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

上传人:命****币 文档编号:114086638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PPT 页数:65 大小:3.1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5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第5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第5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第5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第5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5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5章企业集团财务管理(6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5章 企业集团财务管理,学习目标,掌握企业集团的概念 理解企业集团的特征 了解企业集团组织结构和组织形式 了解中国企业集团发展路径 掌握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一、企业集团相关概念,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国家,从19世纪末20 世纪初至今的100多年里,先后掀起了五次大规模的企业并购浪潮,这些并购活动确立了以股份公司制下的企业集团为基本特征的现代企业组织模式。在这100多年间,企业集团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与市场经济的发育和完善得到长足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企业集团相关概念,对于企业集团的内涵,不同的国家所持观点各异。 日本。是最早使用“企业集团”概念的国家。经济辞

2、典主要有斐阁经济辞典、经济学辞典、经营学大辞典、MIT日本经济百科全书、现代日本经济事典,学者:山田一郎(1971)、今井贤一(1976)、坂本恒夫(1998)等对“企业集团”进行过定义。 欧美等国家。虽没有明确的“企业集团”概念,但是以垄断形式存在的卡特尔(Cartel)、辛迪加(Syndicate)、托拉斯(Trust)和康采恩(Konzern)以及各种利益集团,在西方各国的经济生活中一直发挥着企业集团的功能。 中国。企业集团出现的比较晚,中国企业管理百科全书(1984)中才有提及“联合公司(ComPlex)”的概念。随后“企业集团”的名称才在国家政府的文件中不断出现,还有些是在地方政府的

3、文件中有所提及。,一、企业集团相关概念,应撇开国家特点和所有制问题,认为企业集团是现代企业发展的高级组织形式之一。 企业集团是由若干个具有独立法人地位的企业和事业单位所组成的法人联合体。 现代意义上的企业集团指以母公司为基础,以产权关系为纽带,通过合资、合作或股权投资等方式把三个及三个以上的独立企业法人联系在一起就形成了集团。,法律特征: 多元结构: 企业集团是由多个法人企业联合组成的集体,它不是单一经济实体和企业法人。这是企业集团与集团公司本质的区别。 多种联结纽带: 企业集团的联结纽带多种多样,大体上可分为生产协作,非交易协定和产权转移三大类。,二、企业集团特征,组织特征: 多层次组织:

4、按企业集团各成员与核心企业间连结纽带的差异和股权转移的比例,可将企业集团成员分为四个层次,即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 具有多种功能: 企业集团为达到其垄断性经营的目的,不仅要形成生产中心和贸易中心,还需要具备投资发展、研究开发、形象推广、文化传播及教育培训等多重中心功能,这对企业管理的系统化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二、企业集团特征,经营特征: 多样化经营:企业集团多样化经营的表现形式有横向、纵向、混合多样化。它们都是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多样化经营使企业集团的经营过程更加复杂,管理形式更加多样。 多国化或跨区域经营:由于资源和市场的区域性或国际性差异,企业集团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

5、源和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一般都设立了跨区域或跨国度的子公司(分公司)或进行跨国化或跨区域的经营。,二、企业集团特征,融资特征: 具有规模优势,政策优势 企业集团是多个单一企业的联合体,规模优势明显。同时企业集团所处行业很多是国家政策扶持的重点基础产业,具有中小企业无可比拟的政策优势。 具有放大效应 由于企业集团内部是以股权连接的多层次企业结构,企业集团自身或母公司的资本具有一定的负债能力,再投入到子公司形成子公司的资本后又产生新的负债能力,使资本的负债能力放大了,但同时风险也增大了,因此集团融资具有放大效应。 资金需求量大,回收期长 我国大型国有企业集团所处行业属于资本密集型行业,所需资金需求

