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昼夜交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9158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昼夜交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昼夜交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昼夜交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昼夜交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昼夜交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昼夜交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省市)2018-2019版高中地理 第一章 行星地球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3课时 昼夜交替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课时昼夜交替目标任务一览情境导入任务导航假设处在白昼的某一地点,有一飞行器以15/时的角速度沿纬线圈向西运动一周,它会经历黑夜吗?2017课标2003课标教学内容建议1.1结合实例,说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1.了解昼夜交替产生的原因,理解晨昏线的特点并学会判断晨线、昏线。2.说明昼夜交替现象的产生原因和周期;说出晨昏线(圈)的主要特点,会判断晨线和昏线。昼夜交替 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6“昼夜交替”,完成下列问题。1.昼夜现象(1)昼夜半球(2)昼夜界线:昼半球和夜半球的分界线(圈)。如上图中AB线所在大圆为晨昏线(圈),为晨线。(3)昼弧、夜弧:晨昏线(圈)把经过的

2、纬线分割成昼弧和夜弧。2.昼夜交替(1)成因:地球不停地自转。(2)周期:24小时,叫一个太阳日。合作探究第步:案例探究1.昼夜现象是地球自转产生的吗?为什么?提示不是。如果地球不自转,地球上仍有昼夜现象,是因为地球本身不透明,不发光。2.在晨昏线上观察,太阳在地平线上,晨线上正值日出,昏线上正值日落。下列两幅图中,晨线是b,昏线是a。3.请在下列两幅图中画出二分日晨昏线,并指出晨线和昏线,用阴影标注夜半球,用粗线标注纬线2326N的昼弧部分。提示第步:名师精讲1.晨昏线(圈)的主要特点(1)晨昏线(圈)平分地球,是过球心的大圆。如图1,昼半球和夜半球相等。图1(2)晨昏线(圈)平面与太阳光线

3、垂直。如图1,太阳光线垂直于弧ADF(晨线)所在的平面。(3)晨昏线(圈)永远平分赤道。如图1,赤道上昼弧和夜弧永远相等,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4)由于赤道上全年昼夜平分,每天地方时6时日出,18时日落,因此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6时;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18时。如图1,D点是晨线弧ADF与赤道的交点,地方时为6时。(5)晨昏线上太阳高度同为0,但地方时不一定相同。如图1,A、C、D、E、F五点同在晨线上,此时的太阳高度(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相同。只有在同一经线上地方时才相同,上述五点不在同一经线上,因此地方时不同。(6)晨昏线(圈)在二至日时与极圈相切。如图2中,图中所示

4、晨昏线(圈)与北极圈相切,北极圈及其以北为极昼,该日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图2(7)晨昏线(圈)只有在春秋分时才与经线重合。如图3、图4和图5都是表示春分日或秋分日时太阳光照图。图3图4图5(8)晨昏线(圈)自东向西移动,每小时移动15,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2.晨昏线的判定方法方法依据晨线昏线自转法顺地球自转方向,由夜进入昼的那条线顺地球自转方向,由昼进入夜的那条线时间法经过赤道上地方时为6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经过赤道上地方时为18时的那条昼夜分界线方位法夜半球东侧或昼半球西侧的界线夜半球西侧或昼半球东侧的界线如下图中晨线和昏线的判断(图中阴影部分为夜半球)。3.晨昏线的应用(1)

5、确定地球的自转方向:(2)确定地方时:(3)确定日期和节气:晨昏线经过南、北极点(与经线圈重合)时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节气是春分或秋分。晨昏线与极圈相切时:极昼极夜分布情况日期节气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昼(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夜)6月22日前后夏至北极圈及其以北出现极夜(南极圈及其以南出现极昼)12月22日前后冬至(4)确定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确定纬度:与晨昏线相切的纬线度数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数互余;晨昏线与地轴夹角的度数等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确定经度:与晨线(昏线)和赤道交点相差90且大部分在昼半球一侧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过晨昏线与纬线切点,且大部分在昼半球的经线是太阳直射的经线。

6、(5)确定昼夜长短:晨昏线将地球上的纬线分成昼弧和夜弧两部分。昼长昼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夜长夜弧所跨经度除以15的商。(6)确定日出、日落时间:某地的日出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晨线交点的地方时。日落时间该地所在纬线与昏线交点的地方时。第步:实战演练1.读图,完成(1)(2)题。(1)关于图中信息,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下一刻D点将进入白昼B.C在昼半球C.D、E两点的自转角速度和线速度都相同D.AB是昏线(2)此时,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A.120E B.100W C.20W D.60E解析第(1)题,按照地球自转的方向可以判断,图中昼夜半球的分界线AB是晨线,D点将进入昼半球;D点和

7、E点的纬度不同,自转的线速度不同,但角速度相同。第(2)题,地方时为0:00的经线是平分夜半球的经线,位于180经线以西120,为60E。答案(1)A(2)D2.将一盏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读图回答(1)(2)题。(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的更替 B.区时的差异C.运动物体偏向 D.地方时差异(2)判断图中的P点所在的是()A.晨线B.昏线C.0时经线D.既不是晨线,也不是昏线解析第(1)题,该实验演示的是地球昼夜交替的现象。第(2)题,从图中看出,背对电灯一侧为黑夜,P点所在的线是由黑夜到白昼的界线,故该线为晨线。答案

