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入论文

上传人:ali****an 文档编号:113625176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导入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导入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导入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导入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导入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导入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导入论文(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策略 赵 凌 光一、高中历史课堂导入的现状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当然这里的开端必须是良好的,是有利于事件发展的因素。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进行优质的导入,对于一堂新授课的教学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用一段精彩的导入,一方面可以达到迅速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另一方面,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更加集中且具有目的性。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的教师由于受高考的压力,高中历史课的课时安排,再加上教师自身对导入环节缺乏正确的认识,这种种因素,导致教师对历史课堂导入环节的漠视和忽略。为了抓紧时间,直接进行教学活动,忽视了学生注意力没有集中到教学内容上这一事实,学生的学习

2、效率明显低下,这显然不利于历史课的教学。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重视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二、如何进行高中历史课堂导入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只有积极看重导入环节的应用,才能够顺利地进行课堂教学的顺利展开。笔者在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导入的方式,给予阐述。其一,温习导入策略。由于新知识和旧知识有着必然的内在逻辑联系,教师在新授的时候,充分地对旧知识进行温习,进而激活新旧知识的关联。在学习“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一课时,就可以这样进行:在中法战争中,表面上清政府是没有战败,但实际上清政府战败了,法国最终达到了侵略的目的;再到后来,清政府与日本间爆发了甲午中日战争,清政府的北洋舰队,受到全军

3、覆灭的打击,紧接着就是马关条约的签订,这一系列的战争,把清政府推到了一个风口浪尖上,一场瓜分中国的灾难一时席卷而来。教师通过对旧知识的温习,也交代了新知识的主要内容,进而引导学生进入到新课学习中去。其二,典故巧妙引入策略。学生爱听故事,教师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地引进一些历史典故,可以通过对典故的讲述,进而引入到新知识的学习活动中去。比如,我们接触到的“闻鸡起舞”“约法三章”“卧薪尝胆”“草木皆兵”“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等等,这都是很好的典故故事。在学习历史的时候,就可以引入这些典故,通过典故把学生引入到对新知识的学习中去。其三,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导入策略。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多

4、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得到了充分的整合,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全新的生气活力。就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导入环节,充分引进现代信息多媒体技术,在导入环节中充分发挥多媒体的强大的声频、视频、动画功能,能够迅速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学习“的覆灭”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剪辑出一些解放军在三大战役中解放军胜利时刻的视频,以及气势昂扬的音乐,教师通过向学生播放这些声频、视频资料,迅速抓住学生学习的激情,驱使学生更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其四,谈话导入策略。在所有导入方式中,谈话导入是其中最为普通的一种方式。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积极地采用导入法进行导入,也不失为一种比较实用的方式。当然,在谈话中,谈话的目的不在谈话

5、的本身,而在于谈话是有所期待的。“有所期待”是我们谈话的最终目标。一般来说,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在进行中,应该积极地选取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内容进行谈话,用以引起学生的共鸣。其五,悬念导入策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事件,充分地设置一系列的悬念,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学导入策略。因为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能够对学生进行悬念设计的目的有两点:一方面是可以迅速地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则就是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当然,对学生进行悬念设置,应该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设置,且难度适中。问题设置不当,进而达不到激发学生兴趣的目的。但是如果太难,学生无法理解学习的内容,则又会减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学

6、习“太平天国后期的保卫战”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说:太平天国的发展,其势头本身是很迅猛的,比如在1856年的东征胜利时,其政权,就已经达到了全盛的时期。但是,在领导阶层,由于他们内部发生一件大事,导致其政权发生了急剧变法,良好的一片大好形势,突然间急转直下。那么,这件重大的事件又是哪一件呢?三、在高中历史课堂中,引用导入策略的意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积极灵活地运用导入策略,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的思维,驱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学习的状态中去。良好的导入,如同良好的桥梁,在新知识和旧知识之间,很好地建立起一种联系,有一种承前启后的作用。良好的导入,在整个课堂教学

7、中,是一种准备动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只有对导入环节给予正确地重视,使课堂教学效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教师在灵活而恰当地使用高中历史课堂的导入策略,都需要有明确的目的性,导入,该导入哪个地方,也应该明白。同时导入也要量力而为,注意对时间的控制以及逻辑上的连贯性。四、结论综上所述,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导入策略,如温习导入策略、典故巧妙引入策略、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导入策略、谈话导入策略及悬念导入策略等,这些策略尽管不一样,其形式各异,但是目的都是一样的,都是为了迅速吸引学生由休息状态转变为学习状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只有积极地应用优质的导学策略,才能够顺利地展开教学活动,促进

