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祝福 称呼所揭示的人物身份和命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4491076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祝福 称呼所揭示的人物身份和命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祝福 称呼所揭示的人物身份和命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祝福 称呼所揭示的人物身份和命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祝福 称呼所揭示的人物身份和命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陕西省周至县第二中学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 2 祝福 称呼所揭示的人物身份和命运素材 新人教版必修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祝福 称呼所揭示的人物身份和命运称呼所揭示的人物身份和命运关于祝福中“祥林嫂”的称呼的讨论 【导言】祝福是鲁迅先生一篇深刻揭示中国妇女悲剧命运的短篇名著。除了四婶、四叔、婆家人思想行动上对祥林嫂直接迫害外,周围的人对她的态度也是她终遭遗弃无人问津的原因。当祥林嫂以再嫁再丧的身份再次来到鲁镇时,鲁镇的人没有叫她“贺六嫂”,而是依旧叫她“祥林嫂”。其声调的阴阳怪气表明世人对她再嫁的身份的否定和非难,并用“祥林嫂”这一永久的称谓对她进行精神鞭笞。本课试图以“对祥林嫂的称呼”作为突破口,挖掘作品表现的时代观念。【实录】师:我有个小问题,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姓和名,“祥林嫂”叫什么名字?小说中有没有写到

2、鲁镇的人们对她的称呼?请把有关的句子找出来。生(寻找片刻):“大家都叫她祥林嫂”“大家仍然叫她祥林嫂”“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师:找得很好,看到这三句话你们有什么想法或者疑问吗?生:为什么人们不叫她自己的名字呢?生:她没有名字,就叫“祥林嫂”。生:她的丈夫叫“祥林”,她就叫“祥林嫂”了。师:为什么她的丈夫叫“祥林”,她就得叫“祥林嫂”?(课堂稍有沉默。)生:中国古代对女人有“三从四德”的要求,出嫁从夫,自然不能继续保留自己的名字。师:说得很好。鲁镇的人们是按习惯以丈夫的名字来称呼“祥林嫂”,至于她没出嫁之前姓甚名何,人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你们说,隐藏在这个称呼背后,鲁迅先生想表达什么些

3、什么呢?生:旧时女子地位低下。师:对,“祥林嫂”的称呼正揭示了旧时女子地位的低下。关于“祥林嫂”的称呼,你们还有没有别的疑问?生:既然人们习惯按丈夫的名字来称呼女人,为什么“祥林嫂”第二次到鲁镇的时候,大家还叫她“祥林嫂”呢?师:按习惯应该叫什么了?生:贺六嫂。师:是啊,第二次到鲁镇的时候,祥林嫂的生活已经和以前大不相同了:再嫁,丧夫,亡子,被逐,经历了极为凄惨的遭遇。然而鲁四老爷全家和鲁镇的人们却“仍然叫她祥林嫂”,根本不按习惯改称她“贺六嫂”呢?生:可能是大家叫习惯了,不愿改口吧?师:是吗?能不能从文章中找些可能性出来呢?生:课文强调“镇上的人们也仍然叫她祥林嫂”,应该不是习惯叫“祥林嫂”

4、这么简单。从下文不让她沾手祭祀的事情看,应该是人们根本就不想承认她改嫁这个事实,认为她改嫁是“败坏风俗”的,是“不干不净”的。师:说得很好。祥林嫂被迫改嫁,遭遇悲惨,鲁镇的人们只给予廉价的同情,甚至不按习惯称呼她“贺六嫂”,暗示了整个鲁镇社会不承认她改嫁的态度。因此,“仍然叫她祥林嫂”这一不起眼的做法绝不是习惯使然,而是反映了封建礼教对寡妇再嫁的完全否定,整个社会环境与祥林嫂的严重对立,这样的祥林嫂最终被人们彻底抛弃,也就不足为奇了。【后记】鲁迅作品的语言一向为人所称道,祝福中祥林嫂两次到鲁镇做工,前后身份有所不同,但小说中人们对她的称呼没有发生变化,这不能不引起深思。无论是什么细节,往往都有着时代的烙印,承载着时代的思想和态度。从细节入手,容易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介入人物角色中。本片段善于寻找巧妙的切入点,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使语文课堂就有了活力和张力。南洋兄弟烟草公司是以粤商简照南、简玉阶兄弟为主体,南洋华侨集资创办的在旧中国最大的一家民族资本烟草企业。简照南、简玉阶兄弟原在香港经营怡兴泰商号、贩运土洋新货于日本、香港、泰国之间,数年后积余资本3万多元。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