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上传人:shaoy****1971 文档编号:114546778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PT 页数:42 大小:6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四、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要点: 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决定了中心原子周围的价层电子数。 价层电子对尽可能彼此远离,使它们之间的斥力最小, 通常采取对称结构,2,2. 推断分子或离子空间构型的步骤: (1)确定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 价层电子对数 = (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 配位 原子提供的电子数 - 离子电荷代数值)/ 2 H和(X)卤原子各提供一个价电子,O和S 提供的电子数为0。 卤素作为中心原子时,提供的价电子数为7。 O、S作为中心原子时,提供的价电子数为6。,3,例: 价电子数 价电子对数,NH4+ N = 5 + 4 - 1=8,CCl4 N = 8,NO2 N = 5,ICl2-

2、 N = 10,OCl2 N = 8,PO43- N = 5+3 = 8,4,4,4,2.5,5,4,4,(2) 根据中心原子价层电子对数,找到相应电子 对的排布,这种排布方式可使电子对之间的 斥力最小。 电子对数 2 3 4 5 6 电子对排布 直线 平面三角 四面体 三角双锥 八面体 (3) 分子的构型取决于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 数目及电子对的构型。 NH3 CH4 AsH3 SF2 SF4 ClF3,5,(4) 配位原子按相应的几何构型排布在中心原 子周围,每1对电子连结1个配位原子,剩 下未结合的电子便是孤对电子,孤对电子的 位置会影响分子的空间构型。H2O ICl2- SF2 SF4

3、 ClF3 XeF2 XeF4 IF5,6,原则: 孤对-孤对的排斥力 孤对-成键电子对的 排斥力 成键 - 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 在包括有多重键的分子中,多重键作单键处理, 多重键对成键电子对的排斥力大小次序为: 叁键 双键 单键 中心原子相同时,配体电负性变大,键角变小。 (由于对成键电子对吸引力较大,使共用电子对 离中心原子较远,占据空间角度较小). NF3和 NH3 SCl2 和 SF2 配位原子相同时,随中心原子电负性变小,键角 减小. NH3 PH3 OH2 SH2 P188表 8-11,7,8,9,10,11,五、分子轨道理论 问题: B2 、O2 的磁性 (顺磁性)? H2+可以

4、 稳定存在,? 1932年,R. S. Mu lliken F. Hund 1. 理论要点: 分子中电子在整个分子范围内运动。分子中电子的运动状态称为分子轨道。分子轨道是由原子轨道组合成的。 (2) 分子轨道数目与组成的原子轨道数目相等。 (3) 分子总能量为电子所具有能量之和 (4) 原子按一定空间位置排列后,电子逐个填 入,构成整个分子。,12,(5) 电子在分子轨道中的排布遵守三原则。 (6) 原子轨道线性组合应符合三原则。 (7) 分子轨道有轨道和轨道。 2. 不同原子轨道的线性组合 (1) s-s重叠:形成一个成键轨道 s-s, 一个反键轨道 s-s* (2) s-p重叠:形成一个成

5、键轨道 s-p, 一个反键轨道 s-p*,13,14,(3) p-p 重叠: 头碰头形成轨道 p-p, p-p* 肩并肩形成轨道 p-p , p-p*,15,p-d 重叠: 肩并肩形成轨道 p-d , p-d*,16,(3) p-p 重叠: 头碰头形成轨道,肩并肩形成轨道 分别 记作: p-p, p-p* 和 p-p , p-p* (4) p-d 重叠: 肩并肩形成轨道 p-d , p-d* (5) d-d 重叠: 肩并肩形成轨道 d-d , d-d*,17,3. 分子轨道理论的应用 (1) H2分子的形成 电子排布:( 1s) 2 (2) H2+ :(1s)1 H2电离出一个电子得到H2+

6、体系能量下降1,可以稳定存在。 (3) He2分子: ( 1s) 2 ( 1s*) 2 稳定化能相抵 消,不能有效成键。 He2分子不会存在。 He2+存在于氦放电管中,形成三电子键,18,(4) 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 能级图,19,20,第二周期,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 Li,Be, B, C, N 分子轨道为:,O, F, Ne的分子轨道为:,思考题:为什么会有二套轨道? (书195) 以上不同的排布方式可以用钻穿效应解释,21, 同核双原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表达式: Li2 6e KK: 内层电子不成键, Li2中一个键,键级为1 Be2 8

7、e 键级 = (成键电子数-反键电子数)/ 2 键级为0,不存在Be2 B2 10e 键级为1, 2个单电子 键,分子有单电子,有顺磁性。,22,键级为2 逆磁性,N2 14e,C2 12e,键级为3 二个 键 一个键,逆磁性,问题:N2 + 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如何? 并比较N2 + 、N2其稳定性。,23,键级为2 1个键 2个3电子键 3电子键的键能为正常键键能的一半,O2 16e,顺磁性,作业:O2+ O2- O2 O2 2- 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如何?键级?磁性?稳定性?磁矩?键长大小的顺序?,24,F2 18e,键级为1,1 个键, 逆磁性,Ne2 20e,键级为0,氖以单原子分子存在

