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大众传播研究资料

上传人:f****u 文档编号:113788543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50 大小:8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大众传播研究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50页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大众传播研究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50页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大众传播研究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50页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大众传播研究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50页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大众传播研究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5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大众传播研究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神分析心理学与大众传播研究资料(5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本章内容共分三节四部分: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 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心理学对传播学研究的影响,精神分析心理学 与大众传播研究,第一部分 第一节 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一、弗洛伊德的生平: 、略传: 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 (1856-1939) 、主要著作: 梦的解析(1900)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1901) 性学三论(1905) 图腾与禁忌(1913) 精神分析引论(1917) ,二、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主要思想: 、潜意识论: 人的心理包括意识和无意识现象,无意识现象又可以划分为前意识和潜意识(图) 意识不过是无意识过程的产物

2、,无意识的精神活动远比意识的精神活动更为重要 精神分析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无意识现象,特别是潜意识现象,而不是意识现象 、精神分析的方法: 自由联想法 梦的解析法 日常生活的心理分析法,、本能论: 本能是一种决定心理过程方向的先天状态 每种本能都有根源、目的、对象和强度四个特征 早期:性本能(里比多,libido)和自我本能 后期:生本能和死本能 、人格论: 、人格结构:(图) ,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关系:弗洛伊德把自我与本我之间的关系与骑手与马之间的关系作个比较。马提供牵引能量,而骑手有决定目标的权利,并引导这匹有力的马向着目标移动。但是在自我与本我的关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不太理想的情况,骑手被迫

3、带着马朝着它想去的地方去。 (骑手:自我;马匹:本我;行进的实际方向:超我) 、人格发展: “心理性欲发展理论” : 弗洛伊德对心理发展阶段的分期: 、口唇期(01岁):弗洛伊德认为里比多的发展从嘴开始,吮吸本能也能产生快感。这一年龄段内婴儿的活动大多以口唇为主,摄入、撕咬、含住、吐出和紧闭是五种主要的口腔活动模式。如果对一种原始模式产生固着作用,成年后就可能形成相应的人格特征。 、肛门期(13岁):此时的儿童的性兴趣集中在肛门区域,如大便产生肛门区域粘膜上的愉快感觉,或以排泄为快乐,以抹粪或玩弄粪便而感到满足。,、性器期(3岁):约在35岁,儿童进入性器期,变得依恋于异性父母一方。这一早期的

4、亲子依恋被弗洛伊德描述为“恋母情结”,故性器期又叫恋母情结期(恋父情节:“克勒厄屈拉情节”)。 、潜伏期(11岁):随着建立较强的抵御恋母情结的情感,儿童进入潜伏期。此时的性发展呈现一种停滞或退化的现象,这个时期,口唇期、肛门期的感觉,前生殖期恋母情结的各种记忆都逐渐被遗忘,被压抑的里比多差不多一扫而光,是一个相当平静的时期。,以上三个阶段称为前生殖阶段。弗洛伊德认为,它 们是人格发展的最重要的阶段,为成年后的人格模 式奠定了基础,人格的最初形成应是在5岁左右。,、生殖期(1220岁):在青春期,个体最重要的任务是要从父母那里摆脱自己。同时,到了青春期容易产生性的冲动,也容易产生同成人的抵触情

5、绪和冲动。 弗洛伊德认为,个体的人格发展要想达到生殖期人 格的理想水平是很难的。人格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 两种危机:一是固着,二是倒退,固着和倒退是心 理疾病产生的原因。 对弗洛伊德人格发展理论的评价(略P43),、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论 : 、焦虑论: 两种焦虑理论: 焦虑发展的阶段:原始焦虑阶段后续焦虑阶段,焦虑的种类: 现实焦虑:以自我对外界现实的知觉为基础,源 于知觉到所需要的对象缺乏,或存在客观的真实 的危险 神经症焦虑:以自我对来自伊底的威胁的知觉为 基础,且也以现实焦虑为基础 道德焦虑:以自我对来自超我、尤其是良心的谴 责的知觉为基础 、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个体无意识或半意

