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农业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工作汇报 材料.docx

上传人:镜花****ul 文档编号:114825593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16.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农业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工作汇报 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乡农业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工作汇报 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乡农业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工作汇报 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乡农业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工作汇报 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乡农业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工作汇报 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乡农业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工作汇报 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农业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工作汇报 材料.docx(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乡农业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工作汇报材料第二篇:在农业农村工作和大春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第三篇:在农业农村工作和大春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第四篇:在农业农村工作和大春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第五篇:大春生产汇报(2014.2.25)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 第一篇:乡农业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工作汇报材料 乡农业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工作汇报材料 尊敬的朱副主席,各们领导: 正当全乡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全力推进全乡农业农村工作之际,朱副主席一行莅临我乡检查和指导农业农村工作,这是对我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关心和厚爱.在此,我代表乡党委政府及全乡1万2千多各族干部群众,向各位领导

2、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2014年,在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农业部门的认真指导下,我乡的农业经济呈现出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良好发展态势.一是粮食生产得到恢复性增长.全年粮食播种面积达28605亩,其中完成大春农作物播种面积20140亩,小春总播种面积7875亩.粮食总产量418.91万公斤,比上年增46633公斤,增幅为1%.人均有粮350.8公斤.二是农业结构调整继续推进.高效作物面积进一步扩大,蔬菜,油菜,草果,马铃薯,碗豆,蚕豆等经济作物呈现面积,单产,价格,效益四增的好形势.养殖业得到进一步发展,年内大中牲畜存栏18778头(只),出栏12

3、971头(只).三是农业对农民增收作用明显.农村经济总收入1141万元,比上年增加117万元,增长11.43%.农民人均纯收入1048元.四是劳动力转移步伐得到进一步加快.年内劳务输出75人,自发组织外出打工685人,季节性打工508人,外出劳务收入达218万元. 当前正是春耕备播的关键季节,也是推进新一轮农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我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精心组织,全面发动,认真贯彻落实届三中全会,2014年"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及州,县关于2014年农业重点产业培植暨大春生产安排指导意见.把保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以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为中心,全力以赴打

4、好"大春生产"大会战.下面,我就近期全乡的农业农村工作情况向各位领导作简要汇报: 一,春耕备播情况 目前,我乡各村呈现春耕开犁的繁忙景象,掀起春耕备播的热潮.乡党委政府及时抽调干部职工,组成春耕生产科技服务队分赴到各村,开展科技下乡助春耕活动.以推广新技术,新品种为中心,把培训班办到田间地头和农户家中,开展手把手,面对面的科技培训服务,将最新的农业管理等实用技术教给农民.通过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户,科技人员直接到户,有效解决了当地春耕生产中的科技棚架问题.认真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指导群众春耕生产,结对帮扶困难群众,帮助农民解决春耕备播中存在的问题. 截止3月2

5、3日,已完成积肥19750背,运肥15650背;翻地2840亩(其中旱地2560亩,水田280亩;育秧150亩;种植玉米达4865亩(其中推广玉米地膜种植30亩).同时,我乡供销社,种子部门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确保春耕农资供应,已组织调运春耕所需化肥136吨(其中尿素30吨,复合肥106吨),农用薄膜2吨,玉米良种14100公斤(其中罗单9号13250公斤,罗单3号850公斤),杂交水稻种子1800公斤.我乡农机站积极向农民宣传购机补贴政策,激发了农民购置农机的热情,到目前已报名农户有10名. 二,中低产田地改造工作情况 我乡认真领会全州中低放田地改造工作会议精神,将中低产田地改造作为做好&q

6、uot;三农"工作的切入点和重点,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科学规划,统一建设标准,积极整合资金,创新体制机制,精心组织实施,抓紧冬春黄金季节,全力推进全乡中低产田地改造.2014年—2014年计划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4050亩.目前已完成改造70亩(其中阿达村30亩,南阿建村20亩,维独村20亩) 三,冬季农业开发情况 实施冬季农业开发战略,是加快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举措.我乡坚决响应州委,州政府和县委,县政府的号召,努力完成冬季农业开发工作.2014年,已完成种植碗豆982亩,蚕豆2530亩,马铃薯2345亩,油菜4315亩,蔬菜1210亩,冬季玉米110亩.到目前除

7、冬玉米外,其它作物基本收完.从冬玉米的长势来看,基本呈现单产,总产增产的良好形势. 四,存在的问题 近几年来,在各级各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具体指导下,在我乡各族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我乡的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为我乡建设新农村奠定良好基础.但与其它发展较快的乡镇相比,我乡仍存在严重的不足和困难.一是群众的科技意识落后,农业科技的学习应用程度有待提高;二是部分农民自我发展意识不强,必须克服等,靠,要的思想;三是基层农技人员的业务技能有待提高;四是农民的生产资料购买能力弱;五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要进一步加强修缮. 各位领导,我乡的农业农村工作在州委,州政府,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各有关

8、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14年是贯彻落实届三中全会战略部署,应对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关键之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也明确2014年把保持农业农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我乡将在大的指引下,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干部群众,鼓足干劲,与时俱进,积极进取,克服和战胜新形势时期各种困难和问题.为我乡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更大的努力. 第二篇:在农业农村工作和大春生产现场会上的讲话 认清形势 突出重点 强化保障 奋力开创全区农业农村工作新局面 (2014年3月5日) 同志们: 区委、区政府今天在这

