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理论实验报告模板.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831501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控制理论实验报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控制理论实验报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控制理论实验报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控制理论实验报告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控制理论实验报告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控制理论实验报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控制理论实验报告模板.(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控制理论(一)实验报告 姓 名: 许旭东 学 号: 110108011112 学 部 (系):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部 专 业 班 级: 11级自动化一班 指 导 教 师: 张晓丹 2013年 12 月 24 日实验一、典型环节的电路模拟统一小四号字体一、实验目的1熟悉THKKL-6型 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及“THKKL-6”软件的使用;2熟悉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特性及其电路模拟;3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曲线,并了解参数变化对其动态特性的影响。二、实验设备1THKKL-6型 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2PC机一台(含“THKKL-6”软件);3USB接口线。三、实验内容1设计并组

2、建各典型环节的模拟电路;2测量各典型环节的阶跃响应,并研究参数变化对其输出响应的影响。四、实验原理自控系统是由比例、积分、微分、惯性等环节按一定的关系组建而成。熟悉这些典型环节的结构及其对阶跃输入的响应,将对系统的设计和分析十分有益。本实验中的典型环节都是以运放为核心元件构成,其原理框图如图1-1所示。图中Z1和Z2表示由R、C构成的复数阻抗。图1-1 典型环节的原理框图1 比例(P)环节比例环节的特点是输出不失真、不延迟、成比例地复现输出信号的变化。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当Ui(S)输入端输入一个单位阶跃信号,且比例系数为K时的响应曲线如图1-2所示。图1-2 比例环节的响应曲线2积分

3、(I)环节 积分环节的输出量与其输入量对时间的积分成正比。它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设Ui(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当积分系数为T时的响应曲线如图1-3所示。图1-3 积分环节的响应曲3比例积分(PI)环节比例积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其中T=R2C,K=R2/R1设Ui(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图1-4示出了比例系数(K)为1、积分系数为T时的PI输出响应曲线。图1-4 比例积分环节的响应曲线4比例微分(PD)环节比例微分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 其中设Ui(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图1-5示出了比例系数(K)为2、微分系数为T时PD的输出响应曲线。图1-5 比例微分环节的响应曲5

4、比例积分微分(PID)环节比例积分微分(PID)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其中, 设Ui(S)为一单位阶跃信号,图1-6示出了比例系数(K)为1、微分系数为TD、积分系数为TI时PID的输出。图1-6 PID环节的响应曲线6惯性环节惯性环节的传递函数与方框图分别为:当Ui(S)输入端输入一个单位阶跃信号,且放大系数(K)为1、时间常数为T时响应曲线如图1-7所示。图1-7 惯性环节的响应曲线五、实验步骤1比例(P)环节根据比例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箱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如图1-8所示。图1-8 比例环节的模拟电路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0=200k。若比例系数K

5、=1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若比例系数K=2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200k。当ui为一单位阶跃信号时,用“THKKL-6”软件观测并记录相应K值时的实验曲线,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另外R2还可使用可变电位器,以实现比例系数为任意的设定值。2积分(I)环节根据积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箱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如图1-9所示。图1-9 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3比例积分(PI)环节根据比例积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箱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相应的模拟电路,如图1-10所示。图1-10 比例积分环节的模拟电路若取比例系数K=1、积分时间常

6、数T=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0uF(K= R2/ R1=1,T=R2C=100k10uF=1s);若取比例系数K=1、积分时间常数T=0.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uF(K= R2/ R1=1,T=R2C=100k1uF=0.1s)。注:通过改变R2、R1、C的值可改变比例积分环节的放大系数K和积分时间常数T。当ui为单位阶跃信号时,用“THKKL-6”软件观测并记录不同K及T值时的实验曲线,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4比例微分(PD)环节根据比例微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箱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其模拟电路,如图1-11

7、所示。图1-11 比例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0=200k。若比例系数K=1、微分时间常数T=0.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uF(K= R2/ R1=1,T=R1C=100k1uF=0.1s);若比例系数K=1、微分时间常数T=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0uF(K= R2/ R1=1,T=R1C=100k10uF=1s);当ui为一单位阶跃信号时,用“THKKL-6”软件观测并记录不同K及T值时的实验曲线,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5比例积分微分(PID)环节根据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箱上的通

8、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其相应的模拟电路,如图1-12所示。图1-12 比例积分微分环节的模拟电路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0=200k。若比例系数K=2、积分时间常数TI =0.1s、微分时间常数TD =0.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1uF、C2=1uF (K= (R1 C1+ R2 C2)/ R1 C2=2,TI=R1C2=100k1uF=0.1s,TD=R2C1=100k1uF=0.1s);若比例系数K=1.1、积分时间常数TI =1s、微分时间常数TD =0.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1uF、C2=10uF (K=

