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

上传人:第*** 文档编号:114656912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PPTX 页数:15 大小:676.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巴巴罗萨计划突袭苏联,赵宇燕,简介,巴巴罗萨计划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侵苏行动的代号。该计划由时任德国陆军总参谋部第1军需部长保卢斯起草和指导,1940年8月底制定完毕。原名为“奥托“计划,后于1940年12月改为“巴巴罗萨“。整场作战于1941年6月22日展开。计划为快速攻克苏联北至阿尔汉格尔斯克、南至阿斯特拉罕的苏联西部领土。“巴巴罗萨“来自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的绰号“红胡子“(Barbarossa)。在作战的最初数个月里,德军沿用之前在西欧大获全胜的闪击战术,横扫了大半个东欧平原、歼灭数百万计战术不佳的苏联红军,展现出辉煌无比的战争艺术,但最后仍在莫斯科战役中受阻,导致

2、巴巴罗萨计划的失败。该计划开启了长达数年的东方战线,成为人类历史上最血腥的战争之一,数千万人因此罹难。,大致情况,计划内容,该计划主要内容有: 一、在对英作战结束之前,以一次快速的战役,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的时间内打垮前苏联; 二、先以突袭的办法歼灭前苏联西部各军区的部队,使其无法退往内地,然后以坦克部队为先导,并辅之以空军支援,分三路向前苏联腹地进攻,占领莫斯科、列宁格勒和顿巴斯。,计划前奏,为了进攻前苏联,德国又开始在外交上、经济上和军事上进行一系列准备,同时采取一些伪装和欺骗手段。1940年德国占领法国后,曾经制订过一个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但后来被放弃了,目的是为了全力进攻前苏联。但为

3、了掩盖“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又开始大造舆论,试图想让世人相信,它要实施“海狮计划”。德国采取了许多手段来迷惑人们的视线。他们先是制造假象,大量地印发英国地图,给部队配备大量英语翻译,并在英吉利海峡和加莱海峡沿岸集结大量的渡海及登陆工具,在海岸上配置了许多假火箭,派部队频繁地进行登陆作战演习,造成部队要大规模进攻英国的假象。然后,德军大规模东调,但他们却放风说,他们是为了在进攻英国之前,到东部地区去休整。,等到这一切都布置完毕后,德国开始从外交上入手,进一步迷惑前苏联人。他们首先在外交上停止了往常那种对前苏联的攻击,而把矛头转向英国。德国驻前苏联外交官,主动会晤前苏联高级官员,向他们解释说,德军

4、调往东部,只是为进攻英国而稍作休整,至于德国向波兰大举增兵,实际上是派年轻的士兵去替换将要退役的老兵。德军向芬兰大量增兵后,德国驻苏大使便去拜会前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予以解释,并且通知说,德国将取道芬兰向挪威北部派遣增援部队,又解释说,德军进入罗马尼亚是派军事代表去帮助罗马尼亚训练部队。,由于“海狮计划”的存在成功地掩盖了希特勒的作战意图,至1941年6月中旬止,德国已经在其东部同前苏联的边境上集结了190个师、共约500余万人,3800多辆坦克,5万门大炮和5100多架飞机。但是前苏联人却对希特勒的种种承诺和解释信以为真,因而对德军的军事部署并未加以注意。在德国发动进攻前,前苏联西部边境各军区军

5、以上的司令部均驻在城市里,部队也照常进行野营训练,前沿各师的阵地上只有个别连队值班。各军区的通信部队还在参加国防施工,野战炮兵和高射炮兵照常在射击场打靶或在军区集训。前苏联空军的飞机多集中于少数几个机场上。,计划初始,1940年7月,希特勒召集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会上希特勒宣布了一个预谋已久的作战计划:突然袭击前苏联,一举将这个苏维埃社会主义国家摧毁,尽管当时两国政府已经签署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为实施希特勒的作战意图,德军总参谋部立即着手拟订对前苏联作战的具体行动方案。该方案于12月底完成,并被定名为“巴巴罗萨计划”。,计划进行时,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不宣而战,以190个师,510

6、0架飞机,大举进攻前苏联。德军就象在进行军事演习一样,十分顺利地实施着“巴巴罗萨计划”,而前苏联方面毫无防备。德军航空兵对前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陆海空军基地及部队营房施以毁灭性轰炸,致使前苏联几乎完全瘫痪。德军又空袭了前苏联西部地区的66个飞机场,使苏军损失了1200架作战飞机。苏军面对敌人狂风暴风般的猛烈突袭,差不多完全丧失抵抗能力,只好向内地撤退。,战役结果,整场巴巴罗萨作战在11月开始的莫斯科战役中达到最高潮,尽管负责进攻莫斯科的中央集团军饱受秋季泥泞所造成的补给短缺之苦,仍被下令继续进攻;德军的进展在1941年12月初达到极限,前锋部队已经推进至莫斯科市郊,甚至见克里姆林宫到

7、了的螺旋状尖塔。然而这时斯大林手上仍保有数十万从西伯利亚前来支援的部队,这些部队拥有良好的冬季装备和补给,还有大量可以武装成民兵的青年人,很快便将逼近莫斯科的德军全数击退,并在接下来的反击战推回了冬季前的战线。 反观这时的德军则严重缺乏石油、冬季装备、和食物,同时也没有躲避之处,只得在原地驻扎挨过严酷的冬季。德军最后得以挡下苏联的反击行动,但却遭受了非常沉重的损失。 同时,夺下莫斯科也是德国迈向胜利的关键之一。历史学家之间一直存在争论的问题是:如果当初巴巴罗萨作战真的夺下了苏联首都,是否会造成苏联的彻底垮台?1941年12月美国也向轴心国宣战,在这短短6个月内德国的战略位置便彻底逆转了,因为德

8、国的军事生产能力根本无法应付长期的战争。,巴巴罗萨作战的结果对苏联和德国都同样不利。虽然德国无法成功的拿下莫斯科,但他们在半年时间内便夺下了苏联西部的庞大领土,包括乌克兰、白俄罗斯、波罗的海国家、以及一大片莫斯科西部的土地在内。这相当于500,000平方英里的土地,以及7500万的人民,事实上德国在之后的1.2年内又继续夺取了250,000平方英哩的土地,一直要到斯大林格勒和库尔斯克等战役后才被击退。在这些占领区域里,反抗德国统治的游击队迅速增长,而德国也毫不留情的加以镇压。德国也继续坚守这些土地,在接下来的许多战役里双方又蒙受了更多的损失。,直到1941年12月便有超过240万的红军人员被德

9、军俘虏,德国对红军俘虏的处置使得到战争结束时总计数百万会死于寒冷、饥饿、疾病等等。斯大林则将德国战俘以及曾经被德国俘虏的苏联士兵都流放至劳动营。少数族群也都被流放至东部的集中营。 1942年德国战败,评价,巴巴罗萨作战失败的主要原因是低估了苏联和红军的抵抗能力和意愿。同时德军的战争计划并不一致,计划的后勤准备也不完善。德军在1941年底发现自身面临的情况是:红军的力量逐渐增强、然而德军的战力却因为某些因素而逐渐减弱。这主要是因为部署区域的过度延伸、运输的困难影响了补给和调度、恶劣的气候、以及各部队经过半年征战后的磨损造成的。步兵部队的兵员短缺现象从1941年9月出现后便一直未获改善,反而随着时间越加恶化。气候的不适,食物的短缺,过长的战线注定着德军走向失败。一直到战争结束为止,德国陆军都处于步兵短缺和补给支援缺乏的窘境。,推荐,作者 (英)威尔.福勒,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