6、量大,壁垒相对高,民间资本的进入有一定的困难,而且有一个相对长的建设期和回收期。,二、企业集团特征,三、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1. 企业集团组织结构的定义 企业集团的组织结构,是根据企业集团的战略目标,指定企业和人在集团中的位置、明确责任、沟通信息、协调经营,以实现战略目标的有机结合体。,企业集团组织架构类型,12,企业集团是以产权关系为纽带,由众多企业法人共同组成的联合体。按产权关系的紧密程度,可将企业集团各成员划分为四个层次:核心层、紧密层、半紧密层和松散层。其中,紧密层是指由核心层掌握实际控制权的成员企业,两者是母子公司关系,构成了企业集团的主体,其管理活动相应成为集团管理活动的核心内容。

7、,2. 基本结构中母子公司关系,核心层:具有母公司性质的集团公司,在企业集团中处于中心地位,起主导作用; 紧密层:由被集团公司控股的企业组成,每一个骨干企业都是法人企业,独立核算、自负盈亏,与核心层是子公司和母公司的关系;(50%以上) 半紧密层:由集团公司参股的企业组成,其特征是专业化程度高,与某个骨干企业有固定协作配套关系,经济上、法律上独立,是法人企业。与紧密层企业一般是子公司和母公司的关系; (20%-50%) 松散层:由承认集团章程、与集团公司有互惠性稳定协作关系的企业组成,集团很少甚至没有掌握协作企业的股权,集团与协作企业主要通过生产技术领域发生联系。 (20%以下),2. 基本结

8、构中母子公司关系,集团(母公司),子 公 司,全 资 子 公 司,非全资控股公司,参 股 子 公 司,资本关系,出资人,经营层,集团(母公司)就是股东、出资人!,15,2.基本结构中母子公司关系,17,2.基本结构中母子公司关系,母公司(Parent Company) 是企业集团中起主导作用的核心企业。称集团公司或 集团总部。 特征: (l)母公司是法人,企业集团是非法人; (2)母公司对外代表企业集团,对内影响集团成员企 业的发展战略、产品类型等,在集团中起主导作用; (3)母公司是企业集团中通过股权联结获得控制地位的核心公司。,2.基本结构中母子公司关系,19,子公司(Subsidiary

9、 Company) 是相对于母公司而言的法人企业,母公司是子公司的出资者,子公司的资本金全部或部分来源于母公司的投资。由一级子公司再投资设立的公司为二级子公司。 根据实际控制原则,子公司可以分为全资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又分为绝对控股和相对控股)。母公司持有另一公司一定股份,但不能对其实现实际控制,此公司为母公司的关联公司或参股企业。,2.基本结构中母子公司关系,四、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H型组织结构 U型组织结构 M型组织结构,四、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型组织结构(Holding Company) 又称控股制,是一种几乎没有集中控制、相对松散、扁平的组织类型。较多地出现于由横向合并而形成的企业中。

10、H型公司持有子公司或分公司部分或全部股份,下属各子公司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是相对独立的利润中心。这种结构使合并后的分公司保持了较大的独立性。 。,四、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型组织结构( Unitary Structure) 又称直线职能制,其基本特征在于,将企业按照职能的不同划分成若干个部门,而每个部门均由企业最高层领导直接进行管理。,四、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型组织结构是一种中央集权式的组织结构,各部门只具有很小的独立性,权力集中在企业最高决策者手中。 型组织结构的缺点: 高度集权,中层管理人员既不是政策制定者,又不是政策执行者,仅起“上传下达”的作用,难以发挥积极性,影响企业决策的灵活性与灵敏

11、性 高层经理们陷入日常经营工作,无暇顾及公司长远发展决策。,四、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型组织结构( Multidivisiona lStructure), 又称事业部制、分权制,一种分权式结构,事业部制是指以某个产品、地区或顾客为依据,将相关的研究开发、采购、生产、销售等部门结合成一个相对独立单位的组织结构形式。它表现为,在总公司领导下设立多个事业部,各事业部有各自独立的产品或市场,在经营管理上有很强的自主性,实行独立核算,是一种分权式管理结构。,事业部制,松下电器株式会社,四、企业集团的组织形式,M型组织结构存在的缺点: 具有独立性的各个事业部易于产生本位主义,影响各部门之间的协调 在公司上层

