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

上传人:我** 文档编号:113796024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论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概论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概论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概论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概论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概论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论5-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商洛职业技术学院教案首页课程名称毛社概论专业班级13级五年影像1、2班、药学班,五年学前教育,机电综合班授课教师张 坡授课序次12授课类型讲授课授课学时2授课题目 (章节)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基本理论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教学目的与要求 知识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把握初级阶段的含义、主要特征、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及基本纲领,并进一步掌握“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总布局。 能力目标:能够使学生深刻认识“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从而理解党在不同时期的方针政策。 素质目标: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感受社会主义初级阶

2、段的探索历程,并增强学生认识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难点: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主要特征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探究式学习法、问题导向法使用教材及参考书 杨学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陕西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09.1 杨军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学案例 湖北 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0.10教 案 续 页教 学 内 容辅助手段 时间分配导入新课: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当代中国最基本的国情;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明确党在初级

3、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深刻理解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要求、奋斗目标。新课讲授: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理论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总结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的探索有以下几个阶段:1、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社会主义建设还不是直接的实践问题,他们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提出一些原则性的设想.认为未来社会大体上要经历:从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

4、义社会的革命转变时期;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但是对后来被列宁称之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在其发展历程中将会经历哪些发展阶段,马、恩没有作出进一步的判断。2、列宁:最早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问题,认为在经济落后的俄国,只能建成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而不能立即建成“发达的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要有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不完备到比较完备的发展过程:第一阶段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阶段是共产主义社会;3、毛泽东:1956年1月召开的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我国已经入社会主义,但没有“完全建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建立起现代工业和现代农业的基础,生产力

5、得到比较充分的发展后,我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才算获得了比较充分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社会才算从根本上建成了。但是在后来的建设和探索时期,在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产生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盲目乐观情绪。20世纪50末60年代初,总结经验教训,毛泽东意识到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提出了社会主义阶段分为两个阶段,即不发达阶段和比较发达阶段。但是随着60年代党指导思想的“左倾”不断发展,进而中断了探索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正确之路。4、改革开放后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1982年十二大报告

6、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处在“初级的发展阶段”;1986年十二届六中全会提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1987年十三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以及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表明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的认识发生了一次飞跃。十三大之所以能够把初级阶段问题提到全局的高度加以论述,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我们已经有了一段在改革开放中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二是要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必须破除各种思想障碍,从根本上解决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出发点问题的认识。1995年十五大提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新认识。并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2002年十六

7、大再次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007年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两个没有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没有变;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和主要特征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前一层含义阐明的是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则阐明了我国现实中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只有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有机地统一起来,构成一个科学概念,才能够深刻地理

8、解和把握住我国的基本国情。不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性质或者对其作出了错误的判断,就不可能对我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矛盾、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作出正确的分析,因而也不可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正确的路线和政策,推动社会向前发展;不能正确地分析当前我国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就有可能出现超越阶段或者落后于形势的判断,从而作出错误的决策。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中国共产党对我国社会性质问题的判断是正确的,但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阶段认识不清和在发展程度的判断上出现了失误,提出的任务和政策脱离了国情,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因此,正确把握国情必须全面地认识我国社会所处的历史方位,把社会性质同它的发展程度统

9、一起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基本含义既相对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这里所说的初级阶段,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历史阶段。江泽民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表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进程的内在联系。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党的十三大曾从五个方面概括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经过十年的认识和实践,党的十五大又从现代化发展的水平、产业结构状况、经济运行方式、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人民富裕程度

10、、地区发展状况、体制改革、精神文明建设及国际比较等方面,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特征作出新的概括,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二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三是由自然经济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四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五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六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

11、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七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八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自强不息,锐意进取,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九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其中,第一条和第九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

12、矛盾揭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反映基本矛盾运动规律的要求,是制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客观依据。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存在着种种相互联系的矛盾,但主要的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的过程:1.党的八大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全面确立,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2、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毛泽东在这篇讲话中,揭示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及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突破了长期以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流行的否认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矛盾的形而上学的观点,提出了正

13、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理论,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毛泽东强调指出:重视并解决这些矛盾的目的是为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进行一场新的战争向自然界开战,发展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的文化,使全体人民比较顺利地走过目前的过渡时期,巩固我们的新制度,建设我们的新国家”。这与党的八大关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论断是基本一致的。3.“以阶级斗争为纲”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的原因,主要是党在指导思想上出现了“左”的错误,上述正确认识后来未能很好地坚持下去。1957年以后,把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作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并进一步提升为整个社会主义阶段的主要矛盾,提出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了

14、“文化大革命”的发生。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地纠正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进而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了新的概括。主要矛盾的内容分析: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人民”包括各阶层人民群众,具有整体性,“需要”是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不断提高的,具有动态性和全面性。2.落后的社会生产:包括生产力的落后,没有实现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也包括生产力的组织、经营和管理方式的落后。3.主要矛盾决定和影响其他各种社会矛盾。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国际和国

15、内的因素,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仍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四、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一)、基本路线基本路线的含义: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为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而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根本指导方针。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提出党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发展经济的任务,并初步提出了改革开放的方针。(2)1979年在党的理论工作务虚会议上,邓小平提出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要求。(3)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确定了以现代化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为标志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总任务。(4)十二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概念。(5)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正式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2、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党的十七大通过的新党章又把建设“和谐”社会写进了基本路线。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