6、识地采用的非理性、歪曲现实的应付焦虑、心理冲突或挫折的方式 八种自我防御机制:,、压抑:将引起焦虑的思想观念和欲望冲动排遣 到潜意识中去 、反向作用:用相反的行为方式来替代受压抑的 欲望 、投射:把自己内心中的不为社会接受的欲望冲 动和行为归咎于他人 、否认:个体拒绝承认引起自己痛苦和焦虑的事 实的存在 、移置:个体的本能冲动和欲望不能在某种对象 上得到满足,就会转移到其他对象上,或是转 变驱力 、升华:将本能冲动转移到为社会赞许的方面,、自居作用:个体把他人的特征加到自己身上, 模拟他人的行为,又称认同 、倒退:当个体遇到挫折时,以早期发展阶段的 幼稚行为来应付现实,目的是获得他人的同 情,

7、减轻焦虑 、社会文化观: 弗洛伊德晚期把精神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用于分析社会历史现象 弗洛伊德社会文化观的基本观点:人性和人类文明相对立人性即人的本能,特别是性本能;文明或文化就是人类社会生活本身,文明的发展要以牺牲个人的本能需要的满足为代价才能获得,三、对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评价: 波林:“谁想在今后三个世纪内写出一部心理学通史, 而不提弗洛伊德的姓名,那就不能自诩是一部心理学的通史了。” 、弗洛伊德理论的贡献: 、开创了无意识研究的新纪元: 、开辟了心理学新的研究领域: 性心理学、动力心理学和变态心理学 、极大地影响了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 精神分析揭示了人类深层心理和整个的人格,成为一种可以

8、解释个人、文化和社会历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弗洛伊德理论的局限: 、非理性主义倾向: 否定意识是心理的实质,否认意识的主导作用 、生物学化的倾向: 抹杀了人与动物的区别及人的社会性本质,抹杀了社会文化环境对人的心理发展的重要作用 、方法论上的局限: 以偏盖全,将变态心理普遍化、绝对化 忽略个体和群体、个体心理和社会心理、本能和文化的差异,用关于个体、个体心理和本能的精神分析理论来解释人类社会文化和历史现象,第二部分 其他早期精神分析学家的观点,引子:精神分析学派的分裂 一、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荣格的生平: 荣格(Carl Gustav Jung, 1875-1961) 瑞士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

9、分析学家,分析心理学创始人 里比多的变形与象征(无意识心理学)、心理类型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思想: 为区别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 学,荣格将自己的思想称为分析心理学 、字词联想实验与情结理论: 字词联想实验: “情结指示词” 情结理论: 情结是构成整体人格结构的一个个独立单元,它 是自主的,带有强烈的情绪,因而有自己的驱力 情结是潜意识的,但足以影响意识活动 情结属于个体潜意识的范畴,它是集体潜意识或 原型和个人经验相联合而形成的 情结人人都有,但内容、数量、强度和来源因人 而异 情结:潜意识中的情感观念丛,、人格结构理论:(图) 荣格把整个人格叫做“心灵”。他认为,心灵包含

10、一切意识和潜意识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它由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部分组成。 、意识:心灵中唯一能够被个体直接感知的部分 意识和自我的关系(自我是意识的核心,它由各种感知、记忆、思维和情感组成) 个性化(individuation)(意识和自我是一致的,都是为了使人格结构保持同一性和连续性;意识时刻在发展、重新塑造和完善新的自我的过程) 、个体潜意识:靠近意识的心灵,处于“潜意识的表层,它包含了一切被遗忘了的记忆、知觉以及被压抑的经验。” (人格定义:是各种心理特征的总和,也是各种心理特征的一个相对稳定的组织结构,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它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使他具有区别于他人的

11、、独特的心理品质), 、集体潜意识:位于心灵的最深层,它一般指人类祖先经验的积淀,是人类作出特定反应的先天遗传倾向;它在每一世纪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理内容 集体潜意识的主要内容: 本能:先天的行为倾向 原型:先天的思维倾向;最重要的原型有 人格面具、阴影、阿尼玛、阿尼姆斯和自性(阿尼玛原型为男性心中的女性意象,阿尼姆斯则为女性心中的男性意象 ) 集体潜意识有三个层次:其一是人类共性方面;其二是民族性(包括不同国家的差异);其三是同一国家(或民族)内部因地域(或地区)造成的区别。,、心理类型学: 态度类型:内倾和外倾 功能类型: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 两种态度和四种机能类型组

