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8届高三历史第九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113779822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8届高三历史第九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历史第九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历史第九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历史第九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历史第九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8届高三历史第九次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8届高三历史第九次考试试题(含解析)(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历史第九次考试试题(含解析)1. 西周时,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候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并非拥有独立主权的诸侯接受周王授权而进行代理统治。对此解释正确的是A. 西周是主权统一的国家B. 西周没有出现最高统治权威C. 诸候在封国内独立实行统治D. 分封体制以宗法血缘为基础【答案】A【解析】周天子作为封国主权持有者以“册封”的形式“委任”诸侯作为地方封国统治的代理人,表明二者之间形成君臣关系,西周已成为主权统一的国家。故答案为A项。周王代表最高统治权威,排除B项;诸侯在自己的封地内拥有较大的自主性,并非“独立实行统治”,排除C项;D

2、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点睛:西周通过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逐渐由松散趋向严密。2. 曹魏建立后,“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买。”购买物品、计算物价皆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甚至为便于交易。将成匹的布帛分为片段。这说明当时A. 商品经济发展严重调蔽B. 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C. 政府垄断商业经营活动D. 自然经济地位继续上升【答案】A【解析】曹魏建立后,废除货币改为以物易物,这反映了社会的长期动荡严重影响到了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重农,故B项错误;“使百姓以谷帛为市买” 体现不出政府垄断商业经营活动,故C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商业,不是

3、自然经济,故D项错误。3. 清雍正帝时,把王朝的政府一一内阁排斥于政务之外,从而结束了秦汉以来“君权”与“相权”的斗争。这是由于雍正帝A. 废止了内阁机构B. 直接控制军政事务C. 正式废除了丞相制D. 增设了流官制度【答案】B4. 早期维新思想中的民权思想内涵并不丰富。梁启超关于人民到底有哪些权利,并不能明确指出,平等、自由等皆是其在戊戌政变后才提出来的。严复在变法期间影响最大的也只是译著天演论,宣传的是赫胥黎的进化论学说。这说明A. 维新派并不宣传民权B. 维新派仍维护封建统治C. 西方启蒙思想对他们的影响很有限D. 西方民主思想还未传入【答案】C.考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维新变法特点

4、5. 某一历史事件发生时,英国远东舰以总司令秦伟德提交给伦敦方面的两份报告中称“汉口只是受到攻击的第一个租界”。“南万军队将在一个月之内进抵上海,非常有理由预料类似在汉口的情势将会重演。”这一认识A. 旨在扩大英国的在华殖民权益B. 是基于国民大革命的迅猛发展C. 过度渲染日军威逼上海的情势D. 推动了全民族抗战高潮的到来【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汉口只是受到攻击的第一个租界”、“南方军队将在一个月之内进抵上海,非常有理由预料类似在汉口的情势将会重演”反映的是国民大革命时期的北伐战争,故B项正确;材料信息体现的是大革命冲击了英国的在华殖民权益,故A项错误;CD不符合材料的时间信息。点睛;本题

5、解题的关键是提取材料关键信息。由材料信息“汉口”、“第一个租界”、“南方军队”等信息定位这是北伐战争。6. 1979年广东省委负责人习仲勋建议中央下放若干权力,让广东在对外经济活动中有必要的自主权。邓小平答复说:“对!办一个特区。过去陕甘宁边区就是特区嘛!”说陕甘宁边区是特区,主要是因为当时陕甘宁边区A. 实行无产阶级专政B. 自主决定经济政策C.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D. 是全国抗日总后方【答案】C【解析】陕甘宁边区是抗战时期国民政府行政院的直辖行政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故答案为C项。陕甘宁边区执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三三制”政权,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B、D项不是作为“边区”的主要原因,均

6、排除。7. 1958年,陈云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的发言说:“二五时期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群众路线来进行建设,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这样,国家可以少出资金。比如,农民在二五时期义务进行的水利工程建设、开荒、改造耕地、造林等等,用工资计算,劳动折价约在五百亿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这一论断A. 推动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好转B. 是对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肯定C. 指出了农村集体化的优越性D. 成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依据【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58年”,而国民经济好转是在1952年底,故A项错误;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在1956年底,且材料

7、并未涉及,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农民在二五时期义务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开荒、改造耕地、造林等等,用工资计算,劳动折价约在500亿元左右,这是一笔很大的投资”可知当时我国推行农业集体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故C项正确;材料并未提出要对农村经济体制进行改革,故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农村集体化的优越性8. 罗马法中规定:凡船东和旅店、马厩的主人对旅客携带的物品、马匹负有特别保管义务,除由于旅客过失或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损害外,对其毁坏、丢失都要负赔偿责任。此规定A. 缺乏明确的责任规定B. 体现了公平原则C. 具有鲜明的契

8、约精神D. 注重追究过失责任【答案】B【解析】材料信息“凡船东和旅店、马厩的主人对旅客携带的物品、马匹负有特别保管义务,除由于旅客过失或不可抗力所造成的损害外,对其毁坏、丢失都要负赔偿责任”体现了“谁受益,谁负担”的权利义务相一致的民法基本原则,即公平原则,故B项正确;材料明确了责任规定,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契约精神,故C项错误;D项不符合材料信息。9. 近代以来,西方的个人经历了一个逐级的解放过程,先是从神的权威下解放,再从人的权威下解放,个人逐步从外在束缚中得到了解放。其中“从人的权威下解放”A. 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B. 揭示了宇宙运行的奥秘C. 实现了人与上帝的直接沟通D.