8、。,25,(5) 第二周期异核双原子分子轨道能级图 遵循能量近似、最大重叠、对称性原则,CO:14 N2 : 14,有三重键,二个键一个键,逆磁性,12 22 32 42 14 52 有三重键,二个键一个键,26,N2 和CO分子轨道符号对照表,CO与N2的电子数目相同,互为等电子体。 二个或二个以上的分子(或离子), 它们的原子数相同,电子数也相同 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结构相似,性质有一定的相似性,27,例如:CO2 、N2O、 N3-、 NO2+,问题: 写出NO、NO+ 、 NO-的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 磁性?键级?键长?稳定性?,22e,中心原子以键与配原子相连,整个分子或离子中还有2个

9、34键。,BO33- 、 CO32- 、 NO3- 为平面三角形构型 ClO4- 、SO42- 、PO43- 、SiO42-均为四面体结构,Xe和I-,XeF2和 IF2- ,XeF4 和IF4- 为等电子体XeO3 和 IO3-是等电子化合物,具有相同的构型,BN和 C2,28,HF分子轨道的形成,HF 的分子轨道电子排布式? 磁性?键级?,HF: 12 22 32 14 4 键级 = 1 1个 键 逆磁性分子,29,化学键理论,价键理论(VB) 杂化轨道理论(HO)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 分子轨道理论(MO),价键理论(VB) 简明扼要 不能解释分子的几何构型,不能解释分子的磁性

10、,杂化轨道理论(HO) 可以解释分子的几何构型,但缺乏预见性,VSEPR 可以预言分子的几何构型,对d0,d5, d10的中心原子有效 但不能说明成键原理及键的强度,分子轨道理论(MO) 引入分子轨道概念,可以说明分子的成键情况,键的强弱和分子的磁性。不能解决构型问题,优缺点,30,8-4 金属键理论 (自学内容) 一、自由电子理论 要点:金属键是由共用的、能够自由流动的自由电子把许多原子粘合在一起组成的。 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二、能带理论: 要点: 金属晶体中所有的价电子认为是属于整个金 属原子晶格所有。 (2) 分子轨道数目与形成分子轨道的原子轨道数 目守恒。,31,(

11、3) 形成分子轨道间能量差很小,能量基本是连 续的,称为能带。 P198 满带 空带 导带 禁带 (4) 能带属于整个分子 ,每个能带可以包括 许多相近的能级。,32,8-5 分子间作用力 (自学内容) 一、分子间力 1. 取向力: 指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 2. 诱导力: 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 - 极性分子之间 3. 色散力:非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 - 非极性分子之间 极性分子 - 极性分子之间 4.特点: 键能小,只有几个至几十个kJmol-1,比化学键小1-2个数量级。,33,(2) 静电短程力, 不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3) 取向力与温度有关,诱导力

12、色散力受温度影 响不大。 二、氢键 具备的条件: 1. 分子中心必须有一个与电负性很大的元素形 成强极性键的氢原子。 2. 电负性大的元素的原子必须有孤对电子,而 且半径要小。 三、氢键对化合物性质的影响 分子间氢键使化合物熔沸点升高 分子内氢键使化合物熔沸点降低,34,本章作业: p 205 11, 14, 15, 18, 39 16 , 17, 21, 24,35,本章数学要求 1.熟悉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的特点及它们的形 成过程; 2.理解晶格能的意义及应用BomHaber循环进行计 算,掌握晶格能对离子化合物熔点、硬度的影响。 3. 熟练掌握价键理论、杂化轨道理论、VSEPR理论 和

13、分子轨道理论的基本要点及应用。讨论分子的 空间几何构型,并由此推出中心原子的杂化态, 分析化合物的键参数及形成过程; 4. 掌握应用分子轨道理论第二周期同核或异核双原 子分子的分子轨道表达式,分析键参数; 5. 了解分子间力及氢键对物质的物理性质的影响。,36,NO2: N, 2s2 2p3 2s1 2p4 (sp2)1 (sp2)1 (sp2)1 O 2px1 2py2 34 O 2px1 2py2 V型,N-O 键级1.5,N上有单电子,因此NO2易发生双聚,NO2的N上仅有一个单电子,对N-O 成键电子对排斥作用较弱,故N-O键长缩小,键角因34存在,电子互斥作用增大而比120大。因此N

14、O2键角为132 120,2pz2 2pz1 2pz1,教材p205 习题 第16题,37,NO2+: N, 2s2 2p3 2s2 2p2 2s12p3 (sp)1 (sp)1 O 2s2 2px1 34 34 O 2s2 2px1,2py1 2py2 2py1,2pz1 2pz1 2pz2,NO2+和CO2为等电子体,N采取sp杂化,键角为180,2 + 234 N-O键级= 1 + 2(1/2) = 2,键级最大,键长最短。,38,NO2-: N, 2s2 2p3 2s2 2p4 2s12p5 (sp2)2 (sp2)1 (sp2)1 O 2s2 2px1 2py2 34 O 2s2 2px1 2py2,2pz2 2pz1 2pz1,NO2和 NO2-中的N均为sp2杂化, 2 + 134, N-O 键级1.5,但 NO2-的N有一对孤对电子,对N-O 成键电子对排斥作用,使N-O 键削弱,键长略增,键角因为孤对电子的排斥作用而减少。NO2的N上仅有一个单电子,对N-O 成键电子对排斥作用较弱,故N-O键长缩小,键角因34存在,电子互斥作用增大而比120大。,39,由VSEPR推测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职业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