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文学研究一讲汉本

上传人:乐*** 文档编号:114246546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41 大小:49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女性文学研究一讲汉本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女性文学研究一讲汉本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女性文学研究一讲汉本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女性文学研究一讲汉本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女性文学研究一讲汉本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女性文学研究一讲汉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女性文学研究一讲汉本(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二十世纪中国女性文学 研究专题 主讲教师:袁桂娥,授课班级:2007级汉语言文学本科 总 学 时:32学时(117周) 讲授专题: 第一讲 关于女性文学的思考(3学时) 第二讲 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发展轨迹 及其基本特征(3学时),第三讲 五四时期的女性文学(10学时) 第四讲 八、九十年代女性文学的崛起 (12学时) 第五讲 世纪之交的女性文学形态(4学时),参考书目 理论译介: 1 西蒙波娃 桑竹影等译第二性女人 湖南文艺出版社 1986年 2张京媛主编 当代女性主义文学批评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2年* 3 弗伍尔夫著 王还译一间自己的屋子 三联书店 1989年,4 李银河主编妇女:最

2、漫长的革命 三联书店1997年 5陈惠芬,马元曦, 等.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文化批评文选. 桂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6 柏棣, 等西方女性主义文选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7 陈顺馨. 中国当代文学的叙事与性别(增订版).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8 戴锦华. 涉渡之舟: 新时期中国女性写作与女性文化.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9 赵树勤, 等. 女性文化学.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10 寿静心. 女性文学的革命: 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研究.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1 夏小虹. 晚清女性与近代中国.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3、, 2004 12 张岚. 本土视阈下的百年中国女性文学.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13 易银珍,蒋璟萍,等. 女性伦理与礼仪文化.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4 乔以钢.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的文化探讨.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15 徐岱. 边缘叙事:20世纪中国女性小说个案批评. 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16 徐敏. 女性主义的中国道路:五四女性思潮中的周作人女性思想.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7 郭亚明. 心灵的守望与诗性的飞翔:新时期女性小说论稿.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8 王凤华,贺江平,等. 社会性别文化的历史与未来.

4、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19 林丹娅. 当代中国女性文学史论. 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003,20 谭正璧. 中国女性文学史. 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5 21 邵燕君. “美女文学”现象研究:从“70后”到“80后”.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22 孙绍先. 女性主义文学.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23 李小江. 夏娃的探索:妇女研究论稿.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24 陆文采. 中国现代为女性女性形象初探.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 25 陈素琰. 文学广角的女性视野. 广州: 花城出版社,1988 26 孟悦,戴锦华. 浮出历史地表

5、:现代妇女文学研究. 郑州: 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 27 谢玉娥. 女性文学研究, 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0 28 盛英. 中国女性文学新探. 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1999,29 乔以钢. 低吟高歌:20世纪中国女性文学论.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8 30 李福熙. 中国现代女性文学研究.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31 刘思谦. “娜拉”言说:中国现代女作家心路纪程. 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第一讲 关于女性文学的思考 一、社会性别理论 生理性别: 先天的,难以改变的,独有的 社会性别: 后天的,可以改变的,共有的,社会对男女两性及两性关系的期待、评价与要

6、求建构了男女社会性别。 每个人都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家庭、学校、媒体、社会评价等共同完成了对人的社会性格的塑造。,讨论: 1、人们通常给男孩、女孩起什么名字?买什么玩具?对孩子性格有什么影响? 2、文字、图片、视听媒体等对男女两性的社会职责认同,对人的社会性产生什么影响?,3、列举关于男、女两性表述的谚语、俗语、诗词等,其中包含了对男女两性怎样的社会评价? 4、列举“女”部首的汉字,其中中性、褒义、贬义那些多?,性别文化 社会性别分工:男外女内 社会性别形象:男强女弱 社会性别地位:男主女从 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建构 社会性别是一种权利关系 社会性别是一种制度安排,二、中国女性人生

