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

上传人:xins****2008 文档编号:11492960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78 大小:8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78页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78页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78页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78页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7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7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1年4期四川财职院二一一年第四期(总74期)目录学校工作- 2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 2 -高职学院教师培养存在的问题分析- 7 -教育研究- 10 -高职院校实践性教学水平提升与校企合作路径研究- 10 -教育研究- 18 -高等职业院校会计类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18 -基于工学结合课程教学效果评价的探讨- 25 -把握如何“说专业” 促进专业内涵建设- 30 -财经研究- 34 -当前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面临的困局与对策- 34 -怎样理解企业经营资金运动及其表现形式?- 38 -文学欣赏- 43 -试析猎人笔记中的景物描写- 43 -它山之石- 47

2、-高校教学活动新内涵的再认识- 47 -浅谈高职教育的现状及改革方向- 51 -教师试笔- 55 -印象肯尼亚 做心灵SPA- 55 -社科要情- 61 -【新书推荐】- 61 -从成本效益分析视角入手探索中国特色的注册会计师行业独立管制模式- 61 -【学院科研课题信息】- 62 -简讯- 64 -社会之窗- 67 -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67 -总目录- 71 -四川财职院2011年总目录- 71 -学校工作如何提升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李高伟【摘 要】本文针对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反差较大的问题,探索通过建立适应社会需要的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模

3、式、创新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建设“双师型”教学团队、构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等途径,最终达到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目的。【关键词】提升;高职财经;毕业生;就业质量- 79 -当前,在研究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时,不难发现财经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就业质量不能同步增长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专业不对口、岗位适应能力较差、初次就业起薪较低,职业发展前景受限等方面。这些问题表明,促进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不仅要提高就业率,更重要的是要从学生自身以及社会的双向需求出发,努力提高就业质量。一、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高质量就 业的内涵对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而言,高

4、质量就业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专业对口专业对口指毕业生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较高。高职教育是以职业岗位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基础的新型高等教育,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具体表现在高职院校所设专业与经济社会需求必须高度相关,能够很好地适应社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二)岗位适应能力强岗位适应能力指毕业生上岗就能基本适应岗位工作要求,俗称“上手快”。虽然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很难像工科类专业毕业生一样,与岗位要求做到无缝对接,但高质量的就业意味着毕业生要在较短的时间内适应工作的需要,能够很快上手处理工作任务。(三)起薪较高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从事对口专业的工作基本为管理类岗位,其初次就业的工资报酬

5、应达到一定标准或居于中等水平。但据调查结果显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普遍起薪较低,与工科类专业相比有一定差距。(四)职业前景广阔财经类专业的毕业生要想获得良好的职业发展,需要得到企业管理层的关注,并与企业保持稳定的劳动关系,通过绩效考核和培训等制度的实施,才能得到未来良好的职业发展空间。二、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与原因分析近年来,通过就业信息调查显示,有较多的财经类专业学生毕业后社会适应能力较弱,自信心不强,人际关系困扰,学习动力不足。从就业的效果来看,高的就业率并不代表高的就业质量。即使学生毕业后顺利就业,仍时常出现各种问题。例如学生对所从事的行业或所在岗位缺乏信心而导致对工

6、作满意度较低,无法高效率地完成工作,学生自身所学财经类专业知识与工作不对口而难以胜任工作等等。导致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不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学模式陈旧这里所谓的教学模式陈旧是指在财经类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这两个方面,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很多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在教学模式上仍然“十年如一日”,模仿普通高等院校,没有找准其人才定位和培养目标,课程设置不够灵活、重理论而轻实践;在教学方法上也是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学校长期保持固有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从而导致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与社会脱节,市场意识淡薄、知识面窄、综合能力差,其就业状况自然差强人意。(二)教师队伍建设不

7、到位高素质教师队伍是培养高质量财经人才的关键。部分院校在财经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方面工作不到位,忽视了教师专业素质的提升和师资力量的壮大,阻碍了财经类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此外,在财经类专业推进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出现了对财经类“双师型”教师概念界定不清的问题,制约了财经类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由于缺乏完善的教师考核和激励机制,高水平财经类专业教师流失严重,现行的人事制度又难以吸引企业优秀财经管理人才加入“双师型”教师队伍。因此,财经类专业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不到位,最终成为影响毕业生就业质量的一个重要原因。(三)缺乏成熟的能力考核体系成熟的能力考核体系是让社会接纳毕业生最简捷

8、的办法。例如,工科类的毕业生只要能够获取相应的岗位或专业能力证书,就能被企业认可和接纳。但企业在招聘财经管理类岗位人员时,则因强调实际工作经历而将应届毕业生挡在门外。尽管高职院校加强了在校财经类专业学生社会实践和适应能力的培养与锻炼,很多财经类专业的学生在毕业前已经具备较强的综合能力,但由于缺乏成熟的能力考核指标体系,很难得到社会和企业的认可。(四)就业指导体系尚不健全由于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面广,虽然每个单位都有需求,但每个单位的需要量都很小,不能引起企业足够的重视,很难与高职院校就业指导部门建立稳定的联系。加之财务管理等岗位属于企业核心部门,一般不愿接纳财经类专业学生实习,使财经类

