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采集运送接收微生物学检验标本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4655477 上传时间:2019-11-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正确采集运送接收微生物学检验标本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正确采集运送接收微生物学检验标本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正确采集运送接收微生物学检验标本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正确采集运送接收微生物学检验标本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正确采集运送接收微生物学检验标本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正确采集运送接收微生物学检验标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正确采集运送接收微生物学检验标本(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 .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接收操作程序(检验科供稿)一. 目的 正确采集运送接收微生物学检验标本。千方百计捕捉病原菌并保持其活性,以提高检出率,同时又要尽可能避免非病原菌的污染和干扰。二 .原理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体表、腔道内,生态失衡就可能引起感染。各种病原菌的生长、代谢、药敏等特性各异,准确检出病原菌,才能正确合理用药。三. 患者的准备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做好采集部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防止正常菌群的污染;二是耐心细致地交待患者,使其主动配合以便采集到有价值的标本。四. 概述1. 标本采集:标本正确采集十分重要,其目的是千方百计捕捉病原菌并保持其活性,以提高检出

2、率,同时又要尽可能避免非病原菌的污染和干扰。为此,要根据各种感染性疾病和目标病原菌的不同特点,正确合理地确定采样部位、时机和次数。要选用恰当的采样器材严格按规范操作。一般来讲,采样量多一些有利于病原菌的检出,但应以不影响患者健康和便于操作为前提,因此采样量要恰当。2. 标本保存与送检:盛标本的容器应无菌、密封。要根据目标病原菌的特点决定是否使用保菌液,以及选择何种保菌液、运送液或增菌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可能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要根据目标病原菌的特点确定保存条件(如温度等), 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实验室。3. 验收和登记:标本的验收和登记要有专人负责。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采样时间与送检时间(的间

3、距)以及送检条件是否符合保存致病菌活力的要求;盛标本容器是否有溢漏和污染;申请单是否填写完整;标本标识是否与申请单一致和唯一等。对不合格的标本要拒收,并向送检医护人员说明拒收原因,告知送检的要求,嘱其重新采集和送检标本。五.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原则1 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 。2 把握采样时机,选择采样部位。3 避免杂菌污染,特别注意无菌操作。4 收集于有盖的无菌容器。5 尽快运送到实验室并保证安全6 重复送检六.各种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一)血液: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血。建议采二份,最好三份。1 采血量:成人510ml;儿童ml;婴儿及新生儿尽量采集。2采血注意事项:皮肤消毒完全仔细,待

4、消毒剂挥发后进行穿刺。3 抽血次数和时机(1) 急性败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急性未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或肾盂肾炎应在治疗前从两个不同部位抽取两份血标本。(2) 心内膜炎疑似病人,体温不太高的持续菌血症:a 急性病例:治疗前在1-2小时内在3个不同部位取3份标本。b 亚急性病例:第一天取3份标本,24小时后若全阴性再取3份标本。c 若已用了抗生素的心内膜炎患者,连续3天每天取2份标本.(二)骨髓:避免标本凝集,标本量2ml。(三)尿液:中段尿。留取方法(尤其妇女和儿童)1 晚上尽量憋尿,留取晨尿。2 肥皂水彻底洗手,干净毛巾擦干。3 撑开阴唇,彻底清洁外阴及阴唇,无菌纱布擦干。保持阴唇分开,

5、手指不碰触清洁区域。4 弃前段尿,中段尿液留于无菌容器,尽快加盖。注意:尿液是良好的培养基,采集后尽快送实验室。不能及时送检者,可保存于4不超过18小时。(四)粪便:1 挑取有脓血粘液部分的新鲜粪便约23g盛于便盒中送检。2 可用拭子挑取粪便后插入Cary-Blair运送培养基或pH70的磷酸盐甘油中送检,可提高病原菌的检出率。3 对不易获取粪便者,如婴幼儿可用直肠拭子采集标本送检。4 采集直肠标本时,须以肥皂、水和70酒精将肛门周围洗净,然后用一根浸过无菌生理盐水或液体运送培养基的棉花拭子插入肛门,轻轻旋转,以便使之与直肠粘膜的表层接触。然后取出,置于cultureSwab的运送装置或buf

