3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数据,根据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温度/10305060溶解度/gNH4Cl33.341.450.455.2KNO320.945.885.5110(1)从上表可知,50 时,NH4Cl的溶解度为_g。(2)NH4Cl和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物质是_(填化学式)。(3)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KNO3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_。(4)烧杯A中是60 时含有100 g水的NH4Cl不饱和溶液,经过下列变化过程(在整个过程中,不考虑水的蒸发),则烧杯C中溶液的质量为_g。图K312图K313(5)某同学验证NH4Cl固体溶于水

10、时吸收热量,设计如图K313所示实验,通过观察到_现象得以验证。Aa端液面高于b端液面Ba端液面低于b端液面Ca端液面与b端液面持平172017内江仔细阅读下面的探究实验信息,回答相关问题。实验目的 探究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的变化情况。查阅资料 (1)物质溶解于水的过程包括吸收热量(Q吸)的扩散过程和放出热量(Q放)的水合过程;(2)实验条件下,水的凝固点为0 ,沸点为100 。提出猜想 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可能升高、降低或不变。实验探究 某探究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图K314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在图所示方案中,每次加入物质b之前,均使用温度计控制热水温度,使之保持在99 。图K314实验

11、结论(1)图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a后,发现玻璃片与烧杯底部之间的水结冰,说明溶液的温度_(填“升高”“降低”或“不变”,下同)。(2)图所示实验中,若加入物质b后,热水会突然沸腾,说明溶液的温度_。拓展实验 按照图所示进行实验。若物质c为NaOH,则U形管内的左边液面将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右边液面;若U形管内的液面位置变化与之相反,则物质c为_(填序号)。CaONH4NO3浓硫酸反思交流(1)该小组的同学进一步就物质溶解过程中溶液温度变化的原因展开了讨论,分析得出:若Q吸_(填“”“”或“”,下同)Q放,则溶液温度升高;若Q吸与Q放的相对大小与之相反,则溶液温度降低;若Q吸_Q

12、放,则溶液温度不变。(2)在图所示方案中,小张同学对实验现象很感兴趣,他继续向热水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又看到沸腾现象,至烧杯中出现固体物质后,再继续加入相同质量的物质b,就看不到沸腾现象。请解释不再产生沸腾现象的原因:_。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5参考答案1B2.D3.C4.D5.C6.A7.C8B9.B10.D11.D12(1)7.542.5(2)往左盘中继续添加氯化钠固体(3)3013(1)20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2)饱和(3)蒸发结晶(4)丙14(1)a(2)t1 时,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3)甲物质溶解时放热,溶液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