12、与事业部都要设置职能机构,可能造成机构重叠,管理成本增加 集权与分权的“度”难于处理,苹果公司的内部组织结构,中国企业集团的发展与演进,我国企业集团的形成与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一)企业推动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改革开放的方针后,中国 在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进程中,企业组织 也发生着重大的转变,一方面许多国有企业脱离了原来由政 府(局)管理的机制,实行改为企业自负盈亏;另一方面是 全新组织形式的大量涌现。全民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 、合资企业等等。传统的国营企业面对全新的市场竞争压 力,开始寻求企业之间的“横向联合”。,(二)政府和企业联合推动,政

13、府为主 转轨经济的一大特点就是市场机制与政府管制的同时存在。 从1987年开始,我国政府正式以官方的形式致力于推动企业集 团的组建和发展。在政府政策和行为的推动下,全国掀起了组 建企业集团的热潮。1999年是中央政府参与组建企业集团力度 最大的一年,一是由中央政府牵头组建了石油、石化两大集团 公司, 解决了政企不分的问题, 并引入竞争机制, 实现了上下 游、产供销、内外贸一体化;二是将五大军工公司改组为十大 企业集团;三是组建了有色金属三大集团;四是宝钢与上钢实 现了重组成立了宝钢集团;五是加快了电信四个集团公司的组 建(吴邦国,2001),这标志着我国由中央政府推动的大企业集 团组建的工作达

14、到顶峰。,中国企业集团的发展与演进,(三)政府规范,企业推动 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改 革已经不可动摇,市场竞争的格局已初步形成。这个阶段政府 的作用主要是为大公司和企业集团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积极鼓励和支持大公司和企业集团到境外上市。这时我国的 大型企业集团开始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广泛在国内外资本市场 上进行上市融资,例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 铝业,中国石化,中石油等企业集团的成员公司都相继在国内 或海外上市。企业集团的绩效也开始有明显的改善。,中国企业集团的发展与演进,中国企业兵败海外,大型国企的天然缺点是什么?很可能是因为拥有特权,先天地、天

15、然地带有傲慢与自负的特 点。这些特点使庞然大物们表面上看十分强大,但实际上又极度虚弱,极易遭受重大损失。以近 两年间中国企业这一波海外出击为例,中国国企在海外遭受的损失可以说是巨大的: 中投公司海外投资损失近百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500亿元! 中国平安投资荷兰富通200亿元血本无归, 国家开发行投资英国巴克莱银行损失上百亿元, 中信泰富投机亏损200亿港元, 中国远洋投机期货指数损失40亿元, 东航与国航等在投机期油的交易中巨亏300多亿元! 中国铝业收购澳大利亚力拓公司损失大约5百亿人民币, 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中国大型国有企业海外投资亏损高达两千亿元!至于说,国家外汇局 投入美国的1万多亿

16、美元的债券损失将有多少,更可能是个天文数字。2000亿之巨,可以为中国 普通老百姓谋多少福利!但是,这些巨大的国民财富就在这些大型国有企业的一次次犯错中付之 东流!该警惕了,照这样下去,中国有再多的经济增长也赔不起这样的损失。,34,傲慢与自负 仔卖爷田不心疼,五、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财务管理体制的定义 指企业处理财务活动中的组织框架和管理机制,主要包括组织框架的安排,财务管理权限的划分和财务管理机构的设立等内容。,1.集权制 2.分权制,(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基本模式,37,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权限 母公司拥有所有重大财务决策事项的直接决策权 母公司拥有对子公司财务机构的设置与财务经理人员的任免权,1.集权制,(一)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体制基本模式,优点:发挥整体资源的整合优势;实现集团财务 管理目标;降低资金成本。 缺点:市场反应慢;挫伤子公司积极性;缺乏合 理分工和横向协作关系。,母公司只保留对子公司重大财务决策事项的决策权或审批权,而将日常财务决策权与管理权下放到子公司。,2.分权制,(一)企业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