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复习资料

上传人:豆浆 文档编号:11374087 上传时间:2017-10-13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免疫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免疫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免疫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免疫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免疫学复习资料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免疫学复习资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免疫学复习资料(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免疫学复习资料绪 论1、名词解释:免疫:是指机体免除疫病及抵抗疾病发生的能力。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反应。指外来抗原进入机体,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或“非己”发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排除异物或对自身成分维持耐受,但免疫过程并不是总是有利的,有时可引起机体损害的生理反应。2、从正反二个方面阐述免疫的功能。答:功 能 生理性反应(有利方面) 病理性反应(有害方面)免疫防御 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他抗原 超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免疫自稳 清除损伤细胞或衰老的细胞 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 清除突变或畸变的恶性细胞 恶性肿瘤 持续性病毒感染3、了解免疫的类型,并将其特点进行比较答:免疫的类型有:1、自然免疫性、固有

2、免疫性、先天的或称非特异性免疫。是机体先天就有的而且始终存在的防御机制。特点:(1) 出生时已具备(早) (2) 可稳定性遗传给后代(3) 作用广泛;无特异性 (4) 个体差异不大2、获得免疫性、适应免疫性、后天的或称特异性免疫。是机体通过抗原诱导获得免疫应答而产生的对非自身物质包括病原物的抵抗性。特点:(1)出生后受抗原刺激产生(晚) (2)具有特异性(针对性)(3)一般不能遗传 (4)个体差异大 (5)具有记忆性第二章 抗 原1、名词解释:抗原(Ag):是指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 T 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免疫原性:是指

3、抗原能刺激特异性免疫细胞,使之活化、增生、分化、最终产生抗体和效应淋巴细胞的特性。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可在体内外与相应的抗体/|效应淋巴细胞发生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反应的特性。AD(抗原决定簇):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性的基本结构或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完全抗原:是指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的物质。如:多数蛋白质分子,细菌病毒等。半抗原:又称不完全抗原。指单独存在时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如:二硝基酚,青霉素异种抗原:是指来源于另一物种的抗原性物质。如各种微生物、动物的血清。同种异型抗原:是指来源于同一物种中基因型不同个体的抗原性物质,自身无应答,但可刺激同种其他个体产生免疫应答。如 A

4、BO 血型抗原。自身抗原:是指自身正常的组成成分,特殊条件下(如自身组织成分结构改变、胚胎期免疫系统未接触的隐蔽性自身成分暴露)能引起自身免疫应答反应的物质。如晶状体、脑组织等未与淋巴系统接触的成分。异嗜性抗原:指不同属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细胞表面上存在的共同抗原,即 Forsman 抗原。TD-Ag:又称 T 细胞依赖性抗原。需要 Th 细胞辅助才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一种抗原。如大多数天然蛋白质或细胞抗原(病原微生物、血细胞、血清蛋白等)TI-Ag:又称非 T 细胞依赖性抗原。指不需要 Th 细胞辅助就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一种抗原。天然 TI-Ag 种类较少,如细菌脂多糖、荚膜多糖、聚合鞭毛

5、素等。类毒素:是指细菌的外毒素经 0.3%0.4%甲醛处理制成,失去毒性,保留免疫原性,可诱导机体产生抗体。DNA 疫苗:指通过采用基因工程的方法,将编码抗原决定簇的基因插入强启动子的质粒中而制成的疫苗,直接接种的质粒转源后可在宿主内持续表达诱导免疫应答的抗原。2多肽疫苗:是指将病原体抗原基因中已知或预测的有效免疫原的氨基酸序列,经基因工程法或化学法合成多肽抗原制备的疫苗。重组蛋白疫苗:是指将病原体有效免疫原 DNA 片段插入原核或真核表达载体,再转入细菌酵母或哺乳动物细胞表达后得到的所需的抗原蛋白。如重组乙肝表面抗原疫苗等。亚单位疫苗:指去除病原体中与激发保护性免疫无关甚至是有害成分,保留有

