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4知识点讲解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273850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79 大小:319.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4知识点讲解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4知识点讲解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4知识点讲解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4知识点讲解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4知识点讲解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4知识点讲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1到必修4知识点讲解(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一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诗歌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主要指导学生鉴赏中国新诗和外国诗歌。本单元有中国诗歌、外国诗歌,大都是广为传诵的名篇佳作。主题可以共用一个“情”字来概括:沁园春长沙中的革命豪情,雨巷中对丁香姑娘的朦胧爱情,再别康桥中对母校的绵绵别情,错误中闺中思妇对“归人”的怨情情感“风景”可谓丰富多样。教学时,用“情”这根线串起这些看似各不相关的诗歌“珍珠”,学生必收获情感,启迪思想。这个单元的鉴赏重点是情感与意象。情感与意象,既是指单元鉴赏重点,也可以说是诗歌鉴赏的主要方法,即:一方面要注意体会诗中表达的思想情感,另一方面要分析诗中运用的意象。下面分

2、别说说这两个方面。如何体会诗中的情感呢?尤其是如何把握比较含蓄甚至隐晦的诗歌如雨巷断章等表达的思想情感呢?可主要从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诗人的思想生平和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三个方面入手。欣赏技巧是重要的,但须提醒学生要有意识地增加生活阅历,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水平和文化修养,尤其要广泛阅读中外名诗,培养对诗的感受力和读诗的趣味。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刘勰)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意象是诗歌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具体教学中,要注意区分诗中的描述性意象和比喻性意象(

3、又称为实生活意象和象征性意象)。描述性意象或实生活意象,在再别康桥用得较多,如 “云彩”“金柳”“波光”“水草”“星辉”“夏虫”等,而像雨巷中的“丁香”“姑娘”、则为比喻性意象或象征性意象,它们表达的诗人思想情感丰富深刻,更吸引人,因而更值得揣摩、品味。二、要点:1、基础知识(字音、字形、词语)。2、按要求朗诵。3、诗歌的写作背景和诗人的经历。4、相关的文学常识。5、分析意象;发挥想像;感受真情;陶冶性情。6、背诵:沁园春 长沙,雨巷,再别康桥第二单元古代记叙散文: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

4、想倾向。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能使用多种语文工具书,利用多种媒体,搜集和处理信息。 二、要点:朗读背诵;荆轲刺秦王附背诵部分: 荆轲刺秦王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至易水上,既祖,取道。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为变徵之声,士皆垂泪涕泣。又前而为歌曰:“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复为慷慨羽声,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于是荆轲遂就车而去,终已不顾。第三单元现当代写人记事散文: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写人记事的佳作。它们都是回忆性、纪念性的文章,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一是写悲惨、忧伤之事,表愤怒、悲悼之情,发深邃、邈远之思(记念刘和

5、珍君小狗包弟);二是写伟人、名人之事,表赞美、颂扬之情,传活泼、幽默之趣(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些课文都包含丰富深刻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生哲理,可以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咀嚼,带来广阔的思维空间和丰富的人生体验,也可以获得丰富的语感和写作的启示。学习本单元写人记事的散文,既要学习品人,又要学习品文。品评人物,要以性格、品质为关注点。例如梁实秋笔下的梁启超显示出豪爽的性格,汪曾祺笔下的金岳霖显示出真率的性格。有时人物的性格是多种因素构成的,如刘和珍既是温和的又是英勇的。品评人物,不仅要注意人物的外貌言行,还要注意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外貌言行容易描画,人物的内心世界则难于准确地把握,而高明的

6、作家则擅长此道,如巴金坦陈深藏的心迹,从“忏悔”入笔,写出了一个大作家的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品评人物,要注意人物性格中的时代因素,将对人物的分析,与对时代背景的分析相结合。如刘和珍身上具有那个时代的进步青年的执著追求精神和英勇献身精神,这是和平年代的青年所没有的特点;巴金自我解剖自己身上的一些特点或弱点,也体现历史和时代留在作家身上的特殊印记。品文,就是品赏文章(在这里是散文)的一般作法、特殊技巧和语言艺术。以前语文课堂上习得的方法仍可沿用,在本册第一单元里学到的欣赏诗歌的方法也可灵活运用于本单元。本单元品文的内容大致包括:赏析写人技巧,如刻画人物的外貌,描写人物的心理活动;赏析叙事技巧,如与

7、人物相关的材料的详略安排,叙述的先后次序,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还有其他一些技巧,如修辞方法,白描,渲染,直抒胸臆,正面描写,侧面描写散文的语言艺术,也是学习这个单元要着重揣摩和赏析的。就像诗歌的语言是艺术化的语言一样,散文的语言同样是艺术化的语言,散文的语言与诗歌的语言相比,具有不同的艺术趣味,从一定意义上说,散文的语言离学生常用的书面语言更近,这是胜于诗歌的语言之处。本单元的练习多有语言题,主要是从欣赏的角度来学习这些语言的,其实不限于这些语言题,在学习每篇课文的时候,都可以品味课文中精彩的和关键的语句,还可以仿写课文中的语句。有些课文作了评点示例,学生也试着评点课文,评点课文在很大程度上

