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八市中评2016-2017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981745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6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八市中评2016-2017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河南省八市中评2016-2017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河南省八市中评2016-2017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河南省八市中评2016-2017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河南省八市中评2016-2017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八市中评2016-2017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八市中评2016-2017学年高三地理下学期第三次测试试题(含解析)(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八市中评2016-2017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测试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第卷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舒适性是指令人愉悦的生活环境,是地方特有且不能出口、对人口具有吸引力的产品或服务,是区域基于基础设施、公共部门就业人员等作为投入要素而生产的公共物品。总结起来可归为自然环境舒适性、人工环境舒适性和社会氛围舒适性三方面;其中前两种舒适性要素从视觉、听觉等感官层面的体验影响人的舒适性体验,社会舒适性则在心理及精神层面决定着人们的舒适性体验。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1. 由图可知,中国不同层次舒适性的城市A. 总体上分布较为均衡 B.

2、 在南北方向地带性梯度明显C. 呈现明显的集群化分布 D. 较低、低等级舒适性城市集中分布在西部2. 限制西部地区城市舒适性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 地形 B. 气候C. 矿产 D. 城市面积3. 在城市舒适性低于分异中发挥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A. 城市经济发展水平 B. 地区交通状况C. 矿产资源分布状况 D. 劳动力数量【答案】1. C 2. B 3. 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城市和读图能力。本题重点是读图,从图中的信息能够分析出各自的特征。1. 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国城市舒适性分布不均衡,东西差异大;呈现明显的集群化分布,较低、低等级舒适性城市主要分布在中西部。选择C。2. 西北气候干旱,青

3、藏地区气候高寒,是限制西部地区城市舒适性主要因素。选择B。3. 经济发展水平,整体上影响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反映地方舒适性建设资源投入能力的人均GDP,以及反映人工舒适性产品供给能力的第三产业产值占比和公共部门从业人数等,是影响城市舒适性地域分异的决定性因素。选择A。克兰河发源于阿尔泰山南坡,属额尔齐斯河的一条支流,水质清澈,大部分河段两岸遍生桦、柳、杨、云杉,两岸山皮是如茵草地。该河流域是众多摄影家野外拍摄、画家野外写生、旅游观光的好去处。读“克兰河上游某水文站不同年代年内径流过程变化”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4. 图中洪峰变化的原因可能是 水利工程的修建 植被覆盖率下降 降水量异常增多 全球

4、变暖A. B. C. D. 5. 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今后克兰河流域最合理的发展方向是A. 大力发展灌溉农业 B. 建立国家湿地公园C. 发展乳畜业 D. 发展内河航运【答案】4. C 5.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读图能力、流域的开发和保护。人类不合理的利用会导致环境问题,在开发的同时要注意环境保护,要合理开发资源。4. 从图中可以看出洪峰时间提前,流量变大;原因有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克兰河补给主要靠季节性积雪融水,全球变暖会导致冰雪的融化时间提前,同时植被覆盖率下降会导致调节径流能力下降,洪峰提前,流量变大。选C。5. 当地环境优美,克兰河两岸风景如画,最合理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生态旅游业,建立国家

5、湿地公园。选择B。我国海南省某游客6月到费尔南迪纳岛旅行,他在朋友圈分享到:与家乡相比,这里甚是凉爽,滨海地带少见林木,但草类茂盛,不时有大雾汹涌而来。下图示意费尔南迪纳岛位置,据此完成下列问题。6. 该岛滨海地带少见林木的主要原因是A. 盛行上升气流 B. 副热带高压的影响C. 秘鲁寒流的影响 D. 地势较低7. 关于该岛的叙述,正确的是A. 四季变化明显 B. 降水量最多的地区位于东南部C. 沙漠位于中部地区 D. 表面主要由石灰岩覆盖8. 该游客到此旅行,需要注意A. 防雨 B. 防晒C. 防寒 D. 防中暑【答案】6. C 7. B 8.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结合地区的