9、里召开了大规模、高规格的全区农村工作暨大春生产现场会,充分表明了区委、区政府对农业农村工作的高度重视,区委*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先讲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正视差距,切实增强抓好“三农”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 2014年,我区干部群众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认真贯彻中央1号文件精神,充分发挥政策和市场优势,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努力壮大特色基地规模,着力打造骨干增收产业,继续扶强龙头企业,积极探索运行机制,全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成效显著,实现农业总产值15.32亿元,农民人均增收260元。 但是,总体而言,我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仍然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的需要,与兄

10、弟县市区相比,差距更为明显,农业大区大而不强,全市排位长期处于靠后的尴尬局面。对此,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正视差距,抢抓机遇,迎头赶上。 (一)要清醒认识我区“三农”工作面临的矛盾和困难。近年来,虽然我区加快了以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一定改善,但是由于地处川东北干旱走廊,历史欠债大,包袱重,基础差,农业抵御自然灾能力依然弱,农业发展后劲仍然不强。虽然我区在农业产业化发展方面树立了“凤垭山旗帜”,也培育引进了一批产业龙头,初步打造了几大支柱产业,但是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链条偏短,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不高。虽然农业投入有所

11、增加,但农业投入渠道仍然不多、方式依然不活、总量还是不大。虽然去年我区农民收入大幅上扬,但剔除政策和价格因素,农村经济自身发展带来的增收比例很小,各地助农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农民持续增收的压力依然沉重。 (二)要清醒认识我区“三农”工作面临的大好机遇。概括起来,我区“三农”工作面临以下三大机遇:一是上级政策扶持的机遇。去年中央出台了促使农民增收的“1号文件”后,2014年中央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的“1号文件”,这个文件分九大部分27条,重点就稳定、完善和强化各项支农政策,切实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继续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一步深化农村改

12、革,努力实现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讲了很好的办法,这个文件既包含政策性的措施,又包括项目资金信息,还包括健全服务体系、改革农村投融资体制等内容。可以说,谁学好用活了这个文件,当地“三农”工作都将迈上新台阶。二是农业基础不断改善的机遇。去年下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坚持“拨燃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思路,打造亮点、以点带面,“大凤垭”观光生态园、大树桂花畜牧养殖园、河西万亩胡萝卜种植基地、212线10万亩冬菜种植基地、吉安镇吉安文明新村等亮点初见成效,我区农村工作已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这为我区今年农村工作快速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是群众积极性高涨的机遇。去年以来,区委、区政府认真落实国家关

13、于粮食安全、农业税税率调整、粮食直补等政策,加之农产品物价较大程度地提高,农民参与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高涨,今年,省委、省政府将全面停征农业税,农民群众发展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还将极大程度地调动起来。 三是努力发展菜业经济。围绕城市、超市和龙头企业,发展蔬菜32万亩(包括一线、二线蔬菜),抓好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实施,将河西1万亩胡萝卜种植面积沿嘉陵江扩展到1.5万亩,进一步优化胡萝卜品种,注册“河西胡萝卜”商标;借助天冠冬菜品牌,整合羊口、世阳冬菜加工厂生产能力,将文峰、李渡等乡镇的冬菜面积增加到13万亩,力争全年蔬菜总产达26.15万吨(比2014年增长5%),带动农民增收13元。四是壮大果业经济。抓

14、好凤垭山、木老、一立万亩优质伏季水果基地建设和成南高速公路沿线生态经济走廊带建设,成片发展优质果园1000亩;整合现有资源优势,改良中华寿桃基地内劣质桃树2014亩,力争全年水果总产4万吨(比2014年增长15%),带动农民增收12元。五是培育竹业经济。以四川龙竹股份有限公司落户我区为契机,新栽植龙竹1.5万亩,抓好我区江河沿岸2.5万亩龙竹的管护,打造嘉陵江西河竹业“精品线”;选址建设龙竹精深加工厂,力争6月建成投产,竹业经济总产值达1000万元,带动农民增收10元。(三)大力实施亮点辐射带动工程。按照胡锦涛总书记 “将凤垭山建成南充的旅游胜地”的指示要求,把握凤垭山发展起飞的第二次战略机遇

15、期,突出打造“大凤垭”亮点工程。区委、区政府争取将凤垭山开发纳入省以工代赈“十一五”规划,挤入全市亮点工程盘子。完成凤垭山木老大树“大凤垭”发展规划修编,探索梯次开发、农业保险、产业分包等新机制;整合项目、捆绑资金,打通并硬化凤木路,改良沿线劣质果树500亩,新建优质果园500亩。努力加快凤垭山农业生态核心园区、木老“桃花节”旅游景点建设,打造凤垭山木老大树“大凤垭”城郊立体农业产业“金三角”。同时,在全区范围内大力推广凤垭山模式,鼓励、吸引更多的业主参与农业产业化开发。 (四)大力实施劳务产业致富工程。坚持服务引导,有序输出劳动力;健全工作机制,组织引回生产力,大力推广“白家村劳务输出”模式,组建“农民工联合会”等劳务输出载体,建立稳定的劳务输出基地和畅通的劳务输出渠道;继续开展培训一门技术、介绍一份职业、致富一个家庭、带动一方群众的“四个一”活动;实施招商引资与就业工作“三同时”(即项目签订时签订用工合同、项目进场时培训失地农民、项目建成后推荐上岗)合作,搞好劳务定单培训、定向培训和后续服务,扩大成建制劳务输出规模,继续打造“嘉陵保姆”等家政服务品牌。2014年培训农民工1万人次,劳务输出保持15万人以上,劳务收入增至9亿元;回引企业50个,回引资金5000万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