8、也就是赏析课文语言。二、要点:1.抓住细节;2.分析个性;3.体察倾向;4.品评亮点; 5.圈点批注。 6.背诵:记念刘和珍君第二、四节 第四单元中外新闻报告文学: 一、单元教材及学习重点说明 本单元属于“沟通与应用”板块,学习新闻和报告文学,所选的都是这两类文体中的典范作品。这些作品强调真实性,及时准确地反映了方方面面的社会信息,从真实的生活出发,传达出时代的精神。 有两篇现场短新闻,记者在现场,以眼睛为“摄像机”,以耳朵为“录音机”,简笔勾勒出清晰可视的一个个场景、一幅幅画面。别了,“不列颠尼亚”记录了英国撤离香港,香港回归祖国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它选取了英国撤离香港的一系列场景,并把它们放

9、在历史的背景中,使香港回归这一历史事件有了一种历史的纵深感;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则打破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记者自己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所感。 报告文学包身工是中国报告文学史上划时代的作品,作者以铁的事实、精确的数据、精辟的分析和评论,把劳动强度最重、地位最低、待遇最差、痛苦最深的奴隶一样做工的女孩子们的遭遇公诸于世,愤怒控诉了帝国主义和买办势力的残酷剥削和掠夺中国工人的罪行。 通讯飞向太空的航程从“神舟5号”飞船发射成功写起,回顾了中国的载人航天史。在历史和现实的对照中,国人的喜悦和自豪显得更加凝重。 二、要点: 1、学习新闻作品:弄清新闻结构、新闻事实、新闻背景、客观叙述和主观评价,

10、学会提取信息。 2、学习报告文学:联系时代背景,把握作者倾向,鉴赏叙事技巧,学会关注社会。3、 读写结合:评论新闻事实,思考社会问题。 1、 常见常用字的分辨 1. 多音字的分辨 攒 攒射(cun) 沓 拖沓(t) 积攒(zn) 一沓(d) 数 数见不鲜(shu) 方便(bin) 数量(sh) 芳 菲薄(fi) 弄 弄堂(lng) 芳菲(fi) 弄潮(nng) 给 给予(j) 脉 脉搏(mi) 给以(gi) 脉脉含情(m) 孱 孱头(cn) 豁 豁然开朗(hu) 孱弱(chn) 豁出去(hu) 颤 颤抖(chn) 参 参加(cn) 颤栗(zhn) 人参(shn) 抹 抹布(m) 参差(cn)

11、抹杀(m) 倔 倔强(ju) 拐弯抹角(m) 倔头倔脑(ju) 擂 大吹大擂(li)栅 栅极(shn) 擂台(li) 栅栏(zh) 俩 俩人(li) 期 不期而遇(q) 伎俩(ling) 期年期月(j) 没 没齿难忘(m) 塞 款塞入朝(si) 没有(mi) 塞住(si) 屏 屏风(png) 不塞不流(s) 屏息(bng) 单 单于(chn) 处 处罚(ch) 姓单(shn) 处所(ch) 骑 胡服骑射(q) 怔 怔住(zhng) 铁骑( j) 怔忡(zhng) 2、 形近字的分辨 荫庇(b) 揣摩(chui) 刚愎自用(b) 相悖(b) 崎岖(q)瑕疵(c) 惴惴(zhu) 心腹(f) 脖颈

12、(b)倚马可待(y)闪烁(shu)端详(dun) 一诺千金(nu) 骑兵(q) 瓦砾(l) 淆乱乾坤(xio)偌大(ru) 绮丽(q)闪烁(shu)肴馔(yo) 喏喏连声(nu)不容置喙(hu)矍铄(shu) 半晌(shng) 城垣(yun) 如椽大笔(chun) 气馁(ni) 响遏行云(xing)永恒(hng) 缘木求鱼(yun) 绥靖(su) 军饷(xing ) 齐桓公(hun) 掾吏(yun) 肆无忌惮(dn) 耸峙(zh) 绵亘(gn) 长篙(go)殚精竭虑(dn) 持久(ch) 汩汩(g) 枯槁(go) 邯郸(dn) 侍奉(sh) 汨罗江(m) 缟素(go)弹药(dn) 恃才傲物(s

13、h) 频频(pn) 稿酬(go)箪食壶浆(dn) 楔子(xi) 濒临(bn) 朗照(lng)诅咒(z) 锲而不舍(qi) 琅琅(lng)沮丧(j)自诩(x) 残羹冷炙(zh)踱着(du)掂量(din) 狙击(j) 栩栩如生(x)针灸(ji) 忖度(du) 踮脚(din) 咀嚼(j)翌日(y) 一番(fn) 悼词(do) 惦念(din)蹩进(bi) 估量(g) 藩篱(fn) 棹桨(zho)一瞥(pi) 沽酒(g) 蕃衍(fn) 泥淖(no)撇捺(pi) 怙恶不悛(h) 二.常见常用字形的分辨敞(敞)开 僻(僻静) 缀(点缀) 倩(倩影) 铄(众口铄金)敝(敝帚自珍) 避(躲避) 辍(辍学) 婧(婧女) 烁(闪烁)蔽(遮蔽) 泻(倾泻) 啜(啜泣) 靓(靓丽) 砾(瓦砾)弊(针砭时弊) 泄(发泄) 掇(拾掇) 靖(绥靖) 镂(镂空) 躁(烦躁) 谐(和-谐) 采(神采) 褛(褴褛)燥(枯燥、干燥) 楷(正楷) 彩(彩色) 缕(丝缕) 噪(噪音) 髓(脑髓) 辩(辩论) 晤(晤见)蹩(蹩进、蹩脚 ) 隋(隋朝) 辩(分辨) 梧(梧桐)瞥(瞥见) 嫉 (嫉恨) 辫(辫子) 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