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上海钟书阁之行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676605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57.1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xx上海钟书阁之行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xx上海钟书阁之行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xx上海钟书阁之行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xx上海钟书阁之行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xx上海钟书阁之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上海钟书阁之行(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XX上海钟书阁之行 (文王同瑛) (钟书阁外景) 第一次知道“钟书阁”源于今年7月份,天鸿书业任总一行来到三味书屋指导工作,在对民营书店的发展方向交流期间,多次提到上海的钟书有限公司并要求我们走出去,多学习其他城市的书店发展之路,推荐我们有机会去钟书阁看看。并且一再强调:若去“钟书阁”他可以给我们“牵线搭桥”。他和钟书的老总是很好的朋友。任总的推荐让我们对钟书阁有了印象。 第二次谈起“钟书阁”是开学之后的9月,北教传媒的孟总和烟台的丁总来三味书屋,视察直通中考的销售情况,在看到我们书店的装修风格和转型方向后,又一次提到“钟书阁”,说有机会一定去上海学习,只有不断的借鉴其他城市书店好的经营模式,

2、做适合于时代发展需求的书店,才有自己的生命力。孟总对钟书阁的大加赞赏,让我们坚定了去钟书阁的信念。 真是应验了一句老话:“你若真心想做某件事,上天都会帮你”。11月初济南九州书社的赵总和钟书实业公司的山东区域经理董峰来到我们三味书屋,在听取了赵总对钟书作文和名著的合作意向,销售政策之后,我们流露出想去上海钟书去参观学习的想法,赵总当即表示,回去之后找个机会,邀几个志同道合的兄弟姊妹一起去“钟书阁”充充电。 12月9日,威武的赵总振臂一呼,山东十四地市的各代理商云集济南,乘坐1点30分的高铁前往上海,风驰电掣经过3个多小时的奔波,我们来到上海高铁站,钟书公司的副总周亦明亲自接站,让我们山东的兄弟

3、姐妹倍感亲切。印象中上海男人应该是消瘦而矮小,没想到前来接站的周总和张科长,在山东大汉面前毫不逊色,热情周到礼貌,让我们感觉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中,张科长的车技好的惊人,在川流不息的车流中,平稳而飞快的跑了大约一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位于松江泰晤士小镇。 (1989年上海外滩留影) 此刻,夜幕已经降临,华灯初照,左右观望仿佛置身于欧洲小镇,大约走了十几米,我们看到了仰慕已久的钟书阁,红色的外墙,白色的屋檐,白色的门窗,从外面望去,店内灯火辉煌,图书林立。在工作人员的引荐下,我们依次漫步在“九宫格”的每一间小屋,“居然之家”“纵横天下”“学业助理”“国学精粹”“禅宗正典”等一一呈现在我们眼前,图书分

4、门别类,一目了然,墙有多高,书有多高,深颜色的书架,庄重肃穆,流连在各种经典图书中,更让我们心中生出敬畏之情。脚下踩着厚厚的玻璃,玻璃下面也是各种图书,拾阶而上,楼梯上依然是图书,真应验了高尔基那句:“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名言。进入二楼,墙上挂着世界著名的油画,走进发布厅,白色的装饰豁然开朗,“书天书地书世界”,灯光明亮,各种颜色精美的图书在白色的书架上,在灯光的照耀下,构成了一副完美的阅读空间。我们惊叹设计师和钟书阁人的设计与思想的统一,心潮澎湃。 (钟书阁内景一角) 在钟书阁经理房峻的带领下我们走进了二楼的展示间,在这里我不仅先睹为快观看了钟书阁二期的精美图片,还见到了仰慕已久的钟书掌

5、门人-金总。精神矍铄,带着眼镜的金总不善言谈,偶尔会说几句带着上海口音的话语,在一楼时,我一直以为是店里的主管,万没想到是金总。“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聪明睿智,守之以愚,道德隆重,守之以谦脑海中突然跳出这段文字。怪不得知道钟书阁的人,都说金总的平易近人和朴实实在。 晚宴在华亭湖时代大酒店,”有朋自远方来,不亦悦乎“,热情的上海人和豪爽的山东人自然会碰撞出一丝火花,推杯换盏自是不在话下,“酒逢知己千杯少”喝到尽兴处,山东的赵总和上海的金总,手拉手肩并肩双双站在椅子上一饮而尽,豪迈的气势感染着在场的每一个人。 席间,与周总房经理交流,方知周总上午驱车400公里,穿梭在学校和单位之间,拿了近60

6、万的单子;而钟书阁的房经理,虽进公司才两年,不仅之前在德国进修五年,还是中央美院的客串教授,也算是海归。一直陪着我们一起进餐的两位美眉,也在钟书公司近十年,“一个好汉三个帮”,正是这些各个岗位的人才,各尽所能,各负其责,钟书才有今天。钟书之所以在实体书店不景气的情况下,依然遍地开花在上海开了20多家店,集出版发行于一体。就是因为他们的坚守,从钟书人身上我看到:他们看似平静,却内心狂野,他们做人有情,做事用心,没有失去本真,不会装腔作势,道貌岸然,认定的事情就坚持做下去。如果说十年磨一剑,那么钟书人用二十年铸一鼎。他们所铸的是中国民营书业在历史的长河中所发挥的正能量和影响力。 “独行快,众行远。”上海钟书之行,让我们更坚定了信心。抱团取暖,在这个对民营书业实体书店相对不利的时代,非常的有必要。 xx年的号角马上就要吹响,无论前行的道路是平坦或是泥泞,我们都不会退缩,会一直努力的坚持做下去,因为书香是一座城市的灵魂!书香人间才是我们需要的世界! (xx年上海东方明珠留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