9、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很难获得与专业对口的实习实训机会,对毕业生的社会和市场适应能力培养十分不利。三、实现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高质 量就业的途径目前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高职院校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质量。(一)建立适应经济社会的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最基本的目标是培养学生适应社会和市场的需求,胜任企业职能岗位工作要求。因此,财经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充分考虑社会、市场和企业的需求来建立。1加强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的衔接在财经类专业设置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通过实地走访、问卷调查、市场调研等形式掌握社会信息和企业用人需求,聘请行业、企业专

10、家参与论证,确定岗位能力和知识结构,有针对性的构建财经类专业的课程体系。学校还可根据企业的用人需求开办各类“订单班”,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与特长,结合市场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就业去向。2强化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学院要根据财经类专业对应的岗位群主要与人打交道的特点,切实改变传统的以书本和课堂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增强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将教学过程与实际工作过程融为一体,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掌握实用的职业技能;通过模拟实训或直接参与实习使学生感受市场环境的氛围,在实践训练中促使学生认识到就业形势的严峻,在择业与就业时摆正心态;明确要求毕业生到企业一线岗位接受锻炼,做好从基层做起、

11、吃苦耐劳的心理准备,促使学生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3重视学生财经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就业观学院除了要求学生掌握财经类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要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财经职业道德和树立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教师在教学过程要将财经职业道德融入各门专业课程,把金钱观和价值观教育纳入各门思政课和就业指导课程中,并通过各类载体和形式,使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为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职目标和人生理想打下坚实的基础。(二)创新财经类专业的教学模式增强财经类专业教学的实践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财经类专业的特点建立和完善课程体系,从学生和社会两方面的实际出发,奠定学生的就业创业能力。1加大工

12、学交替活动力度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适应社会和市场的能力,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胜任岗位的工作要求,在校学习前五学期的教学计划中应加大形式多样的工学交替活动的安排,确保财经类专业的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认识、了解、掌握 专业的内涵和技能,为第六学期顶岗实习奠定 基础。2调整和充实专业课程为了使财经类专业学生所学课程适应市场需求的变迁,与社会发展接轨,应及时对专业课程内容进行调整与充实。如会计专业,根据新会计准则的颁布,增加新会计准则涉及的相关内容;根据税法的修订和税率的调整及时修订和完善教学大纲和计划。又如为财经类专业学生开设经济形势专题课和讨论课,让学生时刻保持对经济形势变化的了解和敏锐洞察

13、。3建立模拟仿真的实训基地针对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学生到企业参加实训的实际困难,充分借鉴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实践经验,通过网络数据平台,在校园内搭建虚拟的商业社会环境,充分利用企业真实场景、岗位、流程、系统、案例,设置企业运作的职能部门,让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工作岗位上,实现把企业和商业社会搬进校园的教学实训目标,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企业,提高学习兴趣,提升就业竞争力,缩短财经类专业毕业生进入企业和市场的适应周期。4改革考核形式和内容针对财经类专业对应的岗位需求,在了解企业要求和建议的基础上对考核形式和内容进行相应的改革。在内容上重点增加企业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在方式上结合企业的需求,邀请企业派

14、出经验丰富的专家参与,变考试为面试,变笔答为实操,训练和锻炼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际操作能力,完善财经类专业学生实训考核体系,有效地衔接工作实际,促进学生就业能力的提升。(三)建设财经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通过校企合作,组建一支了解企业需求,融专业知识、应用技能为一体的财经类专业“双师型”教学团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质量的关键所在。1提高财经类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有组织、有计划地在财经类专业教师队伍中开展教学经验交流和理论探讨,通过集中和系统的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提高教学效果。除了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和交流,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加强专业能力的锻炼,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同时,完善教师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从教

15、学研究和实践操作两方面考察教师水平;通过提高“双师型”教师待遇、在晋升方面予以优先考虑等办法促进财经类专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快速成长。2建设“专家型”兼职教师队伍学院需要大力引进具备扎实财经理论基础和丰富管理实践经验的“企业专家型”人才到财经类专业担任客座教师或兼课;建立规模适中、结构合理、比例适当的企业兼职教师队伍,鼓励他们为培养未来的财经管理人才和企业需要的优秀员工发挥自己的作用。3加强校企合作,促使企业参与财经类专业人才培养学院应通过聘请经济界专家、企业管理者、创业成功人士为毕业生进行专题讲座,有目标、有针对性的为毕业生提供切合实际的建议。另一方面,学院还要通过校企合作、产教结合,与企业密切联系,为学生到企业实习实训提供条件,鼓励学生通过顶岗实习方式进入企业实习,既增长了知识和阅历,又提升了实际操作技能与岗位适应能力。在有条件的区域,通过建立财经职教联盟(集团)的方式充分发挥政府、行业和企业在财经类专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建立政府和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共同培养的育人模式。(四)构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学院应将就业指导工作和创业教育贯穿于财经类专业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