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策略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4536744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227.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策略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策略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策略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策略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策略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策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吉尔吉斯斯坦经济发展模式选择与策略(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8年第4期中亚五国 王 海 燕 吉 尔 吉 斯 斯 坦 经 济 发 展 模 式 选 择 与 策 略 3 吉尔吉斯斯坦是中亚五国中唯一一个世 贸组织成员国,是最早被西方国家承认为市 场经济发展较快、 市场开放程度较高的国家。 同时,它也是中亚五国中继哈萨克斯坦之后 中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然而,作为中亚地区 唯一一个发生了“ 颜色革命 ” 的国家,近两年 吉与哈的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其经济发展形 势令人担忧。为此,吉新政府和学界在不断 寻找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模式,希望能使国 家走上经济持续发展的坦途。 一 吉尔吉斯斯坦 国民经济结构分析 在中亚五国中,吉的资源较匮乏,交通和

2、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国民收入较低,南北地区 差异较大,面临的国内和国际政治经济环境 也较为复杂。自1991年年底独立以来,吉克 服了重重危机和困难,基本上形成了完全开 放的市场经济模式,但整体经济发展水平仍 然较低。到2007年年初,吉各项经济指标还 远未恢复到1991年独立前的水平,其中工业 生产到2006年仅恢复到1991年一半的水 平,消费品中非食品类商品生产刚恢复到 1991年50%以上的水平,而轻工业品和食品 生产仅相当于1991年的1 /5,严重依赖外国 进口;电力生产和出口在吉占据越来越重要 的地位,对俄哈的电力出口增长在扩大其出 口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除通讯业等新兴行 业外,吉的

3、交通运输、 商品流通等服务业也未 恢复到独立前的水平;相比之下,吉的农业发 展势头较好,农业总产值在2000年首次超过 1991年的水平,近年来均以两位数的速度增 作者系新疆社会科学院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 新 疆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博士生。 3 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面向中亚区域 的新疆特色产业选择与发展战略研究 (批准号: 70663008)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92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亚五国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8年第4期 吉尔吉斯斯坦

4、各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 年 份 项 目 1995199619971998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国内生产总值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100 工业121011111615161321172315221517191811171616111711 其中:矿山开采业1. 31. 21. 31. 51. 32. 01. 8 加工业84. 282. 082. 878. 678. 779. 977. 8 电力、 煤气和水力14. 516. 815. 919. 920. 018. 120. 4 农业40. 646.

5、 241. 135. 934. 934. 234. 534. 435. 234. 132. 133. 1 服务业34. 030. 130. 134. 733. 331. 832. 232. 732. 932. 030. 135. 3 资料来源: 独联体国家统计年鉴 ,莫斯科2006年版; 吉尔吉斯斯坦统计公报 2007年6月30日。 长,尤其是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的产量连创历史 新高。 随着种植业的发展,吉已由以畜牧业为主 转变为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国。也就是说,吉 工业发展比较薄弱,工业产值波动较大,产业 结构比较单一,工业生产主要集中在加工工 业、 电力工业和矿山开采业(黄金开采是吉的 支柱产业

6、 ) , 远未形成本国的工业体系。近年 来,工农业在经济总量中的比重分别为20%左 右和35%40%。吉目前主要优势产业为种 植业、 畜牧业、 农产品加工业、 黄金和其他有色 金属开采及加工业、 电力工业、 机械加工业。 2005年,吉几大产业占GDP的比重分别为:农 业 3211%;工业 1611%;建筑业 215%;商业(含汽车修理和家电维修) 1718%;宾馆和餐饮业 117%;交通通信 业 6. 8%。可以说, 19952006年,工业占 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不断波动,未见明显增 长;农业总产值连年增长,在国内生产总值中 的比重平均保持在3514%左右;服务业比重10 余年来只增加了一个

7、百分点(见上表)。 (一)农业 农业对吉经济的总体发展和人民生活水 平的提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吉约65%的 人口居住在农业地区, 53. 1%的就业人员从事 农业生产和农业服务,且吉贫困人口中的很大 一部分居住在适合发展畜牧业的山区。与其 他产业部门相比, 10余年来吉农业吸收的外国 投资较少,投入资金近2亿美元。吉独立时,农 业生产曾一度急剧滑坡。1996年以后,在改革 浪潮的推动下,农业生产逐渐得到恢复,主要 农畜产品产量和农业产值逐年增长。2000年 吉农业总产值首次超过1991年的水平,到 2004年已是1991年的120% ,是三大产业中唯 一一个超过独立时水平的领域。199520

8、06 年农业产值在GDP中的比重平均保持在 3514% ,几乎是工业的两倍,为加工工业提供了 非常充足的原料。独立后,吉种植业发展水平 超过了畜牧业。2001年,种植业产值占吉农业 总产值的55. 3% ,畜牧业仅占43. 3%。其中果 蔬业由于气候等原因发展最好,果蔬产品除满 足国内需求外还向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大量 出口;其次是小麦和烟叶种植业,烟叶大量出 口到国外。 小麦是吉主要农作物,前几年曾经丰产 过,使吉历史上首次实现粮食自给。但近两年 由于小麦播种面积大幅下降以及作物品种的 退化,吉的粮食安全已面临威胁。吉卡巴尔通 讯社报道说, 2007年吉小麦总产量约为72万 吨,而国内需求则高

9、达110万吨,自给率仅为 03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8年第4期中亚五国 64145%。2007年吉小麦播种面积仅有36103 万公顷,比2006年减少416万公顷,下降了 1218%。吉农业、 水产和加工工业部专家指出, 由于缺乏国家支持,吉小麦品种复壮和品种换 代工作陷于停顿状态,优良品种无法得到推 广,只能年复一年地播种低质品种,使小麦难 以达到烘制面包等食品的质量要求。 虽然吉农业生产总体上取得了显著进步, 但仍属于粗