12、合起来构成八种心理类型,八种人格/心理类型,外倾思维型,内倾思维型,外倾感觉型,内倾感觉型,内倾情感型,内倾直觉型,外倾直觉型,外倾情感型,外倾,内倾,、心理动力学: 心灵的能量来自外界或身体,但是,一旦外界能量转化为心灵的能量,就由心灵来决定其使用 能量守恒原则:能量在心理结构中可以转移,并可把某一结构的部分特征也转换过去 熵原则:不同心灵结构之间心理能量的差异越大,心理紧张越大,持续时间越久,获得解决后的满意感也越强 心理能量的两种流动方向:前行和退行 心理动力遵循的原则:因果性原则、目的性原则 、心理发展阶段理论: 心理发展的最终目标:个性化,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童年期(出生青春期):

13、无序阶段君主阶段 二元论阶段 青年期(青春期中年): “心灵的诞生”阶段, 即个体独立的心灵的产生时期 中年期(女35岁,男40岁老年):中年危机 老年期:通过发现死亡的意义建立新的生活目标 、对荣格分析心理学的评价: 、分析心理学的贡献: 扩展了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开创了个体差异研究中的新领域 字词联想实验和情结理论的提出 其心理治疗理论对其他学派心理治疗家产生了重大影响,、分析心理学的局限: 其核心和基石是集体潜意识概念,而集体潜意识是不可证明的 具有较浓厚的神秘主义色彩 过分夸大潜意识的作用,把意识降低到了附属地位 、后荣格分析心理学: 、后荣格分析心理学简况: 、分析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14、思想观点呈现出多样性 理论更多地与治疗的实际相结合 在继承荣格思想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 加强了分析心理学的科学色彩,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生平: 阿德勒(Alfred Adler, 1870-1937) 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早期代表 个体心理学创始人 最早与弗洛伊德决裂另创自己理论的精神分析学家 神经症的性格、器官缺陷及其补偿的研究、个体心理学的实践与理论、理解人的本性、自卑与超越,、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主要思想: 阿德勒之所以把自己的思想叫个体心理学,是为了 强调人是一个不可分割的实体,有自己的独特目的, 寻求人生意义和追求理想,并且是一个与社会和他 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

15、体。 、追求优越: 追求优越是人们行为的根本动力 追求优越和自卑感密切联系,是对自卑感的补偿 追求优越的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只追求个人优越,另一种是追求一种优越、完善的社会 、自卑与补偿: 自卑与补偿是追求优越的动力根源,是与生俱来的,1907年,阿德勒认为自卑与补偿是针对特定的生理缺陷 1910年以后,他提出自卑与补偿的概念其实应从针对特定器官缺陷扩展到针对人在生理和社会等方面处于低劣状态的普遍情境 、生活风格: 生活风格:个体追求优越目标的方式,生活风格也就是一个人的人格 三种途径可帮助理解一个人的生活风格: 出生顺序 早期记忆 梦的分析,、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个体对所有社会成员的一种情感,或是对人类本性的一种态度,表现为个体为了社会进步而不是个人利益而与他人进行合作 社会兴趣根植于每个人的潜能中,在社会环境中发展起来,早期亲子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能否形成成熟的社会兴趣 社会兴趣的发展状况可通过人们职业选择、参与社会活动和爱情婚姻三大任务的解决情况来衡量 根据社会兴趣表现的特点可将人划分为不同类型,、创造性自我: 创造性自我能够使我们成为自己生活的主人,它决定了我们对优越目标的选取、达到目标的方法和社会兴趣的发展 创造性自我并非一个静态主体,而是一种包含活动在内的动力 、对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评价: 、阿德勒个体心理学的贡献: 对当代西方心理学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确立了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