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劝学》同步练习(人教课标)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560367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劝学》同步练习(人教课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语文:《劝学》同步练习(人教课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语文:《劝学》同步练习(人教课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语文:《劝学》同步练习(人教课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语文:《劝学》同步练习(人教课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劝学》同步练习(人教课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劝学》同步练习(人教课标)(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9课劝学一、实词1通假字以为轮:_虽有槁暴:_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君子生非生异也:_点拨“”通“煣”,使弯曲。“有”通“又”。“知”通“智”,智慧。“生”通“性”,资质,禀赋。2一词多义明绝强假点拨形容词,明达/名词,智慧横渡,横穿/终止/隔绝/到了极点/极,非常强健/强有力的弓/有余/读qin,竭力,勉强借助,利用/宽容/借/假装3古今异义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古义:_今义:_假舆马者 古义:_今义:_蟹六跪而二螯古义:_今义:_金就砺则利古义:_今义:_点拨古义:验、检查。今义:探究并领会。古义:借助,利用。今义:与“真”相对。古义:蟹腿。今义:跪下。古义:金属制的刀剑等。今义:一种贵重金

2、属,指黄金。4词类活用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_上食埃土,下饮黄泉:_假舟楫者,非能水也:_木直中绳,以为轮:_假舆马者,非利足也:_点拨名词作状语,每日。名词作状语,向上,向下。名词用作动词,游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弯曲。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快,走得快。二、虚词1焉2而 3于 4者5之点拨1.兼词,相当于“于此”,在那里/兼词,在哪里/语气助词,可以不译/形容词词尾,相当于“的样子”2.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连词,表修饰/连词,表顺承/连词,表转折3.介词,从/介词,比/介词,引出对象,可不译4.特指代词,表的人或物/助词,表停顿,不译/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5.代词,它/助词,不译/凑足

3、音节,不译三、句式1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_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_3冰,水为之,而寒于水:_4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_5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_点拨1.非也,表示否定判断。2.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3.“寒于水”即“于水寒”,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4.介宾短语作状语后置。5.定语后置。 四、名句积累1木直中绳,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2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3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

4、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4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五、课文理解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来阐述这个观点的?点拨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学不可以已”。就是学习不可以停止,不可以放松,不可以半途而废。这一中心论点,是从学习的意义、学习的作用、学习的方法和态度三个方面来论述的。2“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这四个比喻为什么要强调“臂非加长”“声非加疾”“非利足”“非能水”? 点拨这就强调了“见者远”“闻者彰”“致千里”“绝江河”这些效果的取得并不是因为人的本身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因为利用了外界条件。这就与文章的推论

5、“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丝丝相扣,有力地论证了学习的作用,学习可以弥补人的不足。3劝学的说理性很强,但作者并非正襟危坐,枯燥地论道,而是巧妙设喻,显示出“鲜”“活”的特点,你能说一下吗? 点拨“鲜”,是说比喻的内容通俗明了,毫无陈腐的学究气。荀子善于发掘生活的宝藏,将深奥的道理寓于形象的生活化的比喻之中,连类比物,启迪思考,使读者很容易接受作者所说的深刻道理。如文章开始的“青出于蓝”“冰寒于水”“以为轮”“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五个比喻,都来自生活,充满了智慧。“活”,是说比喻的形式多样。有的正面切入,直陈观点,如“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6、”;有的反面迂回,论证道理,如“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有的同类并列,反复强调,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有的正反对照,蕴涵深意,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的单独设喻而把道理隐含其中,让读者领会,如“青出于蓝”“冰寒于水”。全文比喻众多,变化多姿,毫无罗列重复之感,随着用比的连续转换和充分展开,形成整齐又富于变化的句式,使文章气势恢弘,说理流畅,内容形式和谐统一。4荀子主张“学不可以已”,这个“学”当然指“学习”,但是他到底“劝”人们学习什么呢?点拨课文中荀子说:“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7、从上句的“故”字看,这是荀子通过一组比喻得出的结论。从这一点看,荀子劝学是“劝”人们首先要学习做人。另外,“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一句同样着眼于品德的养成。在荀子看来,学习可以改造人恶的本性,可以提高人的品德修养。所以,学习的对象是明确的,也就是品德的学习。一、中心主旨本文围绕“学不可以已”这个中心论点,运用大量比喻,分别从学习的重要性、学习的态度以及学习的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论说了有关学习的问题。荀子强调学习的作用,提倡虚心求教,学无止境,循序渐进,坚持不懈,专心致志等,都是学习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借鉴。二、写作特色1排比句式。劝学在写作上的一个特点是大量运用短句排比。

8、文章第4段一开始就是一组排比。这样的排比句式既富有论辩色彩,又富有文学韵味,还有一种音乐的节奏感流动在其中。2对比手法。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本文也很有特色。如在说明学习要善于积累的道理时,作者先后以“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作对比,说明“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充分显示出“不舍”对学习的重大意义。在阐述学习要专心致志的道理时,作者又用“蚓”和“蟹”作对比,前者“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却能“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后者虽有“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道理何在?就在于前者“用心一也”,后者“用心躁也”。鲜明的对比,强烈的反衬,增强了说理

9、的分量。三、结构图解四、古今对译 (45分钟,90分)一、基础知识(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中绳(zhn)槁暴(p)以为轮(ru) 金就砺则利(l)B跂而望(q) 须臾(y) 参省乎己(xn) 靛青(dn) C跬步(u ) 蓼蓝(lio) 生非异也(xn) 骐骥(j)D锲而不舍(qi) 驽马(n) 金石可镂(lu ) 蛟龙(jio)答案A解析B项“跂”应读q,“靛”应读din 。C项“跬”应读ku。D项“镂”应读lu。 2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B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C一狼洞其中D晋军函陵,秦军

10、氾南答案B解析A、C、D三项名词用作动词。B项动词用作名词。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他日,见于王,曰:“”B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C蚓无爪牙之利D木直中绳,以为轮答案A解析B项“博学”古义:广泛地学习。今义:学问渊博。C项“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多比喻帮凶。D项“以为”古义:把当作。今义:认为。4选出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答案C 解析A项停止/罢了。B项横渡/隔绝。C项都是助词,帮助提顿、判断。D项连词,转折关系/连词,承接关系。5默写。(1)故不积跬步,_;不积小流,_。(2)_,朽木不折;_,金石可镂。(3)骐骥一跃,不能十步;_,

11、_。答案(1)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2)锲而舍之锲而不舍(3)驽马十驾功在不舍二、文本阅读(15分)阅读下文,完成题目。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6下列各句中“焉”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A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B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C积水成渊,蛟龙生焉D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答案D 解析A、B、C三项兼词,相当于“于此”。D项语气助词,表陈述语气。7对“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一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具备圣人的思想境界。B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精神面貌自会焕然一新,圣人的思想境界也自会具备。C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就会得到最高的智慧,孔圣人的思想境界也就具备了。D积累善行,精神面貌自会焕然一新,圣人的思想境界也就具备了。答案A解析B项“精神面貌自会焕然一新”错。C项“孔圣人的思想境界”错。D项“精神面貌自会焕然一新”错。8下列叙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