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课件6新人教版必修4讲义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823856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3.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课件6新人教版必修4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课件6新人教版必修4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课件6新人教版必修4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课件6新人教版必修4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课件6新人教版必修4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政治《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课件6新人教版必修4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政治《综合探究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课件6新人教版必修4讲义(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持唯物辩证法 反对形而上学,综合探究:,内因:,1、内因和外因的含义,是事物的内部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事物的外部矛盾,是指一事物与它事物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外因:,2、矛盾在事物变化发展中的作用,理解:,一、内因和外因,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根本原因,内因决定着事物发展的 性质和方向。,内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通过观察你发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39 C,37-39 C,37 C,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必要条件, 对事物的变化发展起加速和延缓的作用。,一个生命垂危的病人,如果遇到医德高尚、医术高明的医生,并且具备良好的医疗设备和必

2、要的药物,病人就可能得救,起死回生;相反,如果遇到不负责任或者医术不高的庸医,或者缺少必要的医疗条件,病人可能死亡。 这说明了什么道理?,结论:外因对事物的发展不仅不可缺少,而且有时甚至还起着非常重大的作用。,外因能不能撇开内因而起作用呢?,已经无法医治了呢?,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外因对事物变化发展的主要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实现内因对事物发展的性质和方向的决定作用; 能够对事物变化发展起到加速和延缓作用。,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堡垒容易从内部攻破,说明在事物的变化中内因的作用是第一位的,外因的作用是第二位的。苍蝇叮蛋的前提是蛋有缝。,辨析题,巩固练习,在事物发展中相当于什么?,一定吗?,怎样才

3、能出高徒吗?,名师出高徒。,对出高徒有没有帮助?,答:这个观点是片面的 1、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起作用,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此要求我们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 2、题中的观点看到了名师作为外因对高徒成长的重要作用,这是合理的,正确的。但它忽视了出高徒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而不在于事物的外部,没有徒弟的努力,再高的名师也出不了高徒,因为外因必须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3、所以要出高徒,必须把名师的引导与高徒的努力结合起来,即坚持内外因相结合的观点。反对外因决定论。,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方法论,发展,内因 (内部矛盾),外因

4、 (外部矛盾),通过,根据,条件,发展方向,加速、促进,延缓、阻碍,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决定,影响,性质,原因,阅读课本第83页“理论评析”,填表,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承认矛盾,事物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否认矛盾,事物变化原因是外部力量推动,承认矛盾,否认矛盾,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事不关已,高高挂起,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联系的观点,孤立的观点,(1)分歧之一:联系的观点与孤立的观点的对立。,二、理论评析,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发展的观点,静止的观点,(2

5、)分歧之二:发展的观点与静止的观点的对立。,有所为,有所不为,有利就为,没利不为,1、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分歧。,全面的观点,片面的观点,(3)分歧之三:全面的观点和片面的观点对立,(4)根本对立(根本分歧),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为什么?,因为矛盾的观点:,第一、辩证法承认矛盾,就必然承认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主张用联系的观点去看问题。相反,形而上学否认矛盾,就必然否认事物的普遍联系,主张用孤立的观点看世界。,第二、唯物辩证法揭示了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它必然承认事物的发展,主张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而形而上学由于否认矛盾

6、,也就否认了事物的变化和发展,只能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第三、唯物辩证法揭示了事物发展的源泉,即事物内部矛盾双方的对立统一,所以就必然用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而形而上学却相反。,总之,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种种分歧,究其根本原因,关键就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承认矛盾,主张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形而上学的根本观点是否认矛盾,孤立地、静止地、片面地看问题。,2、学习上述理论的方法论意义,在日常的工作、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逐步学会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切忌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

7、题。,牢固树立和坚决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如何正确看待腐败现象?,坚持联系的观点: 腐败现象是一种历史现象,有复杂的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与党的性质、宗旨以及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是根本不相容的。,坚持全面的观点: 腐败现象只是发生在少数人身上,这是支流,各级领导干部绝大多数是好的或比较好的,他们在勤勤恳恳地为人民而工作,这是主流。,坚持发展的观点: 在同腐败现象作斗争问题上,党和政府的态度始终旗帜鲜明,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们应坚信在广大群众的参与下,共产党一定能经受考验,最终取得胜利。,活学活用,3、坚持辩证法和坚持唯物主义是统一的,(1)它们研究的

