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一可观察不安全行为识别与分析报告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482195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60 大小:1.7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验一可观察不安全行为识别与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试验一可观察不安全行为识别与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试验一可观察不安全行为识别与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试验一可观察不安全行为识别与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试验一可观察不安全行为识别与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试验一可观察不安全行为识别与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验一可观察不安全行为识别与分析报告(6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安全心理学实验指导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验一 可观察不安全行为识别与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验目的,1.对不安全行为进行识别、记录、分析计算 2.提高学生处理和分析不安全行为的能力和意识,实验原理,据统计事故的发生80%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但是我国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实践中,缺少对学生不安全行为识别和分析能力的培养。不安全行为的识别和纠正对安全工程专业的教学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Observer行为观察分析系统是研究人类行为的标准工具,可用来记录分析被研究对象的动作,姿势,运动,位置,表情,情绪,社会交往,人机交互等各种活动;记录被研究对象各种行为发生的时刻、发生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

2、,然后进行统计处理,得到分析报告,实现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定量化处理。,实验仪器,1.行为统计分析软件 2.手持式数据输入器Panasonic NV-GS238,实验步骤,1.指导学生对常见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组讨论并记录 2.学生以组为单位对其定义的不安全行为进行现场采样 3.运行Observer行为观察分析软件对采集的样片进行分析,实验注意事项,1.在可观察不安全行为识别与分析试验中,测试着根据预先制定的不安全行为观察目标进行讨论和记录,然后有目的地进行视频采集活动。这本身就是不安全行为主观认定和客观测量之间的匹配过程,能够提高学生关于不安全行为的认知程度。 2. Observer行为观察分析软件

3、能够对多种不安全行为进行编码和定义。如定义高空作业为h-operate,不系安全带为tieless等,则可以实施动态的对样品中行为进行记录和统计。对于一些具有多重特征的参数,软件也能够多次回放录像分别观察被观察者的多个行为并输入计算机,能够记录分析两个以上被观察者同时进行的行为。,实验注意事项,3运用Lisrel结构方程软件或是Obsever软件自带的权重分析功能。可有效计算导致不安全行为发生或是事故发生的各个影响因素之间的权重大小。并能发现和计算潜在的事故影响因素 4.在实验中,由于样品采集的客观性。在实践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一些技巧,尽可能不影响被试者的状态。提高现场工作和获取客观有效资料的

4、工作方法 5.通过对不安全行为主观预定的记录和软件测试分析结果的对比,提高了不安全行为的辨识、分析能力。 为不安全行为的定量化测量提供了可行的方案,实验报告要求,1.题目:一般既要指出自变量,也要指出因变量 2.摘要:要求概括、简洁(3000汉字,100-150英文单词) 3.引言:说明实验的意义以及问题的来源,指出问题的背景资料,提出假设 4.方法:说明实验设计、被试选取、材料和仪器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实验程序 5.结果:统计数据,说明结果和表示结果(图和表) 6.讨论:根据结果回答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指出假设是否可靠 7.结论:以条文形式,简短说明实验验证了或否定了什么假设 8.参考文献:写明题

5、目、出处、作者及出版日期等 9.附录:原始资料、重要的实验材料或指导语,实验二 动作技能的迁移与动作技能练习曲线,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验目的,检验右手镜画练习对左手练习的迁移作用,实验原理,迁移是指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的影响,从迁移的效果来看迁移可以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迁移起积极作用的叫正迁移,起消极作用的叫负迁移。 镜画仪是心理学学习实验常用的仪器,主要用于练习效果的研究和动作技能的迁移研究。,实验仪器,镜画仪由一个金属双轨构成的六角星图案板、平面镜、遮板和计数器、计时秒表等构成,实验步骤,1.被试面对镜子正坐,调整平面镜使镜内图案正对被试;同时,调节遮板,让被试只能在镜中看见案板 2.

