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80923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1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2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章第1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a. 概述人体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调节过程。b. 说明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c. 概述人脑的高级功能。2.能力目标a.通过观察兴奋传导的动态过程,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等逻辑推理能力。b. 通过利用电学原理分析膜电位变化,提高学生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的迁移能力。3.情感目标a. 通过科学发现,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不断探究的科学精神。b. 透过纷繁复杂的生命现象揭示事物普遍联系,建立唯物主义世界观。c.通过认识生命本质,渗透协调美和思想美。二、教学要点a.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b. 人脑的高级功能。三、教学

2、难点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四 教学流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环节一:课程导入讲述:完成一个反射活动需要多个神经元参与,那么一个神经元产生的兴奋是如何向下一个神经元传递的呢?要了解兴奋在神经元的传递原理,首先需要了解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方式。倾听、回忆。导入本节课题。环节二:讲授新课一、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一)神经元之间的联系结构:突触。1. 课件展示神经元的结构图解,引导学生复习神经元结构。2.弄清神经元结构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弄清突触相关结构与神经元关系。问题1:突触常见类型有哪些?问题2:突触包括哪几部分结构?其突触前膜、突触后膜分别对应神经元哪部分结构?突触间隙的液体对

3、应内环境哪部分组成?2.课件展示突触结构图解并讲解。突触前膜是突触前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后膜是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突触间隙实际上就是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细胞间隙,充满组织液。(二)兴奋在突触的传递1,设问:兴奋在神经元之间还能以电信号形式传递吗?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并思考讨论。(1)兴奋在突触以什么形式传递?(2)神经递质以什么方式进入突触间隙?(3)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什么结构(物质)发生特异性结合?(4)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5)在一个反射活动中,兴奋的传递方向是单向的还是双向的?为什么?(6)突触小体、突触后膜、突触完成的信号转换模式各是什

4、么?3.在学生回答基础上,给以纠正归纳,利用多媒体展示突触间传递信息的动态过程,结合板书讲解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4.根据兴奋在突触的传递图解,共同归纳其传递特点。(1)信号转换: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2)特点:单向性。(3)兴奋在突触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速度要慢。讲解:兴奋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需要经历递质的释放、扩散以及对突触后膜作用的过程。【典型例题】(2014上海卷)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 ) 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 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 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 D突触前神经元的

5、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答案】C二、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1. 课件展示神经系统图解,引导学生回忆神经系统组成:包括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大脑、脑干、小脑)和脊髓,周围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2. 指导学生观察教材“各级神经中枢示意图”,讲解各级神经中枢功能。大脑皮层:调节机体活动的最高级中枢;小脑:维持身体平衡的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水平衡调节中枢,还与生物节律等的控制有关;脑干:有许多维持生命活动必要的中枢,如呼吸中枢、心血管中枢;脊髓:调节机体运动的低级中枢。3.设问:这些神经中枢是各自孤立地对生理活动进行调节的吗?2. 让学生阅读教材的资料分析,思考讨论题。

6、(1)成人可以有意识地控制排尿,为什么婴儿不能?(2)材料3的患者出现不受意识支配的排尿情况,是哪里出了问题?(3)这些材料说明神经中枢之间有何联系?3.在学生充分讨论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脑作为控制排尿的高级中枢,可以控制脊髓排尿的低级中枢,从而有意识控制排尿行为,说明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使得相应器官、系统的生理活动进行得有条不紊。三、人脑的高级功能1.讲述: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最高级部位。它除了对外部世界的感知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外,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和思维等方面的高级功能。2.指导学生观察教材“人类大脑的言语区”

7、图解,介绍S区的功能及损伤后症状,其余三个言语区让学生分析讨论其功能及损伤后症状。3.共同归纳语言中枢受到损伤而引起的功能障碍症。W区(书写言语区)V区(视觉言语区)H区(听觉言语区)S区(运动言语区)失写症失读症听觉性失语症运动性失语症4.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关于学习和记忆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和记忆涉及到脑内神经递质作用以及某些蛋白质的合成,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之间的活动以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的海马回区相关,长期记忆与新突触建立相关。指导学生联系学习记忆进行讨论。【典型例题】(2011海南单科,9)下列实例能够说明神经系统中的高级中枢对低级中枢有控制作用的是()。A

8、针刺指尖引起缩手反射B短期记忆的多次重复可形成长期记忆C大脑皮层语言H区损伤,导致人不能听懂别人讲话D意识丧失的病人能排尿但不能控制,意识恢复后可控制【答案】D观察、回忆、回答。阅读、思考、讨论、回答。观察、倾听、做读书笔记。阅读、思考、讨论、回答。观察、倾听、做读书笔记。观察、分析、呼应、归纳、做读书笔记。倾听、思考。演练、回答。回忆、呼应。阅读、思考、讨论。复习神经元相关知识,为兴奋 的传递续内容做准备。了解突触类型和理解突触结构,与神经元建立联系。通过学生自学、讨论和师生间的讨论、归纳,以及及课件的直观展示,理解兴奋在突触的传递过程。通过共同归纳兴奋在突触的传递特点,进一步理解其过程。运用兴奋的传递和传导特点解决问题。温故知新。环节三:课堂小结课件展示本节知识网络,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要点。呼应。突出本节重难点。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