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之苏州园林篇有感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113526815 上传时间:2019-11-08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2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观《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之苏州园林篇有感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观《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之苏州园林篇有感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观《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之苏州园林篇有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观《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之苏州园林篇有感(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观中国古典园林之旅之苏州园林篇有感在上中西方园林旅游这门课之前,我觉得园林都差不多,都是些水池、假山、亭子、走廊,看了一两个就知道了。课程结束之后,回过头想想,觉得自己真是太肤浅了,把欣赏园林当作逛商店,完全不明白造园艺术和其中的精彩之处。在众多介绍园林的视频中,我最终选择苏州园林。因为苏州园林被胜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视频主要介绍了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和网师园,这些园林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艺术高雅和文化内涵丰富而成为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苏州园林里的水池、山丘、亭台和楼阁布置得极为精妙,是经过了几代有丰硕文化修养的园林主人和一些名匠大师多少

2、年来的反复推敲,多次地修改重筑而成,这才得以成为世界建筑艺术的精品。苏州的各个园林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那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画”。全然不像现在有些仿古的园林,随地挖一口池塘,堆一座假山,建几个亭子,以为就成风景了。苏州园林的布局讲究含而不露,不像欧洲花园那样一览无遗地展现它的规模与气派。任何一个苏州私家园林,都是采用欲扬先抑和渐入佳境的布局手法,让每一位入园者有个期待和新奇的感觉。比如在弄堂的尽头迎面是一大片花格的漏窗,你可以隐隐约约地看到花园水池,但它不让你看清楚,把你期待的心境提升到了极致。为了使园林景观精妙绝伦,拓展空间,更是采用借景

3、的艺术手法。当你漫步在拙政园里一个不经意的回眸,西边的北寺塔便映入眼中。其实这北寺塔距离拙政园三里路之多,却好似在园内一般,给人以小中见大,使它有无穷的景深,似一首好诗,让人余味绵长、意犹未尽。所以,人们常常将苏州园林比喻成一幅山水画。重峦叠嶂的假山、九曲回转的回廊像画布一样铺展开来呈现在游客的眼前。苏州园林有人称为文人园,我想有传统文化修养的、读过些古诗古文的人游园会更有兴致。因为这些园林的主人们都是“学富五车”之辈,造园就是为了既能在城市里享受丰富的物质供应和服务,又能享受自然山林的闲情逸致。于是,以自然山水为模板,用种种造景手法构成引人入胜的景象而使游人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浮想联翩。用亭、台

4、、楼、阁组成的美好景色,这些造园者们的匠心能否被观赏者理解是个问题。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题名、匾额和楹联就是与观赏者沟通的语言,用这些文字来引导观赏者的领悟、思考和联想。这些文字往往是经过反复推敲,务必与周围的环境相符,而又有意境。这些题名字字珠玑、蕴意深邃,有的要费一番思索而回味无穷。视频解说,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不过我发现了两处错误。当讲解员说到苏州园林的建筑艺术受太湖山水的影响,介绍太湖时说到:“太湖360平方公里。”太湖是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泊面积2427.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为2338.1平方公里。其次,一位苏州专家介绍拙政园中部园区不远处“北寺塔”被园子成功借景,而片子制作者竟然解释成了“百寺塔”。苏州园林是经过千百年来前人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而遗留下来的艺术瑰宝,在我的眼中那不是一座座死气沉沉的庭院,而是一幅活的历史画卷,鲜活地记录了我们祖先伟大的智慧。看完视频,佩服于古人的智慧,惊叹于园林构思之精巧。我觉得苏州园林简直就是人间的仙境,过惯了喧闹的城市生活的凡夫俗子可以到苏州园林来沾沾这里的仙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