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专题2 整合提升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808698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专题2 整合提升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 专题2 整合提升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高中生物 专题2 整合提升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专题2 整合提升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专题2 整合提升检测 新人教版选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2 整合提升突破1植物组织培养和花药离体培养及植物激素在其中的作用1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和花药离体培养技术比较项目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花药离体培养技术选材体细胞生殖细胞(精子)生殖方式无性生殖有性生殖相同点植物细胞全能性;外植体愈伤组织丛芽生根移栽;无菌技术;接种等2.植物激素在组织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是启动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性激素,其作用及特点如下表。激素使用实验结果使用顺序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同时使用分化频率提高生长素用量与细胞分裂素用量的比例该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

2、分化,抑制芽的形成该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该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突破体验1请回答下列有关植物组织培养的问题:(1)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植物材料称为_。(2)组织培养中的细胞,从分化状态转变为未分化状态的过程称为_。(3)在再分化阶段所用培养基中,含有植物激素X和植物激素Y。逐渐改变培养基中这两种植物激素的浓度比,未分化细胞群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据图指出两种激素的不同浓度比与形成芽、根、愈伤组织的关系。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等于1时,_。_。_。(4)生产上用试管苗保存植物的优良性状,其原因是_。答案(1)外植体(2)脱分化(或去分化)(3)未分化细胞群经分裂形成

3、愈伤组织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大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芽当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的浓度比小于1时,未分化细胞群分化形成根(4)组织培养形成试管苗的过程属于无性生殖,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解析(1)植物组织培养的材料叫外植体。(2)植物组织培养的核心过程是脱分化与再分化,脱分化指由分化状态变为未分化状态,再分化指由未分化状态变为分化状态。(3)仔细分析所给示意图,可知植物激素X与植物激素Y浓度比为1时,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大于1时利于细胞群分化出芽;小于1时利于细胞群分化出根。(4)植物组织培养是一种无性繁殖技术,有利于保护亲本的优良性状。突破2单克隆抗体制备的关键思路及筛选原因1关

4、键思路及操作依据(1)关键思路克隆单一的B淋巴细胞,形成细胞群。将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获得杂交瘤细胞。(2)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原因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不同种类的B淋巴细胞分泌的抗体不同。B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时不能无限增殖;骨髓瘤细胞能够无限增殖。2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的筛选及原因(1)第一次筛选是在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之后,因为有三种融合情况(只考虑细胞两两融合):B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骨髓瘤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而只有B淋巴细胞与骨髓瘤细胞的融合细胞才是需要的杂种细胞。(2)第二次筛选需先在多孔培养皿上培养,在每

5、个孔只有一个杂交瘤细胞的情况下开始培养,然后再筛选出能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群。由于该细胞群是由单个杂交瘤细胞克隆来的,所以产生的抗体一定是化学性质单一、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特别提醒上述B淋巴细胞为经过免疫的B淋巴细胞。突破体验21975年科学家首次利用B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出单克隆抗体。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病原体注入小鼠体内后,要经过_细胞处理后,才能被免疫细胞识别。(2)制备单克隆抗体所用的B淋巴细胞一般从脾中采集,然后以_作诱导剂,使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通过筛选和克隆培养,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的特点。(3)单克隆抗体的特点是_。根据图示写出应用杂交瘤技术获得单克隆抗体的

6、两种主要方法_。答案(1)吞噬(2)灭活的病毒或聚乙二醇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又能无限增殖(3)特异性强,纯度高、并可大量制备(或:专一性强、灵敏度高)体外培养法和动物体内培养法解析灭活的病毒和聚乙二醇均可诱导动物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同时具有两个亲代细胞的遗传特性;可以在体外也可以在体内培养杂交瘤细胞获得单克隆抗体。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