8、(1)A(2)A提升素养素养:地理实践力四时田园杂兴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成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诗中所反映的农民的劳动方式受哪种地理现象的影响?你能解释这种地理现象出现的原因吗?提示:地球自转,由于地球不发光、不透明,太阳照到的一半为昼半球,照不到的为夜半球,由于地球自转产生昼夜交替。思维导图必背清单1.昼夜现象和昼夜更替的成因是什么。2.说出如何判断晨昏线以及晨昏线的特点。3.说出晨昏线在光照图判读中的应用。1.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各图正确的是()解析沿地球的自转方向,由黑夜到白天的过渡线为晨线,由白天到黑夜的过渡线为昏线,图示中太阳光线所指半球为昼半

9、球,另一侧为夜半球。所以A图中a表示昏线,b表示晨线;B图中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C图中b表示晨线;D图中a表示昏线。答案B2.下列各图中的阴影部分代表黑夜,其中代表晨线的线段数字是()A. B. C. D.解析根据地球的自转方向和阴影的分布,可以判断图中为晨线,为昏线。答案B图中阴影部分既表示黑夜,又表示西半球,P地日期为某月22日,据此完成34题。3.昏线所在的经线是()A.0经线 B.160E经线C.180经线 D.20W经线4.此刻,北京时间为()A.23日15时20分 B.23日15时40分C.21日15时40分 D.22日15时20分解析第3题,昏线与东西半球分界线重合,其以东为

10、西半球,则昏线所在的经线为160E经线。第4题,此时太阳直射70E,70E与P点同处于22日,其时间为22日12时,则120E为15时20分,北京时间为22日15时20分。答案3.B4.D读世界地图,回答56题。5.若AB为昏线,则H地的区时为()A.6月21日6时 B.6月22日6时C.12月21日18时 D.12月22日6时6.当我国2017年新年钟声敲响时,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已进入2017年的是()A.甲 B.乙C.丙 D.丁解析第5题,由AB为昏线可判断出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为夏至日。H地的区时为6月22日6时。第6题,我国2017年新年钟声敲响时,120E向东至180范围内的地区

11、已进入2017年。答案5.B6.D课后作业一、选择题下图,阴影部分为夜半球,根据所学知识,完成12题。1.下列关于A、B、C、D四点自转线速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ACBBDC.ADBBC2.关于图中晨昏线与经线圈的关系正确的叙述是()A.每天都有一次重合B.只有二分日重合C.晨昏线与经线圈永远不重合D.只有二至日重合解析第1题,地球自转线速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即ACBD。第2题,图中晨昏线与经线圈只有二分日重合;此时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答案1.B2.B(2018临沂高一检测)图中的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读图,回答34题。3.此时太阳直

12、射点的地理坐标为()A.(20S,60E) B.(20N,120E)C.(20S,0) D.(20N,180)4.此日可能在()A.1月 B.5月 C.7月 D.11月解析该题考查晨昏线的判读和应用。第3题,MP、MQ为部分晨昏线,阴影所在的经度范围与全球其他地区日期不同,过M点的经线此时地方时是0点,P点所在经线为180,则M点所在经线为120W,此时太阳直射点应在地方时12点的经线上,即60E。这样可判断出MP为昏线、MQ为晨线,南半球昼长夜短,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和极昼最低纬度互余,所以应为20S。第4题,由上题判断,可知此时南半球处于夏季,北半球处于冬季,故为1月份。答案3.A4.A下图中

13、相邻两条经线的经度差为30,A、B为晨昏线上的两点,太阳直射西半球。据此完成56题。5.此刻,B点的地方时为()A.2时 B.8时 C.16时 D.20时6.此刻,B点与地心连线的延长线与地面交点的地方时为()A.3时 B.4时 C.8时 D.10时解析第5题,赤道上昼夜平分,此时太阳直射西半球,则AB为昏线,A点为18时,则B点为20时。第6题,B点与地心连线的延长线与地面交点所在的经线与B所在经线相差180,故地方时相差12小时。答案5.D6.C(2018杭州高一检测)图中弧ACE为昏线,C为中点,弧AB与弧DE相等,A点纬度为70N,C点以东为东半球,此日处于冬半年。据此完成78题。7.

14、此时,北京时间为()A.3:20 B.9:20C.15:20 D.21:208.D点位于E点()A.正北 B.正西 C.东北 D.西北解析第7题,由题干信息“弧ACE为昏线,C为中点”可判断出C点位于赤道上,其地方时为18时;由题干信息“C点以东为东半球”可判断出C点的经度为20W,由此可计算出北京时间为3:20。第8题,在昏线ACE上,E点的纬度最靠南,因而D点位于E点的北侧;此日处于冬半年,说明北极附近存在极夜现象,南极附近存在极昼现象,由此可确定E点所在经线地方时为24时,所以E点位于D点的东侧,因而可判断出D点位于E点的西北。答案7.A8.D(2018昆明高一检测)右图中,M、N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45N纬线圈的交点,OEMN并交于P点,据此完成911题。9.此时北京时间为()A.1时 B.2时 C.13时 D.14时10.当OP最长时,该日可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