6、fered glycerol saline运送培养基的容器,并立即送至检验室。(五) 上呼吸道标本:由医生或受过培训者采集标本。用清水反复漱口后用无菌咽拭子,深入口腔咽部后穹隆处,在黏膜上轻刮数下,置于无菌容器内送检。咽拭子标本采集后应及时送检和处理,最好不超过1小时,室温下延迟数小时,定植于口咽部的非致病菌呈过度生长,而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的检出率则明显下降。(六) 下呼吸道标本:包括痰/气管抽吸物;纤支镜标本、气管内插管、鼻咽抽吸液。1 自然咳痰:清水反复漱口后用力咳嗽,从呼吸道深部咳出新鲜痰液于无菌容器内送检。痰量极少者可用4510氯化钠液雾化吸人导痰。通常清晨痰量最多,且最可能含病

7、原菌,所以清晨第一口痰最好。2 气管镜下采集法:气管穿刺法,可减少污染。此法患者有一定的痛苦,不易接受和推广。3 收集支气管分泌物作微生物检查时,可利用支气管窥镜取得。4 孩童常将痰吞入胃中,而成人于睡眠时亦可能如此。故欲收集小孩的痰标本,或若无法从成人取得较满意的咳出痰时,可抽取其胃中内含物,而且最好能在清晨未进任何饮食与水前就进行。5 检测肺结核分枝杆菌时。痰以深咳排出后,应装于有密封瓶盖的无菌塑胶容器或无茵离心管内,以免感染自己或他人。标本应该连送3天,共收集3次,以增加检出率。 (七) 泌尿生殖道标本:1 男性尿道标本(1) 细棉签或无菌接种环插入尿道3-4cm,取出前轻轻转动。(2)

8、 培养淋病奈瑟菌时,应尽快送检,避免冷冻保存。2 女性生殖道标本(1) 酵母菌、阴道毛滴虫、细菌性阴道炎:在阴道后穹隆处采集。(2) 淋球菌及衣原体培养标本在子宫管内膜取材,取出前旋转拭子至少10秒钟。注意:用湿水浸润窥器,而不能使用防腐剂或妇科检查膏剂,否则会导致淋球菌死亡。(八)脓液、脓肿及伤口标本:1 先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洗病灶表面后,用70酒精擦拭病灶部位,干燥以后再用一无菌刀片将其切开,然后以无菌拭子采取标本。2 若创伤范围极广时,应尽可能将伤口的表面部位割开,只取深层部位的标本,否则所取得的标本可能受到表层微生物的污染。用无菌拭子取病灶深部的脓液和分泌物,立即送检,或置运送培养基内送

9、检。3 对未溃破的脓肿直接用碘酒、酒精消毒皮肤后,以无菌注射器取脓液送检,也可以切开排脓时用无菌拭子采样。4 如需做厌氧培养时,收集标本时应非常小心,尽量减少标本暴露于空气中的时间。最好以针筒直接由病灶处抽取标本,然后打入厌氧标本收集瓶后迅速送至检验室,接种于适当的培养基。如必须用拭子采集时,则取得标本后,应立即将拭子置于厌氧标本收集管。(九)窦道或淋巴结引流液:用无菌吸管仔细收集引流物,或用无菌注射器采集脓液。尽量避免使用棉签采样。体腔异常积液时,无菌操作抽取积液或收集引流液。(十) 厌养菌培养标本:注射器抽吸脓液,采集感染局部组织和/或脓液。标本应放于无菌、密闭容器,立即送实验室。注意:厌

10、养菌对空气、干燥十分敏感。避免使用棉签采集标本。(十一) 脑脊液标本: 正常脑脊液是无菌的.当人体患有脑脊髓膜炎时,在脑脊髓液中可出现病原菌.常见的病原菌有细菌,真菌和结核菌。1 以70酒精或2碘酊消毒背部下方(其方式如血液检体的收集),并麻醉之。然后以一特制的通管针)轻轻地由第三与第四节腰椎问的中线部位穿刺入脊髓姝网膜。2 整个过程须以最严格的无菌操作技术进行。若病患为婴儿或孩童,则将其头和手摆放于折叠的床单、毛毯上,或将枕头垫于其腹部下,如此可使医师易于作腰椎穿刺。将脑脊髓液分置于3根无菌小试管。3 然后将第2管(或第1管)迅速送至微生物检验室。以防细菌死亡。疑有脑膜炎奈瑟菌时,应注意保暖