8、对象是统一的,即客观世界。只不过两者研究的角度不同,唯物论要说明世界的本质 “是什么”,辩证法则要进一步回答世界的状况“怎么样”。两者相互渗透、不可分割。,(2)唯物论离不开辩证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论是坚持辩证法的唯物论,它全面地、联系地、发展地解决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同时充分肯定了人的主观能动作用。,(3)辩证法也离不开唯物论。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是唯物论的辩证法,而不是唯心主义的辩证法。它认为辩证法总的观点和规律应当是从客观物质世界中抽象出来的,而不是在主观臆造的。,(4)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每个原理之中,离开了辩证法的唯物主义和离开了唯物主义的辩证法,都不是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要把两者统一起来,有机地相结合。,1、第一组材料中,老子的言论体现了联系的观点,而郭象的言论则体现了孤立的观点;第二组材料中,韩非的言论体现了发展的观点,而董仲舒的言论则体现了静止的观点;第三组材料中,黑格尔的言论承认了矛盾,而杜林的言论则不承认矛盾的存在。 2、老子、韩非和黑格尔的言论,表现了辩证法的思想,郭象、董仲舒和杜林的言论则代表了形而上学思想。,三、材料分析,3、上述材料说明的哲学道理: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矛盾具有普遍性,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有矛盾,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是不存在的。,4、不能找到不包含矛盾的事物。无论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还是在人们的思

10、维领域,矛盾都是普遍存在的。,5、“小鱼胜大坝”的故事说明的哲学道理: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其中没有任何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即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同时联系又具有客观性,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是人们强加的。人们既不能否定一事物与周围事物的客观联系,也无法割断事物的昨天与今天,今天与明天联系。,6、这一态度说明了:一是一切从实际出发;二是尊重事物之间的联系;三是尊重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7、“十个统筹”包含的哲学道理: (1)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整个世界就是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一。“十个统筹”立足全局,着眼整体,正确反映了经济、社

11、会、自然发展中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 (2)事物及其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要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我们的发展的重点,促使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经济和社会之间,国内外发展之间的平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3)经济、社会、自然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我们的改革和建设只有按客观规律办事才能成功。“十个统筹”反映了经济、社会、自然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符合客观实际和客观规律的正确决策。 (4)认识是不断发展的。贯彻“十个统筹”,按照“十个统筹”的要求提出改革目标,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辩证法部分知识结构,辩证法,形而上

12、学,联 系,发 展,矛 盾,含义,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构成,含义,实质,趋势,状态,原因,含义,普遍性,特殊性,主次矛盾,主次方面,内外因,孤 立,静 止,片 面,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前途充满信心准备走曲折路,适度、促进、重视量的积累,联系的根本内容,地位是否变化,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两点论两分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内外因相结合,对立,1、只见部分不见整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是( ),A、唯心主义观点 B、唯物主义观点 C、形而上学的观点 D、唯物辩证法的观点,C,单项选择题,2、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是( ),A、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还是用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13、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还是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C、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还是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D、是否承认矛盾,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D,3.这幅“过关”漫画主要反映唯物辩证法( ),A.要一切从实际出发 B.要坚持适度原则 C.要善于抓主要矛盾 D.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过关,B,4.读漫画“宝宝快跳!”,从辩证唯物论看,父母的要求是 ( ),A.形而上学,孤立的看问题 B.主观主义,不从实际出发 C.急于求成,不注意量的积累 D.强调客观,忽视主观能动作用,宝宝快跳,B,1、下列成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观点的是( ),A、居安思危 B、怨天尤人 C、扬长避短 D、竭泽而渔,AC

14、,不定项选择题,2、只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自觉地按唯物辩证法办事,才能少犯错误,少走弯路。这是因为( ),A、唯物辩证法正确地回答了物质世界状态怎么样 B、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 C、唯物辩证法为人们提供了解决一切问题的公式 D、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AD,思考以下事例体现了辩证法或形而上学的什么观点,战国时,楚国人想袭击宋国,先派人去测量雍水的深浅,做好了标志。深夜,雍水突然暴涨,楚国人没有想到,还按原来测量的标志偷渡。结果1000多人被淹死,其余的都惊慌逃散了。,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有个医生自称善长外科。军营里有位副将在战场上中了流箭,箭头深深地扎进膜

15、内,他立即请那位医生来施行手术。医生掏出一把大剪刀,剪去了露在外面的半截箭杆,就要辞退。副将说:“箭头还扎在肉里头,怎么不取出来?”医生说:“这是内科的事,与外科无关。”,医生是在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材料解析: 北京市光明小学校长刘永胜提出的“我能行”激励式教育方法,受到市委书记贾庆林的肯定,称赞是一个值得提倡的推行素质教育的做法之一。 “我能行”教育概括为8句话:相信自己行,才会我能行;别人说我行,努力才最行;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不但自己行,帮助别人行;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争取全面行,创造才最行。 阅读材料请回答: “

16、我能行”教育方法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哪些观点?,(1)“别人说我行,努力才最行”体现了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的道理,只有经过自身努力,才能行。反之,不去努力,即使我行也不行。 (2)“你在这点行,我在那点行”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的道理,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有因材施教,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 (3)“今天若不行,明天争取行”体现了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激励学生的成长。 (4)“能正视不行,也是我能行”体现了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5)“相互支持行,合作大家行”体现了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真情对话,90后的王小宝没什么工作和技术经验,只能随父亲在某城市的建设工地打工,可是连水泥也卸不动。南通一家电器公司准备招500名一线生产工人,前去应聘的王小宝想坐办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