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9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98222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0.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9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安徽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9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安徽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9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安徽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9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安徽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9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9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史 第19课时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习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9课时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课时提分练习一、单项选择1.1949年,中国共产党提出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的建议;195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纲要公布实施;1954年,纲要的内容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这一过程反映出()A. 各地区的少数民族基本实现自治B. 少数民族地区跨入到了社会主义社会C. 民族区域自治成为一项基本国策D.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2.2018乌鲁木齐下图是九年级(1)班同学所做的学习笔记。这篇学习笔记的主题是()A.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B.新疆各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C.新疆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D.新疆各民族是中华民

2、族血脉相连的家庭成员3.2018内江历史解释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对“一国两制”这一历史概念理解正确的是()A.“一国”就是一个独立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B.“一国”就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即中华人民共和国C.“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D.“两制”就是两种制度,即政治协商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4.2018包头 1995年6月,美国财富杂志推出一期封面报道香港之死,表示了西方社会对香港回归后前景的担忧。2007年7月又发表了一篇香港根本死不了的文章重新评价了香港。这一转变的原因是()A.中美关系的缓和与发展B.“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C.中西方价值观念的

3、趋同D.独立自主和平外交的影响5.“七子之歌”将中国带入无限悲伤,为之泪浸前襟,今天祖国以宽广胸怀将其拥抱而归。我国之所以能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澳门回归问题,其根本原因是()A. 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C. 我国外交成就显著D. 全国人民的齐心努力6.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根据一些地区的历史和现状设立了特区。下图中两幅图片所示两个特区最主要的区别是()A. 文化传承不同B. 社会制度不同C. 经济模式不同D. 生活方式不同7.2018呼和浩特 1988年1月21日,第一个台湾返乡探亲团抵达北京,在八达岭长城上,他们欢呼“到家了”。此时他们“离家”长达()A.

4、38年B.39年C.43年D. 93年8.2018潍坊 1992年,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述“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的共识,第二年,双方成功举行了“汪辜会谈”。这表明()A.大陆放弃武力统一B.两岸关系取得重大进展C.“”基础被铲除D.“一国两制”被两岸认同9.2018广东如下表,这些措施()时间措施2008年实行台湾居民来往大陆(台胞证)“一人一号,终身不变”2013年台湾居民在20省份可申请补发、换发台胞证2015年对台胞来往大陆免予签注A.方便台胞来往大陆B.推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C.打击“”分裂势力D.显示了维护国家主权的决心10.2018泰州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们

5、秉持两岸一家亲理念,尊重台湾现有的社会制度和台湾同胞生活方式,愿意率先同台湾同胞分享大陆发展的机遇。“两岸一家亲”的政治基础是()A.三民主义B.一个中国C.经济相互促进、互补互利D.军事力量强大二、辨析改错11.维护祖国统一是每一位炎黄子孙的责任。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1)2006年,青藏公路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改正:(2)“紫荆绽后白莲开,喜事蹁跹接踵来。神州大地齐欢庆,一国两制添新彩。”提出诗中“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人物是江泽民。【】改正:(3)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洗雪了

6、百年国耻。【】改正:(4)改革开放后,逐步形成了“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对台基本方针。【】改正:三、材料解析12.2018泰安改编 “和”“合”二字最早连用始见于先秦国语郑语。“和合”思想一方面尊重世间万物殊异的客观现实;另一方面强调整合疏解这些差异、分歧和矛盾。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源远流长】材料一和羹之美,在于合异。和衷共济、和合共生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基因,也是东方文明的精髓。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摘选自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和合文化的主旨演讲(1)指出春秋战国时期哪些思想家的什么主张体现了人心和善的道

7、德观。(任举一例即可)【国家统一】材料二20世纪80年代初,大陆的统一观已经有了创新性的发展,不完全要求绝对的“政治上的服从”和制度上的一致,首创了一个国家中允许存在不同社会制度的理论。摘编自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历史形成的国家观(2)材料二中所说的“理论”是指什么?结合图片一、图二分别指出这一理论的成功实践的例子。【民族和声】材料三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密抱在一起,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中共十九大报告(3)古往今来,各民族为我国繁荣发展都作出了贡献。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政策、措施铸牢中

8、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同繁荣发展的?13.改编题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趋势。结合下列图文,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对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有不适合民族地方实际情况的,可在报经上级机关批准后,变通执行。”材料三台湾与大陆血肉相连,同根同源,是不可分割的1984年2月,邓小平明确指出,祖国统一后,“台湾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1992年,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有力推进了两岸关系的发展。改编自岳麓版教材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1)根据图一,写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的名称及建立者。(2)

9、元朝疆域辽阔,结合图二写出元朝为加强对全国的有效统治实行了什么制度?(3)材料二中提到了我国实行的哪一项基本国策?这一基本国策在哪两个地区已经成功践行?材料二中“九二共识”的含义是什么?(4)联系现实,请你谈谈在台湾统一问题上存在哪些有利与不利因素?参考答案【课时提分练习】1.C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有关知识。新中国成立后,中央人民政府根据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民族互助的原则,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2.C3.B4.B解析 本题考查“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1997年,中国正式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由于“一国两制”构想的成功实践使香港保持了繁荣和稳定。故本题选B项。5

10、.B解析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具有收复香港、澳门的实力。在“一国两制”方针的指引下,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1999年澳门回归祖国。A、C、D均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6.B解析 材料强调了经济特区与“特别行政区”之间最大的不同。经济特区和特别行政区的最大区别是社会制度的不同,经济特区是社会主义制度,特别行政区实行资本主义制度,B项正确。7.B8.B解析 本题考查台湾统一。根据材料中的信息可知,两岸关系有了重大进展。没有体现大陆放弃武力统一;也没有体现“”基础被铲除;材料中只能体现一个中国被两岸认同。故本题选B项。9.A10.B11.(1) ;“青藏公路”改为“青

11、藏铁路”。(2) ;“江泽民”改为“邓小平”。(3) ;“香港”改为“澳门”。(4)。12.(1)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为政以德;孟子提出“春秋无义战”,笼统地反对一切战争,主张以德治国;墨子提出“兼爱”“非攻”。(答出任意一点即可)(2)理论:“一国两制”构想。举例:1997年香港回归、1999年澳门回归。(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西部大开发、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文化等。13.(1)秦朝。嬴政(秦始皇)。(2)行省制度。(3)基本国策:“一国两制”构想。地区:香港、澳门。“九二共识”:“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努力谋求国家统一”的立场与态度。(写出任一点,或说到了“一个中国原则”即可)(4)有利:同根同源;文化认同;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等等。不利:少数“”分子坚持“”立场;国际反华势力干扰等等。(符合题意即可,但是必须答出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