碎石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4562350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碎石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碎石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碎石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碎石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碎石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碎石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碎石桩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 . .学习好帮手目 录1工程概况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3执行的规程、规范及标准4原体试验的目的、要求和试验内容、方法、工作量5原体试验方案的设计6原体试验监测与检测手段、方法、工作量及布置方案7原体试验的施工组织设计8质量控制要点和质量保证措施9工期计划10试验报告的主要内容11经费概算1 工程概况1.1 站址地理位置1.2 站址地形地貌站址的宏观地貌单元为冲洪积平缓倾斜平原,现为戈壁滩,无植被。地形开阔,微向北倾斜,地面标高2874.102877.25m。站址区内及其附近分布有厚度不等的风积砂(局部为沙丘),同时由于地基土基本为粉细砂,且厚度较大,由于其含水量较小,在施工机具、施工过程中

2、可能造成砂土扰动,破坏砂土天然结构,降低砂土强度,增加变形,原本稍密的粉细砂变得松散,甚至产生不良岩土问题,除此未见不良地质作用。1.3 站区总平面布置500kV直流和接地极出线向西,各一回,本期建设的阀厅及控制楼居中,预留扩建的辅助控制楼及阀厅设在东西两端;330kV配电装置采用GIS敞开式布置,出线向北,规划18回,本期7回,规划330kV继电器室4座,本期建设2座;交流滤波器及其母线布置在330kV配电装置南侧,规划设置交流滤波器3大组,共16小组,本期建设交流滤波器1大组,共6小组,预留扩建的交流滤波器及其母线位于该区西侧及北,紧邻阀厅、和330kV配电装置;站前区为换流站和750kV

3、变电站共用,设在全站南侧中部,西邻交流滤波器及其母线区,北靠主变区,东接750kV配电装置。该布置有综合办公楼、备品库及检修间、站用配电装置和综合水泵房等,站区主入口位于该区南侧中部,向南接进站道路。750kV主变区位于站区中部,西接330kV配电装置,东连750 kV 配电装置,规划设置主变2台,主变备用相1台,低压电抗器和电容器各16组,主变及66kV继电器室1座,低压配电室1座;750 kV配电装置设在站区东端,采用GIS布置,750 kV规划向东出线10回,本期2回,规划设置高抗10台,高抗备用相3台,本期在乌兰一、乌兰二出线下建设高抗2台,备用1台。全站东西向总长度706m,南-北向

4、最宽处520m,包括换流站及750kV变电站的站区围墙内总占地面积25.29hm2,其中换流站围墙内占地面积14.46 hm2。2、场地岩土工程条件2.1 地层岩性及分布规律依据区域地质资料及初步设计阶段勘察成果,站址区所揭露的地层为第四系全新统、上更新统冲洪积相的粉砂,局部夹角砾、砾砂、粗砂透镜体。根据地质成因、物理力学性质及密实度,共分为两个大层,第一大层有三个亚层,第二大层有两个亚层。各层岩土的岩性特征描述如下:粉细砂(Q4al+pl):褐黄色,稍湿,稍密,混少量砾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一些暗色矿物。该层厚约710m,层顶标高为2868.222878.19m,层底标高约为2

5、858.702869.43m,局部地段在地表有0.200.30m厚的角砾、砾砂层。1角砾(Q4al+pl):杂色,稍湿,中密。砾石含量一般为3050%,粒径一般520mm,次棱角状,母岩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及一些深色变质岩等。该层成层不稳定,以透镜体的形式分布,分布深度无规律,厚度0.31.5m不等。2砾砂(Q4al+pl)杂色,稍湿,稍密中密。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及一些深色变质岩等。该层成层不稳定,以透镜体的形式分布,分布深度无规律,厚度0.30.5m不等。3粗砂(Q4al+pl)杂色,稍湿,稍密中密。成分主要成分为长石、石英、变质岩碎屑等。该层成层不稳定,以透镜体的形式分布,分布深度无规律,厚度0

6、.31.0m不等。粉细砂(Q3al+pl):褐黄色,稍湿,中密,混少量砾石。矿物成分主要为石英、长石、云母及一些暗色矿物。该层本次钻探未揭穿,层顶标高为2858.702869.43m。1角砾(Q3al+pl):杂色,稍湿,密实。含砾石,砾石粒径一般520mm,次棱角状,母岩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及一些深色变质岩等。该层成层不稳定,以透镜体的形式分布,分布深度无规律,厚度0.31.0m不等。2砾砂(Q3al+pl):杂色,稍湿,中密。母岩成分主要为花岗岩及一些深色变质岩等。层厚0.601.10m。该层成层不稳定,以透镜体的形式分布,分布深度无规律,厚度0.30.5m不等。2.2 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指标

7、(1)根据载荷试验确定层粉细砂的承载力本次在场地内进行的三处浸水载荷试验。根据现场载荷试验,据现场载荷试验资料绘制天然地基载荷试验曲线,Z1、Z2仅加压至150 kPa,变形分别为4.04mm和3.45mm,Z1点加压至150kPa稳定后,浸水后,由于基坑坑壁出现坍塌,导致荷载试验配重系统发生沉降,载荷试验的主钢梁出现下沉,使记录产生错误,但根据其变性量其承载力极限值不小于150 kPa,即承载力特征值不小于75kPa;Z3点曲线没有明显拐弯,根据有关规范判定,取s/b0.01即沉降小于7.9mm所对应得压力值作为承载力特征值,所以Z3点承载力特征值为150kPa。(2)根据标准贯入试验击数确