6、免疫原成分制成的疫苗。如用乙肝表面抗原乙肝疫苗,百日咳杆菌丝状凝血素 无细胞百日咳疫苗。2、抗原有何特性?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有哪些?答:抗原有两种特性,即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应性。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1、 抗原本身因素:a、抗原的理化性质:分子组成(免疫原性:蛋白质 多糖/多肽 核酸 / 脂肪)分子大小(物质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分子结构物理性状(电荷多的免疫原性弱;聚合状态 单体状态;颗粒性抗原 可溶性抗原)b、抗原的异物性:异种物质,同种异体物质,自身物质。c、抗原的完整性d、抗原的分子构象和易接近性2、抗体因素:遗传因素、年龄、性别、生理性状3、免疫方式:a、剂量及次数 b、途径

7、3、何为交叉反应?为什么抗原具有特异性,又能发生交叉反应?答:交叉反应是指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对具有相同或相似的抗原表位的不同抗原的反应,它是由抗原的异质性和共同表位的存在所致。发生交叉反应的原因:1、抗原异质性:即抗原物质的非均一性,多数抗原物质由多个不同分子组成,且同一分子表面可存在不同表位。 2、相同决定簇:两种或以上的抗原分子中含有相同的抗原决定簇。3、决定相似簇:结构相似的抗原决定簇。第三章 抗 体1、名词解释:Ab(抗体):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受抗原物质刺激后,B 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Ig(免疫球蛋白):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

8、白均称为免疫球蛋白。Ag(抗原):是指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应答产物(抗体或效应 T 细胞)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2、Ig 的类型有哪些?其分类依据是什么?答:1、根据 Ig 重链靠近羧基末端氨基酸组成及排列顺序的不同可分成五种:、 链,由此相应的 Ig 可分为五类:Ig G (分为四个亚类:IgG1、 IgG2、 IgG3、 IgG4) 、 Ig M (无铰链区,有 4 个 CH 结构域(CH1、CH2 、CH3 、CH4 ) ) 、 Ig A(IgA 为外分泌抗体,分为血清型和分泌型( sIgA)两种) 、Ig D(有 mIgD 与 sIgD 两

9、种类型) 、Ig E(无铰链区,有 4 个 CH 结构域(CH1 、CH2、CH3、CH4 ) ) 。2、Ig 轻链有 和 两种,因此 Ig 可分成 和 两型。3、Ig 的免疫原性有哪几种类型?答:由于 Ig 分子包含多种不同的抗原表位,因此具有不同的免疫原性。Ig 抗原表位可分为三种,故而 Ig 的免疫原性有以下三种:同种型:同种的所有个体 Ig 的类、亚类型及亚型间的同种型抗原表位相同,但与另一物种不同。同种异型:同一种属不同个体间 Ig 分子具有的不同抗原特异性独特型:同一个体内不同 B 细胞克隆产生的 Ig,因其超变区 aa 序列不同而各自具有独特的抗原决3定簇结构4、抗体的多样性是如

10、何形成?答:机制:1、众多的胚系基因(原始因素)2、组合多样性:(1)重排多样性(最基础、最重要的因素) (2)VH、VL 链配对多样性,随机装配3、连接多样性:(1)不精确连接(实质是核苷酸丢失) (2)体细胞高频突变(3)N-区核苷酸插入(只发生在 VH ,N 区长短和组成随机)5、人体若被狗咬伤或造成深度皮外伤后,为什么要多次注射狂犬疫苗或破伤风疫苗?答:这是由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所决定的。当抗原第一次刺激机体时,产生初级应答反应,刺激机体产生具有潜伏期长、浓度低、维持时间较短、低亲和力的 IgM 类抗体。相同抗原再次刺激机体产生的应答反应,能刺激机体产生具有潜伏期短、浓度高、维持时间长、

11、高亲和力的 IgG 类抗体。故人体被狗咬伤或造成深度皮外伤后,要多次注射狂犬疫苗或破伤风疫苗第四章 补 体1、名词解释补体:存在于正常人和动物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相关并在被激活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其主要作用是协助抗体清除抗原。 补体系统:由存在于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可溶性蛋白及存在于血细胞与其它细胞表面的一组膜结合蛋白和补体受体所组成,是由 30 余种蛋白质成分组成的多分子系统。 经典激活途径:又称传统途径、第一途径、C1 途径。是由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的补体激活途径。主要激活物质是特异性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C) 。适于激活补体的抗体:IgM(激活效率最高) 、Ig

