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980940 上传时间:2019-11-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信阳市第六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三次(1月)月考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学年高一上期1月份考试物理试题(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分,共 40分其中 17 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810 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题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的得 0 分)1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加速度减小时,速度也一定减小B物体速度的变化量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C物体速度变化越快,则加速度一定越大D物体速度大小为零时,加速度也一定等于零2以v=36km/h的速度沿平直公路行驶的汽车,遇障碍刹车后获得的加速度大小为

2、4m/s2刹车后3秒内,汽车走过的路程为( )A.12m B.12.5m C.90m D.126m3已知长为L的光滑斜面,物体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以恒定的加速度下滑,当物体的速度是到达斜面底端速度的时,它沿斜面已下滑的距离是( ) A. B. C. D. x4如图所示,A、B、C是三个质点同时同地开始沿直线运动的位移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AA在时间内A的平均速度比B的平均速度小CB1B在时间内B的平均速度比C的平均速度大t2OtC在时间内B的平均速度比C的平均速度小D在时间内B的速度逐渐变小5. 如图所示,静置于水平地面上的斜面体质量M,倾角为,质量为m的木块恰好沿斜面体匀速下滑,若再

3、施加一平行于斜面向下的力F去推m。斜面体仍静止不动,此时M所受水平地面的摩擦力方向,说法正确的是( )A为零 B水平向右 C水平向左 D无法确定6. 如图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改变木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当=30和=45时物块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A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A B C D7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木块A和B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拉力F的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的加速度a1和a2,则( )A a1a20 B a1a2aC a1a a2 a Da1a a2a8一质点在连续的6s内作匀加速直线运

4、动,在第一个2s内 位移为12m,最后一个2s内位移为36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2 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2m/s2C. 第2s末的速度大小是9 m/s D. 第1s内的位移大小是6mOBAC9如图所示,轻绳AO与竖直方向成一角度,轻绳BO水平竖直轻绳CO系住一物体使其处于平衡状态,当绳子的悬点A缓慢向右移动时,BO始终保持水平,在AO到达竖直方向前,关于绳子AO和BO的拉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绳AO的拉力一直在增大B绳BO的拉力一直在减小C绳BO的拉力先增大后减小D绳AO的拉力一直在减小10. 如图所示,顶端装有定滑轮的斜面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A、

5、B两物体通过细绳相连,并处于静止状态(不计绳的质量和绳与滑轮间的摩擦)现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于物体B上,缓慢拉开一小角度,此过程中斜面体与物体A仍然保持静止在此过程中()A地面对斜面体的弹力可能减小 B物体A所受斜舒中高一统考物理 第1页 (共4页)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C绳子对B的拉力一定变大D地面对斜面体的摩擦力一定变大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实验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2分。11.(6分)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秤通过细绳拉橡皮条(

6、1)下列对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_(单选)A用两个弹簧秤把结点拉到O点之后,为防止O点变动,应用图钉把结点固定在O点B在同一组实验中,用两个弹簧秤拉橡皮条和用一个弹簧秤拉橡皮条时结点位置相同C为使实验结果更具有说服力,应多做几组,且每组实验两细绳套的夹角不能变D为使实验结果更精确,两弹簧秤的规格必须一样(2)某同学根据实验在纸上画出了如图所示的力的图示(F与AO共线),其中_是F1和F2的理论合力,_是F1和F2的实际合力12(6分)如图甲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实验中,为

7、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 )A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AM200 g,m20 g、40

8、g、60 g、80 g、100 g BM200 g,m10 g、20 g、30 g、40 g、50 gCM500 g,m20 g、40 g、60 g、80 g、100 gDM500 g,m10 g、20 g、30 g、40 g、50 g(3) 在“探究加速度a与合力F的关系”时,该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所示,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 _。三、计算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4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3. 从高H的地方自由下落一重物,忽略阻力,

9、最后一秒内下落的高度为25m,则下落的总高度H为多少?(g=10m/s2)14汽车以10m/s速度匀速直线行驶,匀减速刹车需2s能停下。现该汽车正以10m/s速度行驶,司机发现正前方12m处有一以4m/s速度与汽车同方向匀速行驶的电动自行车,司机立即开始刹车,同时电动自行车也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求:(1)汽车刹车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2)问汽车能不能撞上电动自行车?若撞不上,则汽车与电动自行车间最小距离为多少?15(10分)质量为m=3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0.5,现对木块施加F=30N,方向与水平方向成=370的拉力,如图所示,木块运动4s

10、后撤去拉力F直到木块停止.(sin370=0.6 ,cos370=0.8,g=10m/s2)求(1)撤去拉力F时木块的速度为多大;(2)木块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总位移为多少16.如图所示,倾角=30的光滑斜面的下端与水平地面平滑连接(可认为物体在连接处速率不变)一个质量为m的小物体(可视为质点),从距地面h=3.2m高处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重力加速度g=10m/s2,求:(1)物体沿斜面下滑的加速度a的大小;(2)物体下滑到达斜面底端A时速度vA的大小;(3)物体在水平地面上滑行的时间t参考答案1、C 2、B 3、D 4、D 5、A 6、B 7、D 8、 AC

11、9、BD 10、CD11、B; F ;F12、(1)C; (2)D;(3)没有平衡摩擦力或平衡摩擦力不充分。13、45m14、(1)设汽车刹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则 (2)设汽车速度减小到与电动自行车速度相等时所需的时间为t,则v汽=v1-a1tv电=v2+a2tv汽=v电联立解得:t=1s在这段时间里,汽车、电动自行车行驶的距离分别为:汽车:x1=v1t-a1t2=101512=7.5m电动自行车:x2=v2t+a2t2=4.5m12 + x2 = 16.5m x1 =7.5 m 所以汽车不能撞上电动自行车汽车与电动自行车间最小距离为 :x =12 + x2 - x1 =12 +

12、 4.5 - 7.5=9m15、解:(1)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设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为a1,则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又联立得a1=6m/s2则撤去拉力F时木块的速度为(2)物体做匀加速运动通过的位移为撤去拉力F后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由,得故总位移为16、解:(1)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过程,由牛顿运动定律有:沿斜面方向:mgsin=ma代入数据解得:a=5m/s2(2)设物体由静止沿斜面下滑经时间t1至底端A处,由运动学规律有:= vA=at1 联解式并代入数据得:vA=8m/s(3)物体在地面作匀减速运动,设加速度大小为a,由牛顿运动定律有:mg=ma0-vA=-at联解式并代入数据得:t=2s史书记载,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的晋武帝司马炎共有儿子26人,但太子司马衷却天生痴愚。晋武帝想废太子,另择继承人,皇后劝说:“立嫡以长不以贤,岂可动乎!”于是晋武帝没有更换太子。由此可见,晋武帝选太子是依据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