6、位置进行分析地理环境的成因和特点。6. 费尔南迪纳岛虽位于赤道,但受冷海流秘鲁寒流的影响,秘鲁寒流沿南美西海岸先向北流再转向西北流,费尔南迪纳岛被冷海流包围,使其周围海水温度很低,当海面上空冷空气吹到岛上,使海岛的气温低,含水汽又少,再加上岛面积小,海域小,空气对流小,使秘鲁海流的影响大于太阳辐射的影响,使气候凉爽干燥,草类茂盛。只有最高山的东南坡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能“截住”一些湿润气流,形成雨雾,因此海拔较高的过渡地带覆盖有森林。C对。7. 该岛处于赤道,又受到秘鲁寒流及东南信风的影响,大部分地区气候凉爽,干燥少雨,甚至无雨,只有最高山的东南坡因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能“截住”一些湿润

7、气流,形成雨雾,让这个狭窄的山麓变成潮湿的热带地区,A错,B对。中部多山地降水多,没有沙漠,C错;岛屿中部为高大的火山,表面多喷出型岩浆岩, D错。8. 该岛气候凉爽,干燥少雨,不需要防雨,A错;少雨多晴天,需要防晒B对;不是寒冷不需要 防寒,C错;不热不需要 防中暑,D错。“杨花独得春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飞絮最喜欢干燥、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天气,当日平均气温达到14时,毛白杨的果实就开始成熟炸裂,杨絮开始飘飞。一般晴朗天气时,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是飞絮的高发时段。下表为两地满足杨絮飘飞温度条件的开始日期,据此完成下列问题。9. 石家庄杨絮开始飘飞的平均日期较北京早的主要原因是其A. 纬度较

8、低 B. 昼长较长C. 降水少、晴天多 D. 受寒潮影响小10. 晴天10时至16时是杨絮的高发时段,其原因不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较强 B. 气温较高,湿度小C. 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D. 气流扰动较强11. 鉴于杨絮对城市带来的诸多困扰,为减少杨絮,可行的措施是A. 大量喷洒杨絮抑制剂 B. 该种杨树雄株C. 坎除杨树 D. 用水喷湿树干【答案】9. A 10. C 11. 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环境问题及其解决的措施,结合实际分析地理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实际解决的措施。9. 杨絮飘飞受温度、湿度、光照的影响,石家庄杨絮开始飘飞的时间整体较北京早的原因主要体现在温度的差异,石家庄纬度较北京低,气

9、温稍高,A正确。10. 10时到16时是一天中太阳高度较大的时段,正午太阳高度是当地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C项错误,选择C。11. 大量喷洒杨絮抑制剂易造成环境污染,杨树在北方较为普遍,坎除不太合理,应用水喷洒正开放的果实 ,而非树干,且耗水量较大,杨絮是其雄株果实开放产生的,应选种杨树雄株,B正确。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12.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柑橘喜温暖温润的气候,以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2%3%,排水良好的土壤最适宜。下图示意我国某区域某月等温线分布。乙区域是我国最北的柑橘生产基地,这里的柑橘具有甜中潜酸、口感爽劲的独特风格,享有“橘乡”之称。某大型企业拟在丙城投资果汁饮

10、料厂。(1)分析甲处地形类型,并说明判断理由。(2)分析乙区域成为我国柑橘最北种植区的水热条件。(3)请说出丙城市建设果汁饮料厂的区位优势。(4)甲区域的居民对是否扩大柑橘种植规模存在两种截然不同意见,请说明你的观点,并阐述理由。【答案】(1)山峰判断理由:该处两侧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水平差异大,地形坡度大;气温最低处等温线呈闭合状态;气温较四周低,说明海拔高,为山峰。(2)北部有高大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侵入,冬季气温较高;地处河谷,地势较低,热量不容易扩散;纬度位置较低,夏季高温,光照充足;西北东南走向的谷地,利于暖湿气流进入,降水量大,雨热同期。 (3)位于柑橘产地(或柑橘产量大),原料充