6、被试非优势手执笔,在主试发出“开始”时,被试先用探笔触一下计时圆点然后在六角星双轨内尽快画一遍,要求笔不能接触双轨的任何一边,当探笔接触双轨一次,计数器就会自动显示一次错误;画完一遍再用探笔触一下计时圆点,电子秒表自动显示画完一次所用的时间。主试将被试的错误次数和实验时间记录下来 3.被试再用优势手按照步骤(2)做10遍,主试记录每次实验结果 4.被试再用非优势手做2遍,主试记录实验结果 5.实验过程中,被试右手为优势手,左手为非优势手,实验报告要求,1.题目:一般既要指出自变量,也要指出因变量 2.摘要:要求概括、简洁(3000汉字,100-150英文单词) 3.引言:说明实验的意义以及问题

7、的来源,指出问题的背景资料,提出假设 4.方法:说明实验设计、被试选取、材料和仪器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实验程序 5.结果:统计数据,说明结果和表示结果(图和表) 6.讨论:根据结果回答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指出假设是否可靠 7.结论:以条文形式,简短说明实验验证了或否定了什么假设 8.参考文献:写明题目、出处、作者及出版日期等 9.附录:原始资料、重要的实验材料或指导语,实验三 艾森克人格测试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验目的,通过测试评定学生的“神经质(简称N,即Neuroticism之略)”、“外内向(简称E,即Extrovevsion和Introvevson之略)”、“掩饰、虚

8、报(简称L,即Lie之略)”、“精神质(简称P,即Psychoticism之略)”,调查各个个性维,并分析其与安全生产的关系.,实验仪器,EP108C基 础 心 理 实 验 系 统,实验步骤,1.进入系统 2.首先输入被试的姓名,出身年、月、日,性别 3.录入完毕,屏幕将呈现实验指导语 4.被试理解实验指导语后,用鼠标单击“开始测验”按键开始测验。此时屏幕上会出现一系列问题,被试按实验指导语的规定,手握鼠标,食指按鼠标左键,使鼠标光标指向所选择位(“是”、“不是”),按键即可。直至88个题全部结束 5.测验结束屏幕显示“人格布局图”及个体测验所在位。亦可显示对个体的评价,实验报告要求,1.题目

9、:一般既要指出自变量,也要指出因变量 2.摘要:要求概括、简洁(3000汉字,100-150英文单词) 3.引言:说明实验的意义以及问题的来源,指出问题的背景资料,提出假设 4.方法:说明实验设计、被试选取、材料和仪器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实验程序 5.结果:统计数据,说明结果和表示结果(图和表) 6.讨论:根据结果回答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指出假设是否可靠 7.结论:以条文形式,简短说明实验验证了或否定了什么假设 8.参考文献:写明题目、出处、作者及出版日期等 9.附录:原始资料、重要的实验材料或指导语,实验四 瞬时记忆测量试验与个人安全能力对比分析,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验目的,证实瞬时记忆现象及

10、其性质,了解部分报告法和延迟报告法。,实验原理,瞬时记忆是记忆模式中的第一阶段,它是指感觉经验发生后,感觉信号在脑的感受区保留一个短暂时间的能力。通过实验,发现立即部分报告法测得的保持量高于延迟报告法的保持量,这是由于延迟报告法使得信息超出了瞬时记忆范围,而一部分未被注意的信息又无法进入短时记忆。 瞬时记忆有助于信息的累积,为人们感知事物的连续性提供了可能。,实验仪器,EP2004型心理实验台及EP801速示仪,卡片42张,注视卡片1张,笔、纸若干。,实验步骤,1.从实验卡片中任意抽取30张,随机分成3组,每组10张,把每组的卡片号码写在记录纸上,交给被试作反应记录纸(要求回忆行数不要写上),

11、另一张记录纸上主试要写上要求被试记忆的行数。 2.将主机与附机EPT801连接好,打开电源,按键。 3.主试根据屏显内容设置把注视卡片插入B视场,把第一组中第1张卡片插入A视场。 5.被试见绿色指示灯后,眼睛靠近观察窗口,看注视卡片,按键测试开始,依据主试要求,回忆并写下数字和字母,直至做满10次,鸣响,黄色指示灯亮,测试暂时结束,被试休息2分钟。 6.主试选再做一次,按相同方法,继续进行下一组测试,共做3组。,实验报告要求,1.题目:一般既要指出自变量,也要指出因变量 2.摘要:要求概括、简洁(3000汉字,100-150英文单词) 3.引言:说明实验的意义以及问题的来源,指出问题的背景资料