8、定层粉细砂的承载力本次勘察对层粉细砂进行了孔内标准贯入试验98次,其经过杆长修正后的击数为1015,平均值为12,据此查阅有关手册其承载力特征值为130kPa160 kPa。综合以上分析,根据现场原位测试结果,结合有关工程经验,推荐各层地基土的主要物理力学性质指标见下表。 地基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承载力特征值一览表 地层指标名称3-2粉细砂粗砂粉细砂砾砂标准贯入试验击数(击) 样本数9821383范 范围值1015 111311191314平均值121219.2714天然密度(g/cm3)范 范围值1.601.701.802.01.701.801.802.0变形模量E0(MPa)101530

9、3315203033内聚力c(kPa)/内摩擦角()2530353830353538承载力特征值fak(kPa)100180200160180180200注:标贯击数经杆长修正。2.3 地下水本次勘察最大孔深为20m,未见地下水,四周无人居住,也无工业建筑物,因此,站址地下水位可按大于20m考虑。据调查,该地区地下水位变幅不大,没有大幅度上升的可能。因此,可不考虑地下水对建筑物基础及施工的影响。2.4 场地岩土工程评价2.4.1 盐渍土判定土试样的易溶岩含量为0.08%1.10%。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6.8.1条综合分析判定,152件土试样中有50件的易溶岩含量大

10、于0.3%为盐渍土。盐渍土试样占总土试样的30%。综合判定该场地地基土层属盐渍土类。该场地盐渍土按含盐化学成分分类,以氯-亚氯盐渍土为主,硫酸亚硫酸盐渍土次之。2.4.2 盐胀性分析1)室内化学分析试验152件土试样中,地基土的硫酸钠含量都小于1%。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第6.8.4条,可不考虑盐胀性。2)室内大型盐胀试验委托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与材料分析测试部(兰州)做室内大型盐胀冻胀试验,其盐胀量为0.094mm。根据以上试验,本场地可以不考虑盐胀性。2.4.3 溶陷性分析本次在场地内进行的三处浸水载荷试验,判定为非溶陷性土

11、。为准确评价场地土的溶陷性,采用较大体积的重塑土,在室内按照1.7g/cm3密度在直径为500mm,高500mm的圆筒中制备试样,试验土柱高度400mm,初始加载较小的压力,经过一定时间(使土中可溶盐充分溶解渗出),记录溶陷变形量。截至6月4日,溶陷变形量为8.6mm,根据计算其溶陷系数不小于0.023。据此判定应属有溶陷的盐渍土。2.5 场地土腐蚀性评价本阶段对152件土样进行易溶盐分析试验,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有关条款判定,环境类型为 III类。格尔木地区1月份平均气温小于10,属于冰冻区(冰冻段)。综合判定认为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有弱腐蚀,地基土对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中等

12、腐蚀。地基土的PH值为8.19.1,根据地基土的PH值进行判定,地基土对钢结构无腐蚀;参考我院完成的格尔木换流站土壤电阻率测量报告中小乌兰沟地段资料,地表以下5m深度范围内的土壤电阻率值大部分为50100.m,平均值为87.8.m,按土壤电阻率进行判定,地基土对钢结构有中等腐蚀。综合判定,地基土对钢结构按中等腐蚀考虑。3、执行的规程、规范及标准试桩及检测依据的技术规范及相关文件:(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0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J220-2002(4)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 DL/T50242005(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13、502022002(6) 本工程初步设计阶段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 西北电力设计院,2008年6月4、原位试验的目的、要求和试验内容、方法、工作量等 4.1 试桩及检测目的检验拟采用的地基处理方案对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的适应性及效果,为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验证设计参数,如桩径、桩长、桩孔间距等,为工程桩的设计提供最佳参数;确定干振振冲碎石桩成桩时的施工技术参数,如确定振冲器造孔最终电流、每次桩管提升高度、每次加料量、每提升段加料量、密实电流、留振时间、反插次数、充盈系数(每根桩实际灌入碎石量与设计理论数量的比值) 等技术参数用来指导施工; 检验成桩的难易程度,确定工程桩的施工机具、施工工艺和成

14、桩参数,为工程桩的大面积施工提供依据; 研究工程桩施工时对场地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确定桩基施工质量的检验方法和标准:通过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对地基处理施工进行质量检测,确定复合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和承载力特征值;采用单桩和桩间土载荷试验、钻探、重型动力触探、标贯、静力触探及跨孔波速试验等方法,对桩身质量和复合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为将来工程桩的检测提供可靠的对比验证资料。4.2 试桩内容及要求及工作量本工程设计试桩采用直径400mm的干振碎石桩和直径800mm的振冲碎石桩施工工艺,各布置两处试桩区进行试桩施工,试验桩位置1处桩长约11.5m,试验桩位置2处桩长约7m。试桩前,试桩单位应仔细阅读本工程初步设计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书,并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J220-2002)附录A及电力工程地基处理技术规程(DL/T 5024-2005)附录C等相关规范条文要求,制定较为详细的试桩技术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报监理审批后具体实施。通过两种施工方法的试桩以检验不同桩孔填料对站区地质条件的适应性及处理效果,为地基处理方案的优化提供依据;每个试桩区各布置试桩20根,桩距1.5m,排距1.3m。试桩的分布区域、定位见附图。5、原位试验方案的设计5.1振动水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