11、足;口味独特,品质优良;交通便利,利于原料和产品运输;基础设施好。便于组织生产;劳动力丰富廉价。(1点2分,任答3点,得6分)赞同:该地区山地面积广,土地资源丰富;柑橘品质优良,扩大生产规模,可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反对:扩大柑橘种植规模,将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扩大柑橘种植规模,将破坏天然植被,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解析】(1)由图可知,甲处等温线密集说明气温变化大,等温线闭合且数值里小外大,地形为山峰。(2)分析柑橘种植的水热条件,也即是分析影响农业的气温和降水条件。由图可判断一条山脉在甲处附件大致东西延伸,高大山地阻挡冷空气不易侵入乙地,使乙地冬季气温较高;而乙地地处河谷,地势较低,热量不容易

12、扩散;加上纬度位置较低,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朝向东南的谷地,利于暖湿气流进入没降水量大,雨热同期。(3)本题实际考查工业区位,由于本地经济落后,可从原料、交通、劳动力、基础设施等优势方面作答。赞同:有利区位+有利影响。不赞同,相反即可。1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乍得湖接近非洲大陆中心,东西两侧是湖泊退缩形成的沼泽。湖水很浅,平均水深2米左右,最深处也只不过12米上下,是一个优质天然渔场,沿岸居民以渔业、农牧业为生(湖滨是重要的灌溉农业区)。近几十年来,乍得湖面积萎缩约80%。乍得湖面积随季节变化明显,下图示意乍得湖流域及南岸气候概况。(1)指出乍得湖湖区面积季节性变化特点并分析原因。

13、(2)说明乍得湖成为优质天然渔场的原因。(3)推测乍得湖面积缩小的原因及对渔业生产的不利影响。【答案】(1)变化特点:夏季(雨季)湖区面积增大,冬季(旱季)面积减小,季节变化大夏季(雨季)湖泊面积增大部分多在西侧。原因:乍得湖利于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集中在下半年;湖底的西侧坡度最小,夏季(雨季)西侧沼泽面积最大. (2)水质优良:湖区常年水温较高,利于鱼类繁衍生长;光热充足,浮游生物的生长快,鱼类饵料充足;有河流带来营养物质。 (3)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湖区降水量减少,蒸发增多;人类活动大量截留水资源,入湖径流量减少。 不利影响:湖泊面积缩小,鱼类生存空间减小;湖泊含盐量增加,鱼类生存环境恶

14、化。【解析】(1)乍得湖为热带草原气候,湖泊面积的变化与降水量变化和湖底坡度密切相关。降水量多面积变大,少则相反。坡度小,变化大。湖岸线可看成等高线,西侧稀疏、沼泽面积最大说明坡缓。(2)优质天然渔场的形成需要优质的水域、环境;充足的营养物质、充足的饵料。(3)此地经济落后,湖泊面积的缩小除了自然的降水量补给减少、蒸发加剧外,多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有关大量截留水资源,入湖径流量减少。面积缩小,鱼类生存空间减小;处于低纬度,蒸发旺盛,湖泊含盐量增加,鱼类生存环境恶化,不利于渔业的发展。 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

15、目的题号涂黑。14.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6年7月15日,中国“左江花山岩文化景观”入选世界遗产名录,成功填补了中国岩画类世遗项目的空白。花山岩画地处广西崇左市宁明县左江及其支流明江流域,与其依存的山体、河流、台地共同构成壮丽的左江花山岩画文化景观。遗产区面积6621公顷,系战国至东汉时期岭南左江流域当地壮族先民骆越人群体祭祀遗留下来的遗迹。岩画绘制年代可追溯到战国至东汉时期,其地点分布之广、作画难度之大、画面之雄伟壮观,较为独特,国内外罕见,具有很强的艺术内涵和重要的考古科研价值。 试分析花山岩画申遗成功的价值意义。【答案】反映壮族先民独特的文化和丰富的精神世界,是其精神文明的物质见证;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建立壮族文化品牌,显示了中国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成为广西旅游业加快发展的助推器,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使花山岩画成为世界级文化景观,有利于提升花山岩画的保护力度;填补中国岩画类世界遗产价值的空白;在世界范围内引起关注,提高知名度;有利于加强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促进民族团结和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