9、描绘了理性王国的蓝图【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人的权威下解放”应该是指启蒙运动,主张用理性的阳光驱散现实的黑暗。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故答案为D项。A项是文艺复兴的影响,B项是经典力学的贡献,C项是宗教改革的主张,均排除。点睛:所谓理性,就是承认事物的规律是客观的,主张用科学知识来认识客观事物,对其进行合理的分析、思考、判断和处理;坚决反对和批判“信仰高于知识”的宗教观念。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许多著名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启迪了人们的思想,人们把这个时代称为“启蒙时代”,把他们提倡的思想称为“理性主义”。10. 以

10、下是两位史家关于德国统一的历史论述:甲说:“发生在1871年的统一与其说是德国民族主义发展的结果与表现,倒不如说是普鲁士实行扩张主义、并与被排斥在外的奥地利竞争的一种方式。”乙说:“俾斯麦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人,他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只不过俾斯麦明白,普鲁士若要以强权姿态迎向未来,必然就得扮演起德国这个民族国家的领导人。”下列选项与论者观点一致的是A. 都不认为民族主义是德意志统一的最主要因素B. 乙认为俾斯麦统一德国的理想高于普鲁士意识C. 都肯定普鲁士自始至终追求德意志统一的说法D. 两位史家关于德意志统一动因的看法相互冲突【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倒不如说是普鲁士实

11、行扩张主义、并与被排斥在外的奥地利竞争的一种方式”和“俾斯麦是个彻头彻尾的普鲁士人,他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说明论者都认为普鲁士的扩张是推动德意志统一的重要因素,民族主义反而不是德意志统一的最主要因素。故答案为A项。从“他(俾斯麦)对普鲁士的认同高过对德国统一的渴望”来看,B项说法错误,排除;C、D项与材料信息不符,均排除。11. “我们的政府不是主人,而是人民的工具。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基于此,罗斯福政府的施政A. 加强了对经济全面干预B. 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C. 使美国避免了法西斯化D. 采取了“以工

12、代赈”措施【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国家的责任之一,就是关怀那些陷入逆境以致不靠别人帮助就连起码的生存资料也无法获得的公民”,罗斯福政府加强救济工作和社会保障措施,催生了“福利国家”模式。故答案为B项。其他三项属于罗斯福新政的内容或影响,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C、D项。12. 苏俄(联)领导人指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真正的和唯一的基础只有一个,这就是大工业。”“商业就是千百万小农和大工业之间唯一可能的经济联系。”以上思想A. 突破了计划经济体制的制约B. 成为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C. 主张建立推广市场经济体制D. 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苏联经济建设。材料

13、信息体现出苏联领导人对商业的重视,这一思想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探索,故D项正确;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始终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故A项错误;内忧外患是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依据,故B项错误;苏联的经济思想认为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故C项错误。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法制起源较早。夏朝法律被称为“禹刑”。西周中期穆王命吕候制作吕刑。春秋时期出现了刑鼎刑书竹刑,战国时期魏文候命李悝制定法经,秦朝时被发展为秦律,汉朝建立后汉高祖命萧何参照秦律制作了九章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立法,上承秦汉,下启隋唐,其中曹魏的新律和北朝的北魏律在中国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14、。唐代统治者制定唐律疏议颁行天下。唐律继承了古代立法传统,将各种法规熔为一炉,采取了刑事立法的形式,全部律条都围绕着“罪”和“刑”分别加以规定、解释。唐律规定了严惩十恶,依次为: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唐律还规定如果赃证已经明确,“理不可疑”,犯人即使不招,也可根据犯罪事实进行判决。唐律疏议成为以后历代刑律的蓝本,也是中国古代法典的楷模和中华法系的代表。中华法系以自己独特的风采影响着亚洲与其有交往的各地,在世界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叶孝信主编中国法制史材料二公元5世纪初到1066年诺曼征服之间,英国生活着盎格鲁撒克逊人,到7世纪初,先后建立起7个国

15、家。现在保留下来的早期盎格鲁撒克逊人的法律碎片本质上都是习俗,尤其是百户法庭和郡法庭,都宣称习惯法的裁决是从习俗中产生的,这种习俗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其所具有的弹性和可接受性。大部分的法律与商业财产的变动有关。一般来说,当一个人被他的邻居认定有罪时,他将通常受到若干经济惩罚,同时还需上缴给政府一定的罚款。如被他人杀死,则罪犯必须按照法律赔偿被杀者人身估计价值。具体的数目则由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一个国王的估计价值是30000先令,大主教为15000先令,一般主教为8000先令。百户法庭每月至少开庭一次,判决应该通过百户区所有自由民的同意。法庭可以根据他人保证宣告被告无罪,条件是必须找12个亲戚或关系密切的邻居来为他的誓言作证。国王阿尔弗雷德10世纪统一英国,发布三个法令,但是否能得到执行,还是有赖于地方社会共同体的同意。当然这种原始的法治传统观念发展成英国的普通法,再转化到现代英国的司法体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岁月。摘编自程汉大英国法制史(1)根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和英国盎格鲁一撒克逊时代法制建设的主要区别。(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国法制建设所产生的共同影响。【答案】(1)中国:重视成文法典的制定;强调刑罚;君主自上而下强力推行;司法审判程序严格,注重证据事实;受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