12、,提出假设 4.方法:说明实验设计、被试选取、材料和仪器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实验程序 5.结果:统计数据,说明结果和表示结果(图和表) 6.讨论:根据结果回答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指出假设是否可靠 7.结论:以条文形式,简短说明实验验证了或否定了什么假设 8.参考文献:写明题目、出处、作者及出版日期等 9.附录:原始资料、重要的实验材料或指导语,实验五 暗适应感觉类试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验目的,主要用于心理学教学实验,也可用于驾驶员适宜性检测等领域的测试应用。,实验原理,暗适应是视觉在环境强烈变化的一种重要适应功能,表现为人眼由明亮处马上转入黑暗处视觉有一个逐步恢复和适应的过程。由于瞳孔受到由

13、亮到暗的刺激大小随之变化,视神经和视网膜也随之产生生物化学变化,这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使视觉逐步适应暗环境,这个过程称为暗适应。 暗适应与人眼受到强光刺激的程度和时间都有关系,受到刺激的光强度越大时间越长达到完全适应所需的时间越长。,实验仪器,BD120型 暗适应仪 本仪器由微电脑控制,控制时间准确。主机包括:控制电路,主试操作面板,被试观察窗,强光照明,弱光照明等,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 2.被试必须是视力正常者(包括矫正视力达到1.0),不能是夜盲症的患者 3.主试按仪器侧面电源线插座旁的“启动”键,开始测试 4.强光照明灯点亮,延时30秒钟。熄灭转入弱光照明,当强光灯熄灭的同时视敏度数字标

14、的窗口打开 5.被试在视觉恢复到能看清前面的数字时,尽可能由上至下分段读出,直至10行数字读完或测试时间到窗口挡板再次挡住。主试根据被试的口头报告,对应呈现的视敏度表记录被试的识别程度,即被试的视敏度(视力)值,实验注意事项,实验完毕后,不必拆卸观察窗,但应加入观察窗两侧的挡尘板,以防尘土进入箱体中。,实验报告要求,1.题目:一般既要指出自变量,也要指出因变量 2.摘要:要求概括、简洁(3000汉字,100-150英文单词) 3.引言:说明实验的意义以及问题的来源,指出问题的背景资料,提出假设 4.方法:说明实验设计、被试选取、材料和仪器的选择以及具体的实验程序 5.结果:统计数据,说明结果和

15、表示结果(图和表) 6.讨论:根据结果回答所要解决的问题,并指出假设是否可靠 7.结论:以条文形式,简短说明实验验证了或否定了什么假设 8.参考文献:写明题目、出处、作者及出版日期等 9.附录:原始资料、重要的实验材料或指导语,实验六 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测试实验,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实验目的,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是关于人对空间方位的知觉能力和短时记忆能力的一种度量。心理研究结果指出,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可以作为区分个体空间方位知觉的一种心理指标。 测定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对于从事某些军事兵工种人员、驾驶员及运动员都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原理,空间位置记忆能力的测试,以往

16、均采用手工操作,但由于测试的程序复杂,操作时极易发生错误,而且时间控制也很难精确,影响了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空间位置记忆广度测试仪克服手工操作的种种弊病。 本仪器采用单片机控制刺激自动呈现,呈现时间精确,能自动计算空间位置记忆广度,直接显示测试结果,操作简便,体积小巧,携带方便。,实验仪器,仪器由主试面板、被试面板、控制器等部分组成。 主试面板设有四位数码管实时显示计分、计错、计位。按动“显示”键可观察计分、计错、计位的数值。“功能”选择键及功能指示灯用于选择仪器的三个功能。被试面板设有16个带灯的方键,排成 44方阵, 随机显示空间位置刺激组。设有一个启动键控制仪器的工作。,实验步骤,(一)主试操作 1.插上220V电源插头,打开电源开关,仪器自动选择实验 2.功能选择:用户按“功能”选择键来选择工作方式,仪器的相应功能指示灯亮,其变化规律是 “实验I”、“实验II”、“检测”三个功能循环 3.显示选择 4.复位 5.自检,实验步骤,(二)被试操作 1) 当主试选择好“实验”后,让被试注意44方阵,并按下启动键,测试开始 2) 每一空间位置刺激组按随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