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投资理论与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575759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83.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投资理论与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马克思投资理论与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马克思投资理论与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马克思投资理论与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马克思投资理论与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马克思投资理论与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投资理论与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马克思投资理论与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 马克思投资理论与企业投资需求的启动“成亦投资,败亦投资”,此话说的是投资在国民经济运行中的重要性。确实,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的脉搏与投资息息相关。因而深入研究马克思的投资理论,无疑对中国的经济理论研究与改革实践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本文试图依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论述,对马克思的投资理论作一粗略的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启动企业投资需求,提出自己的看法。一、投资的内在动机与外在压力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与小商品经济的一个重要区别是,后者是为买而卖,意在使用价值;前者则是为卖而买,意在价值本身;后者对使用价值的追求是有限的,前者对价值的追求则是无限的,而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

2、价值的追逐正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动力。这种追逐是通过将货币转化为资本即投资活动而实现的。所以,作为资本的人格化的资本家,起初进行的投资就好比放出一只金鸟,但目的是在回归时,除了金鸟,还有金蛋。这种剩余价值源自工人的生产活动,实现于流通之中。当资本的内在贪欲一旦发动,投资活动就会像投入石子的湖面的水纹,在越来越大的范围内展开。这是因为获得剩余价值的内在动机的实现,经常受到与之同样动机的竞争。要克服这种实现的障碍,必须不断地使剩余价值资本化即投资。从资本主义发展史来看,投资一直是经济增长的源泉。这种投资活动一方面表现为生产的外延扩大,另一方面表现为内涵的深化,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两者交织在一起,构成

3、了资本主义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二重奏。黑格尔指出,恶推动世界的发展,这个观点得到了恩格斯的肯定。所以马克思一方面指出了资本主义残酷性的一面,另一方面高度赞扬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取得的巨大进步。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作为资本主义的内在规律,表现为单个资本家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的外部运动,并由此引起了竞争,在竞争的强制规律作用下,迫使每个资本家为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而竭力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而其中重要的手段就是不断地进行有利可图的投资活动。马克思在说明“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规律怎样表现为资本的外部运动,怎样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发生作用,从而怎样成为单个资本家意识中的动机”(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人民出版社

4、,1975年版,第352页。)时,从三个角度阐述了这一问题。第一,从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角度,阐述了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追求而导致的投资竞争。所谓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是指在劳动时间长度一定的情况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获得的剩余价值。众所周知,必要劳动时间是创造劳动力价值的时间,要缩短必要劳动时间,就必须降低劳动力价值。劳动力价值是由工人及其家属的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决定的。要降低其价值,就必须提高生产这些生活资料以及和生产这些生活资料有关的部门的劳动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力,降低劳动力价值,从而减少必要劳动时间,是资本主义生产发展的客观结果,即马克思所说的“资本的一般的

5、、必然的趋势”。就各个资本家个人而言,他提高劳动生产力的直接动机则是攫取超额剩余价值。这就是说,资本的一般的必然趋势表现为各个资本家对超额剩余价值的特殊追求。马克思认为,要获取相对剩余价值,“必须变革劳动过程的技术条件和社会条件,从而变革生产方式本身”。(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3页。)变革技术条件,变革企业的组织形式,实际上是通过把新资本投向改良的机器或生产资料上实现的。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十一至十三章的描述中,阐述了相对剩余价值发展的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实际上是由投资活动推动的,或者外延扩大,以取得规模经济(协作力)的好处,或者外延扩大中包括着内涵的深化,以

6、获取由于机器设备改良带来的劳动生产力的增进。这一进程,是由单个资本家率先打破均衡,而由众多资本家的竞争走向新的均衡的过程,马克思指出:“采用改良的生产方式的资本家比同行业的其余资本家,可以在一个工作日中占有更大的部分作为剩余劳动。但是另一方面,当新的生产方式被普通采用,因而比较便宜地生产出来的商品的个别价值和它的社会价值之间的差额消失的时候,这个超额剩余价值也就消失。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的规律,既会使采用新方法的资本家感觉到,他必须低于商品的社会价值来出售自己的商品,又会作为竞争的强制规律,迫使他们的竞争者也采用新的生产方式。”(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54页。)这样

7、就实现了新的均衡,这时,超额剩余价值消失,大家都获得相对剩余价值。然而,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的战火并不就此熄灭,而会在新的均衡基础上重新展开这一竞争过程。第二,从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周期性的物质基础的角度,阐述了固定资产更新引起的投资竞争。马克思从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指出:“现代工业特有的生活过程,由中等活跃、生产高度繁荣、危机和停滞这几个时期构成的,穿插着较小波动的十年一次的周期形式。”(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09页。)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二卷第九章中经过大量材料的研究认为,固定资产每隔十年左右更新一次是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的物质基础。他说:“虽然资本投下的时期是

8、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新投资的起点。因此,从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注: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207页。)众所周知,在危机期间,商品积压、物价下跌、生产下降。为了在危机中站稳脚跟,资本家就要竭力采取效率更高的机器装备和新的工艺方法,这就会引起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更新投资。固定资产的大规模更新,导致生产资料市场的扩大,从而出现生产资料部门本身的引致投资;由于生产资料部门的就业人员增加,扩大了消费品市场。这样,就会使生产从危机中摆脱出来,经济从萧条走向复苏,资本赢利增加,生产上升。生产扩大的结果,必然要超过有支付能力

