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经济模式

上传人:郭** 文档编号:113571977 上传时间:2019-11-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7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经济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经济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经济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经济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经济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经济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经济模式(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经济模式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另一重要途径产业集群经济模式【关键词】产业集群经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民就业产业集群经济形式是浙江省富有地方特色的经济形式,它的形成不仅大大地发挥了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效益,也因此而产生了强大的溢出效应,极大地带动了周边地区乃至整个浙江省经济的蓬勃发展,使全省经济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繁荣景象,展示出产业集群的神奇;同时,产业集群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对解决农村就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也为全国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典范。一、产业集群经济的独特效应产业集群经济又称块状经济,它主

2、要是由市场自由选择、当地特定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背景等因素决定,并在一定地域空间集聚而形成的具有比较优势、能带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特色产业经济。产业集群经济作为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经济形式,具有地域集中、产业惟一、经济体内多为民营中小型企业等特点,在运行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其独特的效应:1产业升级效应。集群经济体内的企业生产的产品大都与集群产业相关。产品的单一化使企业内部对产品分工要求较高,进而使其内部企业分工形成专精尖的特点。由于分工的专业化,其中一个部门的技术发展不仅影响到本企业,而且也影响到其它相关产业链上的企业,因而各相关部门之间会彼此产生“挤压效应”和“带动效应”,在生产过程中表现出各生产部

3、门之间的正向反馈,最终会推动产业升级,产生产业升级效应。2规模经济效应。集群经济的一个重要优势即它所形成的规模经济效应。规模经济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企业随着产量的增加,产品的平均成本不断降低的经济。集群体内的诸多企业由于其地域相对集中,企业之间在技术方面相互影响,在节约成本方法上也相互传播和推广,进而形成外部规模经济作用,其产品的生产成本、信息成本及管理成本均随着产量的增加而不断降低,经济收益大大提高,增强了产品在国内和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企业群体的规模优势也构成了它的成本优势。3小城镇效应。大量企业的集中,其背后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市场,使各种各样的专业化公司、供应商得以生存,形成密集

4、的专业化物质设备供应网络体系。供应网络体系的形成对人流、物流与信息流服务体系也形成市场,交易也越来越集中,最终有助于小城镇的形成。小城镇的形成对周边农村地区经济起到极大的带动作用,有助于促进周边农村地区农民就业及农村相关经济的发展,提高农村经济水平。浙江产业集群经济对整个浙江省经济的兴起起到了强大的推动的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产业集群经济作为一个具有很大发展潜力的经济形式对城市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它对吸纳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及“三农”问题的解决都起到积极而有效的作用,尤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快农民市民化转变更是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现状

5、及其成因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没有农民失业的概念,因为农民手中有国家分配的可终生赖以生存的土地,因而长期以来,失业主要针对城市居民而言。但最近几年民工潮的大量出现,使我们不得不对这种陈旧的观念给予重新思考并加以重新定位,且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农村隐性失业现象确实大量存在,农民也存在失业和就业问题。1农村剩余劳动力现状。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人口占总人口70左右,但我国并非农业强国,农业部门的劳动边际生产率不仅低于工业部门,而且几乎接近于零。在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体制下,只要工业部门可以吸纳劳动力,农村就可以源源不断地向工业部门输送大量劳动力。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随着农村农业

6、边际收益递减及农村耕地面积的不断减少,从事农业的劳动并不需要太多劳动力时,农村劳动力就会从农村游离出来,从事其他可能获得高收入的行业,民工潮的出现正是说明了这一点。游离出来的农民在没有找到工作之前仍滞留在土地上,便处于隐蔽失业状态。农民失业主要表现为大量的隐性失业。对于隐性失业,其定义各不相同,通常把劳动者具有名义上的劳动关系,但在事实上由于没有工作或工作时间不足而处于在职失业的现象,称为隐性失业。在农村,人浮于事的现象较为普遍,其实质即是隐性失业。据农业部课题组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农业部门需要的合理劳动力数量为1.96亿人,按1998年我国农业劳动力3.48亿人计算,剩余劳动力1.52亿

7、人。到“十五”期末,考虑到农业生产投入的增加和生产技术进步引起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据估计农业生产率每提高1就将有近300万劳动力将涌入失业大军),种植业劳动负担耕地规模将增长,在现有耕地不变的情况下,种植业对劳动力的需求会进一步降低到1.68亿人左右,农业剩余劳动力将增加到1.8亿人。然而,这只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若加上农村新增劳动力和农村第二和第三产业的富余劳动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在今后的几年内将可能达到2亿人左右。可见,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之庞大。2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将带来极大的危害。一方面是对大量农村劳动力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是农村

8、社会不稳定的重要隐患之一。究其产生的原因,综合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到来,新问题也随之出现:不少农产品总量供过于求,相对过剩,农产品价格下跌,乡镇企业效益下滑,农民收入增长幅度下降,农民增产不增收等。从深层次上分析,这种新问题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质量不高、增长方式比较粗放造成的。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要求在农业粗放增长方式转变为集约增长方式的同时,对农村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在保证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突出质量和效益。因此,为发展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政府部门制定了一系列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出现了一些新兴的技术含量较高的产业。