11、,不可置冰箱保存。(十二) 组织标本:1 表浅组织及各种窦道标本分别用小刀或棉签刮取或擦取,手术切除或穿刺抽取,盛于无菌的小试管送检。2 各种深部组织活检标本采集之前,均需严格进行皮肤消毒后无菌穿刺采集,最好是在手术过程中采集,采集的标本盛于无菌容器内送检,并可加入少量的生理盐水保持相对湿度。如果高度怀疑厌氧菌感染,小块组织应置于带盖的塑料管中,并放入厌氧罐内。军团菌可受生理盐水抑制,肺组织切片进行军团菌分离时不宜加生理盐水。3 尸检标本应于死后迅速采取,否则肠道细菌及外界细菌均可侵入血液及各种组织造成污染,一般要求在死后20小时内解剖取材。采集尸体标本时,切取5-10立方毫米大小的组织两份,

12、置无菌试管或平板内送检。4 对于有污染的组织标本,如摘除的扁桃体,污染的活检或尸体标本,可用烧红的电烙铁烧灼组织表面,也可将组织标本置沸水中5-10秒钟使表面变白后消除表面污染,然后用无菌器械切开组织块,取中央部位的组织进行微生物学检测。七标本接受的标准1 标本与申请单一致。2 标本与培养要求相符。3 标本及时送检。来凤县中心医院检验科作业指导书第四节临床微生物检验标本采集、运送、接收操作程序文件编号:WSW-SOP-004版本:第一版生效日期:2011-12-151 目的 正确采集运送接收微生物学检验标本。千方百计捕捉病原菌并保持其活性,以提高检出率,同时又要尽可能避免非病原菌的污染和干扰。

13、2 原理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环境、体表、腔道内,生态失衡就可能引起感染。各种病原菌的生长、代谢、药敏等特性各异,准确检出病原菌,才能正确合理用药。3 患者的准备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做好采集部位的清洁和消毒工作,防止正常菌群的污染;二是耐心细致地交待患者,使其主动配合以便采集到有价值的标本。4 概述4.1 标本采集 标本正确采集十分重要,其目的是千方百计捕捉病原菌并保持其活性,以提高检出率,同时又要尽可能避免非病原菌的污染和干扰。为此,要根据各种感染性疾病和目标病原菌的不同特点,正确合理地确定采样部位、时机和次数。要选用恰当的采样器材严格按规范操作。一般来讲,采样量多一些有利于病原菌的检出,但

14、应以不影响患者健康和便于操作为前提,因此采样量要恰当。4.2 标本保存与送检 盛标本的容器应无菌、密封。要根据目标病原菌的特点决定是否使用保菌液,以及选择何种保菌液、运送液或增菌液。标本采集后应尽可能立即送检。如不能及时送检,要根据目标病原菌的特点确定保存条件(如温度等), 规定的时间内送到实验室。4.3 验收和登记 标本的验收和登记要有专人负责。验收的内容主要包括:采样时间与送检时间(的间距)以及送检条件是否符合保存致病菌活力的要求;盛标本容器是否有溢漏和污染;申请单是否填写完整;标本标识是否与申请单一致和唯一等。对不合格的标本要拒收,并向送检医护人员说明拒收原因,告知送检的要求,嘱其重新采

15、集和送检标本。5 临床微生物标本采集、运送原则5.1 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 。5.2 把握采样时机,选择采样部位。5.3 避免杂菌污染,特别注意无菌操作。5.4 收集于有盖的无菌容器。5.5 尽快运送到实验室并保证安全5.6 重复送检6 各种细菌培养标本的采集6.1 血液:应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血。建议采二份,最好三份。6.1.1 采血量:成人510ml;儿童ml;婴儿及新生儿尽量采集。采血注意事项:皮肤消毒完全仔细,待消毒剂挥发后进行穿刺。6.1.2 抽血次数和时机6.1.2.1 急性败血症、脑膜炎、骨髓炎、关节炎,急性未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或肾盂肾炎应在治疗前从两个不同部位抽取两份血标本。6.1.2.2 心内膜炎疑似病人,体温不太高的持续菌血症:a) 急性病例:治疗前在1-2小时内在3个不同部位取3份标本。b) 亚急性病例:第一天取3份标本,24小时后若全阴性再取3份标本。c) 若已用了抗生素的心内膜炎患者,连续3天每天取2份标本。6.1.3 骨髓:避免标本凝集,标本量2ml。尿液:中段尿。留取方法(尤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