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泵理论解读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4258872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43 大小:5.2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液压泵理论解读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液压泵理论解读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液压泵理论解读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液压泵理论解读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液压泵理论解读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液压泵理论解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液压泵理论解读(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液压动力装置,3.1 液压泵概述,液压泵-动力元件: 将驱动电机的机械能转换成液体的压力能,供液压系统使用,它是液压系统的能源。,第四章 液压泵,一、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和分类,按其排量能否调节分为: 。定量泵(定量马达) 。变量泵(变量马达) 按结构形式可分为: 。齿轮式 。叶片式 。柱塞式 。螺杆式,1.液压泵的分类,2. 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及图形符号,液压传动系统中使用的液压泵都是容积式的,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1)液压泵的工作原理,动画演示,吸油:密封容积增大,形成局部真空; 压油:密封容积减小,压力增加。 容积式泵: 依靠密封容积的变化来吸油、压油。 两个特征: (1)有周期性的

2、密封容积变化。 密封容积由小变大时吸油;由大变小时压油。 (2)有配油机构。 保证密封容积由小变大时,只与吸油管相通;密封容积由大变小时,只与压油管相通(如两个单向阀)。,(2)液压泵和液压马达的图形符号,a.单向定量液压泵 b.双向定量液压泵 c.单向变量液压泵 d.双向变量液压泵,二、液压泵的性能参数,1.压力,工作压力Pp:液压泵工作时实际输出压力,取决于负载 额定压力Pn: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按试验标准规定的连续运转的最高压力,超过此值即为过载,它取决于泵的结构强度和密封条 件。 最高压力:液压泵在短暂运行时间内所允许的最高压力。,排量Vp:在无泄漏的情况下,泵轴每转一转排出的液体体积,

3、单位 cm3/r,mL/r。 理论流量qt:在无泄漏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输出液体的体积,它取决于几何排量,也称几何流量,单位是m3/s 实际流量qp:泵在单位时间内实际输出液体的体积。由于存在内、外泄漏,所以qp小于qt 额定流量qn:泵在额定压力、额定转速下的实际流量。,2排量、流量、容积效率,输出功率:,输入功率:,3输出功率、输入功率、效率,3 总效率:,2 机械效率:泵的理论转矩与实际转矩之比,1 容积效率:泵实际流量和理论流量之比 vp qp / qt eta 【i:t】 容积效率是描述泵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 在一定范围内,泵的泄漏随泵的工作压力增 高而线性增大,所以容积效率随泵工作

4、压力的增 高而降低。(空载流量与理论流量相等),1、某泵转速n=950转/分,空载流量为160升/分,在压力为29.5Mpa时,相同转速下的实际流量为150升/分,泵的总效率为=0.87, 求:(1)容积效率 ?(2)机械效率 ? (3)驱动泵的电机功率N ? 2、液压泵进口压力 , 出口压力 ,实际输出流量 ,泵输入转矩 ,输入转速 ,容积效率 。试求: (1)泵的总效率 (2)泵的输出功率 (3)泵的机械效率 (4)泵的理论功率,3.2 齿轮泵,外啮合 内啮合,按啮合形式分类,一、外啮合齿轮泵原理和结构,1. 结构:齿轮、壳体、端盖等,动画演示,典型结构,p = 2.5 MPa 卸荷槽 缩

5、小压油口 减小端面间隙 0.030.04mm 增大吸油口,2. 工作原理,密封工作腔:泵体、端盖和齿轮的各个齿槽组成了若干个密封工作容积。 齿轮啮合线将吸油区和压油区隔开,起配流作用。,吸油过程:轮齿脱开啮合V p 吸油; 排油过程:轮齿进入啮合V p 排油。,动画演示,1) 产生原因: 1,构成闭死容积Vb Vb由大小,p, 油液发热,轴承磨损。 Vb由小大,p , 汽蚀、噪声、振动、金属表面剥蚀。,二、外啮合齿轮泵结构上存在的几个问题,1. 困油现象,2) 危害:影响工作、缩短寿命,3) 措施:开卸荷槽 原则: Vb由大小,与压油腔相通 Vb由小大,与吸油腔相通 保证吸、压油腔始终不通,2

6、. 泄漏问题,1) 泄漏途径:轴向间隙 80% ql 径向间隙 15% ql 啮合处 5% ql 2) 危害:v 3) 防泄措施: a) 减小轴向间隙 b) 轴向间隙补偿装置 浮动侧板 浮动轴套,3. 径向力不平衡,1)原因:径向液压力分布不均 啮合力 2)危害:轴承磨损、刮壳。 3)措施:缩小压油口,增加径 向间隙。 压油口缩小后, 安装时注意不能反转。,三、齿轮泵优缺点和用途,优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工作可靠, 自吸性能好,对油液污染不敏感,便于 制造、维修。 缺点:效率低,流量脉动大,噪声高。 用途:工程机械、机床低压系统。,四、内啮合齿轮泵,1. 渐开线齿轮泵,特点: 结构紧凑