7、的传统形态 1、男尊女卑两性关系的确立 易经强调阳刚阴柔 孔子所谓“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东汉刘向烈女传,班昭女诫确立男尊女卑的行为准则。 宋明理学强化贞节观念,确立女子的道德规范。,传统观念漠视女子作为“人”的存在。 聊斋志异狐妖故事。 女性个体生命无论其自然性的发展还是其社会性的构成,都受到居于社会和家庭主导地位的男性的制约和影响。 考察女子一生:地位卑贱 诗经小雅斯干“弄璋之喜” “弄瓦之喜”,女子一出生,命运就确定了。 汉代以后,人伦纲常进一步系统化,妇女的地位愈加卑微。 有文字记载以来都可看出女子地位的卑贱:,女,读音“奴”,跪在地上的形象,男人娶女人为妻。妻,持事妻职也。 娶在金文

8、中是“以手捉耳”,因多发生在黄昏,故而有婚。,嫁通贾,买卖之意。 妇,服也从女,持帚洒扫也。 从文字造型上,生动说明生而为女即失去了独立人格和社会活动的权利。,2、传统女性的角色意识 家庭角色。 大戴礼本命 闺媛之礼、夫妻之礼、婆媳之礼等 苦相篇(晋人傅玄)“低头和颜色,素齿结朱唇。跪拜无复数,卑妾如严宾” 贞、静、顺、良、慈、淑、端、俭,三、古代妇女的文学选择 古代女作家廖若星辰。古代女作家如:汉代班昭(东征赋),蔡文姬(悲愤讨);唐代薛涛、鱼玄机(绝句);宋代李清照、朱淑真的词;元代赵鸾鸾;明代方维仪;清代的阚玉等女性,堪称才女,都有诗词流传。但在浩如烟海的古典文学长河中,实在微不足道。,

9、最早的女性文学创作: 涂山氏歌:“候人咦兮”。 许穆夫人诗载驰,与其特定的人生命运相联系,其文学选择,在男性本位的文化圈内有自己的特点: 1、写作动机:较少功利性,自娱自遣。 2、题材选择:宫闱、闺阁、青楼、道观、日常劳作等,广度不够。,3、创作思维内敛,注重女性自身。 多为相思之情、离别之恨、寡居之悲等 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4、女性人生命运对文学创作的审美选择亦产生影响。 先秦端庄自然;由汉至唐重装饰、才情;宋以后慵懒愁困为美;明以后纯洁、重情义。,四、女性文学概念辨析 与“女性文学”相关的概念有“妇女文学”、“女性写作”、“女性主义文学”、“女性意识”等

10、。,1、妇女文学 “妇女文学”这个词,出现于“女性文学”之前。外国文学研究1981年第1期刊登了题为埃及的妇女文学沙龙文学的一篇短文,用了“妇女文学”这个词。“妇女文学”在英语中的原文是Womens literature。,其实,“妇女文学”这个词在我国二三十年代就已出现,如谢无量中国妇女文学史、梁乙真的清代妇女文学史、谭正璧中国女性的文学生活 八十年代中期,有评论者在评价国内女作家创作时采用“妇女文学”的提法。李小江 张抗抗,2、女性文学:大多认为指女作家创作的,具有女性意识的文学创作 。 后来评论界约定俗成已基本不用“妇女文学”而采用“女性文学”。,“女性文学”与“妇女文学”的区分是基于“

11、女性”和“妇女”两个词的不同内涵:“女性”以区别于旧式女人的作为人的主体性为本质内涵,“妇女”则是一个被国家权利政治化了的意识形态话语。,3、女性写作 :90年代大量 出现 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在中国召开,女性文学研究成为热点。 教材列专章或专节:如洪子诚著中国当代文学史第二十三章“女作家的创作”;陈思和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第二十一章中把“女性写作空间的拓展”看作是“新的写作空间拓展”的一种表现;,杨匡汉、孟繁华主编的共和国文学50年列专章“女性意识与女性写作;张炯编著新中国文学史专列题为“女性文学的强旺”的一编。以上四种教材,两种称“女性文学”,两种称“女性写作”。,4、女性主义

