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弦切角的性质庖丁巧解牛知识·巧学 一、弦切角1.定义: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的角叫做弦切角.2.弦切角的特点:(1)顶点在圆周上;(2)一边与圆相交;(3)一边与圆相切. 误区警示 弦切角定义中的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图2-4-2各图中的角都不是弦切角.图(1)中,缺少“顶点在圆上”的条件;图(2)中,缺少“一边和圆相交”的条件;图(3)中,缺少“一边和圆相切”的条件;图(4)中,缺少“顶点在圆上”和“一边和圆相切”两个条件.图2-4-23.如图2-4-3所示,弦切角可分为三类:(1)圆心在角的外部;(2)圆心在角的一边上;(3)圆心在角的内部.图2-4-3二、弦切角定理1.弦切角定理:弦切角等于它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2.定理的证明:由于弦切角可分为三类,即图2-4-3所示的情况,所以在证明定理时分三种情况加以讨论:当弦切角一边通过圆心时〔图2-4-4(1)〕,显然弦切角与其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都是直角;当圆心O在∠CAB外时〔图2-4-4(2)〕,作⊙O的直径AQ,连结PQ,则∠BAC=∠BAQ-∠1=∠APQ-∠2=∠APC;当圆心O在∠CAB内时〔图2-4-4(3)〕,作⊙O的直径AQ,连结PQ,则∠BAC=∠QAB+∠1=∠QPA+∠2=∠APC.图2-4-43.在证明弦切角定理的过程中,我们从特殊情况入手,通过猜想、分析、证明和归纳,从而证明了弦切角定理.通过弦切角定理的证明过程,要学会用运动变化的观点观察问题,进而理解从一般到特殊,从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 知识拓展 由弦切角定理,可以直接得出一个结论:若两弦切角所夹的弧相等,则这两个弦切角也相等,我们把这一结论称为弦切角定理的推论,它也是角的变换的依据.弦切角定理也可以表述为弦切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夹的弧的度数的一半.这就建立了弦切角与弧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它为直接依据弧进行角的转换确立了基础.问题·探究问题 到目前为止,对于圆中有关的角我们已学过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它们各自有定义、定理及和它所对的弧的度数关系,这三种角在证明题和计算题中经常用到,它们是几何综合题中不可缺少的知识点.它们相互之间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如何把握这些联系和区别?思路:从理解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的定义、定理及与所对、所夹的弧的关系入手思考.探究: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是圆中三类重要的角,准确理解它们的定义、定理及与所对、所夹的弧的关系, 对于我们在圆中的计算、证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将这些知识总结对比列表如下,你可以在比较中把握其异同点,从而快速、准确地应用于解决问题.名称圆心角圆周角弦切角定义顶点在圆心的角顶点在圆上;两边和圆相交顶点在圆上;一边和圆相交;另一边和圆相切图形有关定理①圆心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的弧的度数②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弦的弦心距相等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有关推论四者关系定理的推论圆周角定理推论①、②、③弦切角定理的推论角与弧的关系∠AOB的度数=的度数∠ACB的度数=的度∠ACB的度数=的度典题·热题例1如图2-4-5,AD是⊙O的切线,AC是⊙O的弦,过C作AD的垂线,垂足为B,CB与⊙O相交于点E,AE平分∠CAB,且AE=2,求△ABC各边的长.J图2-4-5思路分析:∠BAE为弦切角,于是∠BAE=∠C,再由AE平分∠CAB和△ABC是直角三角形可得∠C的度数,进而解直角三角形即可.解:∵AD为⊙O的切线,∴∠BAE=∠C.∵AE平分∠CAB,∴∠BAC=2∠BAE.又∵∠C+∠BAC=90°,∴∠BAE=∠C=30°.则有BE=1,AB=,BC=3,AC=. 深化升华 本题应用弦切角、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为基础题型,求解此类题时,要注意弦切角在角的转换中的作用,本题正是由于这一条件,沟通了角之间的数量关系.例2如图2-4-6,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经过点A的⊙O与BC切于点D,与AB、AC分别相交于E、F.求证:EF∥BC.图2-4-6思路分析:连结DF,构造弦切角,于是∠FDC=∠DAC,根据AD是△ABC中∠BAC的平分线,得∠BAD=∠DAC,而∠BAD与∠EFD对着同一段弧,所以相等,由此建立∠EFD与∠FDC的相等关系,根据内错角相等,可以断定两直线平行.证明:连结DF.∵AD是∠BAC的平分线,∴∠BAD=∠DAC.∵∠EFD=∠BAD,∴∠EFD=∠DAC.∵⊙O切BC于D,∴∠FDC=∠DAC.∴∠EFD=∠FDC.∴EF∥BC. 方法归纳 证明两条直线平行的方法有:(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等.证题时可以根据图形与已知合理选择.本题由于有切线,所以考虑弦切角和它所对的圆周角.例3如图2-4-7,△ABC内接于⊙O,AB=AC,直线XY切⊙O于点C,弦BD∥XY,AC、BD相交于点E.图2-4-7(1)求证:△ABE≌△ACD;(2)若AB=6 cm,BC=4 cm,求AE的长.思路分析:第(1)问中的全等已经具备了AB=AC,再利用弦切角定理与圆周角定理可以得角的相等关系;对于(2),则利用△BCE∽△ACB建立比例式,解方程获得AE的长.(1)证明:∵XY是⊙O的切线,∴∠1=∠2.∵BD∥XY,∴∠1=∠3.∴∠2=∠3.∵∠3=∠4,∴∠2=∠4.∵∠ABD=∠ACD,又∵AB=AC,∴△ABE≌△ACD.(2)解:∵∠3=∠2,∠BCE=∠ACB,∴△BCE∽△ACB.∴.∴AC·CE=BC2,即AC·(AC-AE)=BC2.∵AB=AC=6,BC=4,∴6(6-AE)=16.∴AE=(cm). 深化升华 本题利用平行线、弦切角、圆周角等进行了角的转换,利用相似建立方程求线段的长度,综合应用时,必须非常熟悉图形中的各个量,盯准要求的数值,向图形和已知索取条件.任务型阅读在江苏高考英语试题中占有较大比重,考题形式以表格形和树状形为主,文章体裁以议论文、说明文为主,文章篇幅往往较长,阅读量大,但结构清晰。
该题型综合性很强,思维含量较高,答案既要忠实于原文,又要不局限于原文,原词填空题和词性、词形变换题在逐渐减少,通过归纳总结得出答案的题逐渐增多,另外还有推断作者意图和态度的考题,这必将增加该题型的难度,所以得分一直偏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