7、,尺寸小,重量轻 流量脉动小,噪声小。,2. 摆线齿轮泵(转子泵),特点: 结构简单,体积小 重叠系数大,传动平稳 吸油条件好 脉动小,噪声小 齿形复杂,加工精度要 求高,造价高。 应用:机床低压系统,五、齿轮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3-3 叶片泵,优点:输出流量 均匀、脉动小、噪声低、 体积小。 缺点:自吸性能差、对油液污染敏感、结 构较复杂。,分类,单作用,双作用,每转排油一次,每转排油两次,一、单作用叶片泵,1. 结构:,转子、定子、叶片、配油盘、壳体、端盖等。,特点: 定子和转子偏心; 定子内曲线是圆; 配油盘有二个月牙形窗口。 叶片靠离心力伸出。,2. 工作原理,密封工作腔(转子、定

8、子、叶片、配油盘组成) 吸油过程:叶片伸出V p 吸油; 排油过程:叶片缩回V p 排油。 旋转一周,完成一次吸油,一次排油单作用泵 径向力不平衡非平衡式叶片泵 (一个吸油区,一个排油区),单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动画演示,二、双作用叶片泵,定子和转子同心; 定子内曲线由四段圆弧 和四段过渡曲线组成; 配油盘上有四个月牙形 窗口。,1. 结构特点:,2. 工作原理,旋转一周,完成二次吸油,二次排油双作用泵 径向力平衡平衡式叶片泵 (两个吸油区,两个排油区),双作用叶片泵工作原理动画演示,4.典型结构及结构特征,5. 结构特点,1)叶片倾角,T = N sin (- ) sin (- ) sin T

9、 T 作用:减小切向分力,减轻叶片和槽的磨损,避免卡死。 一般取 = 1014 O YB 型叶片泵取 =13 O 双作用叶片泵前倾,单作用叶片后倾。 叶片倾斜放置的泵不能反转,受力分析: N,T P,T = N sin 压力角 T sin , , sin, T 危害:叶片和槽磨损,卡死。 措施:沿旋转方向前倾角,前倾角后:N,T P 压力角(- ),2) 配油盘上的三角槽,原因: pV 油液倒流。 影响:流量脉动,噪声。 措施:开三角槽 作用:缓冲,避免压力突变, 减小流量脉动和噪声。,1.结构特点: 弹簧、反馈柱塞、 限位螺钉。,2.工作原理:靠反馈力和弹簧力平衡,控制偏心距 的大小来改变流

10、量。,转子中心固定, 定子可以水平移动 外反馈、限压,三、限压式变量叶片泵,动画演示,3. 流量-压力特性曲线,调节限位螺钉,qmax 变; 改变弹簧刚度,pmax变,BC斜率变。,4. 优缺点及应用,优点:功率利用合理,简化液压系统 缺点:结构复杂,泄漏增加,m,v 应用:要求执行元件有快速、慢速和保压的 场合,四、叶片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3.4 柱塞泵,轴向式,径向式,1. 工作原理,密封工作腔(缸体孔、柱塞底部) 由于斜盘倾斜放置,使得柱塞随缸体转动时沿轴线作往复运动,底部密封容积变化,实现吸油、排油。 吸油过程:柱塞伸出Vp吸油; 排油过程:柱塞缩回vp排油。,一、轴向柱塞泵,*

11、缸体转动 * 斜盘、配油盘不动,缸体、柱塞、配油盘、斜盘,2.典型结构,4.特点及应用,特点: 容积效率高,压力高。(v=0.98, p = 32 Mpa) 柱塞和缸体均为圆柱表面,易加工,精度高,内泄小 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转动惯量小; 易于实现变量; 构造复杂,成本高; 对油液污染敏感。 应用: 用于高压、高转速的场合。,SCY14-1型轴向柱塞泵 (p = 32 MPa),结构特点,滑靴:降低接触应力,减小磨损。 柱塞的伸出:由弹簧压紧压盘,有自吸能力。 变量机构:手动变量机构。,工作原理动画演示,5.轴向柱塞泵的常见故障及排除方法,二、径向柱塞泵,1.结构特点: 定子不动 缸体(转子)转动 偏心距e 配油轴(不动) 衬套(与缸体紧配合),三、液压泵的性能比较与选用,2. 工作原理,调节e的大小变量泵 改变e的方向双向泵,密封工作腔 柱塞伸出:离心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