8、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课改下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及注意事项赵 凌 光一、课堂导入的多种方法1.悬念导入。如讲“美国1787年宪法”的时候,一上讲台,教师就大声朗读一段英文: “I agree to this constitutionall of its faults? Because Iexpect no better? and because I am not sllre that it is not the best?”看着历史老师读英文,学生惊愕不已,然后教师提问:“大家听懂了我刚才说的意思吗?”当大部分学生绞尽脑汁地猜这句话的意思时,有个别学生很流利地翻译出来了。然后教师投影出这段话

9、的中文版:“我支持这部宪法,尽管它有很多缺憾。因为我不指望会有比它更好的宪法因为我不能肯定地说它不是一部好的宪法。”富兰克林对美国1787年宪法的评价。“美国1787年宪法,这就是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内容。”大家恍然大悟,然后很敬佩地看着几个“翻译能力很强”的同学。此时,教师再来一句:“知道为什么老师的英文这么棒,个别同学的翻译能力这么强吗?请看课本58页第一行,这句话的中英文版都在这里。所以好的记忆力和细心的阅读非常有用。”学生们大笑,当然也很快将注意力集中过来。在学生的求知欲高涨的时候,老师趁势导入新课,并机智地引导学生确定和识记学习的目标,一堂引人入胜的探讨课就这样开始了2.多媒体导入。在讲

10、必修2第四单元12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时,教师可截取故事片邓小平中的一段视频,内容是关于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l8户农民签生死状,秘密进行包产到户的事情。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观看:(1)农民为什么要签生死状?(2)包产到户的结果如何?(3)这件事的发生给中国带来什么重要变化?因为有具体事情经过的演示,学生很快想到,在当时,包产到户是违法的,农村的管理方式仍然是人民公社形式,但由于不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民们的生活状况很差,为了过上好日子,所以他们想进行改变,结果成功了,而且得到中央的肯定。说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了。短短4分钟的视频,就把学生的思维成功地引导

11、到本课的重点“改革开放”上来了。3.社会热点导入。例如,在讲选修2第四单元第二课“英国责任制内阁的形成”时,利用“威廉王子大婚”这个热点进行切入。教师先把威廉王子的图像演示出来,问学生: “他是谁?最近哪一则热门新闻与他有关?”“为什么大家如此关注他的婚礼?”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英国皇室。然后演示查尔斯王子和英国女王的照片,问“三者是什么关系?英国的国王是怎样产生的?有什么权力?实权掌握在谁手中?英国政届的游戏规则是怎样的?”就这样一步步把学生引到“英国议会制民主政治的特点和内容”这个要点上来。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应始终以学生的优化学习为最终原则。其中,作为开场白的导入方法成为一个重要影响因

12、素。导入的好坏直接左右学生应有学习效果的达成状况。因此,重视导入探讨是优化教学环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一个关键所在。二、课堂导入的注意事项1.明确目的性。所用方法和材料要切合高中历史教材内容实际,要与历史课文内容或史实相关联,不能牵强附会,同时又要求是要学生易于接受或熟识的。运用导语的目的是为了导入新课,增强教学效果,其设计与运用要紧扣教学目标,不能为导语而导语,不能单纯追求形象性和故事性,热衷于稀奇而喧宾夺主,从而违背了既定的历史教学目标。2.强调兴趣性。方法要灵活多变,不同内容选用不同的方法、材料,要随时变换花样,切不可千篇一律,特别要求设计要有趣味性或启迪性。历史课堂导入要遵循和注

13、意规律,力求新颖、别致、生动感人,富有趣味性,避免平铺直叙。要以兴趣为前提,有意创设情境,迅速抓住学生注意力,引发学生积极思维。3.控制时间性。导入仅是一个“引子”,而不是内容铺开的讲授,故导入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34分钟为宜。所以导语要力求简短明了,切忌冗长拖沓。如讲英国工业革命一节时,有位教师只用了一句导言:“当今世界正处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那么第一次工业革命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主要内容是什么?”话虽短,也能起到良好的导入效果。一般在3分钟左右为宜。长了会占据新课讲授时间。4.注重连贯性。在一般情况下,每节课的结束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在设计新课导语时可参考上一节课的结束语,使二者衔接紧密浑然一体。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必须熟悉全套中学教材,把握历史发展基本线索,具有全面驾驭教材的能力。三、结束语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希的研究:第一印象的作用最强,持续的时间也长,比以后得到的信息对于事物整个印象产生的作用更强。人们对于事物的整个印象,一般是以第一印象为中心形成的。要提高新课教学的效果,必须用兴趣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其学习热情和责任感,使其做到精力高度集中,减轻乃至消除无兴趣的学习带来的思想压力和负担,从而进入学习的最佳状态。成功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能为新课的学习开好局、铺好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