9、 (R1 C1+ R2 C2)/ R1 C2=1.1,TI=R1C2=100k10uF=1s,TD=R2C1=100k1uF=0.1s);当ui为一单位阶跃信号时,用“THKKL-6”软件观测并记录不同K、TI、TD值时的实验曲线,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6惯性环节根据惯性环节的方框图,选择实验箱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其相应的模拟电路,如图1-13所示。图1-13 惯性环节的模拟电路图中后一个单元为反相器,其中R0=200k。若比例系数K=1、时间常数T=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0uF(K= R2/ R1=1,T=R2C=100k10uF=1s)。若比例系

10、数K=1、时间常数T=0.1s时,电路中的参数取:R1=100k,R2=100k,C=1uF(K= R2/ R1=1,T=R2C=100k1uF=0.1s)。通过改变R2、R1、C的值可改变惯性环节的放大系数K和时间常数T。当ui为一单位阶跃信号时,用“THKKL-6”软件观测并记录不同K及T值时的实验曲线,并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实验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了解参数 (阻尼比)、(阻尼自然频率)的变化对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2掌握二阶系统动态性能的测试方法。二、实验设备1THKKL-6型 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2PC机一台(含“THKKL-6”软件);3USB接口线

11、;三、实验内容1观测二阶系统的阻尼比分别在01三种情况下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2调节二阶系统的开环增益K,使系统的阻尼比,测量此时系统的超调量、调节时间 (= 0.05);3为一定时,观测系统在不同时的响应曲线。四、实验原理1二阶系统的瞬态响应用二阶常微分方程描述的系统,称为二阶系统,其标准形式的闭环传递函数为 (2-1)闭环特征方程:其解 ,针对不同的值,特征根会出现下列三种情况:1)01(欠阻尼),此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呈振荡衰减形式,其曲线如图2-1的(a)所示。它的数学表达式为:式中,。2)(临界阻尼)此时,系统的单位阶跃响应是一条单调上升的指数曲线,如图2-1中的(b)所示。3)(过

12、阻尼),此时系统有二个相异实根,它的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2-1的(c)所示。 (a) 欠阻尼(01时,系统的阶跃响应无超调产生,但这种响应的动态过程太缓慢,故控制工程上常采用欠阻尼的二阶系统,一般取=0.60.7,此时系统的动态响应过程不仅快速,而且超调量也小。2二阶系统的典型结构典型的二阶系统结构方框图和模拟电路图如2-2、如2-3所示。图2-2 二阶系统的方框图图2-3 二阶系统的模拟电路图电路参考单元为:通用单元1、通用单元2、通用单元3、反相器单元、电位器组由图2-2可得其开环传递函数为:,其中:, (,)其闭环传递函数为: 与式2-1相比较,可得 , 五、实验步骤根据图2-3,选择实

13、验箱上的通用电路单元设计并组建模拟电路。1值一定时,图2-3中取C=1uF,R=100k(此时),Rx阻值可调范围为0470k。系统输入一单位阶跃信号,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用“THKKL-6”软件观测并记录不同值时的实验曲线。1.1 当可调电位器RX=250k时,=0.2,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其超调量为53%左右;1.2 若可调电位器RX=70.7k时,=0.707,系统处于欠阻尼状态,其超调量为4.3%左右;1.3 若可调电位器RX=50k时,=1,系统处于临界阻尼状态;1.4 若可调电位器RX=25k时,=2,系统处于过阻尼状态。2值一定时,图2-4中取R=100k,RX=250k(此时=0

14、.2)。系统输入一单位阶跃信号,在下列几种情况下,用“THKKL-6”软件观测并记录不同值时的实验曲线。2.1 若取C=10uF时,2.2 若取C=0.1uF(可从无源元件单元中取)时,注:由于实验电路中有积分环节,实验前一定要用“锁零单元”对积分电容进行锁零。实验三、高阶系统的瞬态响应和稳定性分析一、实验目的1通过实验,进一步理解线性系统的稳定性仅取决于系统本身的结构和参数,与外作用及初始条件均无关的特性;2研究系统的开环增益K或其它参数的变化对闭环系统稳定性的影响。二、实验设备1THKKL-6型 控制理论及计算机控制技术实验箱;2PC机一台(含“THKKL-6”软件);3USB接口线;三、实验内容观测三阶系统的开环增益K为不同数值时的阶跃响应曲线。四、实验原理三阶系统及三阶以上的系统统称为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