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基本认识

上传人:xmg****18 文档编号:113736585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基本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基本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基本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基本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基本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基本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基本认识(7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4 高考语文备考讲座,现代文阅读,2004 年 1 月 北京,对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的基本认识 *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适应高考特定需要,以考查精读(信息阅读)能力立意的试题。 *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自八十年代中期试题改革以来思路最清晰、成效最显著的领域。 * 高考现代文阅读试题是在语文学科领域跨世纪的突破,对教学和科研有积极引导意义。,基本认识,一、考查内容概说,内容概说,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8.

2、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1.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2.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怎么认识文中重要的句子? 对理解文章具有重要作用的句子。 考查句子的侧重点是什么? 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和内涵较为丰富的句子。,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怎么认识筛选信息? 辨别读物中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指阅读得到的知识、消息、情报或代表某些信息的词语、符号、数据、图形等。,如何实施筛选信息? 辨别、筛选、整合重要信息,须把阅读注意力放在文章重要内容上。重要内容包括:文章的基本概念和新的知识;对重要概念和

3、知识的解释和阐述;最能表达作者意图即文章主旨的语句。其中在学习性阅读中尤为重要。,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思想、思路、结构的关系是怎样的? 叶圣陶:“思想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 结构是思路的具体展现。,结构、层次、文章的关系是怎样的? 把握文章结构,理清文章层次(段间的、段内的),才可能真正理解文章。,5.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归纳、概括考查的是什么能力? 一段文字内容可能很多,但其核心意思可用一句或几句话概括。这项考查的是在阅读理解基础上对文章进一步分析和整理的能力。,怎样考查归纳、概括能力? 可要求归纳某一段落的思想内容;也

4、可要求对整篇材料中心做归纳。作者的观点和态度,赞颂还是批评,完全支持还是有所保留,需读者分辨。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直接表述出来的,有分散在多处,辨别和筛选后才能得出正确判断。,6.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考查哪些内容? “言为心声”,文章是作者思想感情的表露。作者对所论说事物的观点和态度,赞颂还是批评,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保留,需要读者分辨。,怎样考查分析概括作者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态度,有的是直接表述出来的,有的则分散在多处,需要经由辨别和筛选得出正确判断。,7.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和想象,推断、想象考查的是什么能力? 考查推断力和想象力是对潜在能力的测试。读文章

5、不仅要读而且要思,探究文外知识,为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基础。,怎样考查推断、想象能力?答题要义是什么? 根据文章内容推断想象,要有理有据。有时,文章没有现成结论,要求根据文章内容合理推断想象,这是探究性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题目选项,有些对文中说法变换了叙述角度或表达方式,有些是根据文意推断的,是否符合文意不能直接看出。要在正确理解把握文意的前提下,分析判断选项的变换或推断是否合理。,8.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鉴赏是一种怎样的能力? 对文学作品的鉴赏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它要求初步赏析文章形象、语言及表达技巧。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较高的能力要求。,鉴赏文学作品怎样命

6、题? 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可就某一方面单独命题。,9.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评价文章思想怎样命题? 评价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可单独命题,也可与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结合起来命题。,评价是一种怎样的能力? 评价是现代文阅读的重要内容,它要求评说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是以识记、理解和分析综合为基础的较高的能力要求,二、基本能力解说,能力解说,讲评阅读,低于信息阅读,高于信息阅读,密切相关,1.阅读方式的分类,知能积累 认识社会 传承文化 写作样板,生活 泛读,学习 研读,考查 精读,2.信息阅读的特性,以阅读者的知能积累为依托,以

7、确认、整合为基本手段,准确获取文章中的新鲜信息,从而扩展、补充、校正原有的认知积累,并进行合理的推断、想象、鉴赏的一种阅读方式。,以阅读者的知能积累为依托,例1 1997 20根据文意,肠脑之所以称为“脑”,下列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C.它具有同颅脑一样的能够控制肠胃运转的独立功能。,例2 1996 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8题。 贝多芬之谜 音乐的作用并不止于创造悦耳的乐式,它还能表达感情。 注:乐式:指音乐作品的结构形式。,例4 2002全国卷 7 下列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浑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

8、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看,沙尘暴是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的结果。 D.沙尘暴是那些颗粒适中的粗砂和细砂被大风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形成的。,过于宽泛的文学性语言,符合解释科学名词规范,只涉及成因过于片面,只涉及成因过于片面,例5 2002全国卷 10根据原文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正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曾给新西兰、意大利、法国等国家带来好处,因而必将被人类所利用。 B.风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这将会使海平面逐渐升高。 C.既然是人为因素加剧了沙尘暴的危害,人类也就完全有能力减少这种灾害的发生。 D.大自然是

9、不会犯错误的,因此,人类应当顺应大自然,而不要企图去改变大自然。,例6 2002北京卷 科学文章阅读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5题。 科学文章(模糊性) 思路结构 概括指出模糊性寓于万物运动之中, 举鸡与蛋、固体与液体的实例说明 举三个实例说明客观世界的模糊性, 科学发展无力实现客观世界的清晰。 人们利用模糊概念来帮助自己判断。 仿人计算机是模糊理论的重要课题。,例7 2002北京卷 12画线句子“若将上述两个过程用快镜头加以重映”所强调的意思是 A.铅块和金属球的属性能用快慢镜头加以重映 B. 模糊性有时表现在较长的运动过程中 C.铅块和金属球的模糊性不容易被观察到 D.突变事物的模糊性反映了

