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835719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宜春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西省宜春市上高二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50分)1新五代史云,“弱唐者诸侯(藩镇)也,唐既弱矣而久之不亡者,诸侯(藩镇)维之也。”这表明A藩镇威胁了中央政权B藩镇巩固了中央王朝C地方制度影响中央政权D中央集权削弱导致唐朝灭亡2钱穆评价三省六部制说:“论此三省之来历,尚书本是皇宫内廷秘书,中书也即是在内廷掌理文件之意,侍中则是在宫中侍奉皇帝。”唐代内廷官一变而为政府外朝执政长官A导致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 B调整了君权与相权的关系C标志着内外朝制度形成 D反映了官僚内部矛盾尖锐3古罗马法侵权行为的责任方式经历了习惯法中的刑罚制裁(如“同态复仇”)到十二铜表法

2、定额罚金、阿奎利亚法最高市价赔偿,最后到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估价损失赔偿的复杂历程。这一历程反映了A罗马法的体系走向完善 B对人身自由的绝对尊重C侵权行为认识的理性化 D奴隶主贵族特权的削减4如表为清朝不同时期汉族与满族的总督、巡抚人数。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年度总督巡抚满族汉族满族汉族1837年738121864年37015A国内民族矛盾的缓和 B洋务运动的迅速开展C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 D外国侵略势力的扩张5下表为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制定的主要法律文件统计表(部分)。这些法律文件A表明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的首要问题B凸显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原则C可以印证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的轨迹D主导

3、了国内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6在1927年11月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上,通过了罗明纳兹起草的中国现状与共产党的任务决议案,认为中国革命性质是“不断革命论”,革命形势是“不断高涨”,革命方针是“全国总暴动”。这一决议A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 B高估了中国的社会矛盾C增加了革命失败的风险 D加速了革命高潮的到来7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将工农兵苏维埃作为一种革命的“政权形式”。1935年底,中国共产党将口号由“工农共和国”改为“人民共和国”。1936年10月,中国共产党正式提出要建立“中华民主共和国”。这些变化反映了A共和政体被各党派接受 B民主革命任务发生转变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 D中共建国思想趋

4、向成熟8下表是对1944年抗日战争中相关历史事件的记载。据此,分析合理的是正面战场像湘桂战役是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第二次大溃败,国民党损失兵力约五六十万人,丧失4个省会和146座城市,使6000万人民沦于日寇铁蹄之下敌后战场八路军、对日伪军展开局部反攻,共作战两万余次,毙伤日伪军22万余人,俘获日伪军3万余人A不同的立场记载的史实有出入 B抗战路线的不同影响了战局C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了战争策略 D国民党放弃了正面战场抗战91945年重庆谈判后,国共双方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有学者指出这个通常被称为“双十协定”的文件并不具有“协定”的性质,其实称“会谈纪要”更为准确,这是因为A国共双方

5、都缺乏诚意 B国共实力悬殊地位不平等C美苏暗中支持国民党 D解放区问题没有达成共识10马克思说:“他们还在梦想用试验的办法实现自己的社会空想而为了建造这一切空中楼阁,他们就不得不去央求资产阶级放软心肠,解囊施舍所以,他们就愤怒地反对工人的一切政治运动。”马克思意在强调A资产阶级的残暴性 B阶级调和的必要性C阶级斗争的必然性 D工人运动的阶段性11“新政府赢得了公认的大力支持,因为它解散了沙皇的警察,撤销了所有对言论、出版和集会自由的限制,废除了歧视种族或宗教团体的法律,但是在结束战争和土地改革方面,新政府却无法满足民众的要求。”这个“新政府”是A沙皇政府 B彼得堡苏维埃C临时政府 D苏维埃政府

6、121939年边区参议会成立,这既是一个有广泛代表性的民意机关,又是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人民通过参议会行使选举权,参议会的选举以直接的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凡赞成民主抗日的不分民族、阶级、党派、性别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边区参议会A实行直接民主强调人民主权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C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D为新中国的政权建设提供了借鉴132016年12月20日,圣多美和普林西比政府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台湾“邦交国”仅剩21个。2017年台湾当局另一个最为看重的“邦交国”巴拿马与中国建交,其“邦交国”仅剩20个。这表明A台湾当局认可“一国两制 B国际社会创造两岸关系和解机会C两岸关系缓和有利

7、于中国 D“一个中国”的国际认同度增加141948年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中说“中国人不是倒向帝国主义一边,就是倒向社会主义一边,绝无例外。骑墙是不行的,第三条道路是没有的。”50年代初,毛泽东多次强调:中国愿意同一切国家包括美国和平共处。这表明我国外交A始终坚持不结盟原则 B走出美苏冷战的阴影C因形势的变化而调整 D已经打开全新的局面15下表是部分国家与中国建交的时间,导致这种情形出现的关键因素是国家与中国建交时间国家与中国建交时间加拿大1970年10月13日意大利1970年11月6日奥地利1971年5月28日比利时1971年10月25日日本1972年9月29日联邦德国1972年10月11日