9、但是由于新兴的产业对人员素质要求较高,而农民大多素质较低,短时间内无法满足用人需求,造成劳动人才短缺;另一方面传统农业及农产品工业由于资本存量的调整,劳动需求逐步下降,致使一部分人无事可干,从而导致农业中岗位空缺和失业并存,农村失业人员增多。农业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影响。土地收益力下降是导致农民失业的直接原因。自1978年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至80年代末,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土地的收益率发生了质的飞跃,农民的收入也上了一个新台阶,他们切身感受到了土地是他们的一切。但至90年代初,随着农民物质投入的增加,农业生产出现了“边际报酬递减”的效应。农业报酬递减促使农民增加对农业的投入,

10、进而增加农业生产的成本,边际报酬递减现象便愈加突出,致使农民家庭的生产费用增长快于生产增长,成为农民家庭直接减收因素。不断减少的土地回报率使农民的收入逐年减少,有的地区甚至仅能解决农民的最基本的温饱问题,农民生活水平无法得到提高,更无法满足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最终农民不得不从土地中游离出来,成为隐性失业者,开始走向城市以寻求回报率更高的行业。农村耕地的渐进性缺失。我国是一个土地资源缺乏的国家,耕地面积尤其较少。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人均农用耕地数量正在快速减少。从全国来看,目前我国农民人均耕地近1.3亩,仅为世界平均耕地面积的1/4左右。而且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步伐的不断加快及一些对土地的不合理

11、的使用,我国耕地正在以每年500-700万亩的速度减少。与此同时,我国农村劳动力却以每年1000至1300万人的速度急剧增加。且据有关专家研究表明,这种农村劳动力总量上升的趋势将一直延续到2025年左右,这就决定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量存在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问题。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一靠政策、二靠科技”的农业观念使国家及每个农民都深深地意识到:科技对农业现代化的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科技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农业科技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科技成果得以广泛实施。在农业生产中出现了资本替代劳动的现象,如高效农药的使用、良种的推广、收割机和插秧机等机器的使用都极大地减少了农民为积肥、收

12、种、除草、灭虫等的田间管理劳动。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农业技术效益不断增加都大大提高了农村劳动生产率,资本有机构成相应提高,使农业对活劳动的需求减少。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农业劳动力就业份额一直在下降:1978年农业劳动力就业率为70.5,到1991年下降至59.7,1997年降至49.9,这与我国不断增加对农业的投入力度以使资本要素替代劳动是密不可分的。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涌现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我国从农业国逐渐过渡到工业国的必经之路。我国要想真正解决三农问题,就必须降低农业占总体产业的比重,减少农村人口的数量,增加工业人口,使农村逐渐城市化。但是,农业比重的持续下降和农业人口的不断减

13、少,其前提是国家非农产业的不断增加,从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吸纳从农村转移出来的大量劳动力。而我国目前急需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即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现和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而浙江的产业集群经济体制在很大程度上较为有效地解决了两者之间的矛盾,为农民就业找到了一条行之有效的出路,也为浙江省解决农村问题找到了一个突破口。三、产业集群经济在解决农民失业问题中的作用产业集群经济是浙江立足本地实际、顺应需求导向、尽施地方特长的区域特色经济发展模式,使浙江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20多年以来,浙江经济一直保持全国领先发展势头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集群经济的快速成长和由此产生巨大活力的支撑。据浙江省委政

14、策研究室xx年的调查资料表明,在浙江省86个县市区中,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集群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广泛分布在工业中的175个大小行业;所涉及的工业企业23.7万家,吸纳就业人员380.1万人。同时,集群经济的形成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浙江农村工业化进程,又为浙江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构筑了一种有效的空间集群地域组织模式,并产生良好的规模效应和相应的人口空间聚集效应,进而促进了农村城市化发展。1集群经济拓宽农民就业渠道。集群经济体内的企业多是根据地方优势发展起来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者整体素质要求不高,农村剩余劳动力恰可源源不断地向其输入,且农民工的工资待遇要求也不高,无形之中降低了企业

15、产品成本;为了进一步降低企业成本,集群体内企业地点的选择多是在城乡交界地区或偏向小城镇地区,且产业集群经济具有的小城镇效应,可以大量吸纳城镇周边的农民就业。据统计,目前浙江省已较为成功地把农民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农民从事一、二、三产业的人员比例分别为34.5、32.7和32.8;到xx年底,浙江省农村劳动力资源为2282.76万人,从事第二、三产业的约1300余万人,这与集群经济体内的企业大量吸纳农民工是密不可分的。2集群经济带动农业经济发展。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在于减少农民,集群经济在解决“三农”问题方面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之后,他们的生存依然需要农业和农村

16、,生活需求的不断增加带动了周边农村地区的农、牧、副、渔等产业发展,增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市场活力,也相应地提高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城镇务工农民的住宿需求也带动了周围农民的房产业,进而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链状经济结构。3集群经济提高了农民素质,改善了农民生活质量。为了提高经济效益,用人企业或单位会不失时机地对农民工进行职业培训,以提高生产效益;另一方面,为了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农民工也逐渐意识到知识对于他们的重要性,积极主动地要求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一技之长,以增加竞争优势。另外,由于越来越多的农民在城镇谋职业,加大了农民生活和就业的风险,进而增强了农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在浙江省社会保障方面,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可享受同等待遇,如浙江省率先在全国建立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实现了农村和城市居民社会保障一体化。今年七月份,浙江省又率先出台了浙江省城乡统筹就业试点工作标准,从就业时间、收入水平以及生产资料拥有情况等方面综合考虑,界定失业农民的标准,并在省内10市县开始进行试点。在这些地方,只要未就业或未充分就业的农民进行就业登记,就会有人关注他们的就业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