10、两个运动过程,慢镜头的 对比联想,快镜头的 类比联想,例8 2002北京卷 13在作者看来,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客观世界模糊性”的一项是 A.小鸡刚刚啄出蛋壳而出世的时候 B.中医的脏腑辩证和脉象上的浮沉迟数 C.金属球由于漫长的量变而显现出短暂的质变 D.人们可以看懂书法家的草书作品,第段中心,例10 2002北京卷 14在作者看来,下列事实中能说明“人巧妙地利用模糊概念”的一项是 A.人们利用仿生学研究飞鸟而发明了飞机 B.人们发现突变的事物会呈现短暂的模糊性 C.人发现了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的过渡元素 D.人过马路可以明智地躲过川流不息的车辆,第段中心,例11 2002全国卷 20知音的传

11、说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根据文意,分两点对此概括说明。,第段两千多年前的这个关于知音的传说,已经深深地珍藏在无数华夏子孙的心坎里。有时发出细微的声响,让人们欣慰地咀嚼和回味,有时却又像飓风似的咆哮,催促人们赶快付诸行动。神往和渴求充满了崇高友谊的知音,是一种多么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第一点 神往和渴求知音,已经成为华夏子孙的一种纯洁而神圣的情操。,第段我偶或在黝黑的深夜里浏览着吕氏春秋本味和列子汤问,思忖着知音这两个字的分量,想得心驰神往时,眼前似乎笼罩着一阵阵飘荡的云雾,在惝恍和朦胧中超越了时间的阻隔,觉得伯牙老人隐隐约约地从这两本典籍的字缝里走出来。,第二点中国古代典籍中多有记载、传

12、诵。,例122003北京卷10 根据文意,下列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从飞越亚马孙丛林的小飞机上,有可能看到蓝蝶发出的蓝色闪光。 B.人造的多层介质反射镜,其反射光不够强烈,是因角度所限。 C.亚马孙丛林中美丽的蓝蝶,可能成为制造假钞罪犯的“克星”。 D.有关蝴蝶的传说,可能因蓝蝶反光的奥秘被揭开而更添浪漫色彩。,答案 B,难 度 0.25 区分度 0.11,B.人造的多层介质反射镜,如果其反射光不够强烈,那么可能是因角度所限。,人造多层介质反射镜的反射光有很强的方向性:对接近垂直入射的单色光线反射率极高,但对斜入射光线的反射率很低,以偏代全 以确切代可能,例132003新课程卷10 根据原文

13、所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B.一旦人类能够控制大气层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根本上防止温室效应加剧,那么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能继续,台风将远离日本。,地中海地区由于严重缺水会半沙漠化,滑雪运动在欧洲将荡然无存昔日绕道而行的台风将频频袭击日本,将必要条件扩大为充要条件,将非全称概念扩大为全称概念,小结构建连通知能积累的思维通道,使信息阅读获得最有效的依托。,以确认、整合为基本手段,* 信息阅读是“确认、整合”的同义语,信息阅读的目的即是对文字做确认、整合的认知处理,此外再无其他目的; * 理解、分析、概括、鉴赏、评价,都建立在确认、整合的基础之上,都通过确认、整合的手段得到体现和展示。,确认

14、整合意识,例1 1996 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8题。,例2 1996 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28题。,贝多芬所做的,是把音乐完全用作表现心情的手段,完全不把设计乐式本身作为目的。也正是这一点,使得某些与他同时的伟人不得不把他当做一个疯人。不错,他一生非常保守地使用旧的乐式,但是他给它们注入惊人的活力和激情,包括产生于一定思想、信念的那种最高的激情,结果不仅打乱了旧乐式的对称,而且常常使人听不出在感情的风暴下竟还有什么乐式存在了。他的英雄交响乐一开始使用了一个乐式(这是从莫扎特幼年的一个前奏曲里借来的),跟着又使用了另外几个漂亮的乐式;这些乐式被赋予了巨大的内在力

15、量,所以到了乐章的中段,这些乐式就全被不客气地打散了。于是,在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看来,贝多芬是发了疯了。他这么做,只是因为他觉得非如此不可,而且还要求你也觉得非如此不可呢。 *,与贝多芬同时代的只追求乐式的音乐家,例2 1998 文学作品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730题。,例4 1998 27作者在第一自然段中写到看到见玉簪花开,“先是一惊,随即怅然”。 作者为什么吃惊?(不超过8个字) 联系全文看,作者为什么怅然?(不超过10个字), 似乎刚过完春节,一切都还来不及干呢,已经是长夏天气,让人懒洋洋的像只猫。一家人夏衣尚未打点好,猛然却见玉簪花那雪白的圆鼓鼓的棒槌,从拥挤着的宽大的绿叶中探出头来。我先是一惊,随即怅然。这花一开,没几天便是立秋。以后便是处暑便是白露便是秋分便是寒露,过了霜降,便立冬了。真真的怎么了得! - 第一部分主体 秋是收获的季节,我却是两手空空。一年、两年过去了,总是在不安和焦虑中。怪谁呢,很难回答。,没几天便是立秋。,收获季节,两手空空。,例5 2002全国卷 19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这个知音为什么会“万分的兴奋和感激 ”?,第段对这变幻无穷和神秘莫测的琴声,怎么能感应得如此丝毫不差,竟犹如从自己心弦上盘旋着飞翔出来的?如此神奇地领悟和熟稔,俞伯牙弹奏出来的袅袅情思,真像是变成了他的化身一般。这怎么能不让伯牙万分的兴奋和感激?,例6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