8、A中国重返联合国 B中美两国关系的缓和C中苏关系正常化 D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16大国交战函数:P(1F)(1C),意为:两极实力的悬殊程度(1F)多边与两极的实力悬殊程度(1C)均与两极直接交战的可能性(P)成正相关关系。据此,下列历史推断或结论合理的是A两极格局中争霸大国正面交战的可能性较低B大国间实力对比发生重大变化一定导致热战C国家力量对比均衡就可以彻底避免战争发生D多极化趋势加强使得美俄对决的可能性增大171964年1月27日。中国人民日报和法国世界报同时在头版刊登中法两国建交消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法兰西共和国政府一致决定,建立外交关系。”这则简短的建交公报被西方媒体称作“炸破冷

9、战坚冰的外交核弹”。这一外交核爆A得益于中美关系缓和的直接推动B推动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深入发展C体现中法两国奉行独立自主外交D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结束18从出土的画像石内容看,“汉代的耕作,以二牛抬杠最为典型,应用最为普遍。当然,有时也用一牛一马抬杠耦耕,但这只不过是二牛抬杠的一个变种而已”。这表明汉代A铁犁工具已经成熟 B畜力普遍用于生产C牛耕技术得到推广 D农业实行精耕细作19家有土地十亩以下者,需种植桑、麻、棉两亩,超过十亩以上者,则需倍之。明朝初期的这条政府规定A有利于为手工工场提供原料 B促进了官营手工业的发达C促进了地域性商人群体出现 D强化了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20春秋时期,各诸

10、侯国还存在以村社为单位统计土地和人口的现象。战国后期,各国实行以家户为单位的户籍制度,以其作为国家社区管理的主要办法。该变化说明A宗法血缘关系的强化 B小农经济在各国普遍确立C专制皇权向基层延伸 D统治者意在遏制土地兼并21下面是战国时期魏国所铸的启封(开封)令戈的图片。戈之内正背两面有铭文,正面刻三行十二字“一年启封令廱(雍),工师金,冶者”;背面刻二字“启封”。据此可知,该器物A由官营作坊所生产 B是主人从市场购得C锻造工艺十分先进 D普遍用于农业生产22唐长安城中设有东、西两市,市下设行,如肉行,绢行,药行,鼓行等。可见唐都长安A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监督 B商品交易打破了空间限制C城市的政

11、治功能逐渐减弱 D城市交易市场专业化明显23据宋史记载,官员许骧的父亲先为商人,“尝拥高赀于汴、洛间,见进士缀行而出,窃叹曰:生子当令如此。因不复行贾,卜居睢阳,娶李氏女,生骧”,然后教子业儒应科举。这反映出当时A士人经商蔚然成风 B商人阶层重义轻利C朝廷放弃抑商政策 D商人社会地位不高24有学者说,新航路的开辟不但“极大地增加了欧洲民族关于其他民族和其他地区的知识,并且为以后的科学研究和考察提供了大量事实”。这说明新航路开辟A刺激了欧洲殖民掠夺的欲望 B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的进步C加速了各个文明中心的交融 D增强了欧洲人征服自然的信心25在英国亨利八世(1509-1547年)末年的枢密院,19

12、名成员中仅有6名拥有贵族头衔,其余13名均来自新兴阶级。引起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价格革命 B商业革命 C大国争霸 D工业革命二、材料分析题(50分)26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局势发生着巨大而深刻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材料一 材料二 进入20世纪70年代,西欧六国和日本不可避免导致同美国盟国政治关系的变化,表现在西欧六国和日本外交上的独立自主倾向日益发展美国再也不能像战后初期和20世纪50年代那样,在西方阵营颐指气使,发号施令。摘编自王绳祖、何春超国际关系史材料三 20世纪80年代,以美苏关系的重大转折为契机,短短10年间为世界格局的演变注入一股突如其来的力量。此次世界格局的转换

13、不像以往那样发生在大规模战争后,新体制的确立缺少硬性的仲裁力量。此外,由于多极化趋势的长期酝酿和发展,当旧格局最终被打破后,多种基于民族主义的国家力量和地区性的力量亦趁势峰起,谋求在新格局中的位置和利益。无论在世界事务层面还是在地区事务层面,各种国际关系都在调整,处于各层次的国家都在审时度势,重新定位。摘编自王斯德大学世界史(1)概括材料一中所体现的国际局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局势产生的影响。(4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20世纪70年代西欧、日本与美国政治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的?(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冷战结束后的世界格局对世界历史有哪些积极影响。(6分)27阅读下面材料(12分) 阅读图,以世界洲际贸易的发展为视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