12、文学 “女性主义文学”这一概念在我国评论界出现于80年代后半期,90年代大量使用。 女性主义文学研究的对象是以探讨女性问题为中心的作品,不管其作者性别如何。 刘思谦认为女性主义文学是那些“对中国妇女尤其是中国知识女性、职业女性的精神成长和主体性建构进行了默默和艰苦的探索”的作品。,5、女性意识 “女性意识”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的核心,它自然是西方来的概念。 女性文学有广狭义之分,广义的女性文学是指女作家的一切创作;狭义的女性文学则指女作家创作的富于女性意识的文学文本,可以称之为“女性主义文学” 。,思考题: 何谓女性文学,带“女”字偏旁的汉字 袁永庆 汉字,带“女”字偏旁的不少,单是新华

13、字典便收集了近个。它充分表达了中国远古的女性观,稍加考究,耐人寻味。 人类从哪里来?各民族文化的共识是人类源自一位共同的伟大母亲。中国古人也讲“母生天下”。一个初始的“始”字,便带了女旁,展示了先人对万物本源的基本认识,极力推崇了女性在人类繁衍上的根本性作用。,中国古代文化又认为:孤阴不生,独阳不长。男与女是阴阳相对,共同构成人类整体,缺一不可。一个“女”和一个“子”(古代专指男人)相结合,才可称为“好”。“好”字实际上是一幅符号化了的太极图,揭示了男女共生、阴阳互动的宇宙认识。而“女”又在“子”之前,体现出中国古人意识中的“女士优先”,肯定女性为第一性,肯定女性在生生不息中的特殊贡献。 男女

14、一旦结合,男子室中有了女人才能“安”,男子的手爪时时触摸到女人才会“妥”。而在家庭中,不同的女人地位是不同的。“妇”的繁体字是一位持扫帚的女人,象征执掌着家政大权,是正室;“妻”字是一个女人头上别着簪子,且有人梳理,也是正室,都是家政的主持者。而“妾”的地位低下了,是不能入座只能随侍左右站立的女人。“奴”与“婢”更等而下之,是完全丧失了人格尊严的被奴役者。,男女结为夫妻叫“婚”。婚字是一个女子与一个男子(“日”表阳,代指男性)结合,于是产生了“氏”族,可见氏族最早属于母系。而“姓”则由“女”“生”,又可见至关重要的姓氏起源于女性。 女人是母亲的象征,同时也是美好事物的象征。女人代表着一系列的美

15、丽,以男性眼光视之,更是如此。特别是年少的女子,可谓“妙”矣!难怪美好的形容词不少带有女旁。你看,婀娜、婆娑、娇妍、妩媚、委婉、娟、婧、嫩真是无女不成美。 但是,汉字又是父系氏族社会后的产物,在颂扬女性之善、之美、之伟大的同时,又不免表现出几多的轻贱妇女的男权意识。带女字旁的汉字又有不少贬义明显。如“婪”抓住一切不松手,如“妄”不自量力,如“奸”虚伪狡诈其实这些毛病,与性别哪有什么关系。特别是有些贬义词,如“狂妄”“奸猾”,把女字旁与表示野兽的反爪旁相提并论,混为一谈,更是有辱女性的人格了。,俗话说“三个女人一台戏”,“姦”字的原意并不指发生男女关系,而意为邪恶伪诈,玩弄阴谋,拨弄是非。宋代苏洵有篇著名的文章叫辨姦论,用的就是这个意思。其实玩邪恶、搞阴谋的男人更多,不该把它只往女性身上栽。更明显还有一个“佞”字。孔子学说的核心是“仁”,仁者爱人,人际关系必然上好,当然是褒义。但在仁字下面加个“女”便成了“佞”(讨好卖乖、巧言谄媚),变成贬义,女人更是被活活冤枉了。 由上可见,中国汉字不单是一般的表意符号,它博大精深,内蕴丰厚,积淀了古人先贤的世界观、伦理观、价值观等等多元人文精神。汉字贯通古今,为我们提供了无量的人文信息密码,也提供了破译、解读其信息的无限可能性。仅仅举几个带女字偏旁的汉字,也可见其一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