9、的需求,于是在经济高潮之后,新的危机不可避免地到来。新的危机又会引起新的大规模的固定资本更新投资。第三,从说明一般利润率和成本价格形成的角度,阐述投资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的流动与竞争。众所周知,当剩余价值被看成全部资本带来时,剩余价值便转化为利润。由于各种原因,按理各个资本的利润率是不相同的,有高有低。然而在资本主义的现实经济生活中,实行的是等量资本获取等量利润。也就是说都能获得大致相同的利润率。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是资本在各个生产部门的流动与竞争造成的。马克思指出:“不管所生产的价值和剩余价值多么不同,成本价格对投在不同部门的等量资本来说总是一样的。成本价格的这种等同性,形成不同投资竞争的基础

10、,而平均利润就是通过这种竞争确定的。”(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172页。)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平均利润率的形成,主要是通过两个环节得来的:一是成本价格的等同性,二是部门间的竞争。所谓成本价格,就是生产某种商品所花费的资本。对资本家来说,不管这种资本投向的部门有机构成如何,如果投入的资本是等同的,那么他就要求获取等量的利润,因为他花费的资本即成本是等同的。然而,这种要求的实现是通过竞争达成的。竞争依范围来划分有两种:部门内部的竞争和部门之间的竞争。部门内部的竞争形成商品的社会价值,部门之间的竞争则形成平均利润率。在市场经济的情况下,各部门的资本家为了争夺较高的利润率

11、而展开竞争,这种竞争主要是通过资本的进入和退出来实现的。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当资本不能在某一部门获得平均利润率时,资本就会流出这一部门,反之则流进这一部门。资本不断地从利润率低的部门流向利润率高的部门,结果,利润率低的部门由于资本的减少,产品减少,在供求规律的作用下,利润率升高。而利润率高的部门由于资本的流入,导致生产增加,产品供给增多,价格下降,利润率下降,从而导致暂时的均衡。除了原有资本的移动外,新的投资也参与这一角逐,从而导致平均利润率的形成。因为资本总是要求有利的投资场所。二、投资与实现条件的分析要投资,就必须要有投资。在资本论中,马克思从剩余价值理论出发,明确指出,剩余价值从资本来,

12、资本则是剩余价值的转化。从而指出了资本不过是存量形态的剩余价值。马克思说:“把剩余价值当作资本使用,或者说,把剩余价值再转化为资本,叫做资本积累。”(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6页。)资本主义生产本质上是不断扩大的再生产,是剩余价值不断地资本化过程。在扩大的再生产中,资本于剩余价值,不仅如此,马克思的分析还表明,甚至在简单再生产的情况下,全部预付资本,不管它的如何,都转化为积累资本或资本化的剩余价值;但在生产的巨流中,全部的预付资本,与直接积累的资本即重新转化为资本(不论它是在积累者手中,还是在别人手中执行职能)的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比较起来,总是一个近于消失的量(数

13、学意义上的无限小的量)。(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98页。)投资从资本的运动来看,似乎只有剩余价值,但还不是全部,还要扣除资本家的消费。马克思的两大部类的再生产理论就是据此构建的,我们在下文还要谈到。事实上,马克思认为剩余价值资本化是投资的惟一源泉,这是在资本论第一卷中提出的,在那里,马克思是抽象地考察积累,也就是把积累只看作直接生产过程的一个要素,但随着研究的深入,马克思不断赋予积累新的内容,指出投资资金的新。在资本论第二卷中,他认为剩余价值到追加资本的转化只是“特定意义上的资本积累”,可用于投资的货币资本“除了由于剩余价值的逐渐货币化外,新的货币资本还可由其他方

14、法产生”。这其他的方面,主要是指下述两个方面:第一,折旧基金用于扩大再生产投资。从生产周转的角度看,可将预付资本划分为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流动资本(包括原材料以及工资等)随着企业不间断的再生产,需要将其不间断地用于购买以便投入生产。固定资本的周转,即折旧则有不同的运动形式。固定资产的使用期限比较长,资本的周转期长于产品的周转期,这就决定了它的价值补偿与实物补偿在时序上的不一致性。在固定资本实物更新之前,先期参加周转的价值,便以货币资本的形式沉淀下来。从整个社会来看,这部分资本可作为追加的投资,成为企业积累的一个现实因素。马克思指出:“虽然固定资本,如上所述,继续以实物形式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作用,

15、但它的价值的一部分,根据市场损耗,已经和产品一起进入流通,转化为货币,成为货币准备金的要素,以便在资本需要的实物形式进行再生产时来补偿资本。固定资本价值中这个转化为货币的部分,可以用来扩大企业,或改良机器,以提高机器效率。这种规模扩大的再生产,不是由积累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引起的,而是从固定资本的本体分出来,以货币形式和它分离的价值再转化为追加的,或效率更大的同一种固定资本而引起的。”(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158页。)第二,货币收入转化为借贷资本。马克思在比较货币资本与现实资本时指出:“产业资本家进行的现实积累,通常要由再生产中的资本本身的各种要素的增加来实现。”

16、(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页。)货币资本的积累虽然不表示现实生产要素的增加,但它是增加生产要素的现实条件,是资本运动的必经阶段。“货币资本的积累,为现实的积累,为开辟新的投资场所的货币,提供了货币形式。”(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人民出版社,1973年版,第573页。)借贷资本的很大一部分是由居民收入转化而来的。马克思早就观察到这一情况,对收入转化为借贷资本积累作了概括。马克思指出:“一切逐渐消费的收入,例如地租、高级工资、非生产阶级的收入等等,也是这样。它们都在一定时间内采取货币收入的形式,因此可以变为存款,并由此变为借贷资本。”(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2页。)“用于消费的收入部分(这里撇开工人不说,因为他的收入可变资本)的扩大,首先表现为货币资本的积累。”(注:雪苇编:资本论要略,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293页。)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工资水平提高的条件下,工资收入用于积累的现实可能性已经愈益明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