10、放式经营:产业化程度低下,未能 充分发挥和利用其现有优势和潜力。制约吉 农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农业科技投入太 少,生产技术水平落后;缺少适合深加工的优 质良种,农资供应不足;生产成本高、 收益低; 农业信贷、 农产品行情信息、 农业技术指导和 培训等各种服务机制不健全;农民和农业生产 企业税费负担较重;农业投资匮乏;农业生产 未能形成产业链,农产品得不到有效利用和深 加工,农业加工业水平亟须提高。 (二)工业 工业是吉经济发展中最不成功的领域。 与其他中亚国家相比,吉工业资源比较单一, 主要集中在金、 银、 汞、 锑、 钨、 锡等有色金属和 水力资源上,且资源量小,开发前景相对有限。 吉独

11、立10余年来,由于资源、 市场、 资金及投资 政策的制约,其工业基础薄弱、 产业结构单一 的状况仍未得到有效改善,至今仍未形成一个 相对健全的工业体系。工业中能够吸引外资 的领域也远不如其他中亚国家,对国外工业品 依赖严重,几乎90%以上的民用和工业用制成 品都需要进口。15年来,吉工业发展波动较 大,几乎每隔两年就会下滑一次。2004年,吉 工业产值仅为1991年的48% ,其中消费品产 量仅为1991年的35% ,轻工业品产量仅为 1991年的14%。由于生产大幅下滑,再加上资 金不足(外资流入和流出较为频繁 ) , 致使大量 企业倒闭,厂房闲置,工人失业。 多年来,吉主要工业生产部门为有

12、色金属 (主要产品是黄金)开采及加工、 农产品加工和 电力工业。其他生产部门,如食品、 制革、 机械 制造等行业的生产虽然有所增长,但在工业总 产值中所占份额不大,对总体工业发展的影响 有限。农产品、 黄金及其他矿产资源是吉主要 的出口创汇产品,仅库姆托尔黄金公司一家的 产值就占吉工业总产值的40%以上。但黄金 生产近年下降较大,对吉经济产生了不小的影 响;农产品加工业原料充足,处于缓慢增长中; 电力工业近年来发展较快,是目前吉经济发展 的优先领域,也是对外资较有吸引力、 很有发 展前景的领域;服装加工业是近几年异军突起 的一个行业,以首都比什凯克市为中心向周边 地区辐射,逐渐形成了从布匹、

13、纽扣、 拉链等相 关原料进口到按照独联体国家居民特点设计、 加工、 销售的服装加工产业链。目前,吉已有 几千家中小型服装加工厂,正在形成中亚地区 最大的服装产业群,这将对中亚地区的服装业 和吉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三)服务业 独立后,吉服务业发展速度较快,在国民 经济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今后,如 果国家政策得当、 投资环境能够得到进一步改 善,该行业有望成为吉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 吉服务业主要包括批发和零售贸易、 金融、 电 信、 旅游、 旅店、 餐饮、 汽车修理等行业。这些 行业近年来均保持了稳定的增长态势,其中尤 以移动通讯业发展最快。而交通运输、 邮政等 传统行业产值均有不同程度

14、的下降,尤其是运 输业, 2004年其产值为1991年的7% ,仅比 1995年多了2个百分点,这与吉道路运输状况 有关。旅游业发展也较快,在世界经济论坛发 布的对全球124个国家2007年旅游观光业指 数的评估中,吉位列第102位,排在巴基斯坦、 尼泊尔、 塔吉克斯坦及一些非洲国家之前。作 为古丝绸之路的地区之一,吉独特的人文景 观、 历史古迹以及最大的高山湖泊伊塞克湖都 独具旅游价值。 吉是中亚国家中唯一一个世贸组织成员 国,其经济自由度和开放程度都较高,作为中 亚地区贸易中心的制度基础条件比较优越。 如果吉能够吸引更多的外来投资加快交通、 物 流等基础设施建设,吉就会像中国香港等地一 1

15、3 1994-2008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中亚五国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8年第4期 样,成为中亚地区的自由贸易港。 综上所述,从资源禀赋、 地区特点、 物质和 制度基础条件以及产业发展特点和潜力分析, 未来若干年,吉农业领域最有发展前景的是果 蔬业;工业最有发展潜力和前景的领域应当是 农产品加工业、 矿产开采业、 服装加工业和以 水电为主的电力工业;服务业领域最有发展前 景的应当是旅游业、 贸易流通业和金融业。如 果这些领域能够得到充分的优先发展,吉经济 一定会驶

16、入快车道,有可能解决贫困、 就业等 社会经济问题,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 二 影响吉尔吉斯斯坦 经济发展的因素分析 21世纪以来,吉经济面临良好的发展机 遇,也存在诸多影响其发展的问题。 (一)有利因素 1.地理优势。吉位于中亚东北部,东邻中 国,南邻塔吉克斯坦,西邻乌兹别克斯坦,北邻 哈萨克斯坦,地理位置优越,便于开展与亚洲 其他国家的经济交往。 2.经济自由度、 市场化程度较高。吉于 1998年成为WTO成员,是中亚国家中唯一一 个加入世贸组织的国家,也是最早被西方国家 承认为市场经济的国家。其经济开放程度较 高,经济和贸易政策比其他独联体国家宽松, 非关税贸易壁垒也较少。吉拥有发展转口贸 易的良好条件,对其贸易伙伴比较公平,没有 什么歧视性政策。 3.与世界各国关系良好。吉历史上没有 与其他国家发生过大的战争,一直与邻国和世 界其他国家和平共处,保持着良好的国际关 系,这使吉在国际交往中一般不会遇到特别针 对自己的壁垒和障碍。 4.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