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规定最终版.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476765 上传时间:2019-11-11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2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技术规定最终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技术规定最终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技术规定最终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技术规定最终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技术规定最终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技术规定最终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技术规定最终版.(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第一章 总则1第二章 建筑容量1第三章 建筑间距2第四章 建筑物退让8第五章 建筑高度与建筑面宽11第六章 城市建筑景观12第七章 城市绿地13第八章 工程管线设施16第九章 修建性详细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20第十章 附则22附件附表一 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24附表二 建设用地绿地率控制指标表24附表三 建筑物配建停车场面积控制指标表25附表四 城镇社区服务中心用房配建面积控制指标表26附表五 幼儿园配建标准26附表六 公共服务设施分级配建表26附录 术语、名词解释及计算规则29附图 包头机场净空控制图 包头市广播电视微波传输示意图 包头市城乡规划技术规定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

2、加强城乡规划管理,优化城乡空间布局,改善人居环境,实现城乡统筹可持续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内蒙古自治区城乡规划条例、内蒙古自治区住宅小区开发建设标准、包头市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包头市城市总体规划,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规定。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城市规划区内各项工程的规划编制、规划实施(包括城市规划区内的村庄)。第三条 编制城乡各类规划、建设工程设计方案总平面图及实施规划管理应符合本规定。第二章 建筑容量第四条 各类建设项目实施容积率指标控制。计算容积率地块面积以控制性详细规划图则、选址意见书或规划条件确定的为准。退让红线、绿线、蓝线面积计入地块面积;代征的城市绿化用地、城市

3、道路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不计入地块面积。第五条 对未列入建筑密度控制指标表(附表一)的建设项目,除本章规定的中小学校外,科研机构、大中专院校、托幼、医疗卫生、文化艺术、体育场馆、少年宫、养老院等,应该按照有关专业技术规定、规范执行。第六条 对综合类型的建设用地地块,应该按照用地类别占用的面积分别计算建筑容量。对难以分别计算建筑用地的综合体项目,应按照不同性质建筑的建筑面积比例和不同的建筑容量控制指标换算建筑容量综合控制指标。第七条 中小学的用地规模和建筑容量按照内蒙古自治区中小学校办学条件标准(试行)执行。第三章 建筑间距第八条 居住建筑间距须满足大寒日2小时日照标准,并符合消防、卫生、环保

4、、工程管线、建筑保护、噪音防治、城市景观等方面的要求。建筑间距的起算基准为建筑主体(当同一层阳台、阴台的累计长度大于或者等于建筑物长度的二分之一时,以阳台或阴台的外轮廓线为起算基准)。建筑间距按遮挡建筑的遮挡面至被遮挡建筑的主日照面之间最小垂直间距计算。住宅单元采取错落式布局的,应当逐个计算每个住宅单元的建筑间距。被遮挡建筑每套房屋只确认一个主日照面,主日照面按建筑南、东、西面的主次顺序排列。第九条 低层、多层居住建筑间距除满足第八条要求外,还应符合以下规定。(一)低层、多层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为遮挡建筑高度的1.5倍以上。示意图1规划区备注NLHLH L1.5HH为遮挡建筑物的高度L为建筑间

5、距NLLHHL1.5HH为遮挡建筑物的高度L为建筑间距(二)低层、多层居住建筑垂直布置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低层、多层居住建筑山墙宽度小于等于14米时,其间距不得小于遮挡建筑高度的1.0倍,且不小于13米。示意图2规划区备注NLLMM L1.0H且不小于13米M14米L为建筑间距M为建筑山墙宽度H为遮挡建筑高度2低层、多层居住建筑山墙宽度大于14米时,其间距按平行布置间距规定控制。(三)低层、多层居住建筑底层为非居住建筑时,其间距计算不得扣除非居住建筑的相应高度。(四)低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6米,多层居住建筑的山墙间距不小于8米,对此规定不能满足消防、视觉卫生或管网埋设的,由规划行政主管部

6、门确定。东西向居住建筑的山墙开窗,不考虑日照。第十条 高层居住建筑作为遮挡建筑时,与其它居住建筑平行布置时的间距除满足第八条要求外,还应满足下列规定。(一)遮挡建筑高度在24米至40米(含),建筑间距不低于遮挡建筑高度的1.3倍。(二)遮挡建筑高度在40米至75米(含),建筑间距不低于遮挡建筑高度的1.1倍。(三)遮挡建筑高度在75米以上,建筑间距不低于遮挡建筑高度的0.9倍。(四)高层塔楼居住建筑(面宽小于等于36米)与其项目内部相邻居住建筑的间距(不适用于与外部建筑的间距关系),当其作为遮挡建筑时,按本条(一)、(二)、(三)项规定建筑间距的0.8倍计算且不小于36米;当作为被遮挡建筑时,

7、其建筑间距按本条(一)、(二)、(三)、(四)执行。第十一条 高层居住建筑与其它居住建筑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高层居住建筑的山墙宽度小于(等于)18米时,其山墙与居住建筑长边间距为其建筑高度的0.5倍,且不小于24米;与相邻低层、多层居住建筑山墙最小距离为13米,与高层居住建筑山墙最小距离不得小于18米,对此规定不能满足消防、视觉卫生或管网埋设的,由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示 意 图3规 划 区备 注高层建筑N 低多层建筑高层建筑 L1高层建筑 L1低多层建筑高层建筑L2 高层建筑高层建筑 L3L1=0.5H且24米L213米L318米高层建筑山墙宽度18米H为高层建筑高度(二) 高层居住

