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80950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人教版)(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地表形态的塑造,第一讲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夯基础,析考点,明考向,提能力,强专项,一、内力作用 1能量来源 主要是 产生的热能。 2表现形式及作用,放射性元素衰变,断裂带,海陆变迁,喷出地表,特别关注 就全球来看,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但在不同时期,不同区域,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有主次之分。,二、外力作用 1能量来源 主要是 。 2表现形式及作用,太阳辐射能,生物,崩解和破碎,冰川,破坏,离开,侵蚀,平缓,流水,堆积,堆积,平缓,特别关注 (1)各种各样的地表形态都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一 般来说,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但在一定的时间和地点,外力作用

2、可能占优势,如河 流或风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2)要注意比较风化与侵蚀两种作用的差异。风化是岩石 在无外力的作用下,受物理、化学、生物作用而发生 的破坏。虽然有个“风”字,但它与风并无关系。侵蚀 则是在“外动力”作用下发生的破坏,这些“外动力”包 括风力、流水、冰川、海浪等,相应地就有风力侵蚀、 流水侵蚀、冰川侵蚀和海浪侵蚀。,三、岩石圈的物质循环,(1)岩石的分类:A是 ;B是沉积岩(或变质岩);C 是 (或沉积岩)。 (2)地质作用: ; (或变质作用); 变质作用(或外力作用); 。,岩浆岩,变质岩,冷却凝固,外力作用,重熔再生,灵犀一点 判读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关系图的三个关注点 (1

3、)自岩浆始至岩浆终,且岩浆岩只能由岩浆冷却凝固而成。 只有一个箭头指向的为岩浆岩。 (2)沉积岩与变质岩可以相互转化。有两个箭头指向的为沉 积岩或变质岩。 (3)三大类岩石都可以在地下重熔再生,形成岩浆。有三个 箭头指向的为岩浆。,考点一线串,应用闯一关,1(2012温州十校联考)读某半岛(板 块局部)向北俯冲示意图,回答 (1)(3)题。 (1)该半岛向北俯冲形成( ) A喜马拉雅山 B阿尔卑斯山 C安第斯山脉 D阿特拉斯山,(2)该半岛由距今7 100万年至距今1 000万年间,向北移动 大约 ( ) A2 460千米 B3 540千米 C4 730千米 D5 280千米 (3)图示范围包

4、括的板块有 (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现代该半岛的经纬度位置即可判断出该半岛为印度半岛,其向北俯冲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而形成喜马拉雅褶皱山系,故A项正确。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半岛在距今7 100万年至距今1 000万年间向北移动了大约48个纬度,故实际移动距离约为5 300千米,故D项最接近。第(3)题,将全球六大板块分布的经纬度位置与图示相对照,即可判断出D项正确。,答案:(1)A (2)D (3)D,考点一线串,特别关注 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相应的地貌表现 (1)不同区域的主导性外力作用不同: 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

5、貌和风力沉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沉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状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 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沉积。因此,上游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冰川作用:高山上侵蚀冰斗、角峰等;山下堆积冰碛湖、冰碛垄等;风力作用:在干旱区,风力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柱、雅丹地貌;在风力搬运途中,形成移动沙丘、堆积地貌(如黄土高原)等。,应用闯一关,22010年11月24日,中国地质工作者首次探入

6、敦煌附近 180千米处的无人区魔鬼城,对这一国内最大的雅丹地 貌区域进行了全面考察。读图,回答(1)(2)题。,(1)形成雅丹地貌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地壳上升运动 B风力侵蚀作用 C流水沉积作用 D冰川侵蚀作用 (2)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 ( ) A B C D,解析:第(1)题,雅丹地貌是一种典型的风蚀性地貌。第(2)题,雅丹地貌形成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发育这种地貌的地质基础,即湖相沉积地层。图中是岩浆,是侵入岩,是喷出岩,是沉积物,是沉积岩,是变质岩。故形成雅丹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图中的。,答案:(1)B (2)B,例1 (2011大纲全国高考)读图,完成(1)(2)题。

7、,(1)组成该山体岩石的矿物直接来自 ( ) A地表 B地壳上部 C地壳下部 D地幔,(2)在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中,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 可转化为 ( ) A喷出岩 B侵入岩 C沉积岩 D变质岩,读图和问题可获取如下信息: (1)从“图片中的景观”可知为火山喷发。火山喷发的物质 来自地幔中的软流层。 (2)从“该山体岩石在地球表层可转化为”可知是表层岩石 受风化、侵蚀、搬运、堆积等作用变为沉积岩。,答案 (1)D (2)C,例2 (2011安徽高考)下图为某河流局部水系及甲地月平均径流量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完成(1)(2)题。,(1)图中甲地河流搬运能力最弱的时期是 ( ) A11月至次年1月

8、 B2月至4月 C5月至7月 D8月至10月 (2)甲地径流峰值显著滞后于降水峰值的主要原因是( ) A蒸发旺盛 B河道弯曲 C地势起伏 D湿地调蓄,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11月、12月、1月径流量最小,河流的搬运能力最弱。第(2)题,径流峰值滞后于降水峰值的原因与沼泽地的调蓄功能有关。,答案 (1)A (2)D,(1)河流的搬运能力与降水量大小无直接关系,但与河流 的径流量和径流速度直接相关。 (2)湿地具有提供食物、药材等农副产品;提供水源;保 护生物多样性;调节气候,美化环境;涵养水源,调 蓄洪峰;降解污染,净化水体;为野生动物栖息、繁 殖提供条件等功能。,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

9、在学习中还需要掌握地壳物质循环过程的各种变式图,如下图所示:,以上各图中数字所代表的地质作用分别代表的含义;1冷却凝固;2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3变质作用;4重熔再生。,(2012南京模拟) 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图中B、D代表的岩石分别是 ( ) A侵入型岩浆岩、沉积岩 B沉积岩、侵入型岩浆岩 C变质岩、喷出型岩浆岩 D沉积岩、变质岩 (2)图中表示的是 ( ) A外力作用 B变质作用 C上升、冷却凝固 D重熔再生,解析:第(1)题,地幔是岩浆的源地,所以A为岩浆,喷出地表,形成E喷出型岩浆岩,B则为侵入地表形成的侵入型岩浆岩。沉积物经固结成岩作用形成D沉积岩;直接转化为岩浆的C是变质岩。第(2)题,是转化为变质岩的过程,代表变质作用。,答案:(1)A (2)B,点击下图进入,点击下图进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