12、G1、 IgG2、 IgG3(2 分子以上才能激活)MBL 途径:由结构及功能与 C1q 相似的急性期蛋白引起的补体系统激活过程。主要激活物:病原体表面甘露糖基或 N- 氨基半乳糖基。替代途径:是指由细菌细胞壁成分激活补体的补体激活途径,不必经过 C1、C4 、C2,由 C3 裂解开始,在 B 因子和 D 因子参与下,激活物直接激活 C3,然后 C5 至 C9 依次活化的途径。主要激活物:细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等) 、酵母多糖、凝聚的 IgA 及 IgG4、眼镜蛇毒等。补体受体(CR):细胞表面能与某些补体成分或补体片段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分子,即 CR 分子。它们均为膜蛋白,分

13、布广泛,各种组织细胞表面均有 CR。溶膜复合物:补体活化后期在靶细胞的细胞膜上形成的跨膜管状通道,由 C5b6789n 聚合而成。 2、补体激活的途径有哪些?它们之间有何异同?答:补体激活的途径有:经典途径,MBL 途径,旁路途径三种。其主要区别如下:比较项目 经典途径 MBL 途径 旁路途径激活物 IgM/IgG13与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病原菌表面甘露糖基等固有成分 C1C9 MBL 、MASP C2 C9 C3、B、D、P因子C5C9所需离子 Ca2+、Mg 2+ Ca2+、Mg 2+C3 转化酶 C4b2b C4b2b C3bBb(P) C5 转化酶 C4b2b3b C4b2b3b生物学

14、作用 在特异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起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起作用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在感染早期起作用是否依赖Ab 是 否 否特异性 有 无 无4相同点:具有共同的终末通路,均可形成 MAC,裂解细胞。3、补体系统在人体免疫防御中有何作用?答:1、补体介导的细胞溶解(溶菌及细胞毒作用)2、调理作用:补体裂解片段 C3b 或 C4b 的一端与细菌或病毒结合,另一端与具有 C3b 受体的吞噬细胞结合,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3、炎症介质作用:抗感染及清除异物;引起变态反应性疾病及炎症损伤。 a、激肽样作用:C2a 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b、过敏毒素作用:C3a、C4a、C5a 可激活肥

15、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释放组胺等活性介质,引起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局部水肿等炎症反应。c、趋化作用:C3a、C5a、C5b67 可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吞噬细胞向感染或损伤部位聚集(形成浓度梯度) ,造成炎症反应。 4、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a. 清除免疫复合物,如抗病毒感染;b. 防止免疫性疾病,若复合物沉积过多,引起肾小球肾炎。 5、清除凋亡细胞:C1q、C3b 和 iC3b 等补体因子可识别和结合凋亡细胞,通过与吞噬细胞表面的相应受体作用将其清除。6、免疫调节作用:a、CR2(CD21 )B 细胞协同受体的组成部分,协助 B 细胞活化。b、C3b 与 APC 表面的 C3bR 结合,促进 APC 对抗原的吞噬作用。C3b 与 B 细胞表面 CR1 结合,促 B 细胞增殖分化。第五章 免疫系统1、名词解释:免疫活性细胞:免疫应答过程中,能识别抗原、接受抗原刺激而活化、增生分化,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淋巴细胞。T 细胞:即 T 淋巴细胞,介导细胞免疫应答,并在 TD-Ag 诱导的体液免疫应答中发挥重要的辅助作用。B 细胞:即 B 淋巴细胞,在骨髓中的淋巴结构样前体分化成熟后主要定居于淋巴结皮质浅层的淋巴小结和脾脏的淋巴小结内,是体内产生抗体的细胞,主要执行体液免疫,并具有抗原递呈功能。CD 抗原:以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聚类分析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识别同一白细胞分化抗原归为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