8、建筑的山墙宽度大于18米时按照平行布置控制。第十二条 医院病房楼、休(疗)养院住宿楼、老年公寓、幼儿园、托儿所和中小学教学楼与相邻建筑的间距、日照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范规定执行;对于南向遮挡建筑为低层、多层建筑时,应满足遮挡建筑高度的2倍建筑间距;对于南向遮挡建筑为高层建筑时,按照居住建筑间距要求执行。第十三条 拟建居住区相邻地块为空地且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为居住用地时,该地块应按拟建居住区同等规模式样建模做日照分析。拟建建筑间距在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仅对其周边相邻居住建筑进行日照分析。第十四条 新建建筑山墙临城市南北向规划道路的,在退道路红线、绿线等各类控制线满足规范要求的情况下,按照下表要

9、求确定是否需要对道路另一侧居住建筑做日照分析。 宽度L(米)高度H(米)L5050L30L30H40否否否40H75否否是H75否是是注:1.宽度L为道路红线宽度;2.当道路对面原有建筑平行南北向道路布置时,需做日照分析。3.低、多层建筑山墙14米,高层建筑山墙18米。第十五条 新建、改建、扩建居住建筑内部需调整为物业用房、社区服务中心等非居住用房使用时(调整后的使用性质应对周边居民生活没有影响为宜),调整的户数不应超过总户数的1%,且最高不得超过20户,必须将非居住用房调整后的具体使用性质在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中予以明确。第十六条 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的建筑间距应符合下列规定:(一)非居住建筑

10、与居住建筑南北向平行布置,非居住建筑南侧为居住建筑时,建筑间距按照下表执行:非居住建筑高度10米(含)以下10-24米(含)24-40米(含)40米建筑间距13203040(二)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南北向平行布置,非居住建筑北侧为居住建筑时,按照居住建筑间距和日照标准执行且不小于13米。(三)非居住建筑与居住建筑东西向布置(包括垂直布置)时,在保证建筑可以混合布局的前提下,当居住建筑处于被遮挡位置时,按照居住建筑间距和日照标准执行,且不得小于13米;当非居住建筑处于被遮挡位置时,需满足消防、安全、卫生等方面要求。第十七条 (一)非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之间平行布置时的间距,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小

11、于13米;建筑高度大于24米小于等于40米,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小于18米;建筑高度大于40米以上,建筑之间的最小间距不小于30米。若两相邻建筑高度不同应按照较高建筑间距标准计算。有特殊工艺要求的建筑按照国家相关标准执行。(二)非居住建筑之间山墙间距参照居住建筑山墙间距要求执行,且须满足消防等有关规范要求。第十八条 非居住建筑与相邻建筑之间呈其他布置方式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第十九条 在居住建筑间不得插建车库,如需建设自行车棚,应该按照地下或者半地下的方式建设,地上部分不得超出1.2米。 第二十条 工业建筑间距应满足生产工艺、交通组织和消防要求。第四章 建筑物退让第二十一条 各类建设项目实施建

12、筑物退让地界、道路红线、绿线、蓝线指标控制。沿建筑基地边界和沿城市道路、公路、河道、铁路两侧以及电力线路保护区范围内的建筑物,其退让距离除必须符合日照、环保、消防、防汛和交通安全等方面的要求外,应同时符合本章的规定。(一)新建或改建的居住建筑物,除必须符合日照要求外,应从用地界线后退相应的距离,满足下表规定。建筑高度(m)退地界(m) 建筑物24米以下(含)24米以上山墙低层多层9米且与低层、多层建筑山墙间距不小于13米,与高层建筑山墙间距不小于18米3米且相邻建筑山墙间距不小于6米4米且相邻建筑山墙间距不小于8米长边0.5L且不小于第九条、第十一条建筑间距要求0.5L且不小于第十条、第十一条

13、建筑间距要求注:L为采光间距,有围墙的应满足消防规定。(二)非居住建筑长边退让地界按照建筑间距要求的0.5倍退让,并满足日照、消防、建筑间距等要求。(三)非居住建筑山墙的退让,按照居住建筑山墙退让标准执行。第二十二条 沿城市道路两侧的建筑,按下表退让城市道路红线。 道路宽度L(m)建筑高度(m)城市主干道L50城市次干道50L30城市支路L30 H2410-158-105-824H4015-2010-158-1040H75252015 H75302520地下室退道路红线、绿线、蓝线和退地界,不小于地下室深度(自室外地面至地下建筑物地面的距离)的0.8倍,且不小于5米;相邻地块之间的地下室经双方协议同意,可整体设计或通过通道连接,可共享坡道。通道宽度不小于4米,净高不小于2.8米。界外建(构)筑物、地下工程有特殊要求的,依据相关规范退线和退界。(地下室:房间地平面低于室外地平面的高度超过该房间净高的1/2者为地下室)。建设项目临城市南北向规划道路不设置商业和出入口,其高层居住建筑山墙退让道路红线按下表进行折减。建筑高度(m)24-40(含)40-75(含)75以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